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128|回复: 31

[【其他】] [原创首发]中医学的遗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5 09: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中医学,我国的中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们的国字号医学。然而由于其中的真正奥妙之处,古籍文献中展现得并不清楚,给后人的传承带来很大难度。
  
  再有,作为一门完整的医学,中医应该是内外科均衡发展的,但中医的人体解剖学不知何原因,未能得到正常的发育,现在不得不以西医代之,历史上三国有华佗“刮骨疗毒”和要为曹操作开颅手术的故事,然而因曹孟德疑深似海,误以为华佗要伤害他的性命,一怒之下错杀了这一代名医。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诊病的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务虚大于务实,大有那种历史上盛行的玄学味道,同时在国人对受之于父母的肉体的传统理念也决定了对人体解剖学的难以接受和误解,这些自然对中医解剖学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我们国医的中医学的发展出现如此的遗憾。

  中医学的发展和影响道路确实异常艰难,这并非是中医不科学,而是作为中医诊病方式的“望,闻,问,切”,要想分析判断出发生在人体内部的疾病需要很长时间的临床经验,掌握起来十分困难,打个比喻,就好像人靠一条腿掌握平衡一般,肯定比靠两条腿掌握难度大得多,中医西医各有所长,相互结合互补,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出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0: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的不多说。只对最后一段中的“并非是中医不科学”发点议论,我的看法是中医很难称为科学,可重复,可验证,等等科学需要达到的标准,中医都很勉为其难。南风窗登过李北方一篇其实是为中医张目的文章,叫做《科学的边界》,里面也只好写下这样的一段: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当中医面临这样的挑衅时,且让我们回到现代科学的定义,必须说,中医不是科学,它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的”,更不是什麽“伪科学”。中医是独立於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在它的面前,科学应该止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0: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位了解,或者学过中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0: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能得到正常的发育",发育一词用的妙,本来用来身体的发展,这里用到中医上面,把中医比作人的身体一般。

“国人对受之于父母的肉体的传统理念也决定了对人体解剖学的难以接受和误解,”,这点东西方的观点确实不一样,有差别,西方似乎更理性些,敢于坚持科学,追求探索真理,我们这里似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多的原因,所以对肉体有一种敬重的心理。

这里提到玄学,有些时候我想不相信它,似乎又感觉它说的也不无道理。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不对的地方请诸位斧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0: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云之惑于2009-02-25 10:13发表的 :
楼上两位了解,或者学过中医吗!


俺等是门外汉,惑兄是业内人士。请多建言。
其实关于中医如何科学的问题,只要它能治病,能治好病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0: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没学过,不过我的父亲我的丈人都是医生,对现在医院中医科的现状多少有点了解。也看过不少司履生、祖述宪、施焕中等当代医学名家、方舟子等学者对中医药的批评。

《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我也没有看过,倒是看过余云岫对黄帝内经的批判,以及清华大学的老师段海新编的一本《黄帝内衣》。

中医药的现状,我想还是中医人士出来说现状说真实情况最为合适,国内外最大的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治疗和科研基地——解放军302医院中医学博士刘士敬的《中药新药缺乏的是临床实际疗效》值得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0: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斑竹将此文移到生命科学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来一看,吓一跳,这么热闹。发这个帖子并非否定中医,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确实很神奇,但与西医结合,就是与现代科技医学结合,科技有助我们尽快地、方便地了解人体科学和缩短对这门科学认知的时间。大家都清楚,我们现在对人体结构科学的认知还差得很,医学发展空间还很大,很可能我们现在看到和掌握的只是一小部分,相互帮助,携手并进,不是更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0: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一千零一夜_1于2009-02-25 10:49发表的 :
回来一看,吓一跳,这么热闹。发这个帖子并非否定中医,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确实很神奇,但与西医结合,就是与现代科技医学结合,科技有助我们尽快地、方便地了解人体科学和缩短对这门科学认知的时间。大家都清楚,我们现在对人体结构科学的认知还差得很,医学发展空间还很大,很可能我们现在看到和掌握的只是一小部分,相互帮助,携手并进,不是更好吗。


赞同,我的看法就是只要能治病,治好病,就是好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1: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丁典于2009-02-25 10:36发表的 :
回楼上,没学过,不过我的父亲我的丈人都是医生,对现在医院中医科的现状多少有点了解。也看过不少司履生、祖述宪、施焕中等当代医学名家、方舟子等学者对中医药的批评。

《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我也没有看过,倒是看过余云岫对黄帝内经的批判,以及清华大学的老师段海新编的一本《黄帝内衣》。

中医药的现状,我想还是中医人士出来说现状说真实情况最为合适,国内外最大的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治疗和科研基地——解放军302医院中医学博士刘士敬的《中药新药缺乏的是临床实际疗效》值得一看。

中医院目前的生存状况是不太乐观,不过如果注意省一级的中医院,门诊量和病床数还是和同级别的西医院有的一比的,在一些特色科室,如骨科,儿科,传染科,肿瘤科,中医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1: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人体解剖学不知何原因,未能得到正常的发育
楼主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还不是很了解。风云007 版主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是应该有这方面的一定的原因,与中国的封建思想有关。但我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医的根本理论上,中医讲的是整体,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出现病症,说明整个机体会有所失调。这也就人们“头疼医脚”,为什么会头疼医脚,因为人的脚上有汇集了身体上所有经络部位的穴位反射区,所以说中医强调治的是整体,而不是局部。而解剖学恰恰强调的是局部的治疗。西医强调的是“治”局部,而中医强调的是“调”整体。
因此西医可以在治不好的时候,把局部割掉。而中医就不会强调去开刀割掉,除非是疮疡肿毒等外伤。
总之,真正得病的时候,要去看西医,去治疗。在没有得病,想要预防,或者大病初愈时,需要调节时,再去看中医,进行调养机体的气机,以达到痊愈。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相互结合互补,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出路。

这句话很赞成,也已经说了有一个世纪了,不过真正的结合途径还没有找到,而且现在还逐渐的偏离,现在进到中医医院,见到的都是西医的检验仪器,现代的中药审批,强调的都是某某成分的含量标准,个科研院所大部分从事的都是现代的中药研究(实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传统的中医理论正在逐步的被遗弃,现在是中医药发展最关键的时刻,因为现在一些传统中医药的老专家(建国前后的)还都在世,再过十年,等这些老的国宝级专家,都不在的时候,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理论,很有可能就在我们这一代形成了断代,那时候再想发展,可能就真的为时已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1: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风云007于2009-02-25 10:55发表的 :


赞同,我的看法就是只要能治病,治好病,就是好学。


其实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治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样才算是治好!

对于一些肿瘤,绝症病人,怎么判定?

是以生化招标,还是生存质量?

这些学术界都有争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fengxinglie于2009-02-25 11:07发表的 :

这句话很赞成,也已经说了有一个世纪了,不过真正的结合途径还没有找到,而且现在还逐渐的偏离,现在进到中医医院,见到的都是西医的检验仪器,现代的中药审批,强调的都是某某成分的含量标准,个科研院所大部分从事的都是现代的中药研究(实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传统的中医理论正在逐步的被遗弃,现在是中医药发展最关键的时刻,因为现在一些传统中医药的老专家(建国前后的)还都在世,再过十年,等这些老的国宝级专家,都不在的时候,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理论,很有可能就在我们这一代形成了断代,那时候再想发展,可能就真的为时已晚



目前最困难的,最痛苦的就是不知道要往哪里走,该怎么走!

不仅仅是中医药,整个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都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1: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云之惑于2009-02-25 11:08发表的 :


其实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治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样才算是治好!
对于一些肿瘤,绝症病人,怎么判定?
是以生化招标,还是生存质量?
这些学术界都有争论!
.


其实,作为门外汉的我也是一知半解,甚至不敢多说。
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正确的,甚至于自己一直认为是正确的,其实在说出来后别人可以指正下,这样我可以知道哪些不对。这点我想一些朋友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是需要学习才能提高的。

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学习提高,交流的时候相互尊重,互相探讨,哪怕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指出来,当然也可以加密。等等。

支持友善的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2: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是个潮流,中医如果不能在这个潮流中找到自己的定义,那么它就只能生存在边缘地带。那些特色科室,多是西医治疗的边缘。
中医的神秘是它的魅力,但这神秘也让他止步于主流医疗卫生之外,事实上这神秘的地步向未知的地方再多跨几步就是诈骗和迷信了。对于大众来说,更偏好稳定、保险、清晰的治疗方法,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去找那些“奇特”疗法的。我所认识的人里找中医,多是在西医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时才有的选择。
就像是家酿好酒,但若总以土法存放是卖不到大城市里的,甚至不小心就被和造假酒的混为一谈。要广大,还是得去注册执照、办卫生检疫、生产许可etc.

PS又看了楼上的回复,补充下,偶同为门外汉,虽然接触过,但都在病人这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2: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已经在讨论中落后了!

日本早就开始研究中医中药,目前,虽然对中医研究尚浅,但中药方面,依托其严谨的态度和发达的工业水平,已全面超越中国,制剂无论在市场份额,有效性,安全性上都优于我国的中药制剂!日本已基本建立完整的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体系!令国人羡慕的GAP已部分完成,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中间体控制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同时,在我国还处于概念炒作阶段的一些现代制剂技术,也已得到应用!

韩国,前段时间要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暂不论这消息的准确与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韩国人看重中医!其实,国内中医药大学中,海外留学生一直以韩国人最多!主要分布于中药,针灸推拿,中医等主干学科!他们学成之后,回韩国开设私人诊所或是从事相关的工作,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值得肯定的是,一般他们是单独开课,不随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即便是一起,老师在讲授到关键技术时,会使用方言!

俄罗斯,早先对部分中药成分的研究非常透彻,比如人参,沙棘!几乎是世界领先水平!

欧美,他们不喜欢提中医药,而称其为天然药物,或者说是植物化学药物!称中药为又一个活性成分的宝库,与其大海捞针似的筛选化合物母核,还不如在已有临床基础的中药中进行筛选,成功率要高的多!然后进行母核优化,结构修饰,申报专利,全球独家,再来卖给我们!这条路,现在国人也想走,但我们的工业化水平注定我们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连HPLC都要依靠纯进口,如何与其竞争呢!

中国,现在在全球中药市场的份额还不到5%,还不如韩国人一个品种!

而我们,国内还在讨论是否要废弃中医药!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7: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14楼云之惑兄讲到韩国人来华留学中医并单独开课,不禁使在下想起早先(大约20年前吧)的一件事。有位朋友,是杭州某皮鞋制造厂的技术高手,彼时被温州某家私营鞋厂的老板高薪聘去“指导”制鞋技术。若干年过去了,这位朋友所在的鞋厂,关门大吉,朋友本人成了下岗者。而他曾经“指导”过的温州私营鞋厂却从小厂做大,并且进入做强阶段。他们,再也不需要朋友的“指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7: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好像国内一大批医务工作者和学者提出的是“废医存药”,“废医验药”。而不是医药皆废。

另外,据《中医中药在海外之2——日本西药和汉方药(中药)的销售额和利润》一文指出,日本“中药年产值超过1000亿日元”,听上去好像很吓人,其实只占日本制药公司销售总额的不到2%(日本制药公司销售总额一年约6万亿日元),差不多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恰恰说明了中药在日本也很边缘。

韩国把中医改韩医并申报遗产一事,已由国际先驱导报证实为误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7: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在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西结合,标本皆治。
中医发展的问题,跟咱们中国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保守的思想,使许多所谓的秘方流失。崇洋的追求,导致绝对的否定。
咱们有病还是寻源的好,中医近来在努力发展,期待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17: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医存药”,“废医验药”是指废除中医理论吧?日本曾经这么做,现在好像又恢复了中医理论的教学,目前世界各地的针灸医疗还是以经络穴位学说来指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 18:25 , Processed in 0.24112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