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510|回复: 25

[【评论探讨】] 投票:降税,发钱,投资,你更钟情哪一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3 18: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国外经济学家建言扩大内需发钱不如降税 ”,摘录2段:
   本报近期的扩大内需建言“给每人发1000元,为什么不可以”一时间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在日前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主办的“金融风暴中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本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花旗集团全球经济学家Lewis S. Alexander先生和摩根大通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先生。
  花旗全球经济学家Lewis S. Alexander指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的确是一个机会,不应像过去一样高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而是转向对内需的刺激,这应成为一个有效的手段。

---------------------------------------------------------------------
    这两个专家非常有来头,一个是花旗集团,另一个是摩根大通。偶不是很懂经济,但是有个很纳闷的问题:为什么,刚刚征收燃油税,现在又要降税了呢?而且提出观点的不是大学或者独立研究中心里面的学者,却是两个金融集团的专家???很奇怪的了。
  都说“消费”、“投资”、“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台湾已经发钱,中国已经投资(4万亿哦),但是为什么还要降税呢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应的对策措施。扩大内需的措施对于刺激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国家并没有忽略外需(即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外需也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把“出口”也理解为外贸出口,加上总量不大,因此对“消费”、“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特别关注,而对“出口”拉动似乎不太看重,而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从一个国家看和一个地区看,情况是不一样的。
  从“消费”来看,如果消费的大多是外地的产品,从一个国家来讲不管消费的是上海的,还是深圳的,拉动的都是本国经济;而从一个地区来讲,拉动的主要是其他地方的经济,对本地经济的直接拉动主要是商业,而这种直接拉动的作用并不大。
  
-------------------------------------------------------------------------------------
  啰啰嗦嗦了一大队,就是想到什么就直接打字的,思路不是很清晰!大家见谅!!!


-==================================

有效投票+回复+简单阐述理由=奖励豆子--------------jhwang添加


====================================
单选投票, 共有 28 人参与投票
7.14% (2)
64.29% (18)
28.57% (8)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18: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钱在手上不花那对消费和投资都没有促进。投资和消费,两者需要有一个平衡,两者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对来说,我更倾向于投资,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我选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23: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发到手才是实实在在 所谓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09: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我个人观点还是发钱好,普通人有钱了,他才会去买东西,才会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12: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匆匆忙忙,应该还要加多一项的!不选的!
我比较倾向3种都不选,因为无论哪一种都有被地方政府弱化的可能。个人觉得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就是扩大内需,理由是:中小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比国企多,这部分的人收入高了,消费自然没问题; 如其减税还不如减少
中小企业的各种负担,小企业活了,就不用到处投资了。个人认为投资是拿明天的钱救今天的困难,出来混迟早要还得。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典型的花明天钱的负面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13: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是发钱了,可依自主支配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1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意见,发钱最消费的刺激更直接点,但是有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
不如改学台湾,发点购物券,限定时间消费,这样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效果明显而直接不少。
当然,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监管和甄别等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19: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是发钱刺激消费,最好发有期限的代金券。
理由如下:减税可能对企业生产有好处,但不一定能刺激消费。
     投资只会惠及少部分人,甚至大部分利益会被特殊利益集团瓜分,也不会刺激消费。
     剩下的答案只有发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20: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发钱最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20: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里有钱才能消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20: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危机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就业岗位少了,收入少了。
其实老百姓不缺力气啊,尤其是中国人出了名的勤劳啊。
只要让老百姓去干活,哪怕钱少点,都可以挺过这场危机。
经济危机的唯一对策是“劳动创造财富”。
下岗意味着卸磨杀驴,那才是经济危机的末日。
我们国家GDP中30%靠出口,现在外国的需求少啦,意味着30%的人要失去岗位。
这些失业的人,将无法消费,更无法还房贷,将造成银行大量的坏帐,银行坏帐将导致资金短缺,股市还要大跌。

因此,我选投资。国家应该有效的投资,多创造岗位给人民,人民应该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创造财富。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挺过这场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20: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降税和投资!
发钱不现实,而且达到不了预期效果~
大家会把发的钱拿去消费,而把自己准备去消费的钱又给存起来,发钱拉动消费的效果等于没有~
所以支持降税和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20: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选择发钱吧。发钱是否对扩大内需有利?这个问题很难讲。也许发钱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或是有钱大家都不敢花,但毕竟有了钱才能扩大内需,老百姓心里也更有底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22: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消费卷吧,最好是过期作废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22: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应该多个选项,就是:政府发放购物卷
这个是最直接的扩大内需的手段
支持发钱,或政府发放购物卷,其实日本早在半年以前就已实施了给每个人发放2万日元的政策,我们国家也应该多向其他国家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22: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是投资了

我们社会需要这种把钱运用到合适地方的方式,而且投资拉动范围更多,对社会有更多好处

降税和发钱只是安排了既定人群或者团体利益,对这个范围外贸的没有用处,投资会拉动一些社会闲散资源或者劳动力来配置,这对国家社会生产是有好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7 22: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是投资!
降税是有限度的,否则税收怎么办?
发钱更是有限度的,而且,发钱大家就去花吗?经济形势不好,发多少钱,还是不敢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7 22: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钱比较实际一点吧,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会随着手里的钱增多而增加消费,这样对促进内需作用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10: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钱来的最直接,呵呵,顺便还可以数下全国有多少人口。这样的数据还是比较可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16: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wushengse于2008-12-24 12:39发表的 :
匆匆忙忙,应该还要加多一项的!不选的!
我比较倾向3种都不选,因为无论哪一种都有被地方政府弱化的可能。个人觉得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就是扩大内需,理由是:中小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比国企多,这部分的人收入高了,消费自然没问题; 如其减税还不如减少
中小企业的各种负担,小企业活了,就不用到处投资了。个人认为投资是拿明天的钱救今天的困难,出来混迟早要还得。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典型的花明天钱的负面例子!!!


认同楼主观点中的这句“投资是拿明天的钱救今天的困难,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个人认为现在社会贫富悬殊太大,20%的人花80%的钱!!关键是要老百姓也真正富裕了才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09:11 , Processed in 0.60233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