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996|回复: 0

[[小语种资源]] [日语]从“我慢”一词词义中看日本 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9 13: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慢一词源自梵语Asmima% na,恃我而自贡高,慢他
也。唯识论四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
名我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我
慢一词在佛教用语中意为;对于自己贡高我慢就是过于自
负,或者说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对于比自己强的和比自己
差的人都看不起。其根源在于“我执”过重,总是执着自己
的形象做事如何的完美,无意义的在乎别人的评价甚至目
光。我慢一词传入日本自然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传入的.
而现代日语中我们常常用的“我慢( がまん) ”一词意思却
和当初的语义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
日本的近代后期,“我慢( がまん) ”又有了新的含义:以忍
耐的心境对固执人的弱点视而不见,表达的意思为,忍耐、
忍受、容忍、克服、原谅、克服、让步的意思。一个如此简单
常用的词则把日本文化的多元性,日本国民的矛盾性诠释
的如此之全面,这在别的词里是见不到的且确有令人称妙
的趣处。本文从以下二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土地狭
小,资源匮乏的国家,在一个不得不去忍受的十分恶劣的环
境里,日本人发现,虽然客观环境无法改变,但是通过改变
主观自身,原来也可以达到改变客观环境同样的效果,当然
会接纳并发展,和自身潜在的性格结合到一起了。于是,修
身,也就是改造完善自身,成了日本文化里的第一要意。无
论是儒学时期育德下产生的武士道精神,还是明治维新后
受西方影响,强体思想下所出现的全民健身和牛奶兴国战
略。昭和54年,日本全国进行了”国民最喜欢说的话语”调
查,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忍耐,在日语中,忍耐有十几种
不同的说法,“我慢”是其中一种,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喜欢
说忍耐,忍耐贯穿在他们的文化生活行为意识形态中。因
此“忍耐”也形成了一种日本的文化。但忍耐的最终目的
多是为了出人头地,当出人头地的时候自然也就可以对他
人高傲的藐视甚至践踏,所以说‘忍’是具有两面性的。
日本人为了生存发展可以说是近乎执着且疯狂的改造
着自己,完善着自己,什么好学什么,什么先进就把它拿来。
日本人就是在几近变态的,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在苛刻着自
己,甚至是折磨着自己,其目的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和肉体,
都变得更加强壮,来应付恶劣的周边环境。忍耐,外表虽然
平静,而内心是波涛汹涌的。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着世人看
来对立的两面,他即可服从,又可以反叛,在未到达“圆熟”
时,他的性格是服从、忍耐、无私、自我牺牲;当他达到“圆
熟”时,则可以表现为自由、放纵、叛逆、傲慢。日本人内心
潜意识里,有一种十分强大的原动力,这就是‘忍’。所以你
看日本人做事,特别的拼命,甚至是特别的‘狠’,对别人狠,
对自己更狠。这些在日本对别国进行侵略战争时和二战后
的国家复兴改造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其次从日本民族的‘内’‘外’意识上来说:日本人的
对内忍耐、宽容;对外傲慢、践踏。这也是由日本的岛国根
性所决定,封闭的外部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让日本人对身
边的东西观察得万分仔细,唯恐漏掉一点可学习之处,但是
一旦到了外部的广阔空间,日本人的意识结构和行为模式
就会突然发生变化,印象中爱美,彬彬有礼,总是把“忍耐、
麻烦”挂在嘴边的日本人一旦来到国外后就变成了另外一
幅样子,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人,被中国人叫“鬼子”,南京
大屠杀中以杀人为乐的还是小个子的日本人。曾经被称为
“倭”的日本人忍耐居住在自己的弹丸之地,无法忍受外部
世界的大,他们只是不断满足自己想要扩大的欲望,然后在
难以忍受外部世界之后,别痛打的失望而归。二战中,日本
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但是当受到美国两颗原子弹
的轰炸之后,日本被迫投降。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人民流
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这种自己人受到伤害的想法让当时
很多日本年轻人心中充满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人民的嫉
恨,认为是这些国家导致了日本的失败,日本人民的苦难,
但他们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侵略行为给这些亚洲国家带来
的更大灾害。在他们的眼中只到了广岛,长崎那死伤30万
的惨剧,只感受到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后日本人民的悲惨
生活。相比较日本人对自己国家受到的伤害时所表现的态
度,日本人现在极力美化二战对别国的侵略,否定南京大屠
杀的行为,这点,更加充分日本人对内和对外的不同。
同样,日本人一旦因为某种原因被家族遗弃,脱离了家族
集团,就必然遭到排挤成为局外人。为了避免成为局外人,日
本人的一生都在某种特定的行为约束下规矩的生活,因为害怕
别人排挤,就必须对别人有礼貌,必须时刻谦虚,检点自己,压
抑自己本来的性格而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对于自己利益集团
以外的人,日本人都时刻保持着一种必须要打倒的敌对心态。
一个人如果想在日本社会里脱离集体,特立独行,就等于为自
己建造了一个坟墓,将永远失去集体的认同。日本人在国外和
国内的表现大相径庭,一旦失去了自己集体利益的制约,日本
人在外所所表现的残暴实在是难以想像。二战中对中国人民
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正好证明了。日本人对内和对外意识的
严重性。日本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所谓“以和为贵”的处
事原则,只是用在日本国内而已!
在日语中有句谚语:“旅行之中无耻辱”,在日本人的
集体内部,对自己的人都非常讲礼仪、讲克制,个个都谦和
有礼,但是一旦到了集团外面,没有熟人在场的时候,个人
行为就变得胆大,无责任感。因此日本人在参加自己国家
旅游团的时候都表现得重礼仪、守纪律。但是一旦到了外
国,这种观念就很单薄!
日本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他们把自己的家布置得
整洁、美丽,他们看见屋内有垃圾就难以忍受,一定要把房
间的垃圾全部清除掉。但是对外面的大环境却显得不那么
关心,街道上到处都是人们随手丢弃的烟蒂和易拉罐。日
本人在建造自家庭院时显露出的卓越才华,但是日本国家
公园和城市建设却没有给人多少美的享受。日本人的纤细
敏感的神经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得不明显,大街上到处叫嚷
着喇叭,宣传品,政治演说都难影响到街上匆匆来往的日本
人。这样一个喧闹,杂乱的城市和日本人的住所幽静,整洁
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类都拥有自己的双面性、文化的多元性,但是像在日
本这个国家,仅是“我慢”这个词,从最初的佛教本意演变
为忍耐之意,其间有一个质的变化,这恰恰是日本把外来文
化吸收兼容并演变成自己文化的一个典型。而且充分体现
日本人对于这个词义赋予的新意正好是显现了日本人的极
端的双重性,对立性,多元性。正是因为人的多元性而创造
了文化的多元性。作为世界文化之林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日本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日本文化发展进程充满变异
性,堪称“动感文化”,经历了古代仿效型、近代扩张型和当
代开放型等不同文化形态的演化。各种文化形式五花八
门,在竞争中发展,汇成兼容古今东西的文化混合体。其开
放性与保守性、暧昧性与极端性、谦卑性与傲慢性的并存,
令人印象深刻。精神意识和民族性格给各国的文化打下深
刻的烙印。其中,以不变应万变的强烈自我优越意识,是日
本文化的基本内核。它表现为与他者界限分明的日本人个
体意识和对日本国认同的群体意识。作为深层基本文化发
展进程充满变异性,古代仿效型。近代扩张型和当代开放
型等中,既有讲究品位格调的传统雅文化,如茶道、花道、俳
句、和歌等,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也有民众娱乐性的俗文化,
如漫画、街舞、电视秀、卡拉0K等。日本文化是二重性文
化。作为庞大的物质、精神要素载体,日本文化有着相互矛
盾、排斥,同时又彼此依存、补充的多元属性。其中,开放性
与封闭性、兼容性与排斥性、革新精神观念的要素之一,其
内核中的内核是根深蒂固的岛国根性,即岛国居民视野狭
隘、自我封闭等传统性格持续发挥作用的结果。虽经工业
化时代和帝国膨胀乃至全球化时代的洗礼而发生若干今非
昔比的嬗变,但心灵的深处,岛国根性依然割舍不掉,并对
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若隐若现的制约作用。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我慢一词的双重含义从小方
面能仅是词意的改变,从大方面的说正是日本人生活行为
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矛盾体现, 一个国家的“文化”即“人
化”。不同的文化是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自
己的需要和可能创造出来的。日本人擅长使不同的事物和
平共处。例如信仰是儒教、神道、佛教“三位一体”;文字是
汉字、假名、外来语各当一面;日本人通常早上吃面包咖啡
或牛奶等西式食物,中晚餐是生鱼片等和式料理,节假日
则上饭馆品尝中华料理等。诸如此类的文化奇观在日本随
处可见。所以说“我慢”一词也是日本民族文化多元性的
很好体现。当然,日本文化在兼容并蓄等许多方面确有可
借鉴之处,不可否认它对于日本近代崛起所发挥的重要作
用,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日本都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值得
深入研究的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9 13:00 , Processed in 0.26357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