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228|回复: 22

[【讨论】] 为中国医药发展献计献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8 10: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和印度是邻国,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精细化工原料基地,但是高端医药食品的出口却比邻国印度,日本都要差一大截,日本的医药专利和全球性的医药企业比中国多数倍,中国医药产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的制剂产品出口,大多是通过原料,保健品,粗加工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欧美,印度和日本却能够抢占一大部分欧美的非专利药市场和部分专利药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精细化工原料基地和医药人才位居全球第一位的中国却未能深挖掘这些优势?原因何在?大家来各抒己见,此贴也是为愿意为发展中国医药市场吸引有兴趣的朋友大家共同切磋,共同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个人意见

1,国内的医药生产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继续大幅提高
近两年的伪劣药品事件层出不穷,食品行业的三聚氰胺让中国的食品医药在利益面前失去了诚信。好的基本功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这方面精通GMP,FDA,COS,DMF,CE,cGMP等认证的朋友可以深入探讨;

2,中国目前的医院回扣,医药物流的落后
医院回扣,招标让药品越来越贵,少部分药品降价,老百姓没有得到多少福利,厂家的利润也越来越少,中间环节的利润太多了,不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
鼓励发展形成医药行业的净土需要大家的努力

这方面精通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朋友可以深入探讨;

3,海外拓展

中国成品制剂目前在海外注册贸易贸易一直在努力,但是成效不大,这方面和外语沟通有很大的关系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的临床数据假的较多,数据不完整也是一方面。
这方面在海外注册经验丰富的朋友可以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16: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企图拯救“中国医药”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幻想天开。历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此等非人力所能为之,顺之者昌,逆者,拔苗助长者皆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2: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国内外医药产业比较以下两点最重要:
1、国外许多跨国制药公司自身已有很强大经济实力,并拥有多个专利药品。
2、我国低水平仿制,“一药多家生产”、“一药多名”,我国的药品有85%以上的产品结构雷同。
所以这种历史造成差距不是短时间能赶上的,但不必灰心,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走会赶上的,不要光喊口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就要到专利悬崖了!
其实我想在目前的实际国情下,搞搞仿制药未必是一件丢人丢脸的事,做高仿也是需要相当的技术的,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真正用心的做些ANDA!在这一阶段提高自己制药工业的整体水平,把钱投在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上!
中药而言,还是省点钱不要搞现代化了,认真的把GAP做好,中药资源做好,中药饮片出质量标准,这些事必须事先做好,否则别说现代化,用来当天然药物筛活性成分都筛不到!

现在的重点工作应该是先把医改搞好,把医和药的关系的理顺,产业链重新划分,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要求要满足!

毕竟我们的钱就这么多,向面面俱到不太可能,不如用心一处,把一处问题解决,就算有一百个洞,一年堵一个,一百年也搞定了!

饭要一口口吃,差距要一步步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6: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中国的药品不要老是想着出口,国内市场大着,先想着如何抵抗国外药品的入侵我觉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外的大药厂财大气粗,他们药品进入中国时常提出10后才获利,一个品种不惜化10亿人民币搞公关,想想国内有哪个药厂可以这么做,哪个药厂有如此财力打10年的消耗战,作为医生我常为国药感到担忧,能不用进口药都不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2: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在中医中药慢慢重视。中医药的发展是全世界的福音,我国也会慢慢地把它推向一个新的主向,一定会走向全世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22: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研发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研发投入不足,也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长线研发。
研发动机不足,观念也有问题。

1,国内的医药生产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继续大幅提高
这个,硬件的东西好提高,软件的方面(人、体系、制度、观念)不好提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中国目前的医院回扣,医药物流的落后
这个应该是属于医改大范畴的问题,整个体系通畅了,就通而不痛了。

3,海外拓展
这个嘛,要是有真家伙,不愁推不出去。要命的是有没有真家伙。
临床试验这方面是一个很高的“技术壁垒”,需要我们在硬件软件方面都过硬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14: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药发展这个问题,专著很多,论文海量,身为这个圈子的人,我就谈点切身的感受吧 。

一、国内的医药生产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继续大幅提高

说的这个规范化生产管理其实主要就是医药行业说的GMP管理规范了。规范制定得很好,执行

起来很复杂,漏洞太多,SFAD(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经常到处去检查,每年有例行检

查,每五年有GMP换证检查,省市局也时不时检查,我所在的企业每三个月必有上头来“参观

”,说良心话,大家都是应付,整个圈子都是这样,很多很容易看见的问题,所有人都会集

体失声。这个管理水平是不是提高了,我不敢说,我体会的到的是,管理的条款比以前的更

多了,最近新颁的认证条款增加很多新内容,谁都没有把握把它执行好。我认为一定要搞中

药现代化,在剂型上一定要严格把握,特别想近些年不良反应层出不穷的中药注射剂,在这

个质量标准上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是对现有的操作SOP修修补补,维持现状,而国外对中药的

研究显然不是我们这个态度,我们一直这样搞,就只有等死。中药现代化不是低水平的改剂

型,把糖浆弄成胶囊就是什么国家新药,发个什么科技奖牌子,糊弄老百姓。中药现代化一

定要提高中成药对疾病的专属效,就是要寻找特效活性成分,用量少一点,药效高一点,服

用安全一点,费用低一点,这才是一个产业去考虑的事情。我看到的是,整个国家现在还是

考虑怎么去修改行政管理条款,傻子都知道高压政策之下,没有人会愿意冒险去增加科研投

入,很多研发部项目经费都挪作它用,行业在自保,发展肯定是缓慢的,作为行业内非著名

专业技术人士,我虽然对中药产业充满信心,但是对大的政策环境感到很无奈,目前留给我

们的,也许只有坚持和等待。


二、中国目前的医院回扣,医药物流的落后

这个问题,虽然也是障碍行业发展的大的疾瘤,不过是经济活动下的产物,完全可以提高监

管水平,进行行政干预。这次的医疗改革肯定是大刀阔斧的,很多新的政策对药品生产,研

发企业绝对是利好消息,我买的中国医药股票最近都在疯长,我对这一点,保持一点乐观的态度。

我相信这个问题一定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三、海外拓展

其实,出口出去的是些什么东西?大部分是些科技附加值超低的粗提物,宝贵的药物资源廉

价地输出。做为我个人来讲,对这个现象表示很痛心,这个代价在三十年后绝对会凸显出来

,我们不少珍贵的药源植物几近灭绝,人家买走后十分珍惜,开发组织培养,微生物发酵,

生物合成转化,做下游产品,然后疯狂的倾销到我们百姓家庭的家庭药箱里。我认为我们国

内有这么大的消费市场,这么大的蛋糕放着被人家世界医药巨头疯狂瓜分,而我们还在为出

口到非洲,拉美的几个增长点而大做文章。我们应该加大对中成药研发的政策扶持,到处都

在打造什么什么药谷,应该是在产品科技水平上的质的飞跃才是永恒的发展之道。

我愿意在这方面做出一点成绩,我真的不愿意跟着老板将来去海外帮人家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2 02: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个人意见
1,中国医药产品高端产品太少,原因大概在于研发经费不足以及医药人才使用不合理以及待遇过低所造成。大量的低端产品并不能够使中国医药市场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何况在大量的低端产品还有某些伪劣产品,使得中国医药市场仅仅只能在低端市场分一杯羹,不可能像印度,日本等重视研发人才以及重视医药人才,导致无法生产出高端医药产品。

2,中国虽然作为全球最大精细化工原料基地,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就可以生产出高端医药食品。原因在于:精细化工原料基地不等于高端中医药。而高端中医药产品其实是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开发才行(包括物力投入)。目前国内大型中医药生产企业一般都仅仅只顾眼前利益以及生产利润,对高端医药产品有些漫不经心,所以生产中医药的大型企业如:101生发产品北京章光101集团,三九集团等基本上都瞄准低端医药食品。导致国内高端医药食品匮乏。

3,中国老百姓购买高端中医药产品的不足

目前,中国虽然已经进入了发展中国家,但是由于医疗保险尚未完全普及,中国老百姓购买高端中医药产品的购买能力有限,使得追逐商业利润的国内大型中医企业在投资开发高端中医药产品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虽然说有海外市场,然而技术含量很高的中医药产品在欧美市场未必超过西药。对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医药购买力来看:购买高端中医药产品还比较属于奢侈产品。这样就导致生产中医药的大型企业不愿意在高端中医药产品的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

4,医药人才未能人尽其才

众所周知:中国才是世界头号中医大国。但是很多优秀的中医人才因为职称的晋升,工资待遇的过低而难于在医药岗位上尽心尽力。再加上大型中医药企业研发经费不足,研发条件比较差。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所以,中国大型中医药企业开发不出高端中医药产品就顺理成章了。

5,中国高端医药产品产品建设刍议

鉴于中国目前医药产品市场的买卖关系,有以下几条意见供参考:


A,加大国家医疗保险的投入,使普通老百姓能够购买得起高端产品,这样大型中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才会增加,同时才会吸引优秀的中医人才来开发高端产品。
B,销售环节必须打破医院回扣,医药物流的落后的问题。建议彻底打破垄断,包括对医生处方在高端医药产品的垄断,允许药店中具备销售资格者进入高端产品的销售。自然使高端产品的价格降下来,这样可以使得普通老百姓能够购买高端中医药产品。如果形成了良性循环,不愁中国开发不出高端中医药产品。
C,合理的人才使用问题

高端医药食品--其实与传统中医的“药食同源”一样。所以在吸引人才来开发高端医药产品时不妨吸收一些民间中医高手的绝活。南宁中医学院的刘力红早就有这种观点与看法(见刘力红著述《思考中医》等)。尽量使我们的中医药既有现代西医的理论基础作为保障,又有民间中医以及经典中医的理论诠释。

D,大量丰富的临床应用反馈以及严格的现代科技检测手段的建立

目前,中国高端医药产品在老百姓的应用反馈以及产品推出以前的现代科技检测手段很不足,缺乏有效的检测措施。以前在生产的低端医药产品如:三株口服液以及飞龙药业系列最后都基本退出市场就可以看出:我们在研发医药时在临床的反馈以及现代科技检测手段都非常之不足。所以,在生产高端医药食品时必须严格加强现代科技检测手段以及临床的反馈,使得高端医药食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F,中国高端医药食品走向海外的问题

首先是要在销售环节上尽量做到比较良好的广告宣传效应。其次,必须在专利上科技研发上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尽量抢占高端市场的制高点,研发周期尽量延长,以利于产品的专利更加具有权威性以及现代科技检的说服能力--只有这样,中国高端医药食品才能够走向海外。占据海外市场的先机以及制高点。

  仅仅就中国高端医药食品的生产研发以及高端医药食品的出口问题提供管中窥豹之见,供有志于中国高端医药食品的生产研发销售的中国中医人才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14: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的环境中经济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所以要发展中医药,可以通过市场来推动。

从全球的中药巿场看,现在每年的中药销售额近300亿美元,而且还在继续增长,这是很大的一个产业。据欧盟调查,2003年全球中药市场有250亿美元,其中欧盟占了100亿美元,占40%,北美和亚洲各占20%,日本和其它地区共占20%。在这么大的市场中日本占了约80%的份额,韩国20%,其后是印度和泰国,中国只占3%,且大部分是原材料和保健品。

那么我们差在哪里?差在中药制品上。那几个国家是把药材进行了加工,或者提纯为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或者提纯为复方浓缩中药颗粒。之后的产品可以比原材料高10到20倍的价格出售。他们是采取了中药西制的办法,用西药厂的技术来提纯中药。早在1930年代日本的长仓音藏首创了浓缩中药制剂,70年代得到了大的发展。1976年日本厚生省公布了210个中药处方允许厂家生产,其中163方选自我国的古方。在1976-1988年期间,日本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产值由1.7亿日元上升至10.4亿日元,销往欧洲的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多达200余种。韩国后来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我国台湾是在50年代,由许鸿源参观了日本的的长仓药厂后,回到台湾开始创办顺天堂药厂生产浓缩中药,目前已经是亿元产值的企业。而在大陆,我们在这方面还很落伍,这样的企业还不多,还处于需要积极呼吁的状态。而有的人还要废除中医。这就是差距了。怎么办呢?

目前我们也只是能进行一些呼吁。不过,这个办法,不用国家投资,企业自己会投资,据说台湾的顺天堂就有意到大陆来发展。问题是政策上要扶持,例如在台湾只有这种浓缩中药才能进入医保。我们可不可以也这样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9: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们认为,中医药事业之所以出现一些困难,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中医药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的规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医药国情调研课题组执行组长陈其广认为,应多制定一些有利于按照中医药基本原理和自身发展规律、发挥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政策措施。如通过大力加强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中医药的应用扶持,增加中药报销种类和提高报销比例等。

  中国中医药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说,中医药有中医药的标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本草书都可以是标准,这个标准是规范组方的。如果说我们没有传统的中医药标准,那么我国一些著名的传统中药老字号几百年来用什么来保证用药安全呢?这就证明中医药是有一套严格标准的。但是这些标准不能都用西方的某些标准来衡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 18: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就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类新药---青蒿素,而且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情,我国改革开放30年后,在空间探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不能说咱们的科技实力不行,可就是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的新药(虽然每年有不少“新药”被批准上市)。
  这几年中药现代化被炒得很热,可是咱们还没有充分利用好宝贵的中医药资源,而只是简单的进行中药成分的提取浓缩,没有按照现代严格意义的医药研发模式。这方面韩国和日本远远的领先我国,他们做的银杏制剂每年有几亿美元的市场,不能不让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感觉很悲哀。一方面我们叫着中药现代化,另一方面又放不开以前的用药经验,没有用现代方法进行。
  其实,我们既然加入WTO了,就不要死抱着中医理论不放,因为国际上根本不接受不承认中医理论,我们应该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对经典药材进行单体的分离提取,必要补益药人参分离有效成分,然后在分子和细胞水平进行高通量筛选,最好找出其作用靶点,用药理方法揭示其作用机理,按照西药的研究思路和模式进行研究,加以时日,我们一定能成功。
  如果我们选对了研究模式,加上我们有青蒿素发现的成功经验,还有发挥我们的优势:几千年来在人身上使用的临床数据和经验,相信一定能源源不断地发现真正意义的新药,这样我们的医药产业将是多么的强大和有实力,到时根本不会把印度放在眼里,就是和欧美国家比较,一样可以平起平坐,那时多么美好呀,但愿那一天早日来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5: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斑竹和网友的积极回应。我想针对我抛出的题目谈谈我自己的经验。

实话讲:我工作时间不长不短,但是医药行业几乎所有的环节我都干过,从新药研发,到临床报批注册,到原料生产,制剂生产(片剂、胶囊、水针等),到市场做培训推广,营销(处方药,非处方药),进出口贸易,最后到工厂投资建设。所有的环节我全干过了。国内的研究院,制药厂,医药公司,国外的研究所,制药厂,贸易公司全都工作过一段时间。我想针对我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点我的看法:

1. 法规方面
中国的医药市场在法规方面的管理在过去20年中非常差,这两年随着医疗事故的攀升,对部分官员的惩罚,法规的管理逐渐严格。但是到目前为止,在透明性,公平性,国情化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

所谓透明性就是审批药品减少黑箱操作,减少行贿受贿;

在公平性方面就是对内外一致,不是过分的相信国外药品,中国的很多药品质量很好了,但是一些国内或者国外的不法分子利用进口药容易进医院,抬高价格,伤害百姓。

所谓国情化就是中国的生产企业过多,工业化水平较低,这是事实,不能全部按照欧美先进的GMP或者其他管理来执行,其实药品能够成为药是经过多少年的积累,尤其是国外的处方过期药品,只要厂家严格配方,医生严格按照病症来下药,就不会有问题。过多的最后高标准会给企业的负担加重。

2. 市场方面

国内的药品零售价格虚高,实际出厂价格并不偏高,主要的原因就是医院的医生收入过低,国家医保还不够(这一点随着国家新的公益性医保政策推出可以提高需求),医院赊账太厉害(3各月到1年),医院管理人员太黑。如果医院管理透明,没有欠账,药品的价格可以降低很多(至少20%)。

3. 出口

中国的制剂没有能够出口,主要原因有二:一、没有奇药特药等真正的好药,如果中国有治疗艾滋病的奇药我想肯定可以进入全球任何一个国家; 二药品属于高附加值的行业,就像印钞机,欧美是不会轻易让中国进去的,中国目前的很多制剂品种质量已经很好了,美国的医疗事故每年也过百万,不要以为美国的药品就没事。中国10几亿人都平平安安,凭什么不能进入欧美市场。

中国的医药要走出去,强大需要国家的支持,医院的公德心,自身的研发实力大增。如此定可成为全球医药生产研发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0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5-7 16: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医药行业历来都是暴利行业,尤其是新特药的销售,但大部分都是赚的国内的人民币,很少有出口国外的,就拿青霉素来说,在中国要求是初次使用皮试、隔日不用皮试、产品批号改换皮试,但在国外一般都是一生一次青霉素皮试,这个问题在哪里呢?要我说就是技术问题了。
所以我的意见就是:一、提高国药品质,开发中药的巨大市场潜力
          二、严把新特药的审批程序,不要让那些滥竽充数的东西再充斥市场了
          三、医药分家,使医药市场走出不良竞争,重回市场竞争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7 17: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就制剂这一块儿简单谈一下:
1.由于国内没有自主研发的原料药,而别的国家在研发出原料药之后早已基本把常见的剂型的专利都已申请,所以国内研发制剂,想突破别人的专利限制很有困难,因此国内的仿制制剂不能走出国门
2. 制剂产品的好坏,和使用辅料的质量直接相关,同类辅料国内质量,批次的重现性很差,从而造成制剂产品药效的下降。这部分制剂根本就达不到USP的要求。所以应当着重加强国内辅料质量的研发和提高,为制剂服务。
3。即使使用国际大的辅料公司的辅料,由于成本增加,在国内药厂利润空间的挤压下,这部分制剂的销售成为问题,而厂家基本不愿意使用,造成研发阶段的被动性。
4,在新剂型如:脂质体、纳米粒的研发上,由于国内研发的资金有限,使得大部分药厂无法从事这方面研究,也就更不会有这方面制剂走出国门
5,当然也就是体制问题了,这点大家谈的已经很深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1: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jofenmu于2009-05-07 17:10发表的 :
我想就制剂这一块儿简单谈一下:
1.由于国内没有自主研发的原料药,而别的国家在研发出原料药之后早已基本把常见的剂型的专利都已申请,所以国内研发制剂,想突破别人的专利限制很有困难,因此国内的仿制制剂不能走出国门
2. 制剂产品的好坏,和使用辅料的质量直接相关,同类辅料国内质量,批次的重现性很差,从而造成制剂产品药效的下降。这部分制剂根本就达不到USP的要求。所以应当着重加强国内辅料质量的研发和提高,为制剂服务。
3。即使使用国际大的辅料公司的辅料,由于成本增加,在国内药厂利润空间的挤压下,这部分制剂的销售成为问题,而厂家基本不愿意使用,造成研发阶段的被动性。
4,在新剂型如:脂质体、纳米粒的研发上,由于国内研发的资金有限,使得大部分药厂无法从事这方面研究,也就更不会有这方面制剂走出国门
.......


谢谢!~


1. 国内的制剂产品大多都是国外专利过期的产品,基本上国内到目前为止95%以上的西药制剂都是过期的产品。所以基本不存在因专利的问题而出不去。

举个例子:印度同样是从事仿制药(非专利药,也叫通用名药),印度垄断北美非专利仿制药市场的40%。我想这也是中国10年来一直在提倡的要走仿制药路,这条路没有错,为什么印度好?我想在质量和管理方面中国还需要一定的努力来和印度竞争。

2. 辅料的成本在药品方面所占比例非常小,尤其是针对出国产品。国内的厂家之所以不用国外的辅料产品,一方面同质化太严重,很多就降低质量。

3. 新剂型方面中国还是在技术上不够完全工业化的程度,不是资金的问题。10年前,投资1个亿算是大钱,现在有钱的企业和投资人太多了,1个亿,5个亿不是大问提了。关键在与技术的成熟新,可靠性,稳定性,工业化速度等


补充:

个人认为中国在原材料(印度的制剂超过中国,但是原料远远落后与中国,他们的制剂原料很多从中国进口),人力成本,普通制剂水平,供应链,研发方面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可以参与欧美的制剂竞争(中低端),假以时日,中国完全可以暂居高中低三块市场。

2008年,中国的医药销售在6400亿人民币,美国在2.5万亿人民币,全球的医药销售在6万亿人民币.

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中国的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14: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oneallone战友:

呵呵,你真厉害,佩服,佩服

我还是一学生,知道的不多,我瞎写的,不如你见多识广,我看你说制药这一块儿你啥都干过,真厉害,羡慕中,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1 18: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得到发展需要将中药逐渐摆脱单纯的内需销售,要逐渐实现国际化,简单讲就是走向国际市场,想要进入国际市场目前主要有两条路:一是以植物药进入欧美成药市场;二是以天然保
健品形式进入消费市场。

  目前我国在这两条路都是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缺乏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推动工作。而这是显然与我国5000多年传统中药的应用历史以及中国作为中药发源地的地位很不相称。作为成药的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其实也是我国中药行业产品开发自身由来已久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化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策略性计划,中药进入欧美成药市场尚缺乏具体措施。

  貌似现在大多数的中药企业都在开拓天然保健品类的产品以寻求国际市场空间。以天然保健品进入国际消费市场尽管受到的监管较少,但面临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由于市场的增长和产品不良反应增多,美国FDA开始逐步加强监管力度。而植物药市场尽管受到美国FDA严格的监管、需要较长的开发期,但它面临的是成熟的市场和高额的投资回报、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的广泛支持。因此,我们只有将传统中药按植物药方式进入西方的成药市场,被主流社会所接受,才能对中药国际化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鉴于美国文化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在疑难病症的治疗上对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药物期望较大,也鉴于美国市场按食品补充剂销售的金额比西欧各国总和还大,在西方国家中我们应当选择美国市场为突破口,将我们的中成药推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6: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中药走出国门的理解!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从事中药新药研发的人来讲,也许没有资格来谈这个深奥的话题!但是,我思考了很久,面对现在发生的种种中药注射剂医疗事件。我想说下自己的拙见!
可以这样讲,中药要走出国门,真正进入国际市场。至少是三十到五十年以后的事情。而目前的一系列国内医疗事故以及起源于美国,继而席卷美国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至少又会把这个时间拖后五到十年。因为国外的经济不景气,他会更多的考虑到自己的内需,继而会对外需产生不利的影响。
前不久的刺五加注射剂以及茵栀注射液时间,给中药新药的研发,特别是注射剂的研发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天平发生了不该有的倾斜,国家监管与企业弄虚作假之间的真空正在或是已经形成。
国家有关部门对中药的重视程度还显得不够,虽然有国家基金和项目在扶持。但是,这些项目大多以文章来衡量。真正拿出实效成绩的几乎没有!!!
所以,中药要走出国门是难上加难啊!期待同仁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国际中药市场已不再是我国中药打天下了。尽管我国拥有约4000种中药品制剂,但在国际市场上的覆盖率仅为3%~5%。而日本的汉方药制剂仅有210个,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却达到80%,处方主要来自我国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料的75%又由我国输入。由此可见,我国的中药生产、科研和贸易已落后于日、韩等国家。
那么,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在于工艺、质量、临床研究和与国际接轨四方面。目前,我国中药的生产工艺虽有一定的进步,但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化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药原料来自天然,又多为人工分散采收、加工,受天气、地域差别及人为影响因素很大,原料、半成品及最终产品离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还有一段很大差距。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中药产品的疗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从整体上应当予以肯定,但是由于缺乏采用现代药物临床研究常用的随机分组、对照、双盲、多点观察等科学实验方法获得的科学数据说明,难以让现代医学工作及各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所信服;对中药产品适应症、功效与用途等的中医理论的深奥说明,很少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作出科学的表达,难以为现代医学工作者、各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患者所理解、掌握和接受,因而直接妨碍了中药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实现国际化任重而道远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大背景下,中药唱红国际大舞台时不我待。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应完善新药开发机制。针对国际市场需要,开发出口中药,创建中药出口名牌产品。针对不同国际市场需要,开发中药新药以及对适应这些需要的已有中药进行二次开发。
——应加强中药的质量管理。中药的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着重抓好药材在原产地的采收、 加工工作,推广GAP,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药材鉴别方法和收购标准规范,确保中药材质量稳定,解决中药材、中成药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对中药传统炮制方法进行筛选、优化,确定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最佳炮制方法。
——应提高中药科技含量。组织包括中药、种植、药理、毒理、临床等方面专家共同制定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体系,制定中成药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体系以及成药临床评价体系,并建立经常更新与补充的制度。
——应实行中药包装国际化。制定中成药包装材料、结构、容量、标志、说明书乃至封装方法的系列标准,做到包装精美、标签详尽、说明准确,使中成药包装既符合国际规范又具民族特色。
——应注意中药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到国外申请专利,这无疑是通向国际市场大门的通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7:16 , Processed in 0.28873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