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57|回复: 7

[【原创】] 园地经济学第二讲:写在情人节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3 15: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园地经济学第二讲:写在情人节前》。
情人节是表达爱情是日子吧。这让我想到许多。比如那个经典的话题:爱情能不能用经济学分析?大学读完贝克尔的《家庭论》我还是很疑问的,主要是在有个同质婚与异质婚的效用公式钻牛角尖。分析框架早已学会,很是受用。这是我最早的爱情与经济的交叉点。一般我们分析的人的行为是用效用(数字化的感受,而不是文字化的,比如爽就是100,厌恶就是-100,这种形式)出发,但我们把另一个的效用作为自己效用函数的一个变量时,y我的效用=我下到了书+我胃的重量+可支配收入+她的效用。这时候经济学上我们叫利他的。俗语表达:爱老虎油。当然这个函数是可以再变化一下的。y我的效用=我下到了书+我胃的重量+可支配收入+女孩1的效用+女孩2的效用。这是多情表达式,当然女孩i的数量超过10或者女孩的性质其实有男朋友或者丈夫的,我们叫huahuagongzi表达式。
总之数学的无限概括能力是你想象力的函数。
其实当我们认为应该对别人感受负责的时候,我们多半对这个对象是有感情的。当这种感情有性的因素存在时,我们叫ta爱情。
爱情有无价格?在《经济帝国主义第一卷》上有精彩的辩论,但是我总是觉得缺什么,后来把心理学的一些因素加进去,觉得还是缺些什么。最近终于明白。这一切要从“为什么免费的性最贵说起”。
性是可以购买的,世界上每个男人都是知道的。在性工作者哪里男人可以购买一定单位(小时收费,还是按次数收费,是个有意思的思考题)的性。除此以外我们大多人其实得到性是通过结婚或者交女朋友得到的,这种方式我们不愿承认是购买的,其实还是要花钱的。感情越真就越排斥金钱的因素,比如电影《游龙戏凤》。明明我们花了时间,金钱,精力,还有感情,这么多资源,以及对应的机会成本,但是我们心理上就是不愿意承认通过爱情得到的性其实是有价的。而且比购买的性其实花费更多,交易时间也更长。
其实这是由于我们大脑有2个不同的账户来管理我们的这个交易,购买的性是在市场经济下运行的账户进行的;爱情的性是在社会道德(社会规范)下运行的账户进行的。虽然最后得到都是性,但是交易的背景范围不同使得我们产生以上矛盾。金钱的交换是黑白分明的,我给你1000,你就必须给我足够单位的性。社会规范的交换是善意的、界限不明的,不要求即时的报偿(这方面《江湖中国》一书有极为精彩的阐述,解释了中国人面子交易的规则)。
“我爱你,但你可以不爱我”;“我给你钱了,你必须爱我”。这是2种不同价值观的人的心声,也表明了人们在什么范围获得性。同时解释了,爱与性能不能分离。
因为我们有道德的约束,使得爱情的性与购买的性不能对等,同时如果我们这方面道德心理成长的不够或者太过理性,我们就会认同等同起来:“其实性都是可以买的”,更深点,我们人类在不同社会为什么要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文化来分开这两者,都与基因其意义存在(估计有人需要补一下《自私的基因》)。
真实的世界2种性价值观都存在,会有冲突,谁会赢?我只能遗憾的看到在中国似乎金钱交易派应该是主流。性可以换装备,可以换房子,换工作,换钱,换孩子爸爸。相对爱的虚无缥缈无从考证,在交易中性更具有直观的一般等价性。
事实经济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一旦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发生碰撞,社会规范就会退出。一旦社会规范被市场规范打败——它很难发挥任何效力。换句话说,通过爱情的得到性,参与这个交易人正在减少。可怕的是,相对经济秩序而言,社会秩序更难建立(想想人与人的信任关系)。
园地的各种围绕电子书的交易让我看到一个实验室:社会规范的交易是如何发生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排斥出售这些技术和资源吧。
但愿爱情玫瑰和园地精神同在,2009情人节,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15: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非是那句老马(是马克思)的理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的延伸:经济是社会的基础。

或者用管子的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至于“性”,那只是一个实例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5: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是经济结婚是生意
来源:青年时讯 时间:2005-11-12 09:00
  保持单身一直是相对婚姻而言的一种选择,在今天的社会已越来越普遍。尽管单身男子和单身女子保持活跃的婚外情生活日益为社会所接受,但是由于家庭是现代社会中情感和陪伴关系中不多的几个来源之一,所以人群中仍有很高的结婚率。
11月11日早上8点11分,31岁的赵彤和往常一样整理好装束,走出家门,踏入新买不久的标致307座驾,融入到北京三环路上的车潮中,这个看似平常又有点不同的星期五,让单身的赵彤有些兴奋,他希望今晚在六人行的500人单身大PARTY上,能有所收获,找到一个能填补内心深处的空白的那个她。不过,赵彤希望,一直在脑海中反复勾勒的那个人,一定是经济独立的女性,最好她还能把结婚看作是一项投资,能明白一切都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当然不管男女双方付出的是金钱、感情、时间、或者自由都算是投入,身经百战的赵彤认为,现代社会的城市青年,倘若还在苦苦寻找那些令人感动的“纯粹”爱情和婚姻,那多少会让人感觉像有点落伍的过去时。
如果把婚姻比作一项投资,有人说,为了取得婚姻边际效益的最大化,对男人来说,选择婚姻是一生中最大的风险投资,而对女人来说,选男人如同选绩优股。
这种形同于股份制公司的婚姻形式,我们暂把它称作股份制婚姻。《新周刊》在曾经的一篇报道中指出,男女双方投资或注册资本分有形和无形资产两种。男方投资一般表现为有形资产,如现金、房产、车辆等硬通货,诸如门第、声望、社会地位等无形资产,随时代变迁已居次要位置。女方投资一般以无形资产为主,当然,现代社会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方自带嫁妆等有形资产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另外还有美貌、品德等。
结婚就是一场生意
“爱情不过是个幌子,结婚完全是一场生意,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婚姻,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更不小,就像规模差不多的两个公司合并,我认为合并的双方应该门当户对,因为只有背景相当资历相当才比较匹配,最佳的方式当然是强强联手。”一位自主创业中的未婚青年这样坦言个人的婚姻观,“结婚早已经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和一个人结婚意味着你娶的就是一家子,你结婚后要叫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妈,和她为什么要选择你这样一个人做女婿,结婚之后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关系网等等,非感情的因素实在挺多,尤其是处于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对于那些有野心的人来说,结婚似乎成为一种晋升阶层的手段,我的同学就曾在众人面前夸耀他娶了一个某房管局局长的女儿,言下之意对于他将来做点房产相关行业的生意会很有帮助,他结婚的目的中不排除有一点想的是生意。过去谈女朋友,认为是两个人的事,但后来还是觉得家庭背景相当也非常重要,容貌、表面的交流以及其他一些外在的东西相亲的时候能看到,但两人在一起生活,就会暴露出许多从小形成的习惯,那些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如果一方瞧不起对方,就难免走上婚外情的道路。婚姻和恋爱不一样,它不能光靠感情的冲动,而是冷静思考的产物。”
用经济学家的眼光来看婚姻或者说发掘婚姻关系中的经济学会很伤一些人的情感,但当人们越来越感到经济原来像情感一样是维系家庭的重要支柱,甚至是更重要的支柱的时候,婚姻过程是一个公司经营过程这一本质也就不言自明了。所以经济学家最看好的婚姻始终是门当户对或者资源相匹配的婚姻。
把婚姻引入股份制
王芳,今年42岁,某外资纤体品牌的北京总代理,是一个有16岁儿子的单身妈妈。虽然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经历,但并不妨碍她再度体味幸福,她身边不乏追求者,其中有一位比她小2岁的男士还差一点就成为了他们家庭的一员,只不过,王芳每月将近30万的收入让她有些迟疑,如今的社会依靠且结且离发家的人也不是没有,老板们就最怕这种婚姻,辛辛苦苦多少年,一离婚就带走一半财产的后果,还是让有钱人对于再婚望而却步。两人可以像家人一样一起生活就是不提结婚的事,再要不就是像王芳的同事李江月一样,和岁数不小的男朋友一起合伙开家公司,将两人各自的资产做出评估,双方合伙注册一个属于两人的公司,公司注册之日就是两人登记领证之日,话语权掌握在注册资产高的一方。
把婚姻引入股份制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见,SOHO中国的潘石屹和张欣就把股份制婚姻演绎到极致,就连老潘的头衔也与众不同,担任的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当初与张欣相识不久,就认定了张欣是自己正寻找的财富另一半,双方以闪电的速度结婚之后,带着各自有形和无形资产走到了一起。如同股份制公司创立之初一样,股份制婚姻也需要磨合,在合二为一的公司或是家庭中,究竟以谁为主导,谁有话语权,各自的股份又占有多少,在这些尚无定论的阶段,潘张二人也经历过这样的非常时期,据传说两人当时也为此大伤感情,后来双方终究各自妥协,在两人的资源和性格互补组合下,成就了今天如此成功的SOHO模式。
在社会学的教材中,家庭被定义为:一群人为追求经济目的而合作所形成的经济单位。现代社会中,婚姻更多的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不是出于爱情的考虑。虽然人们认为在伴侣的选择纯粹是个人的事,但事实上,大部分人最终都会选择那些经济和生活背景与自己基本一致的人结婚。现在好婚姻的定义是:一种两人之间的最有助于双方最佳发展的关系。婚姻无疑是目的性很强的经营活动。
他们为何迟迟不婚
与过去的时代有所不同,上一辈家庭背景的差异不大,子女之间的悬殊就不会明显。一位迟迟还未结婚的大龄青年自我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就挺难,倘若男女二人在不同企业,女方是国际化企业的OFFICE丽人,另一个是民营企业小职员,女方出入场所的消费一次可能抵得上小伙子半个月的收入,这样的两个人要结婚就变得非常难。现代社会的婚姻问题难免不跟财富混在一起,比如两人结婚的前提之一就是买房子,那为了将共同买房的行为数字化为共同财产,手续就相当复杂,而且互相之间不足够的信任就更麻烦。不像过去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可预见稳定的未来,而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拼命往前跑,今天你是民营企业家,身价百万,一夜之间也可能变得负资产,而经济显然是婚姻的基础,社会地位差别比较大的话,那就只能出现戏剧《雷雨》中的情况,长工和地主家女儿怎么样了,少爷又跟家里的佣人怎么样了。
身处大城市中的年轻人,看似有很多选择的可能性,有的人是选花了眼,有的是看上去有机会但机会又很飘渺。还有一种最容易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闪婚,两人对上眼了,只要感觉好就马上结婚,纯粹把它当作一种人生体验好了,这样就不用在为了是否能门当户对,是否可以投入产出平衡的难题而苦苦思考。”
有人断言:婚姻越来越成为一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今天,怎么说这都不是一件坏事。人们在缔结或解除一项婚约之前,由经济做参考,怎么说也比只看爱情来得科学。爱情可能会变质,爱情可能会死亡,而经济不会,经济会使人在追求产值最大化的同时保持活力和效率,而且一点都不勉强。
相关链接
声音:
女孩嫁给有钱人的风险更大,原因很简单,假设其他条件相同,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原理,你嫁的人越有钱越意味着投资的收益越高,必然要相应承担更高的风险。
  ———赵晓
人们结婚的目的是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得最大化的收入,如果婚姻收入超过单身收入,那么人们会选择结婚,否则就会宁愿选择独身。结婚有收益,比如两个人可以互相照顾、或者获得社会的“正常”评价和认可,由于规模效应而节约生活开支等,结婚也有成本,人们结婚与否,总是在婚姻的成本和收益间权衡,婚姻是一种商品,如同所有商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一样,婚姻也存在一个交易市场———婚姻市场的存在也表明人类的婚姻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组织性。
  ———董志强《婚姻的经济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5: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heraldic于2009-02-13 15:54发表的 :
无非是那句老马(是马克思)的理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的延伸:经济是社会的基础。

或者用管子的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至于“性”,那只是一个实例罢了

你在发表你的观点吧?看了我的文章了吗?不是读后感吧?是的话,我真不应该这这个,哎,失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6: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链接
声音:
男女结婚,图的就是长期的合作和保障,婚姻契约是“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一个52岁的已婚者,是否应该为自己25岁时签订的婚姻契约负责?当然应该负责!所谓“负责”,就是指破坏婚约的人应该承担较重的代价。
不管《婚姻法》修改成多严厉还是多宽松,受影响最大的只是颁布法律时已经结婚的人,对于尚未结婚的人,他们会审时度势,调整策略、合理预期、保护自己。离婚变得更难以后,离婚的人的确会减少,但结婚的人也会减少,而现在不结婚或推迟结婚的人,或许就是法律修订前容易离婚的人。
  ———薛兆丰《婚姻的契约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6: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人的婚姻风险更大。有钱人选择的机会多,变化更大些。漂亮的人也是如此。男男女女如果有财或者有貌都面临更大的婚姻风险。
从经济上讲,两个人的生活比一个人成本低、抗风险能力更强。由于这些原因,也就可以把婚姻看成是一个市场,谁更能满足这些需要,谁就是抢手货。
  ———茅于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16: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lz很勤奋。加分加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17: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ereree于2009-02-13 15:59发表的 :


你在发表你的观点吧?看了我的文章了吗?不是读后感吧?是的话,我真不应该这这个,哎,失败了


不好意思,我这些胡话并不是针对您的文章,虽然我看了2遍(刚才又去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0 04:41 , Processed in 0.2283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