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573|回复: 22

[【时事表】] 校园血案再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课堂上遭男生砍杀致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9 09: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内一名男生将一名上课的教授砍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该男生掏出手机拨打110报警。据悉死者曾与凶手女友保持暧昧,而死者的妻子已经怀胎五月,得知丈夫被杀后几度昏厥。
全文见http://news.163.com/08/1029/02/4PD19IFG00011229.html

最近杀师案接二连三地出,初中、高中、大学都有,老师们真得认真考虑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09: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教师还是民主党派人士啊,身份特殊,平时比较突出表现啊!



网易浙江杭州网友 ip:60.191.*.*: 2008-10-29 07:43:37 发表
众看官还没看懂。。
该男生是政法大学的学生,
精通法律。
明显他已经研究过法律的漏洞,
怎么样的情况杀人不犯法。。
比如:杀人前去医院开好证明,
证明其实无行为能力。
这样就可以大开杀戒了。。
至于教授为啥被砍死,
靠,现在大学的教授有几个不该砍呢。。

网易加拿大网友 ip:76.66.*.*: 2008-10-29 04:24:20 发表
政法大学??哈哈。活该这些大学名字被暴光。如今只要是个有点名气的大学,里面这个学院那个学系的分出一大堆,高考考出个分,只要交钱就都能进,然后以一样考入大学的学生一个待遇上课。所以一群类似于半流氓的败类进来祸害校园。估计这个SB就是这么进入学校的。很好,学校不是要赚钱么,那么出事后名字也要暴出来才公平。

大家看法现在很矛盾啊!!!

真该制定保护教师措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09: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教师的距离看来要有个度量了

我感觉这个政法大学教师没有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但是这个学生采用这种暴力办法来处理问题的态度感觉很不可思议!

这种暴力行为要坚决谴责,教师如果有问题总该遵循学校和司法的规则来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0: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内一名男生将一名上课的教授砍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该男生掏出手机拨打110报警。据悉死者曾与凶手女友保持暧昧,而死者的妻子已经怀胎五月,得知丈夫被杀后几度昏厥。

-------------这简直就是凶杀片、悬疑片、恐怖片、爱情片、悲剧片的综合片嘛。。。教授?副教授?不知道有多大年纪,如果上述属实,那这位教授的荷尔蒙分泌够旺盛的了。现在的教授不知道有多少真金白银,反正我见到的没几个有真本事的。还看到过有38岁就评院士的,和人家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啊,咱从娘肚子里就做科研也赶不上人家一个小手指头,这哪是教授,分明就是神仙啊!
     
    不知道为什么,当今社会戾气特别重。学生和教授都像是黑社会似的。绝望、仇恨的情绪在不断蔓延。教育部门真该警醒了,目前的情况恐怕已经不是单纯一个教育部就能控制得了了,需要更高国家机关的介入。如果教师、教授的思想行为都腐化了,那么他们教出来的学生能好到哪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1: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大一教授教室被砍亡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10-29 2:50:51 · 来源: 新京报  

  昨日晚10时许,几名清扫血迹的保安从中国政法大学端升楼走出。当晚,该校教授程春明在该楼被杀。 本报记者 秦斌 摄


  本报讯 昨晚,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一教室内,一名男子冲入教室,刀砍一名男教师。随即,男子报警并被警方控制,被砍教师抢救无效身亡。据悉,遇害教师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程春明,而嫌疑人为该校一名22岁男生付某。

  目前,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此事。

  事发教室是该校端升楼201教室,昨晚9时许,该教室前后门紧锁,门窗玻璃均被纸遮挡,门把手和门口走廊仍留有血迹。一张贴在该教室门口的课程表显示,昨日第六大节课(从18时45分开始)为比较法总论,任课教师为程春明。

  围在教室附近的学生们称,当晚该教室发生凶杀事件,任课的程春明老师被一持刀学生砍伤。

  法学院的学生张强(化名)称,昨晚7时许,他从该教室门前走廊经过,听见教室内传出混乱的嘈杂声。走廊内外围着很多人,大家说里面发生了凶杀案,一名男子持菜刀将程春明砍伤,刀砍在右脖颈,程春明当场倒地。

  知情学生称,事发时还未正式上课,程和几名学生还在聊天。一名男子持刀从教室后门冲入,刀砍程春明。

  几分钟后,张强看到,受伤的程春明被抬了出来,右脖子盖着纱布,但仍可见鲜血直流。

  随后,急救人员将伤者送往昌平中医院救治。急救人员称,伤者颈动脉被砍数刀。昨晚,昌平中医院值班医护人员证实,被送来的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程春明抢救无效身亡,“送来时已经不行了。”

  有现场学生称,男子砍倒程春明后,自己拨打电话报警,并被迅速赶来的民警控制。

  随后,该男子被警方带走调查。

  昨晚,警方证实,男子砍人后自首。

  程春明 1965年出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留法博士。主要讲授课程:西方法律思想史、法理学、比较法、法语、法国行政法。程春明为中国致公党党员,社会兼职为中国法理学会理事、北京法理学会理事等。(据中国政法大学网页等公开资料)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耿小勇 刘泽宁 田北北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 ... 0-29/008@025051.htm
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大家都不知道。真的很微妙。砍人的,也好像早有准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1: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易用的题目是:中国政法大学男生课堂砍死教授 疑为情杀(图)。教师的身份在这里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凶手杀人也并非因为死者的教师身份。
现在的门户网站也不太厚道,为了吸引眼球,采用这么个有噱头的题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1: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天人合一于2008-10-29 11:21发表的 :
法大一教授教室被砍亡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10-29 2:50:51 · 来源: 新京报  

  昨日晚10时许,几名清扫血迹的保安从中国政法大学端升楼走出。当晚,该校教授程春明在该楼被杀。 本报记者 秦斌 摄
.......


据说是本教授和那个男生的女友关系暧昧。简单联想一下现在各校的博导蠢蠢欲动的仅有的那点力比多,大概是可能的。
现在大学校园中师生关系多是淡漠的,而且该男生是主动投案的,看来积怨很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2: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没有道德是很恐怖的事情,会误导民众,导致不良情绪的发生,《北京青年报》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件报道的和火车上的情色杂志一样的,相比而言,《新京报》要客观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2: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4: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死者和凶手哀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5: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因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7: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在校园里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没收可能的凶器。
特别是在教学楼内,实施安检,配备保安巡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8: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春明 1965年出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留法博士。
就这边来看,很可惜,在法国能真正法学博士毕业的,全国都没有多少。
太难了!
8发表其它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8: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没啥好说的了,这个社会有很多问题,很多病态,流通速度快了,范围广了,自然哪都会出这类的事吧~ 法律学院内的犯罪也不是什么希奇事,身边也发生过法科生,暴力冲突的,刑法学 刑侦学学得透彻的话 就该知道脱罪比考个博士还难。
自重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20: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个网易的博文,作者不详,我感觉写得不错,有人文气息,稍微有点愤了(特此声明,本人是法大人,偶热爱法大,绝无给母校抹黑的意思)

程教授之忆


国春,来自政法大学2002级,我的师弟。他总是对1999年入学的政法生大加抨击,说:你们99级风气不好,本科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摇头晃脑地“搞学术”,妈的,博士搞学术让人理解,本科生对人对事的体验都不完整,“搞学术”不是太滑稽?浮躁!

国春的很多话我都只是赞赏而已,独独以上评论,被我引为佳句,时时把玩,并常常作为一面镜子,摆在很多人面前,照出他们尴尬的一面,一笑!

99级的确有很多人在“搞学术”,他们“搞学术”时,就像很多“白领”在嘴巴里不停地夹杂英文单词一样,不停地用夹杂着“乌尔比安”、“萨维尼”、“罗马法”的句子说话,刻板而呆滞。

但有一点,国春可能没有想到,“搞学术”时的刻板和呆滞只是很多人披在身上的装饰,在装饰下面,仍然有一颗充斥着功利与渴望的心——

他们借着对“学术”的热情,热情地围在教授们身旁,借着解读“大师”的机会,来细细地解读原本平庸的教授,以此来换取亲近教授的机会,进而可以面对面地对着那些平庸的教书匠狂拍狂捧狂献媚,功夫最深的那些同学,就可能得到教授的赏识……接着,就能被教授不时提点,没准儿,还能被评个“学术之星”什么的,当然,一切的着眼点在最后,那就是:考研的机会就能多出很多,例如,即便在公开的国家研究生考试中败下阵来,也可以在教授的提点下柳暗花明,呵呵。

国春啊,他们岂是浮躁,简直是狡猾啊!

程春明教授就是那些被围起来的教授之一,2002年,他刚刚带着留法十二年、四个法国学位的光环来到政法大学。在政法众多的教授中,例如苍白于外而机谋于内的龙卫球,摇头晃脑又乏味不堪的郑永流,年纪轻轻却死气沉沉的王涌,等等,程教授以其热情、开朗、奔放、坦荡的风格在即刻间就独树一帜,成为众多学子慕名不已的中心人物(当然,也是众多狡猾的同学争相吹捧的教授)。

政法大学有太多的教授、辅导员,与学生亲近,其实是想利用学生,利用学生的家境、利用学生的吹捧,或想得到学生的女色。

课堂上,他们佯作风范,内心里却是不可一世的高傲与隔膜,学生哪会有见地和问题可值得大爷一看!

课堂下,他们停在学生的笑脸中间,以笑脸相对,但从不会认真地倾听除去吹捧之外的其他语言!

夜幕中,他们哄女生上床,却只是在自鸣得意地认为自己在玩弄和交易而已!

没有师德,没有交流,没有尊重,没有爱情……什么青春物语,什么血气方刚,什么二八幽怨、什么细腻敏感、什么刻骨铭心,他们一概看不上!只有他们自己,那学生中的反响、那评议里的职称、那身体上的欲望、那龌龊不堪的追求,只有他们自己,才唯一重要!

程教授有很多缺点,但他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曾真诚地认为学生值得尊重和赞美的人!据说,他写过一首诗给即将从政法大学毕业的女生们,——

六月里的梧桐枝中

有一只孤独的布谷鸟

头顶着烈阳

期待着秋日的辉煌



六月的校园中

有一群待估的骄女

头戴着学士帽

盼生活一份轻松



六月的思念中

有一位旷世的天使

匆忙中莞尔一笑

留给我两份憬憧



六月的一切中

有一个硕大的问号

永恒的追寻

不正是一场春梦……

诗非佳作,但仍如实记录了他瞬间爆发出来的对政法学子的依恋和赞美。在他的眼睛里,我们的同学中,“有一位旷世的天使”、“ 有一群待估的骄女”、“正在进行永恒的追寻”……

他还说过:在我们聪明的法大学生面前,任何一位不思进取的老师随时随地都可能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我也有此感悟。所以呀,我现在正在拼命充电,以不辜负我法大学生的聪明和睿智……

政法大学的同学,都应该认真回忆一下这个人,在我法大之中,曾有过这么一个教授,拿捏着生硬的法式风格,操着难懂的楚地国语,去认真地倾听一个个在自大和自卑的折磨中孤独彷徨的灵魂的叫喊,他口才平平,文采平平,但独独是他,让我们见识了一种平等待人、力求知人的老师的健康派头。让我们谢谢他!

在昌平,在学院路,我们再也看不到那条标志性的花格裤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2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志性的花格裤子,让我想起了程春明,虽然我一向不喜欢他
本来他马上就要调到北航法学院了,正在这时出了这样的事情
是是非非,不予以评断了吧,对于逝去的人,总是要有些尊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2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中的程春明(片断)

在法大上学的时候,听很多人说起这个留法博士,不过我不是很信,因为没有直面接触过。后来直面接触过一次,有一个师弟硕士论文答辩,去作亲友团助阵,恰好那一组,程春明在做主席。他长得很像越南人,让我想起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壳》中的越南兵,很瘦,看上去是很酷的。他讲话口音很重,我一听就知道是我老家附近的人,声音很大。中间休息的时候,他正好站在我边上,我就搭了个讪,“程老师您是某某(地名)人吧”,他很惊讶,问我:“你怎么知道”?我说“您口音很重,能听出来”,其实我是善意的,但是他有些生气了,反问我:“我有口音吗”,这个“我有口音吗”都有很重的某某口音。我有点尴尬,不知道他怎么就生气了。但是他的态度是很平等的,并不是在摆着一个老师的架子压学生,而像一个和我平等的人,听到了一句让自己不高兴的真话,就真地很平等地生气了。没过几秒钟,旁边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声音,“程老师有巴黎口音”,是一个我不认识的女孩子,也许是他的粉丝吧。然后他就走了。当时我和旁边的师弟都忍住了笑,不是笑他的口音,而是笑旁边那个女孩子的机敏反映。

看来程春明的口音是很有名的,他可能很不愿意别人提到,而我就太不会说话了,虽然不是恶意的。现在读了这篇博文,我很同意这个作者的评价,这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一个总是把自己毫无隐藏地暴露在别人面前的人。我曾听人说过,说他曾经为了什么事,在教学楼的楼道里放声痛哭,哭得很伤心。不管是为了什么事,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率真的人很少见了。

逝者已去,是非难说,也许他生在法国作教授,他不会被人砍,他也许只是生活在别处,虽然说话带着浓浓的荆楚乡音。

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让人沉痛,尤其是认识的人。愿死者安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几句稍微有点不敬的话,不是恶意的.程春明长得很有特征,很瘦,脖子很梗,颈动脉清晰很见,说话的时候有时很用力,都能看到青筋在动。这样很容易被人砍到要害,菜刀是一般的凶器,不见得很锐利,如果没有砍到颈动脉,抢救及时,应该不会死的。

现在当老师很不容易,不管在哪里当老师,当老师很多时候要履行给学生当心理医生的职责,但这本来不是老师的职责,而且绝大多数老师都没受过这样的训练,有时候遇到心理问题很严重的学生,处理不好,就会给自己惹很多麻烦。楼上那个博文说了,“认真地倾听一个个在自大和自卑的折磨中孤独彷徨的灵魂的叫喊”,太传神了,大学里有很多这样孤独彷徨的灵魂,尤其在这个急功近利、人和人阶级判然的时代,稍微心理素质差点,就会走极端。要不然,犯不着为了这点事杀人。

22岁,就这么把别人断送了,也把自己这样断送了,太不负责了,他的父母只有这一个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22: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程春明教授初来法大,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校园里,老师和学生席地而坐,谈天论地,古今中外无所不谈。程春明是个个性很鲜明的人,总穿格子裤子,有时候会带顶古怪的帽子,显得不伦不类,但是他却坚持认为他很有品味。他有着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法语估计发音也有些问题,有次法国孟德斯鸠大学的高德松教授来访问,一场讲座被他翻译的惨不忍睹,但他执意认为是听众水平有限,而不是自己翻译问题。

虽然他是一个我不怎么喜欢的人,在这场惨剧之后,我心情确实很沉重的。一个鲜活生命的意外逝去,总是让人在震惊之后,便回忆其和他有关的一些事情来,这时候再来看这些事情,会有另一番体会,现在想来,程教授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是不会假意隐瞒自己的感情的。

逝者已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学生太激进了吧;应该看出来很恨。
如果老师有过,既然很恨,死都豁得出去(杀人偿命),那么,不妨拿起法律武器(专业);
要么,实在气不过,还应该有很多出气的方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7 22:24 , Processed in 0.48692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