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引用第8楼cheeng于2008-11-09 09:27发表的 : 在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调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教学主体。由于想象力不是先天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培养能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中情绪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记忆力都处在最佳发挥状态,这是学习的最佳情境。教学时教师就要选好突破口,创造、利用最佳情境,激发兴趣,诱导思考,才能调动想象能力。 二、发展语言,提高想象力。教学中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在字、词、阅读、写作教学中,都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字、词不要是孤立的,应当通过联想让学生更多得掌握描绘各种形象的词汇。 三、调动想象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接触实际,培养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记忆想象就会越来越多,想象力也就会越来越丰富。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条件和途径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机,适时引导,使学生产生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推动想象力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4-4 23:29 , Processed in 0.07075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