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6|回复: 0

[【其它】] 银幕上空白的中国当代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5 0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 联生活周刊》刊登了对冯小刚的专访,记者问他:“为什么今年不再拍一部大制作,累了?”冯小刚说:“其实我原来同时准备了两个剧本,其中一个叫《特 务》。……特务自1949年就一 直潜伏下来,一个警察一直怀疑他是特务,要把他抓到。两个人斗了一辈子……这片子不可逾越地要写到几十年来中国的变化,每个运动对人的关系的影响,比如 1957年“反右”、“文革”、改革开放,时代的变化对人的内心的蹂躏和颠覆。但审查的时候,直接告诉你说,这些运动都别写。 ”

我最近 看了本书,叫做《三体》,写得很有史诗的感觉,这本书拍成电影一定很不错。话说回来,刘慈欣的很多作品拍成电影都会很不错,因为每一部都有宏大的气魄和浓 浓的中国味道——科幻作品的中国味道不仅仅是书写的文字,更重要是看世界的角度。可惜,这部作品和刘慈欣的很多其他作品一样,改编成影视剧的可能性很小, 原因是其涉及文革——不但涉及文革,如果把《三体》第一部的故事线剔出来,你会发现:哇塞,好像是文革把人类推到了尽头!反动啊,真反动,犯上啊,真犯 上!

有多少好的文学本应被宣传却被镇压呢?有多少好的故事本应被改编却被封禁呢?有多少好的想法本应创造价值却被埋没呢?当我们口口声声 喊着“美日韩文化入侵”“中国需要加强软实力”的时候,是不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呢?如果人的思想不自由,人性的束缚没有松绑,又如何期待有更强的创造力在 这个民族身上散发出光芒呢?没有政治改革而硬要提升“软实力”,就像期待在黑暗的中世纪会出现一位达芬奇一样。

今年的电影市场很好,我看 的很多场电影都是座无虚席,可是电影的题材依然停留在古装、喜剧、神话等方面,中国电影人似乎东躲西藏,不敢直视现实的眼睛,唯一的一部传记电影《梅兰 芳》还仅仅讲述了大师解放前的人生。创作者在回避什么?冯小刚坦率地给了我们答案:优美而空洞的古装大片并不都是导演的错,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作 品。

不允许描述“运动”的中国文艺,面对的是一片空白的中国当代史。1949年建国,“土改”后就是伴随着“反右”斗争的“大跃进”,随 后是“三年人为灾害”,66年又开始“文化大革命”,就算是改革开放以后,“运动”也没有停止,除了那些广为人知、老百姓却又讳莫如深的政治运动,还有几 次“宁抓勿漏”的“严打”鲜有人提到。建国近60年来,各种“运动”对中国人命运影响巨大,不能提及“运动”的中国“软实力”,在书写现实方面真正软掉 了。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中共希望用30年来的长足进步来补偿过往“运动”给人民心中留下的阴影。可是不要忘记,真正深刻的文艺作品往往有着苦难和曲折的故事,如果非要大导演们歌颂和谐盛世,就不要怪他们拍出“傻”“大”“空”的作品。
http://www.bullog.cn/blogs/masaiqu/archives/251410.aspx
偶然看到这个 叹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08:24 , Processed in 0.33213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