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josephe

[【图书推荐】] 今起不定期推荐一些有望能下载到电子版的新书

[复制链接]
alexmayer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3-27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有书还是没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8 09: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扎哈·哈迪德
【作 者】[意]玛格丽塔·古乔内编著
【丛书名】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
【形态项】 120
【出版项】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8
【ISBN号】 7-5611-3887-3 / TU206
【原书定价】 CNY68.00
【参考文献格式】[意]玛格丽塔·古乔内编著. 扎哈·哈迪德.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内容简介
扎哈·哈迪德,2004年获普利策奖,她对罗马当代艺术的喜爱让我们想起了线性排列手法与城市建筑的结合,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内部与外部屏障的消失。 本书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之一,本书展示了扎哈·哈迪德大师的优秀作品及设计理念,以及外界对他的评价。

目录
图片展示
引言
 扎哈·哈迪德的挑战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大事记和作品列表
作品
 维特拉消防站,莱茵河畔威尔城
 园艺展览馆,莱茵河畔威尔城
 北郊有轨电车终点站和停车场,斯特拉斯堡
 伯吉瑟尔山上的滑雪台,因斯布鲁克
 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辛辛那提
 宝马汽车公司中央大楼,莱比锡
 费诺科技中心,沃尔夫斯堡
 美洲之门酒店,马德里
 斯皮特劳住宅区,维也纳
 奥德罗普格园林博物馆扩建工程,哥本哈根
设计项目
 21世纪国立艺术博物馆,罗马
 普莱斯艺术中心,巴特尔斯维尔
 高速火车站,阿夫拉戈拉
 总体规划和摩天大楼,米兰
 北部蓝图,新加坡
设计理念
 观点
图片
 埃莱娜·比内
 布鲁诺·克洛姆法尔
 玛格丽塔·斯皮鲁提尼
 克里斯蒂安·里希特斯
 罗兰·哈尔伯
 乔瓦尼·基亚拉蒙特
 理查德·布赖恩特
 克莱门斯·奥特迈尔
 克里斯托巴尔·帕尔马
 维尔纳·胡特马赫尔
评论
 无“重力”
参考书目
图片鸣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8 1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尔瓦·阿尔托全集 1-3集
【作 者】(瑞士)卡尔·弗雷格(Karl Fleig)编 王又佳,金秋野译
【形态项】 239 ; 20cm
【出版项】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7
【ISBN号】 7-112-09111-X / TU206
【原书定价】 50.00
【主题词】建筑设计(地点: 芬兰 年代: 现代)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格式】(瑞士)卡尔·弗雷格(Karl Fleig)编 王又佳,金秋野译. 阿尔瓦·阿尔托全集 第1卷 1922-196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内容简介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从1922~1962年的建筑与设计作品全集第一卷第四版已经出版了。全部重要的建筑与设计从(1927~1929年)图尔库的芬兰剧院到(1962年)新赫尔辛基城市中心方案,通过283张照片,85张图纸与84张草图按时间顺序展示出来。
  “将阿尔托建筑的简单性与复杂性同时表现出来是本书的最大成就。本书并没有将阿尔托归于哪种严格的分类,也没有对他的建筑小题大做,只是忠实的表现建筑,没有照片的欺骗。因此这本书更像是阿尔托本人精神的体现,高贵而谦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8 12: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
【作 者】陈振裕著
【形态项】 461 ; 26cm
【出版项】 文物出版社 , 2007
【ISBN号】 7-5010-1938-X / K876.74
【参考文献格式】陈振裕著. 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 文物出版社, 2007.

内容简介
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我国考古发现了自七千多年以前至明代的大批漆器,而且有数以百计的研究文章和许多漆器图案等专著,但缺乏全面、系统的漆器研究专著。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几十年来收集的战国、秦汉漆器资料,加上多年的研究成果,组织了这本60万字的高质量成果研究集,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为我国第一本对古代漆器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
  为了详尽地研究战国秦汉漆器群的发展变化情况,我们以时代为序,即战国时期、秦代和西汉时期。战国时期,各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我们将漆器发现较多的楚国与秦国各设一章进行论述,而将其他地区统归于一章论述。秦代和西汉时期是我国实行中央集权封建制的初期,各地区的文化特点剧减,所以我们将秦代和西汉时期各设一章论述,而不再以地区另设章节。最后一章是全书的漆器群研究之总结,试图探讨各个时期漆器群的变化情况,以及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漆器工艺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的轨迹。
第一章至第五章,均各分三节进行论述。第一节,是对各类墓葬的漆器群进行概述。我们考虑到目前已基本建立了战国秦汉时期墓葬的年代分期序列,分类研究的成果颇丰,其成果可以运用,因而不采用对每座墓的分类与年代进行具体分析的方法,而是采用对各个时期墓葬的分类与年代分期进行概述的研究方法。当然,有些墓的年代经仔细分析墓中的全部随葬器物后,认为编写者所确定的年代有误,我们也略作调整。这个时期发现的漆器非常多,如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必然会非常繁琐,因而采用列表的方法,使人们一目了然。第二节,是对各类墓的漆器群进行分析。主要从同一时期(即战国、秦和西汉时期下面的年代分期)各类墓的漆器群之差别与不同时期同类墓漆器群之差异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战国秦汉时期这些漆器群的发展变化情况。第三节,为漆器工艺之研究。主要是分别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墓葬出土的漆器群,从漆器的制作工艺、器皿造型和装饰艺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使人们对各个时期的漆器工艺有较全面的了解。
战国秦汉时期的漆器是当时的重要文物,是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这个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我国古代漆器工艺史是科学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这个时期的漆器群进行研究,就是力图较全面地了解当时漆器制作工艺的发展水平。我们分析器皿造型与装饰纹样之优美,主要是从深层次给人以艺术启迪和美的享受。而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埋葬习俗的不同,又是与当时的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密切相关的,即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同一时期不同类型墓葬的漆器群,是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生活的一种反映。我们期盼对战国秦汉漆器群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漆器本身,而能为人们提供尽量多的历史文化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3: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封面这几个字写的真不错,古朴简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8 13: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4楼zhiyongtao于2009-03-28 13:10发表的 :
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封面这几个字写的真不错,古朴简练。

嘿嘿,怎么样?比你的漂亮吧?

这本书估计 一文钱兄 会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4: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下载链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9: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0楼alexmayer于2009-03-27 17:51发表的 :
到底是有书还是没书?!

对啊,这又不差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6: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硅谷之父 微型芯片业的幕后巨人
【作 者】[美]莱斯利·柏林著
【形态项】 337
【出版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8
【ISBN号】 F43/47
【原书定价】 39.00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工业 工业企业管理 经验 美国 诺伊斯,R.(1927 1990) 传记
【参考文献格式】[美]莱斯利·柏林著. 硅谷之父 微型芯片业的幕后巨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接触到大量从未公开的商业文献、档案资料,并走访了诺伊斯的多位亲友以及熟悉硅谷半导体业早期历史的关键性人物,通过对这些珍贵资料的长期积累和深入研究,作者为我们鲜活地再现了诺伊斯由一个科学神童到一位实业巨子的传奇人生,同时剖析了他对硅谷技术、商业、金融、政治以及文化的深刻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是素有“硅谷之父”美誉的英特尔公司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个人传奇经历的经典传记,亦可视作美国半导体业和英特尔集团的一部生动鲜活而又浅近有趣的创业史。诺伊斯被公认为硅谷的托马斯·爱迪生和亨利·福特,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发明家、一位举足轻重的企业家、一位勇敢无畏的冒险家。他生前享有17项专利,身后更是荣耀无数,甚至被誉为是另一位“美国的缔造者”、“战后最伟大的美国人”。本书作者接触到大量从未公开的商业文献、档案资料,并走访了诺伊斯的多位亲友以及熟悉硅谷半导体业早期历史的关键性人物,通过对这些珍贵资料的长期积累和深入研究,作者为我们鲜活地再现了诺伊斯由一个科学神童到一位实业巨子的传奇人生,同时剖析了他对硅谷技术、商业、金融、政治以及文化的深刻影响。诺伊斯虽然只活了短短六十余年,但其杰出的才干和伟大的成就却使其生命呈现出异常斑斓的色彩和夺目的光辉。本书讲述了这个由格林内尔小镇走来的男孩儿,一路经由肖克利实验室的打磨、仙童半导体的砥砺,愈加显现出其卓越的才干和个人魅力,最终成就了其事业巅峰的曲折故事。
  《硅谷之父——微型芯片业的幕后巨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现代版的美国成功梦,一位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发明家、企业家的成功与挫折。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者,美国半导体研发联盟的奠基人,美国电子工业领域的“国宝”级人物。因其最早将高科技企业引入圣克拉拉谷,因此被人们称为“硅谷之父”。

目录
内容简介
致谢
1 肾上腺素和汽油
2 快手罗伯特
3 学徒时期
4 出走
5 发明
6 一家不同寻常的创业公司
7 事业起步
8 开始腾飞
9 身陷绝境
10 复兴
11 身具政治色彩的企业家
12 参与公共事务
结论

媒体评论
莱斯利·柏林做了一件出色的工作!淋漓尽致地向读者展现了我所熟知的鲍伯·诺伊斯:那个小镇男孩;那位影响一个时代的天才、我的挚友、伟大的美国公民!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伯克夏·哈撒韦主席
鲍伯·诺伊斯对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贡献远远超出他的发明!他是行业的代言人,远见卓识、领导能力出众的企业家!作者通过对本书的精雕细琢使得其内容不再局限于诺伊斯所做的诸多贡献,而是一扇打开其纷繁复杂且充满魅力的人格的窗子。
                 ——戈登·摩尔(Gordon Moore)英特尔公司联合创始人
半导体工业史上最重要人物的故事如此引人入胜!作者通过事无巨绌的研究,使得《硅谷之父》一书如此耐人寻味,以至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到大量的商业知识和技术!
                  ——威力姆·艾斯普瑞(Willam Aspray)印第安纳大学信息学教授
正是罗伯特·诺伊斯将我们带入到那场争夺白热化的数字革命之中!在此,感谢本书为我们提供的独特且敏锐的视角。诺伊斯将与约翰·古登堡(Johan Gutenbergs)、亚历山大·格雷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s)、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s)一样,将永远列入战后那些集发明家和企业家于一身的伟大人物之列!
                 ——凯文·斯达(Kevin Starr)南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

书摘插图
1 肾上月泉素和汽油
  生活在20世纪40和50年代的格林内尔人几乎都记得鲍伯.诺伊斯,而且话题通常离不开他的滑翔机。1940年的夏天,12岁的诺伊斯和他14岁的哥哥盖洛德一起制作了一架合乎孩子尺寸的飞机。这架滑翔机在当地的格林内尔人心中有着一定的传奇色彩,一些人声称他们曾亲眼看到诺伊斯兄弟中的一人驾驶飞机从格林内尔学院的楼顶平稳滑下,从学院体育场的看台滑下,从诺伊斯家三楼宽大的窗户中滑出。整个故事中最富戏剧性的是盖洛德和鲍伯说服他们七岁的弟弟爬上滑翔机,然后这两位哥哥驾驶汽车以最高的时速牵引滑翔机起飞。
  对于鲍伯·诺伊斯来说,“滑翔机是我漫长职业生涯过程中最令我感受到成功的时刻”。——或许这句话是他17岁时说的。他曾经利用各样的零碎拼凑出一部收音机,更是将百力通(Briggs and Stratton)牌洗衣机的涡轮和引擎卸下焊接在雪橇的后部,从而拥有了自己的摩托化雪橇。冬天天气日益恶劣,双手冻僵的诺伊斯奔走在格林内尔静谧的街道上发送《迪莫依邮报》(DesMoines Register)。他给一个汽车前灯配了一块电池,以便看得见路面上坑洼的地方。早起的人们经常会看到他蹒跚着走过每天的送报路线。他肩上背着报纸,手里拿着有些暖意的前灯,十磅重的电池放在挎在手把上的篮子里。他在《大众科学》的空白页上写写画画,计划制造各种样式的船模、床、用于滑雪的类似帆船的精巧装置、溜冰用的冰刀、木琴或者“行驶在人行道上的半马力的跑车”。
  不过,他的热情经常会转移方向。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盖洛德利用纸和绳子制成了一个气球,他们点燃燃料后,望着自己的发明像月亮一样升入了夜空,后来掉进了一个农场里化为灰烬。他们还用轻木制作了很多飞机模型,一个个部件经常摆满了窗台和台阶,惹得母亲非常不高兴。诺伊斯可以为了一架飞机花上数个星期的时间,改善设计、调节发动机的设置,然后在镇子四周长满杂草的田地里试飞。如果一架飞机模型由于放置时间过长而略显破旧,他不会心疼得要命,而是在点火之后,毅然将其从窗口放飞出去。
鲍伯·诺伊斯11岁时,和邻居骑着自行车去观看格林内尔首次乡间艺人表演,每人花一美元可以乘坐福特产的三轮摩托车兜风15分钟。诺伊斯和他的伙伴的脑袋整整一天里都伸得长长的,排队的队伍在逐渐地缩短,两个孩子相信卖票人会让他们两个乘坐一个座位。诺伊斯坐在他的旁边,看着地面飞速而过。不一会儿,公理会教堂就闪现在他的眼前,那是他们一家周日做礼拜的地方,还有格林内尔学院,他大哥唐(Don)在那里上学,以及从事牧师职业的父亲所在的当地公理会办事机构。鲍伯看到了自家的房子,不过在一片片的群屋中不怎么起眼,随后他们从学院那里跨过了一条街道。两个男孩下车后,急匆匆地蹬着自行车赶回家里去吃晚餐。诺伊斯洗漱完毕,低头谢恩祷告结束后,没有向父母透露自己的伟大冒险。保守一个秘密可是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鲍伯·诺伊斯当然不会忘记他提议盖洛德制作滑翔机的事情。鲍伯在很久以前就在家中证明了自己策划恶作剧的天才,而且这些冒险行为从来都不会少了盖洛德的份儿。盖洛德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后来成为牧师的他也加入到这一计划中来。两个男孩此前已经积累了制造飞机模型的经验,他们参照《知识全书》(Book of Knowledge)的图解自己设计滑翔机。那本书厚厚的,他们的父母有意将其放在客厅书架较低的位置上以便让他们够得到。
兄弟两个拿出了他们的全部积蓄一.53美元购买材料,并向邻居家的小伙伴放出风声,他们正在进行一项伟大的发明。很快他们得到了朋友们的帮助。鲍伯.史密斯的父亲拥有一家家具店,经常收到缠有地毯的竹竿,这样一来用来搭建结构的支架就有了着落。夏洛特·马修(Charlotte Malthews)是17个男孩外唯一一个女孩,她负责将被单缝合到一起覆盖机翼。当诺伊斯兄弟宣布滑翔机完工时,它足有4英尺高,翼展达18英尺。滑翔机的大部分材料是2英尺长1英尺宽的松木板,没有轮子也没有刹车,动力完全依靠人工来解决。
滑翔机的中间位置是驾驶员活动空间,他在那里操纵方向。起飞时需要用两只手抓紧框架,以最快的速度飞奔。“我们先是助跑,然后成功地跳下去体验飞行员的感觉,”盖洛德回忆说,“我们后来从四五英尺高的土堆上跳下,感觉特别棒。”然而这对鲍伯来说还很不够。他和盖洛德一致认为,邻居杰瑞·斯通(Jerry Strong)刚刚获得驾照,手里也有了父亲的汽车钥匙。他们可以将滑翔机钩在汽车的保险杠上,让杰瑞在帕克(Park)街上将汽车加速至足够的速度,使滑翔机顺利起飞。然而无论如何他们不应该让年仅七岁的兄弟加入进来,事实证明这样做只会增加风险而有害无益。
  不过这还不足以吓倒鲍伯·诺伊斯,正如他后来所说,他和杰瑞.斯特朗开始了新的尝试,“从谷仓顶上跳下去,没有什么生命危险”。这个谷仓位于美林堆场(Merrill Park),在诺伊斯家的房后,穿过一片空地和芦笋地就到了。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小镇,《格林内尔信报》(Crinell Herald)特地派来了一名摄影记者。
 鲍伯爬上了谷仓的屋顶,其他的几个孩子将25磅重的滑翔机递给了他。鲍伯深吸一口气,用力将自己抛离了谷仓的屋顶……一跃而下。一秒、二秒、三秒,年少的鲍伯·诺伊斯在空中飞翔了三秒,他差不多立刻落到了地面上,不过几年后他在一个学院的团体里宣称,“我们成功了!”即使是男孩的母亲也私下认为自己儿子对于飞机的迷恋有些疯狂,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意完全是他们定的,”哈里特·诺伊斯(Harriet Noyce)在后来的回忆中强调说,“不过是我执行的。”
  毫无疑问,诺伊斯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冒险精神。哈里特·诺顿出生于芝加哥的郊区,她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公理会的牧师,她曾经梦想成为一名传教士——这恐怕是她这个年龄的从事教堂工作的女人最富冒险的选择。她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去中国。母亲的母校奥柏林(Oberlin)在那里创办了一家教会学校。她胆大、聪颖、充满热情而又健谈。她对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总是大声地表达想法以至于她似乎从来没有闭上过自己的嘴巴。她常挂在嘴角边的是“干得多,还要干得好”。她在17岁时离家进入了奥柏林,几乎没有回头望过走过的来路。
1920年,哈里特社会学专业毕业后,哥哥把她介绍给拉尔夫。诺伊斯(Ralph Noyce)。拉尔夫有些羞涩,举止文雅,刚刚由奥柏林的礼堂神学研究院毕业。这位即将成为牧师的诺伊斯身材高挑,穿着周末休闲鞋时要稍稍高过五英尺五英寸。他时值28岁,是一战时的老兵。他在内布拉斯加州的东北部长大,父亲是公理会的牧师,传教的同时经营着一家乳品店。拉尔夫·诺伊斯严谨认真、话语温和,喜爱哲学,相比学者来说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反而不像是一位牧师。他在杜尼学院(Doane College)研究希腊文和拉丁文,还收集圣母玛丽亚的肖像,这样他可以像艺术史学家那样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堂见证了他们的相爱过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信仰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里没有什么公理会的教条或者形式化的宗教仪式,或者自为其政的个别教堂的束缚,没有主教或者宗教会议的限制。相反,宗教为哈里特.诺顿和拉尔夫·诺伊斯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价值观:忍耐、重视教育、平等,他们相信上帝和世俗的仆人之问不需要某种中介。就像哈里特所说的,她和拉尔夫拥有共同的梦想:“成为教众的领袖,最大限度地关注贫穷,平等待人,保持庄重。”
不过哈里特有着独立的思想和坚定的意志,坚持在毕业后工作一年再结婚。她教授拉丁文和英文,所在的高中距离父母的寓所不远,她以这种方式证明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一个学年很快结束了,1922年6月20日,哈里特.诺顿和拉尔夫·诺伊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她的父亲主持了仪式,同时也付出了很多心血。
短暂的蜜月过后,这对年轻夫妇来到了爱荷华州的德马克(Denmark)。小镇位于爱荷华州最靠近东南部的地方,距离州府大约250英里。虽然德马克的教堂规模不大,但是有着很高的声望:它是密西西比河西岸最古老的公理会教堂,教堂的尖顶高250英尺,站在几英里外的农场就可以看得见。拉尔夫的教区居民也就是那些在农场上劳作的农民。无论是冬日里冰滑的路面,还是夏天的酷暑难耐,他们都去倾听拉尔夫循循善诱的布道,例如“基督教的乐观主义”。
  拉尔夫和哈里特。诺伊斯家在教区的牧师公寓。他的房租由教堂支付,1500美元的年薪可以满足一些小的生活开支,比如理发、一部二手车,以及为1923年5月降生的唐纳德·斯特林·诺伊斯和1926年7月降生的盖洛德·布鲁斯特·诺伊斯支付住院费用。
  当哈里特发现第三个孩子即将于1927年感恩节出生时,她和拉尔夫决定搬到一个大一些的教区——这样可以增加些收入。拉尔夫了解到爱荷华州大西洋城有一个空缺,镇子大约是德马克三倍的大小,距离柏灵顿和罗克岛的火车站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他决定应征这个职位。如果他获得这个职位,所得的收入较以前将增加一倍。他同意孩子出生后即刻动身。
  与此同时,哈里特为第三个孩子的出生忙碌着。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找来一个朋友帮助拉尔夫照看孩子们。哈里特在柏灵顿的一家医院安顿下来,那里离家18英里。她曾经对自己的公婆和朋友说,自己想要一个女孩想得快疯了,甚至没有想到要起一个男孩的名字。1927年12月12日,诺伊斯的第三个儿子很快来到人世,以致他的医生是匆忙间赶到产房的。“恭喜你的同时,向你抱以深切的同情。”拉尔夫的哥哥在信中写道,“简直太糟糕了。”哈里特不久恢复了健康。他们为这个健康的男孩起名为罗伯特,昵称为博比。
  博比六岁时诺伊斯全家搬到了大西洋城。教堂有200位积极的教友。教堂为拉尔夫安排了一问自修室。拉尔夫差不多每天都在那里忙碌,会见教区的居民,从《生活》、《文摘》和《基督教世纪》(Christian Century上剪贴文章作为布道的素材。哈里特发现,一群志同道合的女教友自发组织了一个文化讲习性的研究会。博比的两个兄长——比他大近五岁的唐和两岁左右的盖洛德——喜欢上了教堂里剧院样式的坐椅,他们可以在那里蹿上跳下、大吵大闹。
  诺伊斯一家所住的寓所并不归教堂所有。房间是由妇女会(Ladies Auxiliary)布置和装修的,这也就意味着拉尔夫和哈里特永远不能使房子符合自己的口味,以便过得更舒服一些。哈里特经常跑去休息日圣经学校,观察教堂所资助的野营活动的伙食情况。她还亲眼见到了结婚证书的发放,去过妇女会,圣诞节大游行难以计数的人群更令她咋舌。
孩子每天在家里都可以听圣歌和做祷告,此外还有周日宗教仪式、周末学校和周末晚餐。诺伊斯牧师将自己的很多精力投入到孩子们身上,他估计自己的儿子们也会参加他组织的课程、静修、教堂的年轻人集会和圣诞节演出。此外,如果没有志愿者组织这些活动,他希望诺伊斯兄弟能够挑起担子。尽管哈里特和拉尔夫没有去刻意强调,作为牧师家的孩子,他们不得不承担这些无形的责任:他们的行为不仅代表着自身,还包括他们的父亲、他们的宗教,甚至是上帝。
拉尔夫·诺伊斯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经常在家工作,工作间里摆满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书籍。即使他上午去了教堂,也会在中午穿过三个街区回到家里,与妻子和孩子们共进午餐。每个周六他做祷告时,孩子们知道不能打扰父亲,不过除此之外,一般都可以去找他。鲍伯·诺伊斯对于最早的童年记忆是和父亲打乒乓球。母亲对于他打败父亲这一令人惊喜消息的反应有些平淡:“爸爸让你赢了不是很好吗?”
即使博比刚刚五岁,如果母亲故意输了,他也会有种被冒犯的感觉。“这不是游戏,”他生气地说,“如果你加入进去,就要努力取胜!”
1932年,大西洋城地区的大萧条全面波及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人们的收入创造了历史最低纪录。1935年,一蒲式耳小麦的价格只相当于1919年价格的1/20,仅为每蒲式耳10美分,玉米的最大用途就是烧掉以节省燃料。农场抵押出去收不回来的情况比比皆是。雪上加霜的是乡村地区的大旱。1933年大西洋城银行破产,诺伊斯的第四个儿子拉尔夫·哈罗德不久之后出生。诺伊斯牧师凭政府寿险保单借了钱填补了医院的费用。
拉尔夫的教堂开始“收养”贫困的家庭,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州内的公理会,另外一部分来源于缝制学校销售的进项。当孩子的父母手头有活儿时,诺伊斯牧师时常邀请孩子们与盖洛德和博比一起玩。教区的牧师公寓开始成为一个固定的流浪汉收容所。哈里特经常为他们提供一些三明治和牛奶,或者以一些短期的零碎活儿作为一顿午餐或者睡在不用的儿童房间的交换。
  尽管诺伊斯一家起初有着稳定的收入和固定的居所,但他们还是很快感受到了大萧条的寒意。1932年,出于节省供热及电话开销的目的,资产受托人关闭了拉尔夫心爱的教堂办公室。(他们把电话听筒给了拉尔夫。他和孩子们很快在家中开辟的自修室中为听筒接上连线,这样电话很快又响了起来——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拉尔夫的年薪正式飞降至2400美元,1934年他实际上仅领取了1200美元。截至1935年年中,教堂已经五个月没有发薪水,他只收到一车玉米穗和一些火腿作为补偿。哈里特的哥哥唐在引见哈里特和拉尔夫相识之后不久死于脑膜炎,他们因此获得了一笔政府寿险的款项。这笔钱本想用来投资和支付孩子们上大学的费用,现在只得用于日常的开销了。


The Man Behind the Microchip: Robert Noyce and the Invention of Silicon Valley
Authoreslie Berlin
Publish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5)
Binding: Hardcover, 440 pages
pricer: $26.03
ISBN-10: 0195163435
deweydecimal: 621.381092
edition:
editorialreviews
Hailed as the Thomas Edison and Henry Ford of Silicon Valley, Robert Noyce was a brilliant inventor, a leading entrepreneur, and a daring risk taker who piloted his own jets and skied mountains accessible only by helicopter. Now, in The Man Behind the Microchip, Leslie Berlin captures not only this colorful individual but also the vibrant interplay of technology, business, money, politics, and culture that defines Silicon Valley. Here is the life of a giant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the co-founder of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and Intel who co-invented the integrated circuit, the electronic heart of every modern computer, automobile, cellular telephone, advanced weapon, and video game. With access to never-before-seen documents, Berlin paints a fascinating portrait of Noyce: he was an ambitious and intensely competitive multimillionaire who exuded a "just folks" sort of charm, a Midwestern preacher's son who rejected organized religion but would counsel his employees to "go off and do something wonderful," a man who never looked back and sometimes paid a price for it. In addition, this vivid narrative sheds light on Noyce's friends and associates, including some of the best-known managers,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creative minds in Silicon Valley. Berlin draws upon interviews with dozens of key players in modern American business--including Andy Grove, Steve Jobs, Gordon Moore, and Warren Buffett; their recollections of Noyce give readers a privileged, first-hand look inside the dynamic world of high-tech entrepreneurship. A modern American success story, The Man Behind the Microchip illuminates the triumphs and setbacks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ventors and entrepreneurs of our 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9 2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这本书封面的老爷爷还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21: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作 者】(美)罗杰·洛温斯坦著 蒋旭峰,王丽萍译
【形态项】 327
【出版项】 中信出版社 , 2008
【ISBN号】 978-7-5086-1149-5 / K837.125.34
【原书定价】
【参考文献格式】(美)罗杰·洛温斯坦著 蒋旭峰,王丽萍译. 巴菲特传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中信出版社, 2008.

编辑推荐
关于沃伦·巴菲特和他的投资策略的书有很多,但是……这本是最值得读的。


内容简介
沃伦·巴菲特——美国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塑造者,一举一动都影响全球市场走势的投资大师,一个比杰克·韦尔奇更懂得管理的人,一个宣称在死后50年仍能管理和影响的人,以世界顶尖投资人和令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创造能力而赢得世人盛赞和追捧。
  在这部奉为“投资者不可不读的投资经典”中,作者洛温斯坦以巴菲特独有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方式为焦点,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等进行深入透彻的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大量翔实的材料重现了几十年前巴菲特如何巧妙地寻找价值洼地,如何出其不意地挖掘潜在的投资价值,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塑造成美国最大的集团企业的奥秘……本书不只是一个娓娓道来的大师传奇,更是一个无比成功的投资人的自画像:他凭正义和品德取胜了大都市的尔虞我诈,并且用自己的执著甚至顽固引领瞬息万变的投资世界。
  毋庸置疑,巴菲特那种超乎常人的名垂青史的欲望使他成为美国传奇的独特形象,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资本家,而且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代言人;他不仅证明了投资是一种理性的、可以捉摸的事业,而且为世人揭开了华尔街神秘的面纱;更重要的是,他的成功成为全世界梦想家的希望和承诺。

作者简介
罗杰·洛温斯坦 《华尔街日报》资深财经记者,负责股票专栏《华尔街听闻》和《固有价值》专栏。
  罗杰在《华尔街日报》做财经记者期间,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掌舵人沃伦·巴菲特进行多年的跟踪研究。本书既有投资者对这一行业的通晓,又具备一个记者的客观视角,堪称巴菲特传记中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奥马哈
第二章 逃离家门
第三章 格雷厄姆
第四章 创业之初
第五章 合伙人公司
第六章 高歌猛进
第七章 伯克希尔·哈撒韦
第八章 本能的回归
第九章 嬗变的自我
第十章 重返华府
第十一章 报业大亨
第十二章 合伙人回归
第十三章 地毯夫人
第十四章 风起云涌八十年代
第十五章 公与私
第十六章 大崩溃
第十七章 飞镖之争
第十八章 圣殿隐秘
第十九章 霍华德·巴菲特的农庄
第二十章 恐钱症
第二十一章 证券之王
第二十二章 所罗门的审判 
第二十三章 巴菲特电车

媒体评论
我们学习巴菲特的日的并不全是赚钱,而是学习巴菲特做人、做事、做投资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体现了大师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解脱人生、事业、投资中的迷惑,寻找一条真正长期成功的正确道路。
            刘建位,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
  不愧是一部大师经典……
            《纽约时报》
  这本传记的最大成就……在于他止巴菲特的神秘故事变得更加引人入胜,而且增添了许多形象生动的真实色彩。
           《巴伦周刊》
  跟巴菲特做生意,大家都能赚钱。
            投资人师彼得·林奇
  这本书远远超过了一本普通传汜的范畴,它翔实记录了美国经济演进的完整过程。
            亚当·史密斯,《超级货币》作者
  这本上上乘的传记作品的好处就在于,如果你还不是一个投资者。它可以帮你成为一个投资者;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投资者,它可以让你变成一个更出色的投资者。
              安德鲁·托拜西, 《投资圣经》作者
  这本关于巴菲特的权威传汜势必会受到大批股民的追捧。
            罗恩·切诺, 《摩根财团》作者


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
Author:Roger Lowenstein
Publisher: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2008)
Binding: Paperback, 512 pages
pricer: $19.00
ISBN-10: 0812979273
deweydecimal: 332.6092
edition:
editorialreviews
Starting from scratch, simply by picking stocks and companies for investment, Warren Buffett amassed one of the epochal fortunes of the 20th century -- an astounding net worth of $10 billion and counting. That awesome record has made him a cult figure.

This illuminating biography reveals a man whose conscientiousness, integrity, and good humor exist alongside an odd emotional isolation. Buffett also masterfully traces his life: his enormously successful partnership; his early, inspired investments in American Express and Geico; his companionship and investment with Katharine Graham of the Washington Post; his role in the Capital Cities purchase of ABC; his unique relationship with his wife and mistress; and his rescue of the scandal-ridden Salomon Brother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21: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伯特·诺伊斯

姓名(英文) RobertNoyce
  机构与职务 英特尔共同创始人
  出生年月 1927年12月12日出生,1990年6月3日去世
  出生国家、地点 美国爱荷华州柏林顿
  教育背景 195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1949年,获格林尼学院文学学士学位
  职业背景 1968年创办英特尔公司、1957年创办仙童半导体公司
  硅谷英雄扎堆,但一个人要想同时获得财富、威望和成就,实在比登天还难。举目远眺,大概只有罗伯特·诺伊斯才是三位一体的圣人。作为集成电路的发明者,诺伊斯在科学史上已名垂青史。而且他还与别人共同创办了两家硅谷最伟大的公司之一,第一家是半导体工业的摇篮--仙童(Fairchild)公司,已成为历史;第二家则仍跻身美国最大的公司之列,这就是英特尔公司。当然,诺伊斯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性只能来自一位中西部的牧师的儿子。诺伊斯的童年似乎就概括了介于疯狂的野心和创业时的保守之间的精神分裂状态。
  1927年12月12日,诺伊斯生于爱荷华州东南的登马克(Durlington)镇。父亲是公理教堂的牧师,使家庭也得跟他四处迁移。12岁时,他与二哥自造了一架悬挂式滑翔机,这只硕大的风筝差点将兄弟俩的命送掉。 大学生活,多才多艺的诺伊斯如鱼得水,风头占尽。一次寝室晚会,开一个有南太平洋风味的宴会。美中不足的就是缺一只烤全猪。诺伊斯和另一名学生被委以重任:到邻近农场偷猪。两人不负重望,搞出一只25磅的猪,英雄般地凯旋,宴会获得极大成功。但第二天早晨案情暴露,在爱荷华,偷猪和盗马,在50年前是上绞刑架的罪过。诺伊斯保住了小命,也逃脱了刑事控告,却无法逃脱学校的处罚。经过一些交易,处罚不重:停学一学期,发配到纽约市公平人寿保险公司做统计工作。 臭名昭著的偷猪使诺伊斯脸面丢尽,却也了解了纽约的花花世界。1956年,在华盛顿的技术报告会上,肖克利被他的报告深深打动。"1个月后,肖克利打来电话,说他打算到西海岸开一家公司,要与我商量加入该公司的事宜。"诺伊斯没有任何犹豫,跟随而来。 由于肖克利的家长制作风,加上折腾两年没搞出什么名堂,诺伊斯与其它7人一同集体辞职,就是"叛逆八人帮"。诺伊斯是8个人中唯一看上去有点领导才能的人。因此他挑头担任总经理。诺伊斯无疑是位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物,一个生来就会领导别人的人,但是他并不是一名伟大的管理人员。他为人过于正真,甚至在公司危机时也没有能力解雇或将人降职。他将仙童维持了将近10年,最终因他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而使公司陷入危机。从此,叛逆成了硅谷的基本特性和发展的重要途径。1969年,在森纳瓦举行过一次半导体产业头面人物的会议,有好事者作了计算,发现与会的400人中,只有24人没有在仙童公司干过。 1968年8月,诺伊斯与负责研发的戈登·摩尔和工艺开发专家安迪·格罗夫一起辞职。三人首先去拜访风险资本家之王阿瑟·罗克。总共只用了五分钟就筹集了足够的创业资金-250万美元。后来,罗克回忆道:"我们早已是莫逆之交………正式文件?其实一点也没用。光凭诺伊斯的声誉就足够了。我们发出了仅有的一页半的简单通知,不过在人们看到它之前,我早就筹集到那笔钱了。如果你今天试图做完这件事,也许要写5厘米厚的文件。" 新公司开张了,起初把公司取名"摩尔-诺伊斯电子公司",但总觉得别扭,因为在英文里,MooreNoyce听起来像morenoise(吵吵闹闹),实在不雅驯。新公司就改名英特尔(Intel)。 第一批产品装运后,公司18名员工聚会祝贺,聚会上有三名脚上绑着石膏的伤兵,其中诺伊斯是滑雪时摔断了腿,另一名员工是跳伞中跌坏了脚踝。从这些伤势中就可反映当时公司蓬勃的朝气。 在英特尔创建初期,是诺伊斯扮演了关键角色,奠定了公司文化,开创了没有墙壁的隔间办公室新格局,取消了管理上的等级观念。70年代末期,诺伊斯开始游离于公司的日常经营之外,他开始活跃于国内、外的舞台上。摩尔和格罗夫开始主导公司的经营管理。 诺伊斯生性洒脱,豁达正真。他最喜欢冒险,似乎在危险和刺激中才能缓解一些内心的矛盾和生活的压力:滑雪、滑翔、冲浪、开着标致牌汽车或驾驶他的水陆两用飞机。每当听到技术骨干的新点子,他总是双眼发亮,充满好奇,使人倍受感染和鼓舞。1990年6月,在一次商业会议前,诺伊斯去游泳。这位半导体业最伟大的人物,突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62岁。 作为牧师的孙子和儿子,家庭背景塑造了他纯净、正直的灵魂。但来到加州后,他就停止了去教堂,并且开始抽烟,时而还喝点酒(这是教规中最深重的罪恶之一)。而且他还和结发之妻离婚,并与一位比他年轻得多的女人再婚。不过,鉴于他的成就,上帝也会原谅他的。 半导体产业先驱人物,从1967年到1991年领导国民半导体,成为产业中最重要的芯片厂商之一,并领导硅谷与日本厂商展开激烈进展,赢得了半导体大战。 [转自铁血读书 http://book.tiexue.net]

http://baike.baidu.com/view/127836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20: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真多,下载几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6: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园地两大慈善事物:老马的软件露丝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3楼zhiyongtao于2009-03-31 16:20发表的 :
园地两大慈善事物:老马的软件露丝的书

想要你的老爷爷吗?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6: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4楼josephe于2009-03-31 16:31发表的 :


想要你的老爷爷吗?嘻嘻。

老爷爷的话听听就好了,老爷爷的像看看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0: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好摄影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7: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下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09: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帕台农神庙
【作 者】(英)比尔德 著,马红旗 译
【形态项】 187 ; 大32开
【出版项】 商务印书馆 , 2008
【ISBN号】 7-100-05777-6
【原书定价】 ¥14.00
【参考文献格式】(英)比尔德 著,马红旗 译. 帕台农神庙. 商务印书馆, 2008.

编辑推荐
罗马大角斗场、帕台农神庙、阿尔罕布拉宫等欧洲的古迹从它们的名字到它们当时的作用,吸引着考古学者对它们的探究,也给百姓大众带来了知识性的启迪。 面对这些名胜奇观,我们的反应是什么?我们是否想知道,它们代表着什么?它们当时的作用和我们现在对它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有了这套书,我们可以对这些奇观以及它们代表的文化有更深一点的认识和感觉,而且,由此引发的感触可能就不仅是关于这些奇观本身。这种感觉,就是文化不死,传统不死,历史活在今天。

内容简介
雅典卫城上最著名的是帕台农神庙,它在罗马帝国时代成了基督教堂;土耳其占领时期,它又成了清真寺;到了19世纪,外国人把那里精美的雕刻运回各自国家的博物馆时,它就成了一个废墟。“帕台农”的意思是“处女”,祀奉的是雅典城的守护神、智慧女神雅典娜。帕台农神庙表现出的雅典娜不仅象征智慧,还代表了灵巧的智能,这种智能在战争、政治、民主、纺织、石雕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系着神性的秩序和品质。帕台农神庙是一个符号,承载着我们对古文明及其遗迹通常会产生的尊崇、茫然和失落感。

The Parthenon: Temple, Cathedral, Mosque, Ruin, Icon (Wonders of the World) By Mary Beard
Publisher: Profile Books Ltd 2004 | 192 Pages | ISBN: 1861973012 | PDF | 3.1 MB

In the first of an occasional 'series' on wonders of the world - such as the Colosseum, Stonehenge, the Pyramids, the Alhambra, Mary Beard, biographer, reviewer and leading Cambridge classicist, tells the history and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henon, the temple of the virgin goddess Athena, the divine patroness of ancient Athen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2: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5:10 , Processed in 0.30566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