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2-12 16: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05年2月12日农业教育家、玉米遗传育种学家吴绍骙出生
简历
1905年2月12日 出生于安徽省嘉山县三界镇(今三界乡)。
1921年 毕业于安徽省安庆市省立第一中学。
1929年 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农学士学位。
1930年1932年 任浙江省棉业改良场萧山育种场技术员兼主任。
1932年—1934年 任安徽省建设厅技士,安徽省棉业改良场技术室主任。
1934年—1938年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从事植物遗传育种学研究,1936年获硕士学位,1938年被授予博士学位,获国际荣誉学会Sigma Xi会员。
1939年—1942年 任贵州农业改进所技术专员;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广西省建设厅技正,水稻督导专员。
1942年—1946年 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事试验场副场长、农艺研究部主任。
1949年—1990年 任河南大学农学院(后称河南农学院,今为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兼副院长、名誉校长;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中国农学会、遗传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农学会、作物学会、遗传学会理事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8年3月30日?病逝于郑州。
主要论著
1 吴绍骙译.试验地区计划法(Love著).农林汇刊,1929,创刊号:85—91.
2 吴绍骙译.或差学说对于解释试验结果之重要(Love著).浙江省建设月刊,1931,5(4):7—17.
3 吴绍骙译.解释对比试验之学生法.浙江省建设月刊,1931,5(4):18—24.
4 S.K.Wu.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 of Selfed Lines of Corn and their Value in Hybrid Combination. J.Amer.Socity.Agro.,1939,31:131—140.
5 吴绍骙.美国明理苏达大学作物育种及推广制度.广西农业,1940,1(4):275—278.
6 吴绍骙,王鸣岐译.遗传及其变异(李森科著).苏州工艺书局,1949;上海商务印书局,1950.
7 吴绍骙.利用玉米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全国农业会议汇刊,1949,81—86.
8 吴绍骙.利用品种杂交以增加中国玉米产量.农业科学通讯,1950,(7):4—9.
9 吴绍骙.对“混选一号”玉米在豫西及豫东栽培及推广的调查和今后意见.中国农报增刊,1956,(1):19—20.
10 吴绍骙,张明北,许德顺.从一个玉米综合品种——洛阳混选一号的选育到推广谈玉米的杂交优势的利用和保持.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论文集1957,18—32页.
11 吴绍骙.杂交优势在新中国玉米增产上的利用及其前瞻.农业学报,1959,10(5):360—367.
12 吴绍骙,苏祯禄,陈伟程等.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第一报).河南农学院学报,1960,创刊号:124—153.
13 吴绍骙.关于多快好省培育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种工作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意见.河南农学院学报,1961,(1):38—43.
14 吴绍骙,汪茂华,陈伟程等.河南省几个玉米综合品种选育经过及其杂交优势的保持利用问题.河南农学院学报,1961,2:10—25.
15 吴绍骙.对当前玉米育种工作三点建议.中国农业科学,1962,(1):1—10.
16 吴绍骙,张明北.利用半分法穗行选种以改进一个玉米综合品种.河南农学院学报,1962,(4):38—43.
17 吴绍骙,汪茂华.玉米品种资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探析.河南农学院学报,1981,1:1—7.
18 吴绍骙,陈伟程.关于玉米育种的几个问题.中国农业科学,1978,(1):19—27.
19 吴绍骙,汪茂华.玉米品种资源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利用问题的意见.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人物简介
吴绍骙(1905—1998),号又骙,安徽省嘉山县三界镇(今三界乡)人。 农业教育家,玉米遗传育种学家。安徽省嘉山县人。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4—193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深造,获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后曾任广西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技术专员。1949年后,历任河南农学院副院长;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三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一级教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玉米良种研究,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39年在美国农艺学会会报上发展的“玉米自交系血缘与杂交组合表现之间的关系”一文,提出了不同来源的自交系杂交比亲缘关系较近的自交系间杂交具有更大的杂种优势。这一科学论断,被国内外玉米育种家所公认。1949年,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利用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的学术报告,提出以选育推广品种间杂交种作为中国发展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的建议,被政务院颁布的五年良种普及方案和农业部制订的“全国玉米改良计划”所采纳。1952年,与洛阳农业试验站合作,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玉米综合品种“洛阳混选1号”。在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上,宣读了“从一个综合品种——洛阳混选1号的推广谈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和保持”论文,为杂种优势的利用辟出了新途径。以后,他又发表了“杂种优势在新中国玉米生产上利用及其前瞻”、“对当前玉米杂交育种工作的三点建议”、“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等论文。在1956年,他倡导的异地培育方法,一直为全国各育种单位所采用。他领导的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先后育成并大面积推广了豫农704、豫单5号、豫双5号等优良玉米杂交种,分别荣获全国和河南省科学大会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
学术生涯
吴绍骙1905年2月12日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4岁时父亲即教他识字,6岁入私塾,11岁入镇小学读书。两年后随父到安庆市的安徽省第一模范小学就读。毕业后,进入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学习。这一年父母相继去世,从此家道中落。吴绍骙勤奋读书,于17岁时读完旧制中学,考入金陵大学预科。一年后转入该校政治系。不久又转入该校农学院农艺系主攻植物遗传育种学,师从著名小麦育种家沈宗翰,开始了他漫长的科学生涯。
1929年夏,吴绍骙以多病之身完成了大学学业,获学士学位。1930年3月,经其师沈宗翰介绍,到浙江省棉业改良场任萧山育种场技术员兼主任。两年后,转任安徽省建设厅技士,并被派到省棉业改良场任技术室主任。1934年4月,他考取安徽省留学欧美公费生。同年9月,抵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师从著名抗病育种学家H.K.海斯(Hayes)进行玉米育种研究。吴绍骙凭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远大抱负,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海斯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在四年时间里,他没有过一次暑假,却钻进闷热的玉米地里,进行观察记载。1936年,他取得硕士学位。1938年冬,吴绍骙完成了题为《玉米自交系血缘与其杂交组合之间的关系》的博士论文。但他未及参加授予学位的典礼,即于1938年11月初返国。以后才获悉海斯教授推荐他为国际荣誉学会Sigma Xi会员。他的论文登载于1939年3月份美国农艺学会杂志上。在这篇论文中,他以有说服力的数据论证了亲本的亲缘远近与杂种优势高低之间的密切相关关系,对于玉米杂交种的亲本选配尤其是选二环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而多次为国内外育种学书籍和论文作者所引用。
吴绍骙怀着拳拳赤子之心离美返国。当时祖国半壁河山已被日军占领,有家归不得,只好绕道香港、海防、河内,经滇越路到达昆明。经他的业师沈宗翰推荐,到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工作,任技术专员,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1939年9月又应金大校友周明牂之约到广西大学农学院从事水稻育种研究,并兼任广西省建设厅水稻督导专员、技正。1942年8月,吴绍骙受聘到当时西迁成都的母校金陵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后又兼任该院农事试验场副场长及农艺研究部主任。
抗战胜利后,1946年他随金大回到南京,仍开展玉米育种工作。但他以前从国外带回来的自交系因战乱和到处奔波,已荡然无存,一切需从头做起。为了筹措经费,他到处求援,幸得当时任农业部农业推广委员会粮食生产组主任兼金大农学院农艺系主任王绶教授的支持,以推广玉米杂交种为名拨出经费,支持他开展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研究。1949年3月,他应当时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王鸣岐之约,来到南迁苏州的该院任教。后学校迁回开封,他因故未随同北上。不久,他的好友、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任萧辅约他到该院任教,后又改任浙江省农业改进所农艺系主任,但他不愿担任行政工作。出于对以后事业发展的考虑,他毅然决定从美丽富饶的江南,来到风沙漫卷的古城开封,期望在盛产玉米的中州大地施展他的抱负——为发展祖国的玉米育种事业而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吴绍骙一直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和农业教育工作。他作为农业教育界和育种界的老前辈,辛勤耕耘数十载,桃李满天下。他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永不居功的美德,言传身教,为祖国培养了大批高级农业建设人材,使他毕生从事的玉米育种事业后继有人。
荣誉
吴绍骙不但是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而且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1950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他曾先后担任河南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兼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名誉校长,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六、七届人民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河南省民盟主委、名誉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农学会、河南省作物学会、河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学术贡献
倡导发展玉米品种间杂交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吴绍骙积极从事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他在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许多创见,诸如:建国初期提出以发展玉米品种间杂交种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先导;50年代中期主张选育推广玉米综合品种和倡导利用异地培育方法加速自交系的选育进程。人们喻之为吴老的“三斧”。他这“三斧”以及其它研究成果,对我国玉米育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9年冬,吴绍骙应中央农业部的邀请,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会上,他根据1947年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主持的玉米品种间杂交研究结果和1948年M.A.奥尔相斯基(Olshansky)院士在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举行的年会上所作的研究报告中提供的资料,做了《利用杂种优势增进玉米产量》的发言,对我国开展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步骤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提出:玉米杂交优势利用最彻底而基本的办法是选育自交系间杂交种。但鉴于这项工作需时较长,在育成自交系间杂交种之前的过渡时间,增产的办法是推广品种间杂交种。他提出了品种间杂交种的亲本选配原则,认为:“要想获得大而强的杂种优势,必然要注意到两个父母亲本的品种,凡是亲本的血缘较远的,一般说来,能获得杂种优势的机会就越大。”因而建议:“在国内应当用各地原来的玉米品种(硬粒种)和美国的马齿种杂交,来获得较有把握的杂种优势。”他的这一建议,与他1939年发表的博士论文中所阐明的杂交亲本遗传分歧的大小与杂种优势高低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在尔后各育种单位选出的品种间杂交种的实践中,证明他提出的上述建议是正确的。
1950年1月7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吴绍骙的发言。他提出的适合我国当时玉米生产水平的利用品种间杂交种的主张,通过党报传布到全国。接着,中央农业部又召开了玉米专业会议,制订了全国玉米改良计划。吴绍骙和李竞雄、张连桂、刘泰、陈启文等参加了起草工作。他的上述建议内容,被吸收到这个计划之中。
为了实施全国玉米改良计划,1950—1951年,吴绍骙受中央农业部的委派,到山东省指导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两年暑假,他不辞劳苦,挥汗齐鲁,为山东省玉米育种科研的奠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适应玉米生产发展形势,吴绍骙在开封河南大学农学院开展了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研究。他从广西柳州沙塘试验站引进了一批单交组合,分别在洛阳和开封两地进行产比试验。从产比试验结果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单交种比对照种(当地农家品种洛阳小金籽)成倍增产。
正当喜获科研丰收的时刻,1952年在我国开展了对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说的批判,玉米自交系被视为异端。吴绍骙被迫停止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为使这部分失之难以复得的育种材料能在生产上发挥增产作用,他与洛阳农业试验站合作,将12个自交系组配成的91个单交种(其中包括27个正反交组合,实际上是65个单交种)的越代种加以混合,配成综合品种,取名“洛阳混选1号”。经农民大面积种植,比当地品种增产30%~80%,最高亩产达550公斤。农民互相串换,不推自广,仅在洛阳地区推广面积即达200多万亩。在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上,他发表了《从一个玉米综合品种——洛阳混选一号的选育推广谈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保持》的论文。文中提出:“当双交种未育成之前,或是双交种种子产生的量还不够普遍的时候,利用综合品种推广种植,可以收到增产效果,值得加以提倡。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农家品种产量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综合品种的产量很容易超过农家品种,起到增产效果的。”吴绍骙对综合品种的作用及其优缺点也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综合品种不是完美无暇,它的缺点在于产量不及双交种高。但有其优点,如配制成一个综合品种所需要的时间远比双交种短;而且种子繁殖简易。尤其值得重视的,配制综合品种可以作为培育双交种过程的‘副产物’,并可把它看成推广双交种的先驱者”。吴绍骙还着重指出:“综合品种不但可以直接推广于生产,并因其由数目众多的亲本配成,遗传基础复杂,而成为选育自交系的理想源泉。”
率先选育推广玉米综合品种
吴绍骙在我国玉米双交种尚未得到普及推广的过渡时期,提出选育与推广综合品种的主张,与后来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推广综合品种的做法不谋而合,但在时间上比他们早走一步。同时,也正如他所预见的,一些育种单位以混选一号作为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从中分离出不少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如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单交种“新单1号”的亲本自交系之一“混517”,以及“太183”、“太184”、“武102”等自交系,就是从这个综合品种中选出的。
为了保持综合品种的杂种优势,吴绍骙提出采用混合选择法与半分法加以改良,并强调要注意保持综合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他当时提出的上述意见,与近代关于玉米群体改良的理论是一致的,只是当时主要是为了维持综合品种的杂种优势,以便在生产上连续使用,而不是为改进综合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以选育更好的自交系为目的。
采用玉米异地培育方法
1956年党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度中断了的玉米自交系选育工作又得以恢复。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加速我国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吴绍骙依据获得性状不能遗传、基本株的配合力基本稳定等遗传育种学原理,并根据建国初期河南与广西相互引种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实践经验,提出玉米自交系异地培育方法,即利用我国南方冬季气候温暖,适于玉米生长的有利条件,进行加代选育,以缩短育种年限。为了验证他的设想,1957年开始,他与广西柳州沙塘农业试验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将北方玉米育种材料送到南方进行选育,一年种植两代。他与合作者发表的《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及他撰写的《对当前玉米杂交育种工作的三点建议》等论文,以翔实的数据论证了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可以普遍应用于育种实践。它不仅有利于缩短北方杂交种的选育年限,而且通过互相交换,丰富了双方的育种材料;同时发现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并不因异地培育而发生变化。
吴绍骙的异地培育研究结果,不仅批驳了主宰当时的环境决定遗传的外因论错误学说,树立起正确的概念,而且通过实践开辟了我国南北穿梭育种的先河,改变了传统的在固定地点进行新品种选育的方法。从50年代末期开始,全国各省(自治区)的科研单位纷纷到南方(主要是海南省)建立冬季育种基地。大批育种和种子生产工作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宝岛,利用这个天然的大温室从事育种和种子生产。最早是玉米,以后扩大到高梁、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甘薯、麻类、瓜果、蔬菜等数十种作物。“南育”已成为这些作物育种的常规过程。据统计,从1965—1988年,仅在海南省的南繁南育面积,累计达到164万亩,平均每年约7万亩,规模之大,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吴绍骙倡导的异地培育方法短短几年内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缩短了农作物品种更新的周期,对提高我国作物产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吴绍骙在论文中还提出了双交种的亲本组配原则。他认为:在配制双交种时,自交系在亲本单交中对杂种优势所起的作用,决定于其配合力,而不能依靠类型间的差别作为产生杂种优势的主导因素。同时也指出:虽则类型间的差别不足以作为产生最大杂种优势的依据,但其血缘间的差别仍是要掌握的规律。如在组配双交种时,四个亲本自交系中A及B出于同一品种,X及Y出于另一个品种,则组配双交种时应采用(A×B)×(X×Y)的组合方式。他提出的这些育种学原理,对玉米育种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绍骙一贯坚持求实与创新的学风,主张重视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他更强调在科研工作中要有独创精神,要根据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新的方法和途径。1962年他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玉米研究工作会议上发表的《关于多快好省培育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种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意见》中,提出了利用国外引进的和国内育成的现有材料配制杂交组合,迅速投入生产应用以及自交系的早代利用等意见。在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方式上,他主张由双交种改为单交种。他认为:在玉米生产中,单交种所以不作为生产上应用的种子,而仅作为配制双交种的亲本材料,其原因在于单交种的亲本自交系产量低,种子生产成本过高。如果亲本自交系表现在生活力上的衰退并不太强烈,产量并不太低的时候,在生产上自然可以考虑直接利用单交种,无须机械地强调利用双交种,徒然增加一重配制双交种的手续。他的上述建议迅速产生了回响:河南省新乡地区农科所于1963年育成了单交种“新单1号”,直接应用于生产,推广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由于单交种的种子生产程序简单,增产潜力更大,因此各地纷纷以单交种代替双交种,使我国成为最早普及推广单交种的国家之一。
在吴绍骙的领导下,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在杂种优势理论和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育成了“豫农704”、“豫单5号”、“豫双5号”等优良杂交种,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并荣获全国和河南省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六五”期间,他被推举为全国玉米育种协作攻关专家组成员之一,与专家组组长李竞雄等紧密合作,为发展我国玉米育种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科学态度
作为一名学者,吴绍骙对各种学术见解始终采取兼容并蓄,择善而从的科学态度。1949年春天,他阅读了李森科所著杜布赞斯基译成英文的《遗传及其变异》一书后,便与王鸣岐合作将之翻译出版。他在译者序中阐明重译此书是鉴于:“新旧两学派之争,在苏联正如火如茶,且将蔓延而及于全世界。……在我国国内,仅仰赖于报章杂志片段之介绍,未足以窥其梗概,不无遗憾”。对两学派之争执,译者认为:“我辈应保持科学态度,择善以从,初不必立门户之见,以自行闭塞其智慧之门……。”同时申明:“译者稍涉猎于遗传科学,对李森科院士所持之说,以所知甚少,不敢贸然赞同。此文之转译,仅为介绍遗传学中另一学派之见解而已。见仁见智,有待于读者之抉择也。”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作为国内最早把李森科学说介绍到我国的学者之一,竟被“立门户之见”者扣上“坚持反动的、唯心的遗传学说的顽固分子”、“资产阶级用来欺骗工农大众的工具”等帽子。从此,他被迫中断遗传学的讲授,研究助手也相继星散。在这种异常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见解,没有忘记为之奋斗的育种事业。他冒着风险与苏联专家就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那位专家以质问的口吻问他为什么非搞自交系不可,吴绍骙立即反问:“自交系间杂交种显然比品种间杂交种增产,我们为什么要放弃不搞?现在我国尚未推广自交系间杂交种,我无例可以奉告。但中国老百姓在养蚕业上早就采用的改良种(相当于玉米单交种)比原有种增产、优质是确实无疑的”。说得这位专家无言以对。1952年在武汉召开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主持人说:“纯系学说可以休矣”。吴绍骙在后来的发言中提到自交系并非一般的纯系,将大有用途。听众为之愕然,更为他担心,但他处之泰然。
40多年来,吴绍骙坚持真理,维护科学。在一度几乎完全中断研究工作的困难条件下,仍然思考着如何为农民选育良种,如何加速我国玉米杂交种的选育进程。1956年在党的“双百”方针鼓舞下,吴绍骙利用与来华访问的苏联玉米专家肖洛可娃和茹可夫座谈的机会,把酝酿了多年而未能付诸实现的异地培育方法正式提了出来,征求他们的看法,并立即组织力量,开展研究,终于获得了成功。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吴绍骙对我国玉米育种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1962年春天,他应邀列席了全国政协会议,并十分荣幸地被邀请到中南海怀仁堂,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同桌进餐。毛主席坐在周总理的对面,吴绍骙坐在周总理的右侧。总理亲切地问了他的姓名、职业,并立即把吴绍骙的回答转告毛主席。总理含笑握着他的手说:“大办农业,多为祖国培育良种!”这对一个在旧社会没有找到报国之门的科学家来说,该是多大的褒奖和激励啊!
但好景不长,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又使他离开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1969年他来到商丘县五里杨乡三刘庄村接受“再教育”,住在光线不足、四处透风的小磨房里,可心里仍然想着那绿色的事业,耳边响着周总理的叮嘱。他让随同下放的教师引进玉米杂交种在当地试种,并亲自向群众传授玉米制种技术,举办业余农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由于他和教师们的辛勤工作,以后五里杨成了商丘地区的玉米高产典型乡。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河南省委主要领导人的多次过问下,吴绍骙终于在1971年恢复了工作——这是他一生事业的第二个春天,然而他已年近古稀。
崇高品德
吴绍骙恢复工作后,许多人都劝他保重身体,安度晚年。但他仍以年老体弱之躯,尽力为人民作出自己的奉献。
1974年8月到10月,他参加了以俞启葆为团长的中国农业科学考察团赴美国访问,参观考察了8个州的高等农业学府和育种研究结构,深入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玉米育种发展状况。
为了加速河南省玉米杂交种的更新,促进玉米生产的发展,他在1975年向省科委提出建立一个包括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参加的全省性玉米科研推广协作组。他担任了协作组的顾问。通过协作组在全省广泛布点进行试验示范,迅速肯定了“郑单2号”、“豫农704”、“新单7号”、“博单1号”四个杂交种的增产作用。之后,又组织力量加速亲本自交系的繁殖,使上述杂交种迅速普及推广。该协作组后来更名为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协作组,开展玉米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综合研究,为河南省近年来玉米产量不断提高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六五期间,他积极参加全国玉米育种攻关组的活动,多次冒着酷暑烈日到各地考察和参加会议。七五期间,他虽退居二线,仍十分关心我国玉米育种科研的进展。1989年他获悉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密切合作,利用姊妹系配制改良单交种,使制种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情况后,主动提出要到四川省现场考察。人们看到这位84岁高龄的老前辈不远千里前来巴山蜀水,顶着烈日在玉米地里仔细观察,倾听农民意见的情景,无不为之动容,多次劝他适可而止。但他毫无倦意,满面笑容地回答说:“看到这样好的种子生产基地,这样高质量的高产制种田,看到这项种子生产改进技术为农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感到非常兴奋,完全感觉不到疲劳。”
1986年,吴绍骙因患膀胱癌和前列腺炎动手术治疗。出院时医生嘱他在家静养,不宜劳累。但他一回来,就象往常一样,参加各种活动。人们劝他注意保重身体,安心疗养,他却不以为然地说:“这病算不了什么,若不工作,不活动,反而周身不适!”吴绍骙就是这样一位以工作为乐趣、孜孜不倦为人民服务、具有高度历史使命感的老科学家。只要一息尚存,他将奋斗不止。因为:
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正方兴未艾!
他永远铭记着周总理生前的嘱咐:多为祖国培育良种!
他立下的座右铭是:“宁尽瘁于案首,毋垂殁于牖下。”
作为中国玉米育种事业奠基人之一的吴绍骙教授,既是有着辉煌成绩的作物育种学家、玉米专家,又是立足农业高校教书育人的教育家。他原本不曾想过成名、成家、攀居显位,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他被党和人民屡屡委以重任,先后出任过多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以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河南农学院副院长、河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等职,还曾荣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省民盟主委和多种国家级、省部级协会、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等职。
面对如此殊荣和不寻常待遇,他总是谦逊地推说自己没有多大作为,只不过做了些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贪天之功。而事实上,吴老却用自己长达80来个春秋的不懈追求和无私奉献,用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先辈和他本人的言行作为,写下了一部部充实的、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篇章—— 他,作为一名既普通又伟大的人民教师,从教数十载,孜孜不倦地为农业高校的莘莘学子和青年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给予了他们崇高的思想、丰富的学识和自立自强的技能,使之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他还精心培养出一些如苏祯禄、陈伟程、汪茂华、任和平,以及罗福和、石敬之、吕先胜、季良越、张传贞和陈彦惠、陈绍江、孙书库等玉米育种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保证了河南农业大学玉米育种事业后继有人,青春永驻。
他,作为一名玉米育种工作者,不仅有着出类拔萃的学术造诣和理论建树,还同助手们一起培育了“洛阳混选1号”、“豫农1号”、“豫农704”、“豫单5号”、“豫双5号”等高产优质玉米杂交良种,并在省内外大量推广种植。仅“豫农704”数年内就累计推广3000万亩以上。加之异地培育、高产开发等研究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为河南、为国家创造了无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社会效益。他为此多次受到国家及省、部级嘉奖。早在1962年春列席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他就曾被邀请到中南海怀仁堂,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同在宴会第一席就餐,深得中央领导同志的褒奖、鼓励。
他,作为一名爱党爱国的民盟盟员、一名受人尊敬的老知识分子、著名社会活动家,数十年如一日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积极参政议政,热情参与学术探讨、科学研究等社会活动,勤勉敬业,德高望重,成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楷模和青年学生学习的表率。他曾先后担任河南省政协第四、五届副主席,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七届副主任,为社会为人民积极工作,无私奉献,受到广泛的赞誉。他,对共产主义也有着执著追求。他长期渴望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出于工作需要而长期留在党外。他一方面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从没有放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实现了毕生夙愿,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加入了党组织。
为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和玉米育种事业一生奋斗不息的吴绍骙教授,十分感激新中国为他创造了可供施展抱负的良好从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感激改革开放时代给了他开展玉米育种研究和高产开发的又一个春天。每想到这些,年过八旬的吴老仍壮心不已,使命感倍增,希望能以自己的年老带病之躯,尽力为人民多作点贡献。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了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协作组的工作;于是,他参与了“六五”全国玉米育种攻关组活动;于是,他在年已84高龄的1989年,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七五”全国玉米育种科研的进展情况,并不惜千里迢迢涉足巴山蜀水进行现场考察……即使在因病手术治疗后本该静养的情况下,他也照样看书、学习,争取参加各种活动,并且立下了“宁尽瘁于案首,毋垂殁于牖下”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将奋斗不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已届晚年的吴绍骙教授依旧关注着学校和育种事业的发展。1998年初,在他93岁生日之时,还曾向前来祝寿的学校领导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畅谈了他关于扩大杂交优势利用和加强作物种质基因材料研究等问题的新设想,并且通过学校党委致送河南省有关领导,将此设想作为建议郑重提出。然而,就在有关方面正欲就此作出安排,并进一步找他求教时,吴老却因突发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等症,经医治无效,于3月30日凌晨2时30分逝世于郑州,享年94岁。
评:农业教育家和作物育种学家,中国玉米育种奠基人之一。他长期从事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最早提出根据自交系类型异同或亲缘远近合理配制玉米双交种和选二环系的原则;50年代初在国内倡导玉米品种间杂交种和综合种的选育利用,并采用异地培育法以加速世代进程,为发展我国玉米育种做出了贡献。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