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56|回复: 0

[【图书推荐】] 白宫内幕:一个白宫变节者的自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 18: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 (美)麦克莱伦 著
出 版 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页  数: 268
开  本: 大20开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美国上市1周,销量突破250,000册!
 布什亲信、前白宫发言人出书揭露“老东家”底细,大肆曝光白宫不为人知的惊天黑幕!
 此书一出,便成为美国各大媒体的必谈话题,其风头盖过总统大选,引发了一场美国政界的“大地震”!
 布什亲信、白宫前发言人麦克莱伦首次出书揭露布什政府老底。大肆曝光伊拉克战争、“特工门”、布什连任、卡特里娜飓风等重大事件背后的惊天黑幕,其炮轰程度超乎白宫官员预期!
 独家视角剖析布什政府内部的政坛大佬!详尽描述白宫的运作机制和施政方针! 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当今美国的政治生态!


内容简介
布什听闻此书出版后“深感失望”,白宫前发言人麦克莱伦到底揭了布什哪些老底?
  本书作者斯科特•麦克莱伦是一路跟随布什从得州到白宫的嫡系人马。任职白宫首席新闻发言人期间,麦克莱伦经历了美国现代最具挑战性和争议性的历史时期。他不断见证着布什任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真相,也见证了这些事件如何给布什任期造成异常惨重、无法挽回的损失。
  本书勇于揭短、一针见血,始终坚持从一个独特视角审视布什政府内部的政坛大佬们,审视他们的战略决策,审视他们的所作所为,包括“9•11”事件、“特工门”、向伊拉克开战、兜售战争以及卡特里娜飓风灾难等等,不一而足。
  麦克莱伦长期追随布什左右,本书体现了他对布什及其施政理念的看法,描述了白宫的运作机制,阐释了白宫各项施政目标、工作重心的确立过程,还深入剖析了布什核心幕僚的政治人格和施政角色,这些幕僚包括被称为“布什的大脑”的卡尔•罗夫、白宫办公厅主任安迪•卡德、总统咨询顾问凯伦•休斯、国务卿赖斯和副总统切尼等。



作者简介

斯科特·麦克莱伦(Scott McClellan),出生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毕业于得州州立大学,现和太太吉尔常住华盛顿。 麦克莱伦是一路跟随布什从得州到白宫的嫡系人马。2000年以前,他历任得克萨斯州长办公室的首席媒体顾问第一副手、首席立法顾问,并成功策划、组织了得州范围内的三次竞选造势活动。2000年,布什竞选首任总统时,他就是核心幕僚之一,为其当选立下过汗马功劳。2003年,麦克莱伦正式出任白宫新闻发言人,执掌布什政府对外沟通与宣传的大权,直到2006年4月请辞白宫新闻秘书为止,他鞍前马后地为布什工作了7年多之久。 在离任两年后,麦克莱伦抛出此书,因其涉及布什幕僚揭开白宫内幕而惊爆全美。有评论说,无论如何,此书是走出白宫的人,向白宫投去的一枚“重磅炸弹”。

目录



1.为华盛顿度身定做的丑闻
2.盛事中的小角色
3.在政治活动中成长
4.得州州长布什的雄心
5.永恒的选战
6.布什上任伊始
7.“9•11”袭击及两党纷争再起
8.兜售战争
9.就任白宫新闻发言人
10.女特工普拉姆身份泄密案
11.破釜沉舟,豪赌布什连任
12.媒体炒作,紧急灭火
13.连任成功之后的布什
14.真相曝光,蒙羞受辱
15.执政期的最大灾难
16.决意辞职,永别白宫
17.欺骗文化,亟待革弊
致谢


书摘插图
1.为华盛顿度身定做的丑闻
  纵观美国历史,各届总统治下的政府都经历过充斥着战争与丑闻的喧嚣时期。两者往往紧密相关,在布什政府即将同时遭遇这两者之际,我刚好受命成为白宫的新闻发言人。
2003年5月底,总统要我从7月份起开始,担任他的首席发言人,当时我并未充分意识到,华盛顿的舆论氛围是多么争执不下和怨气冲天,布什总统的履职表现将会变得多么容易引发争议,激化争端。
2005年10月,我刚就任不满3个月,就已经身处为白宫辩护的前沿阵地上了。时值改选活动前夕,媒体的敌意日渐增长,党内批评不时出现,白宫正被卷入一桩越来越大的丑闻中。美国公众早就对克林顿总统任期内接连不断的调查和丑闻备感厌倦,对他们来说,那时的情形正好反映了华盛顿最糟糕的一面。
华盛顿新闻界的说法日益清晰:中情局秘密特工瓦莱丽·普拉姆的丈夫——前任大使约瑟夫·威尔逊曾公开宣称,政府在与伊拉克开战一事上误导了全体国民。于是白宫蓄意曝光普拉姆的掩护身份,多名政府官员匿名将此事透露给记者,认为这样便可以惩罚她的丈夫,起码也可降低其可信度。新闻报道暗示说,白宫的多名幕僚向至少5名记者透露了普拉姆的身份。有多名白宫人员共同参与透露她的身份,这意味着,这数名官员不论是否有意为之,都泄露了机密的国家安全信息。
9月29日,司法部的犯罪调查一事公开后,在差不多两星期左右的时间里,我都在精神抖擞地驳斥“白宫是这次泄密的幕后主使”这一观点。甚至在此之前,我就已经批驳了对我同事、得州同乡卡尔·罗夫参与泄密一事的所有猜测。作为与总统关系最密切的顾问,他经常成为批评家们的众矢之的。随后,我把副总统办公厅主任被戏称为“速可达”(Scooter,速可达滑板车——译者注)的刘易斯·利比一并列入了辩护名单。
在10月10日的白宫每日新闻发布会上,我真想找出一条一劳永逸的出路,不用再就普拉姆案的种种细节进一步发表意见,这些细节已被纳入到了不久前公布的调查之中。
星期五的发布会临近尾声时,一家评论电台的记者xxx·琼斯提了一个问题,这时我期盼的解脱机会来了。
“斯科特,”琼斯问道,“本周早些时候你告诉过我们,在此次泄密事件中,卡尔·罗夫、埃利奥特·艾布拉姆斯和刘易斯·利比都没泄露任何机密信息。您能否更明确地告诉我们,他们当中是否有人跟记者说过,瓦莱丽·普拉姆为中情局工作?”
我对回答这一问题胸有成竹。“我跟这些人交谈过,正如我之前指出的,他们向我保证,他们与此事没有牵连。”我说。
另一名记者接口问道:“他们与什么事没有牵连?”
“泄露机密信息。”听起来像是最终结论——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我斟词酌句相当慎重。虽说我相信罗夫和利比的话,但我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肯定他们所说属实。因此我特意让他们言责自负,声明他们“向我保证”说他们没有参与其事。
而事实是,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达了虚假的信息。我会做出这样的事,与政府中5名最高层官员有关:他们是罗夫、利比、副总统切尼、总统办公厅主任安德鲁·卡德,以及总统本人。
在我继续担任新闻发言人的后两年里,我在那个星期五的发布会上所说的错误言论,一直是白宫对普拉姆案所采取的官方立场。当时我并不知道,我说的话,以及隐藏在话里的根深蒂固的谎言,会成为我从总统首席发言人一职离任的原因。
我纵容自己受人蒙蔽,从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达了不实之词。最终,事实证明,这对我为总统效力的资格造成了严重损害。
大概在两年后,当媒体予以披露时,我才发现自己所言不实。当事实真相开始水落石出时,我作为白宫发言人的信誉大为降低——对我来说,这是一段极其痛苦的经历。
在2003-2004年间,对普拉姆丑闻,白宫没有开诚布公,而是采取了拖延时间的态度,有时甚至不做回应,拿“正在进行调查”当保持沉默的挡箭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造成政治上的窘境,从而有损总统威信,削弱其2004年11月参加改选的竞争力。这样做的动机不难理解,但这一做法是错的——终归会弄巧成拙。
当我对这起泄密事件,也是我担任新闻发言人一职时的重大事件之一进行反思时,我对华盛顿的看法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晰。在我处于公众关注下的那段时间里,不仅限于这一件事,还有很多我曾见证、如今渐渐醒悟到的那些更为重大、令人相当不快的真相。这种欺骗并非局限于一事一例,或仅仅局限于白宫,它充斥于我国的政治风气当中。虽说这种欺骗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附带性的,我们选举出的领导人也不是有意要运用这种手段,但它却变成了党派之间为赢得民意而普遍接受的行为方式,变成了华盛顿文化中日渐严重的有害成分。当我作为共和党政府的一员来到华盛顿时,我以为这种政治操纵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雇于克林顿的白宫前辈们造成的,我寄予厚望的领导人乔治·W·布什定能除旧迎新,但他没有如我所愿。相反,他任期内的白宫也陷入了同样令人反感(假如不是更加糟糕)的政治骗局,在很大程度上,这与他作为总统做出的这一最为重大的决定直接相关——对伊拉克进行武力干预。
  普拉姆身份泄密事件始末
  过去几年里,关于普拉姆身份泄密事件,人们写得太多太多,结果就连我们这些部分参与其事的亲历者,都难以串联其中的关键细节,把事情的全部起因讲清楚。那么,我就只是罗列一些细节吧。
  最终导致泄密丑闻的那场爆炸性论战始于一项声明,声明内容为:伊拉克试图从西非国家尼日尔获取可裂变的浓缩铀——即所谓的“黄饼”。根据中情局事后承认此声明系伪造的档案材料来看,2002年,政府想要证明萨达姆政权正积极重建其一度搁置的核武器项目,并准备继续维持其生化武器储备,炮制这一说法,便是政府做出的一项努力。基于这些原因,再加上萨达姆政权为恐怖主义活动提供支持,布什总统便声称,伊拉克对中东和平,甚至对美国安全构成了“严重且日渐加剧的危害”。反过来看,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这一说辞,不过是为美国领导同盟国和联合国对伊拉克先行发动战争赢正当的借口而已。
2002年秋,华盛顿乃至全世界都被论战所淹没,论战内容是伊拉克战争是否确有必要,国会要求对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的情况进行国家情报评估。国家情报评估是指,组成美国情报机构的全体部门做出集体判断。2002年10月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题为“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仍在继续进行”,报告称,伊拉克一直在积极争取获得铀矿石和“黄饼”(此处提到“黄饼”,是对尼日尔一说的引用)。2002年10月11日,基于这份国家情报评估报告,国会举行了两党联合投票,结果以绝大多数赞成票通过,批准了由总司令指挥的打击伊拉克军事行动。
总统发表的2003年《国情咨文》演说,将关于尼日尔的论战推进到了下一阶段,这场演说主要集中讲述了伊拉克构成的威胁。此次演讲不无煽动性:武力干预的军事准备正在不断加强,萨达姆继续拒绝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要求。
总统就伊拉克政权在继续研究生化武器,以及伊政权与恐怖主义之间存在联系讲了几句之后,以不祥的语气简短、隐约地提到了那个引起极大恐慌的说法——该国政权正在推进高端核武器计划。总统以前就声明过,如果伊拉克获得了所需的可裂变材料,譬如铀,就有可能“在一年内”制造出原子弹。就在这时,他发表了人所共知的“十六词”(该句话在英文中由16个单词组成,故有“十六词”之说——译者注),这是他本人首次提到尼日尔出口铀的说法:“英国政府获悉,萨达姆近期从非洲获取了大量铀。”
这16个词成为论战的核心内容,这场论战给总统及其政府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布什总统及政府中的其他官员一面策动战争,一面为攻打伊拉克提供有力说辞。鉴于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在两党都享有极高的声望,他的声誉和品行都无可挑剔,白宫认为他是向国内外证明开战理由的最合理、最有说服力的人选。因此,2月5日,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试图生产和囤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事进行研究之前,作了一场特别陈述。这场陈述并不包括“非洲一说”。在对该情报进行审慎的斟酌之后,鲍威尔决定弃之不用——如今回头看这件事,会发现这一决定既明智,又很能说明问题。
但这一说法在公众心目中,仍然是政府主战的最有力的证据。毕竟,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被伊拉克实施核打击的威胁,要比在美国国土上实施生化袭击的险情可怕得多。9月8日,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康多莉扎·赖斯的一席话:“问题在于,萨达姆究竟能在多长时间内掌握核武器很难确定,但我们不想拿蘑菇云作为罪证”正是反映了这一心态。
然而,就在美国处于战争边缘之际,尼日尔一说的基础被大大动摇了。
2003年3月7日,就在总统发动解除萨达姆政权的武装、推翻该政权的“自由伊拉克行动”前几天,联合国核武器核查行动总干事、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埃尔巴拉迪向联合国安理会作了汇报,内容令人瞠目:那条关于铀的情报是不可靠的,“没有任何证据或可疑迹象”表明,伊拉克在恢复核武器项目。他还进一步暗示说,尼日尔出口铀一说所依据的档案材料是伪造的:“经全面分析,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外界专家共同得出结论,这些档案材料作为指证伊拉克与尼日尔近期有铀交易的报告依据,是不可信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这些明确的断言是没有根据的。”
两天后,在NBC电视台的“新闻面对面”节目里,主持人提姆·拉瑟特向国务卿鲍威尔问起埃尔巴拉迪的意见。鲍威尔在回应中声明,这条关于铀的情报十分可靠,如果事后证实该情报不实,那也“没关系”。但他向拉瑟特断言,这仍是一个尚未做出结论、有待继续调查的问题。接着,他又重申了另一条重要的政府论据:政府在此之前怎么会低估了伊拉克的核能力。“关于核武器项目,我们必须谨慎对待。”鲍威尔告诫说,“90年代初,我们就见过,原子能机构给伊拉克做出了清清白白的健康证明书,结果后来发现,伊拉克有一处核武器项目被他们遗漏了。”
鲍威尔说,情报报告之前曾经低估了萨达姆政权,这话不错。他的意见加强了很多官员对联合国的原子能核查机构的不信任。一些白宫和政府官员们惯于拿这种不信任态度来说服自己,使自己过于肯定:伊拉克政权在“9·11”之后的世界格局里,是真实的、不断长的威胁。
不管怎么说,对尼日尔一说的准确性加以质疑,对缓解武力相向的势头收效甚微。3月19日,对伊战争打响了。
在3月31日刊登于《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中,西摩·赫希对尼日尔档案材料作了讨论,以平淡的语气称之为“伪造品”。尽管赫希作为无党派人士而闻名(也因此遭到政界保守派的忽视),但他也被主流媒体公认为是一名勤勤恳恳的记者,与政坛有着良好的关系,他的文章将醒目的光束投向了对尼日尔档案材料的怀疑。
布什政府主张进行一场颇富争议的战争,或许其部分依据的情报并不准确。大多数美国人也会倾向于谅解这一无心之过,尤其是在“9·11”之后危机四伏的世界形势中,难免对外来威胁过度警惕,判断失误。但如果政府领导人在收集主战证据时有意忽略事实,甚至歪曲事实,如果他们对实情佯作不知,从而让证据显得比真实情况更有说服力,美国人也许就不会那么宽宏大量了。这一新的、远为有力的控诉是在2003年5月提出的,它是曾荣获普利策奖的记者、伊拉克战争反对者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在一篇表明看法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文章刊发于2003年5月的《纽约时报》。
在他的专栏文章《真相迷失于行动中》里,克里斯托夫使用了一名匿名但可靠的线人提供的消息,该消息称,政府刻意误导美国开战。
一位匿名的“前美国驻非洲大使”告诉克里斯托夫,他曾被派往尼日尔,就副总统办公厅对伊拉克是否寻求铀的疑问进行过调查。克里斯托夫写道,这位匿名特使“向中情局和国务院报告称,那条情报无疑是错的,档案材料是伪造的。这名特使揭发伪证的报告传遍了政府,似乎得到了认可——反正布什总统和国务院总是引用这份报告”。
这些强硬的辞令出自一名杰出的无党派专栏作家之手,刊登在公认的国家级报纸上。对尼日尔一说真实性的怀疑由来已久,但克里斯托夫提出,事实更为险恶——政府明知这条有关铀的情报“无疑是错的”,还加以引用。
克里斯托夫和他的匿名线人提出的这一明确谴责,使“白宫如何利用该情报向国会和公众证实与伊开战的正当性”这一已经初露头角的争论变得更为广泛。当美国空军飞遍伊拉克领空,几乎人人都期待他们能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储备的时候,它们最终却并未出现。对此,政府批评家们,尤其是具有党派立场的批评家们,纷纷指责总统通过夸大或伪造情报蓄意误导国民,使战争具有正当性。伊战批评家们相信,总统至少没有向美国人民开诚布公。他们相信,总统及幕僚们也许忽视了这条情报的真伪核实以及相反证据,使伊拉克变成比真实情况远为严重的威胁,由此促成一种紧迫感,赢得了必要的公众支持。
尽管克里斯托夫的专栏文章并未很快引起全国媒体的兴趣,但却引起了白宫,特别是副总统及其办公厅的注意。布什的白宫没有像克林顿的白宫那样,对批评做出快速、咄咄逼人的回复,而是开始采取措施,准备发起反击。可信度和廉正性遭到明确怀疑的副总统,还有他的办公厅在反击中扮演主要角色,这场反击于2003年5月底开始打响。
通过在国务院进行调查,副总统办公厅很快获悉克里斯托夫的匿名线人的身份。此人是前任大使约瑟夫·威尔逊,他曾于2002年1月被派往尼日尔调查铀情报。副总统及其信任的幕僚利比以匿名做掩护,很快便找来几名经过精挑细选的记者,开始试图使威尔逊丧失可信度。在职责划分明确、内部保密性极强的白宫里的其他人——包括办公厅主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中情局局长概不知情的情况下,总统撤销了2002年10月国家情报评估中的情报核心部分的机密等级,供副总统和总统在这次反击中使用。
与此同时,利比和其他高层政府官员,包括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卡尔·罗夫、当时的新闻发言人阿里·弗莱舍,匿名披露了另一项被列为机密的国家安全信息——乔·威尔逊的妻子瓦莱丽·普拉姆的身份,以及她作为中情局员工,扮演了帮助安排威尔逊前往尼日尔调查的角色。这些泄密的目的在于使威尔逊丧失可信度,动摇其公开声明的基础,因为他“是应副总统请求被中情局派往尼日尔的”。但是,知晓这些泄密信息的圈子很小,有些参与者甚至都没意识到,普拉姆的身份属于国家机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01:35 , Processed in 0.2968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