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75|回复: 1

[【原创资源】] [QQ邮箱]下载南怀瑾选集(全套)(说明:每七天续期一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4 01: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邮箱]下载南怀瑾选集(全套)(说明:每七天续期一次)


[书名]*南怀瑾选集全集
[作者]*南怀瑾
[图书大小]*共10本,每本4到7M不等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分类]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宗教知识读物
[图书格式]*pdf扫描版清晰
[网盘下载地址]


http://mail.qq.com/cgi-bin/exs_d ... 77a2015222317110444

第一卷:《论语别裁》   
第二卷:《老子他说》、《孟子旁通》   
第三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   
第四卷:《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第五卷:《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第六卷:《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   
第七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八卷:《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   
第九卷:《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   
第十卷:《原本大学微言》


南怀瑾先生及其著述简介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之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时值青年的南怀瑾投笔从戎,跃马于西南边陲。尔后返蜀,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金陵大学。他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求高僧奇士。曾隐遁于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三年,通读卷帙浩瀚的《大藏经》。旋走康藏,参访密宗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各派学说均有精深的研究。离藏以后,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不久归隐于杭州天竺山、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去台湾以后,先后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传学于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近年迁居香港,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南怀瑾先生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复旦大学出版社为国内最早出版南怀瑾著述的出版社,也是出版南怀瑾著述数量最多、品种最为齐全的一家出版单位。所出的南怀瑾著述总计有二十四种,基本上都是他的代表作。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将南怀瑾先生的这些著述汇编成十卷,精装印行,以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的需要。各卷收录情况如下: 第一卷:《论语别裁》 第二卷:《老子他说》、《孟子旁通》 第三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 第四卷:《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第五卷:《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第六卷:《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 第七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八卷:《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 第九卷:《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 第十卷:《原本大学微言》。   《圆觉经》是唐代华严宗奉习的一部重要经典。它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由唐代佛陀多罗译出。经中以佛应文殊师利等十二位菩萨之请,一一说法的方式,论述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的理论,以及“修止”、“修观”、“修禅”的修行方法。唐代华严宗五祖宗密说,他“禅遇南宗,教逢《圆觉》”,就是因读《圆觉经》而悟教理的。之后,他撰写了《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钞》、《圆觉经道场修证仪》等著作,以弘扬《圆觉经》,《圆觉经》因此而驰名佛教界。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圆觉经》的讲记,最初在佛教杂志上连载,以后汇集成书。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圆觉经》的原文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讲解,变艰涩为流畅,化深奥为通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学说的三大组成部分。戒,是用来防非止恶的;定,是用来息虑静缘的;慧,是用来断除烦恼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人士修学的基本内容。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的论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观与参话头》为南怀瑾的老师袁焕仙先生所作),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作的通俗的讲解。   《楞伽经》是唯识宗的根本典据“六经十一论”之一,也是早期禅宗依奉的重要经典(早期禅宗代表人物因此而得名“楞伽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它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由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二十年(443)译出。经中通过佛在南海之滨的楞伽山,答大慧菩萨一百零八问的方式,论述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四种禅”等义,而以“如来藏识” (即“阿赖耶识”)为归结点。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伽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今译和串讲(用括号、另段的方式标出)。全书深入浅出,文句流畅,是一部将学术性和通俗性融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楞伽经》读本。 内容简介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之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时值青年的南怀瑾投笔从戎,跃马于西南边陲。尔后返蜀,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金陵大学。他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求高僧奇士。曾隐遁于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三年,通读卷帙浩瀚的《大藏经》。旋走康藏,参访密宗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各派学说均有精深的研究。离藏以后,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不久归隐于杭州天竺山、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去台湾以后,先后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传学于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近年迁居香港,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南怀瑾先生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作者简介南怀瑾,华夏智业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南怀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   青年时代,正值抗战军兴。南怀瑾先生毅然辞亲远游,曾任教于中央军校,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其服务社会大众。其时,每逢假日闲暇,胤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复于青城山灵严寺,有缘结识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遂拜门墙,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潜心研修佛学。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身受益无穷。1945年,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传,佛法修持更为精湛,得到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 目录南怀瑾选集:第一卷(论语别裁) 出版说明再版记言前言学而第一三言四语语文的变与不变四书五经的假面目被忽视的道家三家店卖的是什么冤枉的一打再论《论语》学而有何乐?真人和假人?寂寞的享受?谁来了解你?爱与罪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秃头的十字架谁能忘情?花言巧语?三面镜子?可爱的小学生吕端大事不糊涂饮食男女没有朋友的上帝种瓜者孔子的素描?五字串通五经善知识与恶知识?老鼠生儿的孝道?无所适从的礼俗?上帝的外婆是谁?《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多才多艺的子贡诗的人生为政第二孔子不谈政治大政治家的风范星辰知多少刘备上了曹操的当从台风了解人生?圣人也势利吗? 悠美的情歌诗的伟大穷哉法治孔子的自剖车上的一课以孝治天下康麻子的教孝教忠晚娘面孔难为人?孔子也会看相?是什么东西?异端与偏激?由养士到考试天下英雄入彀中?千里求官只为财?治国难!齐家更难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乡党第十附录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南怀瑾选集:第二卷(老子他说·孟子旁通)南怀瑾选集:第三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南怀瑾选集:第四卷(禅宗与道家·道有、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会修道与长生不老)南怀瑾选集:第五卷(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路·中国道教发展史路)南怀瑾选集:第六卷(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南怀瑾选集:第七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南怀瑾选集:第八卷(金刚经说什么·愣严大义今释)南怀瑾选集:第九卷(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愣伽大义今释)南怀瑾选集:第十卷(原本大学微言) 媒体评论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之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时值青年的南怀瑾投笔从戎,跃马于西南边陲。尔后返蜀,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金陵大学。他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求高僧奇士。曾隐遁于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三年,通读卷帙浩瀚的《大藏经》。旋走康藏,参访密宗大德,对藏传佛教的各派学说均有精深的研究。离藏以后,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不久归隐于杭州天竺山、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去台湾以后,先后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传学于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近年迁居香港,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南怀瑾先生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4 21: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有没有清晰pdg版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04:05 , Processed in 0.3609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