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329|回复: 41

[【辩证轩】] 教师讲课应向其他行业学些什么(1-10)[原创首发]待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5 08: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向小品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这门艺术跟其他艺术形式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区别。那么,作为一名好的老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讲课水平。其中一条就是要主动向其他艺术形式借鉴学习,结合教学的自身特点及学校、学生、课程性质的实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发挥自身的优势,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说明的是,讲课中的课堂艺术只是“表”,其“里”和决定性的东西是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把握。我们下面陆续要谈的是其“表”的一面,绝非决定性的一面。做得好,也只能是锦上添花。只有把底子做好了,才能在上面描龙绣凤。底子不好,上面做得再好,都是表面文章,也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讲课应向小品学习什么呢?

  第一、语言节奏。

  小品的语言特点是风趣生动,口语性强,且还夹杂一些插科打诨之辞。而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应吸收小品语言表现力强、积极健康的一面,去除其逗乐和庸俗的成分。在语言表达方面,重要的是学习小品表演中演员的语言节奏。好的小品演员,在表达是节奏性强,松紧有度,既能很好地吸引观众听众集中精力,又留出空暇让观众听众体会其幽默,感悟其哲理寓意。

  因此,教师要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使得自己的语言有松有紧:重点之处快速一遍,再慢速重复强调一遍。快要语气连贯,一气呵成;慢要字字清楚,便于学生掌握。个别字词可能还要重音反复强调。

  第二、顺口溜形式。

  许多小品的语言中不乏很多顺口溜,这些句子很快成为了流行语,广泛流传。如赵丽蓉对探戈的解读。如果一位老师讲完一节课,能有一些流行语产生,学生的学习是效果可想而知的。

  要为产生流行语创造条件,首先教师在表达某些问题时就要学习小品的语言形式,自觉地归纳总结知识,可以编成顺口溜的形式,既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讲授表现出来,又可以让学生记下,作为掌握知识点的有效方式。回想多年前在中学掌握的知识,许多至今清晰记得,很多就是当年老师讲授的顺口溜。

  第三、词语借用。

  小品在表达一些常见的普遍现象时,却使用了特殊词语,尤其是一些流行词语,这样的表达一方面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枯燥的东西变得跟流行的、通俗的东西紧密起来,更易于观众接受。如小品中经常借用流行歌曲中的歌词、网络流行语,像“拉妹子拉”(辣妹子辣)、“你总是心太软”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借用这种表现形式,把枯燥的抽象的概念定义定理,加进一些流行元素解读。不过,注意不要太多太滥,反之就会适得其反,变得庸俗。小品也一样,多了滥了就让人觉得庸俗了,这样的小品也有不少。

  总之,教师要使得自己的教学成为艺术,在讲课时就要注意吸收新鲜事物,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及时了解和吸收现实社会中新的艺术表现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艺术不断提高,永葆青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2)向相声学

  相声表演讲究说学逗唱,其能够吸引听众观众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幽默滑稽包袱设置出人意料、打破人们认识的常规定式之外,还与演员的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表演有关。

  教师在课堂上很多地方是无法使用相声的表现手法的,因为如果那样,不仅失去了教学本身的严谨,而且使得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训练无法完成。但是,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参考相声表演中的一些技巧,为我所用。

  第一、语言表达。

  与小品不同,相声的语言一般就像聊天、拉家常一样,速度不紧不慢,句子以短句为主,口语色彩浓重,没有复杂的长句式。在教学中,一些学科是偏重学术性和理论性的知识,其句子形式以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为特征,但是,教师可以将之转化为口语句式。在表达时,像聊天一样,以拉家常的方式跟学生交流。这在有些互动性的课程中使用的可能更多些,并不是所有课程的讲授都可以使用的。

  第二、抓住特征,形象夸张。

  相声在表现或模仿人和事的时候,其特点之一就是抓主要特征,然后进行艺术夸张。例如,醉酒的人怎样说话,并不完完全全地把现实生活某个喝醉的人的说话方式模拟出来,而是抽象概括一般醉酒者共同的说话特征,形象夸张地进行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吸收这种“概括共同特征,给予形象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这样的形象,经过了艺术处理,学生接受起来,印象更深刻,也更易于记住。

  第三、肢体动作。

  相声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往往是在原相声作品的基础上经过了自己的再加工,然后呈现给观众听众的。其再加工过程中,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往往十分重要。当然,还有演唱、模仿等基本功。

  相声演员的肢体动作像其语言表达一样,往往经过了艺术夸张,而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不可能像演员那样夸张表现。那样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学生生厌。但是,教师可以适当地加进一些略微夸大一些的肢体动作,有条件的,也可以有适量的演唱、模仿等表演。

  由以上比较可知,相声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很多地方跟上课相差较大,教师应该适当适量地合理吸收其中一些要素,糅合进自己的课堂教授中,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0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3)向评书学

  评书也是说唱艺术的一种,只说不唱。但是,评书仍能吸引众多的听众,让人“爱不释耳”,甚至有人为听一段评书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评书的艺术魅力在哪里?我们觉得至少有三点:
   

   第一、留有悬念的结构安排。

   评书的最大魅力在于在人们听到节骨眼儿上,说书人突然停止不说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把听众的胃口吊了起来,以至人们期盼下面的结果。回回如此,不到全书说完,总有未解之谜留给听众。

  第二、格式固定的语言模式。


   在评书的语言表达上,说书人习惯一些固定的语句,如“身高八尺有余,满脸络腮胡子扎里扎煞”,“眉目似画,樱口棱角,齿白唇红”,等等。而这些“老套”的语言模式,并没有引起听众的反感和厌倦,反而让听众听起来很亲切,很熟悉。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模式化的语言在这里已经不再是作为一般的语句表达具体的内容,而是成为了一种符号——评书的符号。但凡一听到这样的句子,听者便知道是在说书。同时,由于这样的符号出现得多了,听众往往是耳熟能详,逐步为大家所接受,所喜爱。

  第三、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


   评书的再一个特点是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因而也能牵动听众的心。当然,并不是一部书处处都是曲折的故事,也有平坦的描述,叙述,但正是有了“曲折——平淡——曲折——平淡”这样的交错,既可以让听众集中精力专心于曲折之处,又可以留出时间让听众放松心情,休息一下,缓一缓精神。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课,以上三个方面,前两者较难利用。倒是有些老师有“固定的语言”,但这些能告诉学生们什么呢?不过就是让学生们一听,“哦,这时×××老师在上课”。这样自然达不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最可能借鉴的是评书的第三个特点,即:曲折、精彩。

  老师在上课时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变成故事讲。(当然,有些学科故事性强,学生普遍喜欢,这与课程的性质有关。)多数课程的内容是没有评书那样的故事情节可讲的。内容方面不一样,但表达上仍可借鉴。那就是,讲课时也要注意“松紧结合、一张一弛”,重点知识与非重点知识合理安排,在关键的地方讲出精彩、吸引学生也许就“足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4)向演讲学

   演讲的特点在于以演讲者为主,并通过演讲感染鼓动听众。

  “演”是借助声音、表情、动作来加强演讲的生动性。“讲”是讲明道理,诉说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演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运用逻辑、修辞、音韵、朗读等方面的知识表达有声语言,加上”无声“的动作、体态、表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1、独白性

   演讲者是主体,听众始终处于接受地位。因此,演讲,是展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形态、口才的综合才能。演讲者通过演讲,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阐明自己独特的观点与感受,并通过演讲来感染听众。

  2、时间性

   在内容上,演讲要切中时代脉膊,结合时事,代表时代的声音。

  3、宣传鼓动性

   演讲,着力表现阳刚之气,使人振奋,使人鼓舞。感染听众、打动听众,从而达到教育感染听众的目的。

  教师的讲课,与演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讲课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不能成为教师“一人的舞台”。讲课可以借鉴演讲的地方有:

   第一,两者都有“讲”,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容,教育听者。所以,老师上课时,语言要有感染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上课就要有激情,有热情,带动学生。

  第二,演讲中常常会引用一些听众熟悉的事例来证明讲者的观点,教师在讲课时,同样可以引用同学们熟悉的事例,因此,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留心生活,观察社会,注意搜集事例。

  第三,引经据典。

  演讲者常常会引用历史上名人名言、经典事例等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教师上课时如果照搬过来,不一定太合适。但是,教师可以引用“小经典”。这些可以是在学生周围的“名人名言”。也可以是生活常识、学科和专业中的名人的故事等。演讲重在以大论大,讲课则重在以小论大

  总之,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科和自己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充满激情,贴近学生生活,灵活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09: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很受启发,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1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期待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10: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二位仁兄,在此难道见到回帖。请多提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18: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点浓烈的

应该向规划局学习

给自己职业生涯规划
给自己家庭规划
给自己头脑做知识储备规划

给学生做兴趣爱好规划
给学生做时间管理规划
给学生做身体健康锻炼规划

给学生家长做儿童评价的知识储备规划
给学生家长做儿童事业的资金和人际关系的知识储备的普及

给父母做健康保健的规划


这些知识至少目前学校都不怎么讲,我还是要说教师自己要规划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21: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2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8楼。我不是研究教育教学的。
7楼仁兄,下面我还有内容呢。哈哈。其中就有涉及到包装自己的问题。不过你的建议也不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08: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老师,同情。由此帖可以看出当今老师的尴尬
学这学那,学东学西,教师的“自己”呢
让学生看节目还是学知识
授业解惑之道要都能靠学别的行当凑齐
不如直接请演员来当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老师不好当啊,特别是看了楼主的帖子,就可以发现当老师是多么地难了。

楼主的这些好办法,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么,这么好的老师所上的课,在大学里的大教室,肯定是座无虚席;要是在中学的话,那一定是老师在40或45分钟的时间内,还没有表演完,就下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10: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lengxin于2009-02-28 10:05发表的 :
如今的老师不好当啊,特别是看了楼主的帖子,就可以发现当老师是多么地难了。

楼主的这些好办法,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么,这么好的老师所上的课,在大学里的大教室,肯定是座无虚席;要是在中学的话,那一定是老师在40或45分钟的时间内,还没有表演完,就下课了。

有道理,这个只能用来偶尔活跃下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0: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你们的疑问不能不让人思考:刚刚贴出了四条,就发现如果真能这样讲课,那课讲得会好得不得了。好像很少有老师能做得到。再说,讲课讲得好的老师,也是各有特色啊。
是这些提法错了?还是……另有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5)向戏剧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恐怕是对戏剧演员表演不容易的形象概括。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要讲好一节课,其付出的劳动和艰辛并不见得比演员少。这里不去说老师上好课的要付出的艰辛,单从讲课跟演戏两方面比较,看看教师可以借鉴戏剧的那些东西,为我所用。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唱念做打,样样都能体现演员的功夫。而上课,则没有这些。戏剧能吸引人的,在于其各个方面综合效果好。

  老师讲课能够吸收学习戏剧表演的,大概有:

  第一,练习科学发音。

  好的戏剧演员,不管是道白,还是演唱,要求气息饱满,字正腔圆。教师讲课,可以学习演员们的发声发音方法。有的老师讲课声音很小,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效果就就很难好了。

  第二,学会合理板书。

  理想的老师,板书应当清晰明了,书写应当美观大方。老师板书,当然不要求像人人都是书法家。但老师的板书能力,就像演员的唱念做打一样,是老师的一项基本功。

  第三,灵活编写教案。

  演戏有剧本,上课有教案。相同之处在于:剧本是死的,固定的,但是不同的演员演同一出戏效果相差很大,甚至有天壤之别。同样,用一个教案,不同的老师来讲,效果也是差别很大的。

  教案跟剧本本质不同。剧本常常是别人写的,教案则是自己写的。剧本可能更像教科书。

  自己写教案有很大的优势,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针对授课内容的情况。哪里该详细,哪里该简略,事先可以做得心中有数。好的演员除了自身的基本功扎实之外,对剧本的理解和处理也比较好。他知道哪里可以出彩,哪里怎样演效果更好。教师在写教案的时候,也要注意讲授如何才能把问题浅显清楚地讲出来,让学生理解吸收。

  由上可知,戏剧与讲课差别较大。老师上课,能够从中吸取的多是其精神,而不是直接学习其表演方法和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22: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
但是如果楼主能够理解的话,我只向楼主和所有的老师提一点建议:
——做真实的自我,并突破自我!!!
如果你能明白,一定有所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23: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6)向主持人学

  这里的“主持人”,专指电视和晚会等面对观众的现场主持人。

  多数主持人给观众的印象是:口齿伶俐、相貌姣好、反应灵活。而老师在这方面跟他们无法相比。

  其实,除了相貌长相不好更改,其他方面,一般的老师都可以是一个不错的主持人。反对者马上反驳:“只见到电视节目中,有的老师在主持人的追问下,支支吾吾,手足无措,面带窘色,老师怎么比得上主持人呢?”要我说,这是语境的不同而已。如果让一个主持人站在老师讲课的课堂上,老师就有关问题提问他,他未必就像在节目中那样洒脱。老师则会沉着冷静、机智灵活、游刃有余。。

  当然,好的主持人和游刃有余的老师,都离不开锻炼。公众所看到的主持人都是经历了不断的实践锻炼后才跟公众见面,而多数老师缺少相应机会和条件。大学里对他们的培养就不同:主持人专业要学习表演技能,师范专业则强调基础知识。即便学了教育学、教材教法,也往往是理论重于实践。更何况有很多技巧是书本上没法学到的,必须在实践锻炼中慢慢获得。

  两者的工作性质也不同:主持人展现的是自我,处于指导者的地位。这一点很像导游:哪个景点怎样,你不知道,你得听他的。他要的是过程,只要过程精彩,不管你过后还能记得多少。老师则没有这种优势,老师处于一种辅导者的地位。他要的是结果,他需要的是学生学会,而不看重过程是否精彩。

  比较了两者各自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老师应该向主持人学习什么了。 至少,我们可以想到两点:

  第一、学会展示自我。

  也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善于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讲究“内敛”:正所谓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因此,老师们应该学会展示自己,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不但是在课堂上,在其他场合也一样。

  第二、注意外貌形象。

  在人们默认的角色形象[sup][1][/sup]方面,老师就是那种“形容消瘦,脸色枯黄,基本属于营养不良”的样子,或者是“目光呆滞,衣衫陈旧”的老学究形象。其实,学校要求老师应该衣着大方,但不意味着落伍、守旧。至少应该向外国老师[sup][2][/sup]那样,一看就像处级以上的干部。

  好的外部形象不仅可以是自己心情愉悦,而且也会让学生乐于向你学习。学生们崇拜的偶像中,哪一个会是“老学究”形象呢?


注:
   [1]默认角色形象,这里指在多数人心目中的抽象认识形成的一种符号特征形象。如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中表现的教师形象等。
   [2]跟日本、韩国的教师相比:我们的老师,35岁的看起来像53岁,人家53岁的像35岁。老师们应该保重自己,注意身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15: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如果改行的话,曾经的优秀教师是可以胜任上述工作的哈。取众家之长,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03: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7)向医生学

    医生跟教师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人也学会问,医生跟教师之间,一个教学生,一个看病号,他们之间有相同之处吗?有。比如:他们都被人们称为“先生”,他们都属于知识分子。特别是在现在,人们普遍抱怨的“住房”“医疗”“教育”这“新三座大山”时,他们都是山中人。同时,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医生讲的是技术,这一派“山中人”,只要医术高,不怕家里没柴烧。教师则不同,他们是园丁啊,他们是护山、种树的人。他们即便家里没柴了,也还要呵护自己栽下的树苗。

  从课堂教学方面说,教师应该向医生学习哪些呢?我们换个讨论方式,就讲个故事吧。

  有个很大的村庄,村里有三个医生:一个是原来的“赤脚医生”出身,各种常见病都治,但疑难杂症和重病号他治不了,但会劝病人到大医院去看。第二位是世代医家,靠的是祖传的一种膏药,专治当地的一种特殊病。就是病人生气上火的时候,会呼吸困难,上不来气。这算是当地的地方病吧。专家学者至今还对其病因病理不甚清楚。这个医生能看,膏药一帖,症状立刻缓解。第三位医生,是医学院毕业的,在村里开了个诊所,主攻皮肤科、妇科、儿科、糖尿病。不是什么病都看,但对付这四种病,他确实有一手,不可小觑。那么,有人也许要问,他们谁的生意好呢?谁的本领大呢?

  一般的人家头疼脑热的都会到第一位“赤脚医生”那里。他收费合理,服务周到,且童叟无欺,所以病人常常是络绎不绝。第二位医生那里,本村病人不算太多,但是十里八村的地方病患者常常慕名而来。尽管他收费高,但其他地方都看不了,自然不缺病号。第三位有专长,又是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但来看的病人却不如前两位医生。

  一天,来了一位外乡人,他很好奇,想看看几位医生的医术和医德。于是就装成病人,挨个儿去看病。

  他先到了赤脚医生那里。医生家里病人不少,听说他是外乡来的,就给他先看。他本来没病呀,就谎称自己感冒了。医生给他又是量体温,有时看喉咙。末了,说:“你不发烧,也没有炎症,没什么大问题,不用吃药,回家多喝水多休息就行了。”出了医生的家门,他不由得心中佩服:“好医生。能耐心给自己看,而且看得也准,还不骗钱。好医生!”

  接着来到第二位医生家,当时那里已有三个病人,医生就让他按顺序排队。只见第一个病人来到医生面前,医生看了病人一眼,说:“一帖膏药200元。”病人就付了200元,医生掀开病人的衣服,“啪”,贴上膏药。“好了,你可以走了。”轮到第二个病人,又是“一帖膏药200元”,“啪”,贴上膏药,然后走人。第三位还是一样。这时,这位外乡人心里犯起了嘀咕:“这是个骗子啊,他怎么问都不问病情,人人一样呢?”

  “该你了。”说完,医生看了看他,“一帖膏药200元。”

  他也给了200元。心想,我倒要看看你能怎么看好我的病。只见医生拿出一帖膏药,掀开自己的衣服,“啪”,把膏药贴在医生他自己的身上。

  “你可以走路,三天后再来,来的时候别忘了带药钱。”

  这位外乡人当然不肯走,他生气呀:我花了200块钱,什么也不给我,你自己贴上了?

  医生就说,“你没有病。我看见你后,生气了,快把我气病了,只好贴副膏药。是你把我气病的,你得付医疗费。”

  吵闹了半天,他还是空手出来了。他想:“这个医生纯粹是个骗子,骗钱的。”

  接着,他来到第三位医生家。

  第三位医生家里没有病人,医生正坐在那里看医学书籍,看见他来了,就问:“你哪里不舒服吗?我这里只看皮肤科、妇科、儿科和糖尿病。你要是其他问题,我不会看。”

  这位外乡人想了想,我不能说妇科病,也不是儿科病,皮肤好好的,也不能装,要是装糖尿病他一化验不就露馅儿了吗?得了,我别装这些病了。

  “我是感冒,你能不能给看看啊。”

  医生说:“我这儿没有治感冒的药,你还是去赤脚医生哪里吧。”

  他装着哀求说:“我才刚去了,那里人多。我还要赶时间回家呢,你就给看看吧。”

  “真看不了,我没有药啊。光看看也治不了你的病。”医生态度很坚决。无奈,外乡人什么也没看,就离开了第三位医生家。

  回家的路上,他在琢磨:第一位医生最好,第二位最差,第三位太傻。不过,想起他那200块钱的时候,他就一肚子火儿,恨得咬牙切齿。

  回到家后,他越想那钱的事儿越生气。第三天,他也得了那种特殊病。没办法,只好又带上200块钱,来到第二位医生那里,买了膏药。

  事后,他想了想:这三个医生都还不错吧。

  故事讲完了。要做个好老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你大概已经知道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 10: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楼主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啊

比如从优秀文艺作品学习,这还可以开一个大系列啊


比如从武林外传学习

比如从乔家大院学习


比如从士兵突击学习

比如从优秀影视作品学习

我期待楼主更多的经典段子给大家欣赏啊,真的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9 13:22 , Processed in 0.41246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