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82|回复: 10

[摄影随感♡] 清明纪念: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1 19: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节前去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时,看到墓顶的方尖碑,不由联想起我以前在云南拍摄的远征军纪念碑,所以回来后赶紧把以前的老照片翻出来。这些照片都是当年用胶卷拍摄的,现在送到街边的数码店扫成电子版。

=====================================================================================

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位于云南省德宏州首府芒市的东南角,距当地著名旅游景点勐巴纳西的直线距离不超过四百米(中间隔了一条公路、一片池塘)。不过与景点天天游人如织比起来,纪念碑就显得太冷清了,我去的几次都没有碰到任何人,碑身似乎也很久没有洗刷过的样子,与黄花岗烈士陵园比起来差太多。

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是为纪念当年的抗日远征军而立的,是建国后官方所立的第一块抗日远征军纪念碑。由于目前还没有听说有第二块,所以可以认为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块。不过以后在“发展旅游”的幌子下会不会出来其他的,我就不敢保证了。

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立在德宏首府,自然有其含义:远征军两次横渡怒江、杀出国门,其在国内的主要战场除部分位于保山地区(惠通桥在保山南部)外,其余贯穿德宏州全境, 从芒市直到畹町。在德宏州的村村寨寨中至今仍有远征军的故事在流传,先烈的遗骸遍布德宏的山山水水。就连现在的芒市机场,都是在原日军机场原址重建的。

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入口在公路旁边的一片竹林里。进去后远远就能看到高台上耸立的原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宋希濂题词“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高台前有分段的台阶,拾阶而上即可逐渐看到纪念碑全貌。台阶两侧修竹环绕,植被茂密。台后是二公山,连绵几个山头都是橡胶树构成的茫茫林海。
宋希濂是参加过淞沪会战的抗日名将,所部第十一集团军是远征军建制内两个集团军之一,下辖三个军八个师近十万人。另一个是霍揆彰的第二十集团军,下辖两个军四个师近五万人。宋希濂在抗战中的历史、解放战争中的结局,及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改造过程,和后来为祖国统一所作的贡献,可见其回忆录 《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及沈醉写的《战犯改造所见闻》。
  

沿台阶上到高台后,即可看到纪念碑全貌。纪念碑分三层,底座呈八角形,镶嵌有四块碑文。中层是一个四边形方台,上面是四棱柱的碑身,四面刻有碑文。
  

纪念碑底座上的四块石碑。
   

纪念碑顶部四棱柱各面碑文:
正面碑文: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原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宋希濂敬题
背面碑文:滇西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中国军队将士、同盟国军队将士、游击队官兵、南阳华侨械工、各民族人民永垂不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暨潞西县委员会公元一九九五年四月重建
侧面碑文(由于照片质量不佳,此图从略):八年浴血抗天骄,杀气如云万丈高。写就一篇新战史,留将百世告同胞。李根源八年抗战诗,楚图南书。
侧面碑文:外侮须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毛泽东挽戴安澜将军
毛泽东这首诗的正式名称是《五律·海鸥将军千古》。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第5军第200师师长,并率该师担任第一次远征军先锋。200师是当时中国惟一一支机械化部队,所以毛泽东的诗中有一句“师称机械化”。诗中“采薇”、“东瓜”、“棠吉”等其他典故参见本文附录 一。
第一次远征军派出了200师这样的精锐部队,可以想见当时“中、缅、印战区”最高总司令——蒋总司令是下了血本了: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后来蒋纬国从军进的也是机械化部队。虽然当地的地形不一定适合机械化部队开进,但是戴安澜的先锋军仍然一路血战,功勋卓著。可惜由于“盟军”的背叛——英军为了保住印度,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从缅甸撤军(当时缅甸也是英国殖民地,但重要性比印度差太多),致使远征军侧翼失去保护,被日军长途奔袭后截断了后路,从而造成第一次远征军的大溃败。当时除孙立人的一个师抗命成建制退入印度外,远征军余部在奉了蒋总司令死命令的杜聿明率领下,翻越中缅边境的崇山峻岭(很多资料上称为“野人山”),退回国内。别的不说,至少200师的核心在戴安澜牺牲后并未溃散,在弹尽粮绝、前有天险、后有追兵、中有野人趁火打劫的困境下,仍然“不抛弃、不放弃”,千里扶灵,将戴安澜的遗体从异域带回故乡安葬。带队伍带到这个份上,值了!
     

在纪念碑高台旁边,是原陆军第二军新编第三十三师九十七团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塔身中部镶嵌有四块石碑,其中三块为原件,一块为新刻的“纪念塔移迁记”。塔顶部为原纪念塔的方尖碑。 方尖碑这种形制原本在中国是没有的,不过自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采用后,似乎风行于整个民国时期。
   

纪念塔旁边是寻找到的将士墓碑原件。其中较清楚、完整的有一块。这块碑上说的烈士阵亡地点黑勐弄在远征军时期属于中国领土,后来在周恩来与吴奈温签署的《中缅边界协议》中划归缅甸,换取瑞丽江对岸的桥头堡——姐告。
  

墓碑旁的扶桑花静静开放,先烈的事迹永垂不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9: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追寻远征军的足迹

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原先对远征军的历史并不了解,至少从当时的教材、正史上,我了解的抗日战争只有平型关、百团大战、敌后武工队等。出于偶然的机会得知当年抗日战场上还有这样一只军队后,我立刻被其事迹深深震撼:数十万将士前仆后继,在经历第一次近乎全军覆没的惨重损失后,很快重整旗鼓,再接再励,终于收复国土,并在异域接受日寇投降,扬我国威。后来国军的五大主力大半出自这只无数血战造就的军队,所以在我看来,如果不了解远征军历史,谈论后来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总觉得有点轻飘飘地没有根底。

在知道远征军历史时,我正好处于英雄主义感强烈的学生时代,因此做了一个决定:孤身上路,搭乘某单位的货车(省钱),沿着滇缅公路跑个来回,先从昆明到芒市,后来再到远征军跨出国门的地方——畹町九谷桥。 可惜当时俺正是穷的时候,连来回的车票钱都要算计,相机就更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了,所以没有任何照片留下,上面帖的照片都是我若干年后回去补拍的,不过 以后都是飞来飞去了。由于这次的旅程印象实在深刻,当时的很多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

在上路之前,我本以为“史迪威公路”、“滇缅公路”与“320国道”都是一回事。在实地跑过之后,再听当地的老人说了一些掌故,俺才搞清楚:当年抗战时期史迪威将军主持修建的“滇缅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与今天的“320国道”的走向基本一致,但是实际路线只有部分重合 ,而且重合的部分正在变得越来越少。不过当地老百姓按照习惯,仍然称呼今天的320国道为“滇缅公路”。主要的区别在我看来至少有两点:

1、听当地老人说,在修筑史迪威公路时,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土司、头人的天下,偏偏公路从昆明出来后要穿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后,才能跨出国门。所以一路上碰到的土司、 山官、头人多如牛毛。用于种种原因,很多土司并不愿意公路从自己的辖区穿过,所以不惜重金贿赂工程人员,让公路绕过自己的辖区。因此史迪威公路刚建成时,基本上是在各山头间绕来绕去,抗战时期跑一趟要一个月。建国后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存在,所以建国后,包括320国道的主要建设内容,就是不停地把公路截弯取直、削高改平。上个世纪70年代跑一趟约需一个星期,我跑的那趟花了约3天,现在10来个小时就能从昆明到芒市,飞机则约需45分钟。
2、史迪威公路的出口在畹町(畹町是傣语音译,翻成汉语是“太阳当顶的地方”的意思),今天320国道的出口在瑞丽,中间差了不少距离。据说这里面也是有故事的。历史上,德宏出境有瑞丽和畹町两个主要选择。瑞丽以前由于有宽广的瑞丽江阻隔,交通远没有畹町便利,所以当年远征军选择从畹町出境,史迪威公路也从畹町走。在改革开放以后,云南省 也沿旧例优先选择畹町为对外口岸,因此在1985年1月,国务院批准畹町从镇升格为县级市;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同年9月国务院特区办批准设立5平方公里的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在那段风光的岁月里,畹町这个号称“站在街口撒泡尿,都能流到街尾”的弹丸之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最袖珍的市”,当地也有一批干部趁升格的良机得到了提升。但是怪异的是,在国家决定大规模扩建、改建320国道的时候,当时的畹町市领导却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坚决反对改扩建后的320国道从畹町过境,非要逼着走瑞丽。好在当时的桥梁建设技术已经不是远征军时代能比的,当年的天险瑞丽江很快就被气势恢弘的现代化公路大桥所征服,姐告这块飞地不仅成为桥头堡,更成为比畹町更大的口岸特区。因此自从320国道完成以后,再没人愿意去绕道畹町,全部都从瑞丽走了,畹町经济也随人气而散。1999年1月区划调整中,国务院批准撤销畹町市,并入瑞丽市,设立畹町经济开发区,原“市政府”的官员们也迎来了一段苦涩的日子。俺当年听到这个传说时的感想是:历史过去了几十年,土司、山官们当年的想法居然还有忠实的继承者,不容易啊!看来如果思想不转变,啥样的扶贫 政策也是百搭。

当年我第一次去的时候,畹町九谷桥仍然是工兵修筑的钢梁木板桥,桥头有卫兵持枪守卫,严禁闲杂人等靠近,照相更是别想。多年后再去,畹町已经并入瑞丽,九谷桥也换成了钢筋水泥大桥,以前的钢梁木板桥据说搬到某处 去了,但是我没找到。

扯远了,还是回到我当年的旅程吧。当年我由于时间关系,选择暑假出行,没有考虑其它,跑了一趟之后才明白:滇西的暑假不是好玩的,不过也因此更能体会到抗战时期这条生命线上的艰辛。

暑假正好是云南的雨季,尤其是在西南一带,那雨下起来不仅大,而且持久,和我后来在电影《阿甘正传》里看到的越战雨季差不多。不过阿甘在雨季徒步巡逻就可以了,我可是在山头上跑。当时楚雄至大理的公路尚算平坦,但是每隔几公里,就能在路边看到一辆事故车。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心数数碰到了几辆,越数越觉得那心啊,是拔凉拔凉的,数到十几辆后就没敢再数下去,一门心思看路面。这还是在能看到事故车的地段,出了大理以后,那山、那峡谷看起来就气势恢宏了,如果真出了事,很少有能留下痕迹的。据说抗战时期,内地撤退下来的司机被征召后初跑史迪威公路,过了大理以后,看到那地形就腿软,宁愿被枪毙,也绝不往前开。后来只好依靠南阳华侨司机,他们在南阳看惯了险路,还不至于被吓到。所以在上面德宏州所立的滇西抗战纪念碑中,专门对“南阳华侨械工”表示敬意。

雨季在山区最怕碰到滑坡,我那趟碰到了不止一次。有一段是一块大山石滑到路面上,挡住了半条路,几个司机合作,把石头顶下悬崖才恢复交通。还有一段车过的时候靠我这一侧(副驾驶)的悬崖上还在不停地往下滚落小石块,靠司机那一侧则是深不见底的悬崖。逼到那份上,我也只好和老司机商量好,他专心开车看路面,注意避开路面上的石块;我则一手搭在车把手上,一面 死盯着上面的悬崖,只要发现不对,发声喊就大家一起跳。当时也没想别的,等车过了那一段后才觉得全身发软。而从远征军到现在的司机,年复一年都是这么跑的。

车过大理、穿保山,就到了著名的怒江天险。而怒江上最著名的就是惠通桥:此桥正卡在交通要道上,前后左右均难以绕过。当年守桥的国军工兵及时炸断此桥,阻止了日军北上的步伐,使日军“直插中国最柔软的软肋”的计划彻底破产。由于当年正处在中日争夺的最前线,“惠通桥”这个名字永载史册,一直到建国后很多年,虽然真正的惠通桥早已退役,当地人仍然习惯用“惠通桥”来称呼它旁边的继任者,而不是用“红旗桥”这个正式的名称。据说现在连红旗桥都已退役,新320国道改从曼海大桥过怒江,不过我 还没有见过这座新大桥。

车过红旗桥的时候,我仔细看了雨季时的滔滔怒江,江面上漩涡滚滚,两侧山崖壁立,那感觉确实震撼。据老司机说,绝望的日军面对此天险,甚至不惜用装满人的卡车往江里开,但是江水打个滚就什么也没有了。当然这可能是演义,但是在我后来看到的资料中,确实说到日军一直在梦想突破此天险。而怒江防线得以保全,除怒江沿岸防守部队的浴血奋战外,驻昆明的陈纳德飞虎队也功不可没——当时飞虎队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轰炸怒江沿线,阻止日军任何架桥的企图。而据当地老人说,文革时期怒江天险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阻止知青返乡。文革时期知青都下放到怒江以南的德宏,经过红旗桥的时候任何人都必须有边境通行证,否则按偷越国境罪论处,虽然红旗桥距离国境线还有近200公里。一些知青用于种种原因想返乡,又不能搞到合法的边境通行证,不惜铤而走险,偷渡怒江 。而“天险”这两个字也不是白叫的,当地只听说有偷渡的,很少听说有成功的,一些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付之东流了。

过了红旗桥后,就正式进入当年远征军的战场。迎面就是著名的横断山系,那路也越发险峻了。但是司机一过桥,死活不肯在远征军战史上大名鼎鼎的松山停留,一直开到腊孟才投宿。当时俺年轻气盛,为了练胆量,主动要求在野外停车场守车。当时一晚无事,第二天看老司机的脸色却有点古怪。后来我才知道,当地人对远征军的松山血战一直念念不忘,在当地司机们中间也一直流传着种种远征军“英魂不散”的传说, 包括夜间在松山行车时碰到的种种灵异事件,所以车到松山的时候有很多忌讳。受此影响,我后来再过松山的时候,也觉得气氛压抑。

松山天险被俺平安无事地过去了,但是快到芒市的时候麻烦来了:当时320国道刚建成没多久,边上的护道木尚未长起来,水土容易流失,所以有那么一段路面在雨水的浇灌下,整个滑下悬崖,彻底消失了。货车司机的任务是有时间限制的, 拖延不得,当时老司机就和我商量,要不咱们冒一把险,走一段当年的老滇缅公路,绕过这段没谱的新路?俺心一横、牙一咬:听您的,您说上哪咱就上哪,总不能在这干等。

其实我和老司机心里都明白,改道走老滇缅公路,除了道路可能因年久失修而出现的风险外,最关键的是要经过这条路上远近闻名的鬼门关——南天门。南天门位于高高的山巅, 窄窄的公路是从岩壁上凿出来的,从下面看,一个C型的缺口处透出缈缈青天,如同一扇通往天界的大门,故名“南天门”。如果把山当作一个圆锥,用刀从圆锥的顶点附近往下斜切一刀,刀痕就是公路,而刀痕最高点就是南天门:不论从哪一面走,都是从一段陡坡上到南天门,然后一个急转弯,又开始急速下坡。不论上坡还是下坡,路的一侧都是见不到底的悬崖。这样的路况,就算是晴天也够玄的,雨天事故就更是家常便饭了。因此在修建320国道的时候,就有意避开了这段险路,另外选址绕了过去。本来在我出门前,还有人和我开玩笑说现在终于不用再到南天门玩命去了,没想到最终还是没绕过去。

当时俺虽然嘴上说得刚刚的,但要说心里一点不怕那就假了。不过事到临头,怕也没用,只能相信老司机的经验、技术和运气了。所以一路上俺抓车门把手抓得死紧,脸皮绷得都僵了 ,从头至尾就没说过一句话。由于历史悠久,那段老路不仅左弯右拐绕得厉害,而且碎石路面极其狭窄,在我看来跑一辆车都嫌狭,实在怀疑以前是怎么错车的。不过路边护道木长得极壮,看了有点安慰。路下面古树参天,从副驾驶位看出去只见树冠,不见悬崖,也少了一点威胁。

最后总算运气不错,一路上有惊无险,在进入芒市前又回到了正路上,俺的一颗心也算落了地。巧合的是,前段时间在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最火的时候,我无意中正好看到其中一段:团长把从部下身上抓出来的虱子吃了,然后带领部下去“南天门”看地形。就这么短短几分钟的片段,就让我看得深感愕然:

1、电视上的南天门地形,与我见过的南天门实在靠不上。电视上是在江边,而真正的南天门四面望去根本看不到江。从电视上的情节看,电视中的“南天门”应该说的是松山。但是整条公路上的人都知道,南天门、松山都是真实存在的地名, 并非虚构。二者地理位置虽然相距只有几十公里,要想混为一谈还是太勉强了。在远征军战史上,松山战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上面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上刻的“滇西抗日战争主要战役”中,松山战役被第一个介绍,相关的回忆、评论文章更是车载斗量。电视剧的编导可能觉得“松山”二字太过平常,所以换成了“南天门”这个更威风的名字。但对于跑过这条路的人来说,剧中出现这种张冠李戴的事情,不仅让我觉得滑稽,更有一丝对松山英烈们的歉疚之情——历史才过了这么几十年,后人就开始“戏说”了。
2、我看到电视上的远征军都没戴帽徽,这个就有点不厚道了。在芒市位于不同地方的两处建筑工地上,我都曾亲眼看到过施工现场挖掘出来的远征军将士遗骨 (据说当年芒市遍地都是远征军墓,慢慢地挖没了),除了累累白骨外,就剩下青天白日的帽徽,别的都没了。进过军队的人都知道,帽徽对军人是有特殊含义的。尤其在远征军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如果光靠命令,没有一点精神寄托,大概也很难撑到底。所以我想对于跨出国门的远征军 将士来说,头上青天白日帽徽这个“党国”象征的意义,大概也不是今天的编导能够理解的。

总之,这部电视剧尽管当时火热,但我就看了这么几分钟,就再也不想看下去了。

既然说到松山战役,不妨再说说松山战役的战地指挥官——李弥,他及其部下对中、缅、泰边境的影响,可是很深远的。李弥生于今天德宏州盈江县,祖籍腾冲,少年求学时代就在腾冲度过。而腾冲就在滇缅公路边,位于保山与芒市之间,离松山不远,也是远征军的主要战场之一,所以李弥对于滇西情况应该是非常了解的。松山战役时,李弥任第8军副军长,接替前期指挥不力、两月未能攻克松山的军长何绍周,指挥所部稳扎稳打,经过近一月血战始克松山。松山战役不仅对战局影响重大,更关键是在美国顾问团的眼皮子底下打的,李弥自此平步青云,松山战役后即 被提拔为第8军军长,到淮海战役的时候已经升任第13兵团司令。淮海战役中当年远征军的风云人物杜聿明、邱清泉等或死或俘,唯有李弥只身逃脱,本事还是不小的。

淮海战役后,李弥重建13兵团,并在解放前夕奉命率部进入云南,看守“云南王”卢汉。1949年12月9日,卢汉及其军政人员率部起义,李弥、沈醉等国军将领在昆明被扣。李弥 所部第8军、第26军闻讯包围昆明,威胁见不到长官就屠城。当时共军主力正在拼命往昆明赶,卢汉为了争取时间,就与李弥好言相商,让李弥出去劝说第8军撤军。结果李弥出去后,指挥军队攻打得更激烈,直到共军陈赓所部逼近昆明,才仓皇逃窜。这段经历在沈醉的回忆录中有详细记录,柏杨的《异域》也有描写。

共军入滇后,李弥自己飞去台湾,残部大部被歼。不过这只军队毕竟有远征军的底子,当地人也多, 地头熟悉。最后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率领本团残部,及第26军93师278团残部,共一千多人,沿着远征军的老路——滇缅公路一路往南,退入缅甸。由于这只混合部队中93师的人多一些,所以虽然实际指挥官李国辉是237师的人,但整只队伍对外声称是“93师”,而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个番号注定扬名国际。

残军进入缅甸后,缅甸政府当然不能容忍一只外国军队在自己的国土上驻扎,当即组织军队对其进行围剿,结果被本已陷入绝境的残军打得大败而逃。胜利的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大喜:“国军里居然还有这么能打的部队,是谁把他们丢在大陆的?”。结果一查之下是李弥的部队,立刻下令李弥入缅与残军汇合,并空投补给、补充兵员,要在缅甸建立“反攻基地”。

李弥入缅后立刻夺了李国辉的指挥权,并雄心勃勃想反攻云南,失败后又想当“缅甸王”,引起蒋介石的猜忌,同时在缅甸建立“反共复国基地”的事情在国际上也造成轩然大波,缅甸政府决定与共军联合,对残军再次进行大规模围剿(中缅联合勘界战役是建国后共军有数的几次成建制境外作战行动之一,《共和国战争》这部系列片对此有所遗漏,我个人认为是一个遗憾)。在重重压力下,李弥被召回台湾,从此打入冷宫。残军一部分空运回台湾,其余大部分已经在多次的争权夺利中看清了回台后杂牌部队的宿命,拒绝去台,从此成为一只彻底的“孤军”。

这只孤军仍然被当地人习惯性地称为93师,在新一代领导人段希文、李文焕的率领下退入缅、泰、老三国交界区,即后来的“金三角”。在彻底失去官方给养后,迫于生计,他们用武力打通萨尔温江走私通道,经他们武装护送的马帮开始源源不断地将各种走私品送达周边国家。而在进入70年代后,走私的主要物品开始换成鸦片、海洛因,93师的名号,开始与“金三角”一起传扬。

国内很多人提起93师、金三角的时候,总会和大毒枭坤沙联系在一起。其实坤沙本人没有参加过远征军(远征军的时代他还太年幼),但是李弥在建设“反共复国基地”的时候,曾吸收当地华侨子弟加入,他就是在那个时候混入的,并曾被李弥本人提拔过,但没多久就离开自主创业去了, 一来二去混成了当地著名走私团伙头目。

李弥返台后不久,残军就在各方压力下出现分裂。其中一只以张苏泉为首,加入坤沙组织,并成为坤沙组织中的主力,张苏泉也成为坤沙的参谋长。正是在张苏泉这个“金三角的诸葛亮”的策划下,坤沙组织披上了“掸邦革命军”的外衣,高举“掸邦独立”的政治旗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行动”,只不过“为了筹措军饷”,才“不得已”从事贩毒活动。一时之间,坤沙组织的总部满星叠这个小村庄,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直至1996年,随着坤沙和张苏泉双双向缅甸政府投降,坤沙时代结束。

分裂后的另外一只残军由李文焕、段希文率领,杀出一条血路到达泰国北部龙帕山脉原始森林边上一个山谷安营扎寨,并把这里命名为“美斯乐”,意为“和平村”。与坤沙和张苏泉的“掸邦革命军”相比,这只队伍显得更纯粹,也更有当年中国远征军的风骨。

为了给美斯乐的人们求一条活路,段希文出面向泰国国王请求归顺,表示愿意服从泰军指挥,为泰国武力平定内乱,以此换取泰国国籍,使他们的后代能够合法地打工糊口、融入当地社会。泰国政府对这只军队的战斗力闻名已久,但又对其忠诚度不放心,因此采取了“以夷治夷”的损招:以国籍做诱饵,数次征召这只队伍平定 国内少数民族叛乱,不仅当作敢死队用,而且找种种接口不给或少给补给,甚至直接出动飞机、大炮把混战中的残军与敌军一锅端,反正死的都不是泰王的忠实子民。

这样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消耗后,这只力量里能拿枪的都耗没了,剩下的终于不能再对泰国造成任何威胁,泰国政府才免除他们的征召令。但泰国政府并未守诺给予全部幸存者泰国国籍,大部分人只能以“难民”的身份生活在美斯乐,一离开就可能被泰国警察抓捕。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人也没有走上贩毒这条捷径,而是靠发展农业、旅游业生存了下来。

关于残军从昆明撤退,直到在泰国挣扎求生的悲惨遭遇,柏杨曾经以“邓克保”为笔名,写了著名作品《异域》。这部作品的原书我当然无缘得见,不过verycd提供的《柏杨全集》里有电子版,归入“散文卷 报导与传记类”。我怀疑这个电子版(本文附录二)不全,有幸看过原书的不妨核对一下。1990年台湾导演朱延平把这部作品搬上银幕,由刘德华饰演原作中的“我”,即李弥的副官邓克保,柯俊雄饰演残军第一代领导人“小李将军”李国辉。名家就是名家,片中对“为生存而战”的刻画,绝对不是现在国内随便找个编导就能比的。那部片子看的我大为感动,本来是租的D版盘,归还的时候死活磨着店老板卖给我,店老板也很感动:可算把这张盘卖出去了,砸手里这么久了愣没人看一眼!

由于《异域》这部片子反响强烈,朱延平又在1993年拍摄了续集《异域2》,主演换成梁朝伟等。不过这部片子与柏杨原著再不相干,而且我觉得这种行为商业味道浓了一点,所以没看。

当然文学作品毕竟不是史料。在史料方面,我曾经在学校里看过一本专写残军的书,里面引用了大量云南省军区的解密档案,并有一些当年情报人员的回忆。当年曾经听俺娘说过,把俺从小拉扯大的奶娘家有一门亲戚,全家几口人都是为云南省军区从事对残军情报的,文革时期没少挨整。所以 俺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如获至宝,一口气看完,确实有不少新发现。可惜当时这本书前、后几页已经没了,用牛皮纸胡乱粘着,所以我一直不知道这本书的名字,后来“触网”后我曾经多次搜索这本书,一直未果。

至于远征军的史料,由于当年的远征军将领在后来有不少被共军改造后成为专门写文章的“文史专员”,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下面是我硬盘上“远征军”文件夹下的文件列表,在readfree混过的人都知道文件名后面的那串数字是什么意思。

大国之魂.txt
德宏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11辑 滇西抗战论文集_10208657.zip
德宏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8辑 滇西抗日战争专辑_10208669.zip
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孙立人.txt
蒋介石梦断金三角_10161609.zip
流浪金三角.zip
流亡异国的蒋军残部_10335025.zip
美国驻中印缅远征军 远东作战之战法_11349838.zip
缅甸,中日大角逐.zip
沈醉回忆作品全集 第1卷_10161903.zip
沈醉回忆作品全集 第2卷_10161904.zip
沈醉回忆作品全集 第3卷_10161905.zip
沈醉回忆作品全集 第4卷_10161906.zip
亡命金三角:国民党残军xxx_10352154.zip
为了不能忘却的回忆——重访中国远征军之路(十集系列纪录片《中国远征军》拍摄札记).pdf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_07_抗日战争(下册)_11373915.pdf
文史资料选辑 第39辑 总第139辑(滇缅、机械化)_10162955.zip
我所亲历的印缅抗战_11357022.zip
异域.txt
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_10916346.zip
中国远征军史_10477899.zip
中缅关系史_10541508.zip
中缅剿匪秘闻:1960-1961金三角作战纪实_11986981.zip

附录一:《中国远征军先锋:戴安澜将军以身殉国》节选

本节选可以解释毛泽东《五律·海鸥将军千古》一诗中的某些典故,原文地址:
http://news.21cn.com/junshi/2009/03/19/6020207.shtml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请求,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东瓜(亦称同古)是阻止日军北侵的重镇,3月20日,日军向驻守东瓜的第200师各主要阵地发起了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于当日晚召集全师营以上军官开会,带头立下了“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他说:“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并宣布了如下命令:“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在十多天激烈的东瓜保卫战中,戴安澜率部奋战,以少胜多,击毙敌军5千余人,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美国政府认为,东瓜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蒋介石对此的赞誉是:“中国军队的黄浦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英国的《泰唔士报》称之:“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连日寇也不得不承认,东瓜之战是缅战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

  4月21日,戴安澜奉命收复棠吉。24日拂晓,戴安澜率军发起攻击,先后攻占西南北三面高地,并突入市区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将军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至午夜,棠吉被攻克,捷报传来,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然而,由于日大批日寇由泰国、老挝边境窜入中国军队后方进行围攻,戴安澜所部陷入日军重围,形势危急,上级急令其突围回国。戴将军率部突围,退入泰、缅老边区原始森林地带,条件异常艰苦,将士们无衣无食,每天只能以野草杂菜充饥,爬山越岭七十余日。1942年5月16日,大雨滂沱,戴部突遭日军重兵伏击,激战两天后,全师伤亡惨重,戴将军在一个小平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肺部,血流如注,由于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5月26日,第200师进军至茅邦时,戴将军流尽最后一滴血,以身殉国,年仅37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广西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无不怆然泪下,隆重奠祭戴将军。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导人纷纷送上挽诗、挽联和花圈,对戴安澜的以身殉国给予极高的评价。

附录二:柏杨作品《异域》的电子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9: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从清明开始写到现在,所以标题叫“清明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19: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您这么介绍史迪威公路,一定要去看看。
关于李弥部队在缅甸表现,《当代》似乎有篇纪实报道,看后,感觉既震撼又心酸。
巧地是,在没有互联网之前,远征军和缅甸孤军的历史,都是从当代这本杂志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19: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支持老马,缅甸远征军,国军抗战值得浓墨书写的一段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10: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中国军人,为了民族而牺牲的
虽然处在不同正营,只要为民族而牺牲的还是应当受到我们的尊敬
希望一套在晚8点放我的团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13: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敬佩一下小马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22: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见,无论如何要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6 01: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是可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6 13: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安澜将军是同济大学教授戴复东院士的父亲。


http://shkjb.shkp.org.cn/?q=node/view/3470
建筑大师戴复东有幸于1983年6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规划研究生院当访问学者。

  哥伦比亚大学是国际建筑界的名校,又地处纽约,是世界上很多著名建筑的所在地,真可谓是一座有无限生命力的活的建筑图书馆。戴复东身临其境,既参观城市又解读这些建筑,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和资料。

  1984年春天,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获得了普利兹克(Prizker)奖(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他用这笔奖金设立了一个在美华人学者奖学金,每年奖励一名。戴复东有幸获得了第一届奖学金——2000美元。于是,戴复东喜出望外地用这笔奖学金作了一次环美旅行与参观。他独自一人乘美国灰狗汽车公司的长途汽车,晚上行车睡觉,白天参观城市。从纽约出发,在美国整整兜了一圈半。他考察了美国本土32座城市、北部大草原、西海岸森林带、迈阿密海滩、迪斯尼乐园、尼加拉大瀑布……尽管途中经历了几乎丧命的危险,但是这一切毕竟令他大长了见识,并由衷地感悟:建筑是一种为人服务的环境,建筑师只有真正热爱人、关怀人,才能使建筑环境为人服务得更好。

  戴复东的父亲戴安澜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缅甸与日本军队作战,由于联军的失误,被迫从缅甸撤退时身负重伤,牺牲于缅甸北部茅邦村。牺牲后,获得了美国政府授予的懋绩勋章。这枚勋章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赴美前,全家要求戴复东设法弄一张勋章的照片和证书复印件以资纪念。其实戴复东并不认识任何美国官员,抵美后感到压力很大,但想到是家父的荣誉,还是应该去努力争取。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里根总统,表达了家属的愿望。这封信怎么寄呢?无奈之际,就在信封上写了“华盛顿·白宫·里根总统收”,丢在学校旁的一个邮筒内。“里根总统能收到吗?”尽管渺茫,但问心无愧了。事后,也就完全忘了。约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戴复东从市区参观后回学院上建筑设计课,办公室的秘书告诉他,美国陆军部寄给他一封挂号信,他大吃一惊:“美国军方怎么会寄挂号信给我?”打开信才知道是美国陆军副总参谋长帕特里克将军代里根总统回的信,信中说查看了历史档案,当时美国政府确实曾向戴安澜授予了“军团功勋勋章”。因此,除寄给他历史档案复印件外,重新补发一张证书,并决定再由有关单位重新铸造一枚勋章补给他们家属,不日即可寄到。这封信令戴复东大喜过望。当晚,戴复东乘兴填了一首词——《忆秦娥》:

  先父以生命与鲜血赢得代表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美国懋绩勋章失而复得,感慨系之。

  千般憾,宝章不翼肠愁断。肠愁断,魂萦梦绕,暮思朝盼。“功勋”再铸光华艳,斯人惠我酬衷愿。酬衷愿,时空纵阻,友谊长灿。

  一周后,他果然有幸地收到了美国政府补授给他们全家的懋绩勋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威望于2009-05-06 13:52发表的 :
戴安澜将军是同济大学教授戴复东院士的父亲。


http://shkjb.shkp.org.cn/?q=node/view/3470
建筑大师戴复东有幸于1983年6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规划研究生院当访问学者。
.......

感慨万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5:00 , Processed in 0.2754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