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92|回复: 1

[【散文】] [原创首发]江南古镇——南浔游记(违规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8 12: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经过图书馆楼门时,就注意到一个广告牌上写得“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那时刚来杭州读研,一切都很新鲜,一切又都很陌生。对于江南古镇,唯一的印象就是乌镇和鲁镇。南浔,这个古镇名,我是第一次知道。但看着这个广告,我想,话都说到这份上,南浔肯定很美。而且南浔这二个字,让人看了就很有地道江南味儿。于是,每次从图书馆楼前经过时,都想:有机会一定“南浔走一走”。今年开学,知道党支部活动将安排去南浔时,有种正中下怀地兴奋,马上开始盼着出发。
    4月24日,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小段路,就看到“江南魅力名镇”的牌子。心情相当地激动,江南小镇,马上就可以身临其境了。走进门,迎面就是一座拱形桥,跑上桥,看到和想象中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精致小巧的小拱桥、柳条轻拂的悠长水道、临水而居的人家、随风飘扬的酒旗。这里的人家都很安静,不因为四处的游人而吆喝、喧嚣,他们都静静地守着自己那份安闲。走在水边小石板路上,哪里都能自成一片风景,顿时有种沉醉不知归路的感觉。因为只有一天的时间,不能哪儿都停留细玩。手里拿着景区地图,挑重点看,其他的只能走马观花。
    第一个景点是广惠宫。解说员很负责,说得头头是道,我们一路被他带领着参观这个道教观。一面石墙上刻着王羲之写的偌大的“道”字,真有艺术,若不是解说员说是“道”字,我肯定认不出来。在这里,知道了黄大仙原是道教中人,孤陋寡闻的我这次总算长见识了。解说员还告诉我们,拜道教大师,不能像拜观音大师一样双手合十,而应该双手十指交叉合抱,二个拇指成八卦中S形。原来光朝拜也有这么多的讲究,真得很有趣。
    离开了广惠宫,来到崇德馆。崇德馆和随后的张石铭旧居、张静江旧居有着差不多的历史和性格。走在小湖长廊上,摸着雕花的木门,小湖假山、亭台阁榭,星步其中,精致的建筑必有精致的主人。走在这些豪门大宅中,只见物,不见人,有种曾经歌舞升平自繁华,如今人面不知何去处的历史沧桑感。即使再耀眼的人都先物而去,更无法追步历史,空留后人仰叹的猜想和追忆。
    小莲庄,看到这三字,有一种亲切感。在未走近她之前,对于她的命名和来历带有一分浪漫联想,以为是某一位富家公子为了纪念曾经的恋人小莲而将其名字做为他的庄园名。但是看了简介后,就彻底失望了。小莲庄,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庄园,以义庄、家庙和园林三部分组成,始建于光绪十一年,占地二十七亩,因慕元代大书画家赵子昂建湖州“莲花庄”之名,故日“小莲庄”,是刘镛三代用了40多年的时间建成的。虽然对小莲庄来历失望,但是对庄内的景物还是很欣赏的。 与此前的大宅一样,很别致,而且有一处紫藤遮天,临着小桥小湖,别有一份幽雅宁静,很能契合我对小莲庄的联想。
    最后,嘉业藏书楼。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是小莲庄的主人刘镛的孙子,于1920至1924年建造了嘉业藏书楼,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原藏书楼主人刘承干是个酷爱藏书的世家子弟,辛亥革命后,刘乘大批古籍流散之机,大量购书,他自称历时二十年,费银三十万,得书六十万卷,在藏书楼全盛时期的1925年至1932年间,藏有宋元刊本155种,地方志书一千余种,及不少明刊本、明抄本,大量的是清人文集和各种史集。藏书楼不仅以收藏古籍闻名,而且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刻印书中,有不少是清政府禁书,刊刻甚精。去之前很认真地看了相关的一些介绍。带着古代文学专业的好奇之心,很想亲眼看看藏书楼的古旧,感受所藏之书的珍贵。可是来到藏书楼,只看到古代刻书的字板,藏书的楼阁,楼主的藏书厅。没有古书让我们亲手触摸。因为大部分书都已经运到浙江图书馆了。有点失望,但是发现嘉业藏书楼的牌匾上的“藏”缺少二个笔画,这是有意思的,从这一有意而为之的小细处,颇能体会主人的“藏不尽天下书”谦虚的心意。

   附一首南浔归来时作的七绝:

         纪小莲

   为寻嘉业遇小莲,庭院深深细柳穿。
   紫藤花下秋千笑,人面桃花何处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8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miyya于2009-02-18 12:49发表的 [原创首发]江南古镇——南浔游记 :
    第一次经过图书馆楼门时,就注意到一个广告牌上写得“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那时刚来杭州读研,一切都很新鲜,一切又都很陌生。对于江南古镇,唯一的印象就是乌镇和鲁镇。南浔,这个古镇名,我是第一次知道。但看着这个广告,我想,话都说到这份上,南浔肯定很美。而且南浔这二个字,让人看了就很有地道江南味儿。于是,每次从图书馆楼前经过时,都想:有机会一定“南浔走一走”。今年开学,知道党支部活动将安排去南浔时,有种正中下怀地兴奋,马上开始盼着出发。
    4月24日,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小段路,就看到“江南魅力名镇”的牌子。心情相当地激动,江南小镇,马上就可以身临其境了。走进门,迎面就是一座拱形桥,跑上桥,看到和想象中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精致小巧的小拱桥、柳条轻拂的悠长水道、临水而居的人家、随风飘扬的酒旗。这里的人家都很安静,不因为四处的游人而吆喝、喧嚣,他们都静静地守着自己那份安闲。走在水边小石板路上,哪里都能自成一片风景,顿时有种沉醉不知归路的感觉。因为只有一天的时间,不能哪儿都停留细玩。手里拿着景区地图,挑重点看,其他的只能走马观花。
    第一个景点是广惠宫。解说员很负责,说得头头是道,我们一路被他带领着参观这个道教观。一面石墙上刻着王羲之写的偌大的“道”字,真有艺术,若不是解说员说是“道”字,我肯定认不出来。在这里,知道了黄大仙原是道教中人,孤陋寡闻的我这次总算长见识了。解说员还告诉我们,拜道教大师,不能像拜观音大师一样双手合十,而应该双手十指交叉合抱,二个拇指成八卦中S形。原来光朝拜也有这么多的讲究,真得很有趣。
    离开了广惠宫,来到崇德馆。崇德馆和随后的张石铭旧居、张静江旧居有着差不多的历史和性格。走在小湖长廊上,摸着雕花的木门,小湖假山、亭台阁榭,星步其中,精致的建筑必有精致的主人。走在这些豪门大宅中,只见物,不见人,有种曾经歌舞升平自繁华,如今人面不知何去处的历史沧桑感。即使再耀眼的人都先物而去,更无法追步历史,空留后人仰叹的猜想和追忆。
    小莲庄,看到这三字,有一种亲切感。在未走近她之前,对于她的命名和来历带有一分浪漫联想,以为是某一位富家公子为了纪念曾经的恋人小莲而将其名字做为他的庄园名。但是看了简介后,就彻底失望了。小莲庄,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庄园,以义庄、家庙和园林三部分组成,始建于光绪十一年,占地二十七亩,因慕元代大书画家赵子昂建湖州“莲花庄”之名,故日“小莲庄”,是刘镛三代用了40多年的时间建成的。虽然对小莲庄来历失望,但是对庄内的景物还是很欣赏的。 与此前的大宅一样,很别致,而且有一处紫藤遮天,临着小桥小湖,别有一份幽雅宁静,很能契合我对小莲庄的联想。
.......


帖子违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93b95010009dk.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7 23:23 , Processed in 0.36608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