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39|回复: 0

[【社会视角】] 反百度:吁求网络公正的最强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8 0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南方网:http://law.southcn.com/flpl/cont ... content_4711494.htm



反百度:吁求网络公正的最强音

2008-11-18 08:30:42 星期二 南方都市报网络版


15、16日,央视《新闻30分》节目播发连续报道,揭露百度公司运作竞价排名的黑幕。百度被指大规模人为干涉网络搜索的结果,引发垃圾信息,更涉及恶意屏蔽,此一模式被总结为“勒索营销”,从而导致公众对其信息公正性与商业道德的强烈不满。这是继“三鹿门”事件中涉嫌删除负面新闻、辅助三鹿公司危机公关之后,第一大中文搜索引擎再次被置于广泛的质疑中。

而在早前,河北某公司通过律师提出申请,针对百度推出的竞价排名和单方面屏蔽网站等行为,要求国家工商总局对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反垄断调查。百度由此成了网络反垄断第一案的主角。同期,淘宝等网站已经通过屏蔽百度搜索机器人的方式表达愤怒;更有一大批遭到百度屏蔽的网站结成反百度联盟,控诉它的种种作为。由此看来,抗拒百度霸权的舆论风起云涌。

如果要归纳反百度风波的性质,必须要强调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随着互联网在民众生活中的日益密切渗透,网络搜索引擎早就不再仅仅是一项网络技术,它已经发展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公器。时时刻刻,它都要对海量的信息需求进行特征分析,对用户作出非欺骗的、负责任的回应。而反百度的形势说明,中文搜索的纯粹性正遭受过度的商业掠夺,人们忍无可忍,极渴望获得未被扭曲的自然搜索页面,用集体排斥百度的方式来重申搜索公正性的基础地位。

目前,百度拥有中文搜索的最大市场份额,艾瑞咨询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其份额高达七成。但诸多公开的证据证实,百度之所以被卷入系列丑闻,绝非是公众误解或所谓竞争对手的阴谋,它所选择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它的举止及道德倾向。有关竞价排名的黑幕显示,在急剧膨胀为互联网巨头的过程中,百度对于用行动促进公司的社会责任较为冷漠,也没有建立起与其市场地位相称的道德标准。这是百度的遗憾,代表着中文搜索引擎方向感的迷失。

其中,竞价排名带来了百度利润的高增长,也是它的原罪之一。这一网络营销方式早在2002年就被美国搜索业彻底摒弃,但百度对它的利用达到极致。只要肯付钱多付钱购买关键词,百度就可以将任何广告掺杂在搜索结果中,并依照价码进行高低排序,且不介意广告的可信与否。对不服从或拒绝合作的公司,百度则用屏蔽来惩罚,从而以一种近乎强梁的手段逼其就范。

不要以为百度的做法与普通网民无关,因为搜索到的(特别是靠前的)信息很可能是虚假的,它不是通过对网页和链接数据的正常统计分析得出的,而是来源于百度与无良广告的联合作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广告链接与自然搜索结果间的分野就被故意混淆了。搜索引擎有意操纵一切,民众就极可能被误导进别有用心的陷阱,沦为畸形利益链条上的猎物,公益损伤至深。

干预搜索后果,令人无法准确找到想要的信息,这已经够恶劣的了,但也只是百度模式的第一层后果。值得警惕的是,在竞价排名之外衍生了“公关保护”等百度式增值服务,它对重点客户承诺:删除负面新闻,以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则发明出一种比任意根据付费额度来排序更严重的网络控制术,进而蒙蔽民众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商业考量以牺牲真相为代价,百度走得太远了。

百度成为众矢之的,也有论者为其辩护,还试图用搜索的“准确性”置换“公正性”概念,更举出“垃圾信息是搜索不公正主因”等奇谈怪论。如何消除垃圾信息属于技术范畴,然而就反百度的各种诉求而言,重点在于廓清搜索引擎必要的独立性,匡扶互联网世界的正义论。因此,百度与反百度的争战与技术无关,其要害是要不要坚持公器属性,是否需要坚持公正的价值观。而我们认为,这是需要的。



都上央视了,不知道这下它怎么过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4 05:12 , Processed in 0.32872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