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26|回复: 0

[[小语种资源]] [日语]不可望词生义的日语成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5 11: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
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
人称「中国は日本の文化の母国である」(中国是日本的文化
之母)。在长期的语言文化交流中,日语从汉语中直接吸收了
许多成语,这些成语书写一般与汉语相同,读音亦模仿中国
古代汉字的读音,采用音读法,例如:「一日三秋(いちにち
さんしゅう)」、「隔靴掻痒(かっかそうよう)」、「大器晩成
(たいきばんせい)」等;有的稍加改造但与汉语成语大致相
同,例如:「千紫万紅 」、「良妻賢毋」、「大器小用」等,单
看这些成语甚至很难断定是汉语还是日语。这就使以汉语为
母语的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成语时,往往陷入用汉语的思维方
式来理解、学习日语成语的误区,甚至出现以讹传讹的误译、
误解。尽管日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大量吸收中国文化并
将其作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沿用至今,但是,
传入日本被日本吸收的“汉语”与在中国使用的汉语是在完
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地域环境和
历史造就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走向。由于成语用字
少、内涵丰富、读起来有节奏感,故而深受日本人喜爱。因
此,除了大量吸收、借用汉语成语外,日本人还根据自己的
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具体国情等利用汉字自造
了许多成语。这类“日本造”成语是完全不同于汉语的、甚
至是用汉语不可对译的。本文拟从日语成语的概念、来源简
单分析日语成语的意义,从而提高对日语成语的理解能力和
翻译能力。
1.日语成语的概念
在日本小学馆出版的《国语大辞典》中,成语的定义是:
“古人が作り、しばしば用いられてきた語句、熟語、合成
語など、二語以上がまとまってきた言葉。”由此可见在日语
中,成语所含的范围比汉语更广泛,它与汉语中熟语的概念
大体相当,包括了汉语中的谚语、四字词组、二字词组、惯
用语、名言名句和格言、歇后语等的表达形式。如短语形式
的「繚原の火」、「朝令暮改 」、「一長一短」等;句子形式的
「功成り名を遂ぐ」、「猿も木から落ちる」等;两字词组形
式如「蛇足」、「画餅」、「杞憂」等等。汉语属于孤立语系,
每一个汉字都表达了独立的意思,字和字结合比较容易,且
汉语传统文化讲求和谐、注重成双,因此汉语成语以四字成
语为基本结构,讲究前后对称、和谐统一,显得工整有规律。
而日语属于粘着语系,在语言结构上不及汉语方便,故而日
语成语的形式多样,极具变化感。
2.日语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蕴涵文化价值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是在民族的发
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民族心理意识的结晶,更是该民族
理环境、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习惯等的集中体现。尽管
日语中的很多成语直接来源于中国的一些故事典故或直接照
搬汉语成语,但这些成语所表达的意义与原汉语成语所表达
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相差甚远。通过仔细研究,我
们还发现纯“日本造”的成语也相当多,这些成语充分体现
了日本人民的聪明智慧。
2.1. 完全照搬汉语成语但意义与汉语成语略有不同,或相
差甚远由于文化的时间差、孕育文化的土壤不同以及文化的视
点不同和传播时的偏差、失误等诸多因素,使得一些从字面
意思、词形结构与汉语成语完全一样的日语成语在意义上与
汉语成语略有不同或相差甚远,这类成语最容易让中国人“望
词生义”。
例1 「青天白日」→“青天白日”①
日语中的「青天白日」的解释为:「①表く晴れ渡った日
和;②心に曇りがないこと、心に包み隠すことや、疚しい
ことがないことの喩え;③無罪が明らかになること。」,①
指晴朗的天气,②比喻心理没有阴影,内心没有隐藏或内疚
之事,③指清白得以明确证实。汉语中“青天白日”形容晴
天白昼的景象,也指极其鲜明谁都可以看得见。可见,在日
语中除①与汉语成语意义相似外,②、③都是日语成语特有
的意义。
例2 「朝秦暮楚」→“朝秦暮楚”
日语中的「朝秦暮楚」的解释为「住む所が定まらない状
態を言う。」,指无固定住所的情形。汉语中的“朝秦暮楚”
比喻反复无常。
例3 「落花流水」→“落花流水”
日语中的「落花流水」解释为「①散り落ちる花と流れる
水;②男に女を慕う心があれば女も情を生じて受け入れる
こと。」 ①意为凋谢的花和流动的水,指凋谢的花飘落在流
动的水中,两者融为一体;②男人如有爱慕女人的心,女人
也会产生情感而接受,比喻男女之间相思相爱,是褒义词。
汉语中的“落花流水”比喻残败或境况悲惨衰败,是贬义词。
例4 「鉄心石腸」→“铁石心肠”
日语中的「鉄心石腸」解释为「いかなる困難にも負けな
い、鉄や石のように堅固な精神。」,指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
的、铁一般坚强的信念,是褒义词。汉语中的“铁石心肠”
比喻心肠硬,不为感情所动,是贬义词。
例5 「大言状語」→“豪言壮语”
日语中的「大言状語」解释为「実力不相応な大きなこと
を言うこと。またその言葉。」,指说与实力不相称的大话,
也指说的大话,是贬义词。汉语中的“豪言壮语”指气魄很
大的话,倾向于褒义词。
2.2. 借用汉语成语的结构,按日语的语言特点进行变形
这类变形后的日语成语所表达的意义与汉语成语一样,
但从字面很难判断。
例6:
“背水为阵”――「背水の陣」
“三顾茅庐”――「三顧の礼」
“孟母三迁”――「三遷の教え」
“囊萤映雪”――「蛍雪の功」
“杞人忧天”――「杞憂」
“画蛇添足”――「蛇足」
可见,中国人在使用和理解成语时习惯以动态形式来浓
缩整个故事的内容,将典故情节化,因此,汉语成语中动词
性结构居多,这体现了中国人动态性、情节化的认知心理。
而日本人在使用和理解外来的中国成语时,却习惯把它当作
一个词或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来记忆。因此,日语成语中名
词性结构居多,这体现了日本人静态、概念化的认知心理。
2.3. 日本人根据自己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宗
教信仰、生活经验与观察等而自创的成语
这类词的词形形态有呈纯日语词汇特征的,有呈汉语词
汇特征的。
2.3.1. 来源于日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例7 「一寸の虫にも五分の魂」比喻弱者也有志气,不
可轻侮。
例8 「石の上にも三年」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
得成功。
例9 「一言居士」比喻什么事都要讲自己的意见。
例10 「親の七光」比喻依靠父亲的势力。
从以上成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崇尚奇数文化,这是因
为日本人自古就有以奇数为吉祥数字的习惯。他们认为奇数
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财富的数字,反之,日本人不喜欢偶
数,特别是「四」和「六」,因为「四」、「六」和「死」、「苦」
发音相同,但对偶数「八」却格外喜欢。《新明解国语辞典》
对「八」的注释有「和語の「やっつ」が「弥」に通じる縁
起が良いとする向きがある。」,可见「八」有“吉利”之意,
因此,日本人自造了许多带「八」的成语。
例11 「八方美人」相当于汉语的“八面玲珑”。
例12 「傍目八目」相当于汉语的“旁观者清”。
例13 「口も八丁手も八丁」比喻又能说又能干。
2.3.2. 来源于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
人们所选择的成语的表达材料总是富有民族特征的。一
提到日本,人们首先会想到樱花和武士,它们成了日本的象
征。樱花齐开齐落、绚丽缤纷的景象正好体现了日本人追求
的团队精神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像樱花那样在短暂的一生
中干出一番伟大事业;而武士是大和魂的化身,对人、对事
忠心忠义。樱花和武士在凋谢前依然保持高尚的风范,这正
是日本人梦寐以求的品质,因此在日语中出现了许多以樱花
和武士为题材表示赞美的成语。
例14 「花は桜木人は武士」几乎成了日本人的口头禅,
其意同于汉语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例15 「桜は花に現る」比喻出众的才华。
例16 「一合取っても武士は武士」,其意同于汉语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例17 「桜は七日」意为樱花七天就凋零,比喻在短暂
的人生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例18 「三日見ぬ間の桜」意为樱花三天不见就大不一
样,比喻世态无常。
例19 「武士に二言なし」意为武士不说二话,比喻君
子一言快马难追。
例20 「武士の三忘」比喻公而忘私。
2.3.3. 来源于日本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
宗教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体现,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们
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很多日语成语都包含了
大量的宗教文化信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儒教在日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人大力推崇中国
的伦理道德,孔子被称为圣贤哲人,而《论语》则被称为“圣
物”。儒教的很多理念成为日语成语的题材。
例21 「孔子の倒れ」比喻世无完人。
例22 「犬に論語」意为给狗谈《论语》,其意同于汉语
的“对牛弹琴”。
例23 「男は松女は藤」意为男人是松树、女人是紫藤。
例24 「朝に道を聞けば、夕に死ぬとも可なり」,如果
早上能够明白做人的道理,哪怕晚上就死也不会遗憾。
公元六世纪,佛教传入日本,释迦牟尼成了日本人的精
神支柱,出现在众多的成语中。
例25 「お釈迦に経を聞かせる」意为让佛教创始人释
迦牟尼听佛经,义同汉语“班门弄斧”。
例26 「佛の顔も三度」意为人的忍让是有限度的。
例27 「以心伝心」意为心有灵犀。
例28 「大願成就」,「大願」指普渡众生,「成就」是佛
教语“完成”之意,指完成大的成就。
例29 「油断大敵」比喻疏忽大意铸成大错。
2.3.4. 来源于日本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的,它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日本是海洋上的岛国,盛产鲜鱼,鱼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食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从百鱼之王「鯛」
到最廉价的「鰯」都大量出现在日语成语中。「鯛の尾より鰯
の頭」,其意同于汉语的“宁做鸡头,不为凤尾”;「蝦蛄で
鯛を釣る」,其意同于汉语的“抛砖引玉”;「鰯網に鯨」其
意同于汉语的“歪打正着”,比喻意外的收获。此外还有「鯨飲馬食」,
形容人的食量大,喝得多、吃得多,由于日本四面
环海,人们对鲸鱼的食量有直观的感受);「鯛も鮃も食べた
者が知る。」,其意同于汉语的“实践出真知”;「鱓でも尾頭
付」,其意同于汉语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和我们中国人一样,日本也是一个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
故而出现了很多以「米」、「飯」、「餅」等为主题的成语。
例30 「他人の飯は白い」,其意同于汉语的“家花不如
野花香”。
例31 「他人の飯を食う」指外出闯练。
例32 「同じ釜の飯を食う」比喻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亲
密无间的朋友。
例33「花より団子」指舍华求实。
例34 「餅に砂糖」,其意同于汉语的“锦上添花”。
例35 「朝飯にかけ汁は親不孝」,一碗白饭、一碗酱汤
似的早饭是对长辈的不孝。许多中国人看到这一成语都感到
莫名其妙,一碗酱汤白饭做早饭怎能与“不孝”相连呢?原
来,在日本人看来,因为儿辈睡懒觉没有早起做早饭,就将
汤倒入饭中让长辈吃下,实为不孝。
综上所述,日语成语是在日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
成的,是日本民族语言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日本民族心理
意识的结晶。我们在学习、研究日语成语时,如果仅仅只看
到日语成语中含有大量的“汉字”,就用汉语的思维方式自以
为是地去“望词生义”,势必造成许多误译误传,害人害己。
我们只有首先在对日本民族的历史背景、思维方式、行为习
惯、价值观、世界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后才能准确地把握日语成语的深刻内涵,进而帮助我们把握
日本民族的文化个性,深入、全面地了解日本民族,以促进
中日两国间的交流和往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21:44 , Processed in 0.2095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