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15|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鲁迅《立论》的一些诠释(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 18: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本是跟帖回应 凍波聲兄的,不想写多了,呵呵。和原回帖比较有修改。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p;page=1&extra=

野草是有些复杂,但也不是唯一难懂的作品(鲁迅似乎也不在意这种难懂),穆旦的诗也有这种难懂的意思,也许因为谈到的都是不稳定的自我在不确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定位(也有些难懂)。《野草》缺乏好的诠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也不是不能诠释的,(孙玉石先生的那些还谈不上诠释)。现代主义的东西就是这样,诠释从来都是阅读和再阅读的一部分。这一点而言,同在20年代的卡夫卡和乔伊斯,也差不多。
《野草》这种风格在当时谈不上感时髦,一些短小的杂感类的东西,鲁迅也写了不少,但都不能和《野草》比;《野草》谈不上抒情,更多是一种思考吧。
《立论》在《野草》里算是比较巧思的那一种,也许来源于韩非子的《説难》,只是建构在两个话语场景里(戏中戏),所有有些味道呀。
整个的荒谬剧都是建立在立与破的紧张中,开始是“立论”,引起老师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不同的立论得到了不同的反应:谎言的立论得到了欢迎(确立),“必然”(真理?)得到了痛击(破坏)。回到第一个故事的场景里,老师确立的论点其实是荒谬的(但却基于上面的故事,这涉及到了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记录苏格拉底谈论道德时候,说诚实是不是美德的悖论。对国家和朋友诚实是美德,对敌人诚实就不是了。简单的归纳,就破坏了道德和真理的复杂性(暧昧性),就这一点而言,“立论”行为本身就需要被审视(但不一定说就不需要立论了),这种审视不是一种简单的消解,应该算是一种思辨,这种思辨在“二元论”(好/坏,真理/谬误等)是不能存在的。
但这位小学生似乎对这一切并没有感知,他只想从“好”的一方面看世界,他想在这种“虚拟”的困境中“确立”自己的论点。这一询问,破坏了老师所确立的“权威话语”形象,老师的失语是通过“话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蛮有意思的。
再看老师举的例子也是蛮有意思。死亡伴随着生存,是生的一部分,这是宗教上的命题。但中国大约是不太谈宗教的地方,即使有,也更多从宗教中获得庇佑(生)而不是探寻死(这一点而言,孔子的那句话颇有名)。喝满月酒,就是一种庆生的仪式;这种仪式化的行为在弗洛伊德的理解里,通常是一种对死亡意识的压抑和转化(比如怕死,所以过生日)。偏偏这个人要点破这种压抑,结果呵呵,大家合力压抑了他:大家打他也“过程了”(重现)这种压抑行为。(鲁迅在《野草》里颇多这种重复的仪式化戏剧,比如《复仇1,2》)
那么,这个乌鸦嘴的“立论”能立住么?当然也不能完全立住,因为他只强调了事物的一方面。但这种“偏至”的认识意义何在呢?他提供了一个镜子作用。鲁迅大多时候也扮演这种乌鸦嘴,比如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真理蕴含着谬误,就像生蕴含着死,就像立论中蕴含着自我破坏的力量,在<如是说》里,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的嘴说(对不住记不住原文了在第4部分快结束的时候),正在建设的房子也正在坍塌(大约是这个意思吧)。房子的建是立,可房子总要坍塌,这坍塌是立的一部分。事物多少孕育着自我破坏的力量吧,这一点而言,衰老是成长的一部分。(在最新的美国电影《返老还童》里生命的顺序被逆转了,菲茨杰拉德的这篇小说非常好呀。)

也许不存在一个完全的正确的真理,只存在不同审视的眼睛。这篇因为比较少涉及鲁迅感情吧(这个老师和小学生都是鲁迅的分身吧),所以读起来还可以根据思辨来获得其意思。如果看《风筝》就要分析拟父,知识获得对“旧我\"破坏及如何认知旧我,忏悔及无法赎罪等复杂因素呀,其实蛮难完全读懂的。比较容易读懂的是《腊叶》,鲁迅找到了自我影像,这和庞德的《刘彻》最后一句是相近的:
黏在门槛上的一片湿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4:06 , Processed in 0.18208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