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43|回复: 5

[【政法哲学类原创】] 说服的体系系列7篇(原创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4 1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篇东东是一时兴起在博客上写的,算是对这方面思考的一个总结。不是论文,用语难免不够严谨,只算把话说明白了。热烈欢迎拍砖。
  其实,后面还想写写人文科学的,忙了放下了,回过头思路没了。只好再放放。
---------------------------------------------------------------------------------------------------------------------------------

  说服的体系(1):数学、科学 (2008-08-26 16:58:51) [编辑][删除]
标签:科学 哲学 数学  

  这是偶对数学、科学、辩证法、哲学、宗教的总结,欢迎拍砖。

   如果说科学、辩证法、哲学、宗教有什么相似的话,那就是他们都是说服人的体系,说服人相信世界就是它们所解释的样子,根据它们提供的思路就能理解世界,并可以按照它们去认识、改造世界或者是处世、处理事情。这几种叫做体系的东西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术语和思路。
  科学近代才兴起,特点是由伽利略的所倡导的实证方法。到后来,科学形成了一大套概念体系,也始终控制在实证信念之下。这套体系的特点是:
   1、每个概念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确定实体对应。不存在没有实体对应的概念。
   2、概念间的关系都能在实体的关系中验证。不容许存在不可验证的关系。确定的实体和确定的关系构成了实证的基本特征。(1、2条没说清楚的,参见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事态)
   3、对世界解释和预见是一致的、确定的。
   4、解释的现象可以按照确定的程序重现,如果需要工具,那么工具可以按照确定的程序制造。
   5、以数学和形式逻辑作为发现概念间关系的工具。
  
   数学与形式逻辑作为科学的工具,面临如何自证的问题。对于形式逻辑来说,是休谟悖论。形式逻辑和数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区分世界的基本问题,或者说是人要用语言表达世界时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使用语言,逻辑和数学的基础就必须是自明的了。应用规则者必须在规则之外。
   形式逻辑中,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要解决是从属的关系问题,三段论解决的是类属问题。数学的基本问题,是排序和计算。语法也是一种排序规则。所以,有意义的表达都离不开逻辑和数学的基本问题。逻辑界定表达与什么相关,数学界定怎样相关。形式逻辑比数学基本,数学是在形式逻辑区分事物的基础上排序和计算的。这两者在集合论中被统一了。
  原则上,每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够通过标准的训练,通过相同的程序,获得科学所确定的现象结果。这是科学说服力的根本来源。
----------------------------------------------------------------------------------------------------------------------------

说服的体系(2):辩证法不如阴阳术数
   辩证法是很迷人的东东,黑格尔的“正题——反题——合题”就迷倒很多人。而且,经过改头换面之后,据说辩证法居然姓“科学”了,是放之宇宙皆准滴万能规律。至今还在狠狠滴毒害青少年。以前就此写过一点:
   先看看规律是干什么用的。规律嘛,就是拿来反映了各种现象必然联系的东西。各种特种规律都是有特殊应用领域的,通过明确的概念来确定,要说的是哪些事物,然后再说明这些事物之间的固定联系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些特殊规律一开始就很明白的规定了要涉及的东西。这样,再说道这些东西的联系的时候,就没有歧义了。 可是现在辩证法居然说,这三个规律是放之四海皆准滴。
   那就首先要问一个问题:要用这三个规律的时候,要怎样确定这些规律里面涉及到的事物呢?比如矛盾统一规律,就要首先确定是哪个是矛哪个盾是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吧?量变到质变规律,要首先确定到底要看哪个东东的量吧?否定之否定规律,要首先确定这个否定是对哪个层次的的否定吧?可是,要人怎么去认定捏?没有任何方法。
   来试想一下,一群人打算用这三个规律指导一下实践,于是就要确定哪个是主要矛盾、哪个是要监测的量、它将从哪个层次否定到哪个层次。结果,只能是一堆人瞎掰,谁都不服谁,最后,从舌头到拳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PK,最后,被拳头”说服”,接受了其中的一个瞎掰。这就是这个三个规律能够大行其道的国家里的普遍规律:谁拳头大公章大,谁就有这三个规律应用的解释权。
   辩证法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事后说得头头是道,事前拿来应用毫无头绪。所以,辩证法是非科学的。科学是实证,辩证法是辩证。两条路,不相干。
   还有一类东东和辩证法有得一比,就是数字玄学、阴阳术数。特点是相信有一个纯粹数字的东东在暗示着世界的秩序,古人发现了这些东东,用数的方式表现出来了。比如,认为金字塔的方位、边长、重量等等的数字都蕴含着神秘的意义,埃及金字塔的数字之谜http://www.biobox.cn/swdbk/zrzm/70000170_068.htm。这只属于展示性质的。最神秘的还数周易的阴阳术数。周易阴阳学说,不但有一套有关数字的解释,更有一套指导如何将之应用到实践的方法和程序。最要命的是,按照它的方法,居然可以取得一定有效的结果。为什么会有效呢?
   比如预测,在 说服的体系(1):数学、科学中说了:“ 应用规则者必须在规则之外。”可是,周易预测反其道而行之,它把应用者放到了应用之中,一句爻辞,一个卦象,是什么意思你自己解。这个猜解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对应关系的过程,叫取类比象。比如,八卦每一卦、每一爻位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都有具体的对应,中医里,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也都各有对应的现象。一大堆古往今来的有效案例降低了获取经验的难度。取类比象是阴阳术数与具体现象建立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引入了人的感觉、直觉思维、心理暗示等等因素。这些因素与社会经验的关系很大。所以,周易预测、中医等等要经验丰富才更有效。使得人似乎有迹可循, 这就是阴阳术数令人迷惑的秘密所在。身心的关系到现在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搞不定,只能给阴阳术数留个地方了。   
   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只有把语义跟现实的事物对应下来,语言的陈述才对实践有意义。如果没有把语义跟现实对应起来的方法,语言根本反映不了实践,更谈不上指导实践。一句话,辩证法是语言的游戏,扯谈。
   科学理论研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把建立了确切对应关系的事情说清楚,而没有建立确切对应关系的,科学是说不清的。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说的就是科学语言的规律:能言说的都能说清楚,不能言说的应保持沉默。
---------------------------------------------------------------------------------------------------------------------------------

   说服的体系(3):哲学与宗教
   就近代来说,宗教纷争引起怀疑论,最终形成两条消除怀疑的路径。一条是斥诸于思辨的笛卡尔“第一哲学”。“我思故我在”求到了基于人的心灵的第一真实。另一条是由伽利略开始的、斥诸于公共感知能力的实证方法。前者被称为近代哲学的源泉,后者被视为近代科学的发端。前者可以不附加任何概念而通过合乎逻辑的语言确定。后者依赖于感知,这就有语言是否反映感知的问题。语言与心灵是分离的,所以,语言和事实是否分离,只有天知道。因而,实证结果的认定只能通过民主的方法认定,假定每人都是说实话。
   对物质世界未知的探索必须依靠感觉,而哲学在真实的判断上只能提供身心的说明,随着技术与科学的合流,科学带来了人对世界把握的力量。于是,凡是科学解释到达的地方,哲学就自动退出。到最后,哲学只保留了与身心相关的领域了。比如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世界是什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都是价值观的问题,哲学说服人的方法,除了逻辑,就是对日常生活体验的解说。陈嘉映说,哲学是日常语言对世界的理解。很恰当。
   这类问题,也是宗教的核心。不同的是,宗教使用了人的感知,通过修炼仪式增强了相同的体验和认同。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宗教的说服,一般都描绘一个彼岸和神秘力量,承诺通过一定的途径修炼可在达到。修炼方式,一类是身心修炼的,如瑜伽与气功;一类是团体活动认同,如礼拜、教会一类。前者提供了身心介入的方式,这个领域科学还有很多问题难以解释,后者使用了群体心理。最重要的是,这些仪式是和宗教价值观紧密结合,加强了宗教的说服力。
   虽然从思辨的角度上说,哲学的第一真实无可辩驳。但身心体验上,宗教远胜哲学。流传下来的宗教价值观总是劝人向善,哲学的价值观还是多元的,向善的价值观靠纯粹的意志支持。宗教价值观则是由信仰、仪轨和身心体验支持。在价值观说服的支持上,宗教优于哲学。
   宗教出于对彼岸路径的独占和仪轨体验的神秘,对信众都设了神秘的门槛,比如佛教讲根器、基督教讲上帝的选民、道教讲悟性。信众因此分为三五九等。哲学至少是基于逻辑的,属于能说清楚的。所以,原则上,哲学对信众的资质没有限制,只要智力正常就可以。这是哲学优于宗教之处。
-----------------------------------------------------------------------------------------------------------------------------------

说服的体系(4):说服的结构
   这里所说的说服力,是指信服的说服,而是不思政那种威逼利诱的说服。虽然宗教也有天堂利诱和地狱恐吓的成分,但那毕竟不是现世的报应。
   如果承认科学、辩证法、阴阳术数、哲学和宗教都有说服力……这句话有问题,没说服力会有那么多人信嘛? 那么,它们各自使人信服的路径,就隐藏了说服的结构。
   人被说服,来自于相信说服体系是真实的。说服的结构就是那些使人相信是真实的那些因素。
   哲学和宗教,都是对日常世界的解释。但哲学是从彻底的怀疑论出发,只用思辨就得出了第一真实。逻辑是哲学的工具。宗教将身心体验作为验证真实的途径,并通过对路径的独占性解释,证明核心学说的真实。
    阴阳术数和辩证法都构造了一个模型。辩证法通过对模型要素解释的随意性来获得对世界的解释,从而证明模型的真实。阴阳术数通过对身心关系的利用,来获得有效的证明,通过有效,证明模型的真实。
    科学是用实证来解释世界。实证背后还是有假设的。这个假设可以称为语言的有效性。也就是假设按照感知表达是人使用语言的基本规则。皇帝光PP,大家可以说他的衣服很华丽。但也都知道这是不对的,都不认同衣着华丽就是光PP。实证是建立在这种语言日常使用规则之上的。由于实证可以重现,所以,智力最平庸的人也可以通过实证检验科学命题,这构成了科学的民主特征。对实证的认同和对词汇语义的认同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说,科学是具有最普遍说服力的体系。因为,它的认同规则和日常语言一样,可感知的形式就是它要解释的全部。这样,对日常世界的解释,科学和哲学都是完全基于逻辑的。但哲学的解释不实证,一遇到实证的科学,它对日常世界的解释就瓦解了。所以,科学前进一步,哲学就退一步。古代哲学常常用日常生活事例来说理,但到了现代很难了。因为多数日常事例已经被科学解释了,只有在价值观方面,也就是哲学的本来领域,还可以用用。现在说用哲学一类的,不是骗子就是没整明白。哲学在当代,只能论说,谈不上用了。
   人认同真实的来源,也就是说服的结构:
   日常语言——思辨——事后解释——身心体验——实证——日常语言
总结一下:
   科学的说服力来自逻辑语言解释与预见的实证统一。实证——日常语言——思辨
   阴阳术数的说服力来自事后解释和非完全预见的统一。思辨——事后解释——身心体验
   辩证法的说服力来自事后的解释。日常语言——思辨——事后解释
   哲学的说服力来自于日常语言思辨对世界的理解。日常语言——思辨
   宗教的说服力来自于个人体验对世界的理解。事后解释——身心体验
------------------------------------------------------------------------------------------------------------------------------------

说服的体系(5):科学的结构
   这个系列的来源,是一直想弄明白为什么绝大多数人相信科学?科学是什么?读过很多东东之后还是不明白。钱兆文的《科学究竟是什么?》考察了科学的起源、科学的进步和科学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之后,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它是人们对自然现象产生原因的一种猜测或解释,而以这种猜测或解释为前提推导的公式、定律等可以得到人类经验的证实。”
   既然是猜测或解释,就说不上正确还是不正确,科学和真理更是两码事。这既是科学的谨慎,更是科学的谦逊。方舟子、司马南之流到处拿科学的大棒打人,是政客投机了。政治运动说白了也不过是另一种非理性狂热。非科学在中国很盛行,原因无非是社会对科学和各种说服体系之间的区别不明了,很多人认为其他体系也足以说服他们。
    对比这几种说服的体系,科学其实是最复杂的一种。其他的体系都是在日常语言和常识中运行的,只有科学明确使用了逻辑语言,并且对概念关系要求实证,拿维特根斯坦式的话语来说是:概念和关系都要求有事态来对应。而事态是由人的感知来确定的,而且,只有自由表达才能保证表达对感知的真实,于是,自由表达、民主决定成为了科学体制的一部分。这样,科学的结构是:
   逻辑语言——概念体系——事态——感知——自由表达——民主
   逻辑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的规范化,感知是每个正常人的能力。日常语言和感知是人社会和社会人必不可少的要素。科学的强大说服力,正来源于它对人和社会本身存在方式的接近。科学和民主作为体制,本是一事的两面。一个不民主的社会,科学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一个不崇尚科学的社会,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民主。
   一个皈依了宗教的同学,曾来谈“信”,我说,如果从说服的角度看,科学只需要最平庸的智力和足够的耐心,因此,才成为信众最广的“宗教”。

   瞎写完了,把想到的都说了,想到哪里写哪里,没什么逻辑结构,可能不是很明白。反正我自己明白了:-D。哈哈,把想法写下里,能让想法更清楚。写写博客还是有好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又写的两篇
------------------------------------------------------------------------------------------------------------------------------

说服的体系(6):方法决定本质:被限定的科学

   拜辩证法所赐,全中国人民除了台港澳外加蒙古贝尔加湖外兴安岭库页岛半个长白山蔵南江心坡白龙尾岛等等,从小就被教导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可以认识万事万物的真实规律滴。辩证法那个东东自称宇宙第一大法,放之四海皆准,当然需要这么个小兄弟帮抬轿子。如果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那辩证法宇宙第一大法的牛皮即使是有也没底气吹了。
   翻历史一下可以发现,老黑老马之流在吹辩证法这东东的时候,正是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经验科学唱主角的时期。科学从神的仆从翻身变成新上帝的“主义”,但到老马那时已经是回光返照,一入20世纪,就被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扫到角落去了,爱因斯坦一句辩证法是没用的玩意儿甚是恰如其分。这样一个当时已经衰败的东东被某些人当神一样抬到中国来,搞的现在国人思维落后西方上百年。历史真是糊弄人啊。
   所谓人的认识能力无非形式逻辑、数学加实证。在形而上这一端,形式逻辑、数学被当作证明概念联系可靠的工具。可是,这对难兄难弟却无法自证自己是可靠的。这一点在 “说服的体系(1)数学、科学”里面,用语言的本性来作为解释,应该说是符合事实的。但是,解释不是证明。不能自证还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那么,假设形式逻辑、数学可靠性可以不正自明的。以它们为工具建立起来的科学就真的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吗?也一样是不可能的。
   科学理论的建立,大体有四步:一是现象的采集,二是总结出若干经验规律,三是建立假说,用概念及其关系尽可能解释经验规律。第四步是从多个假说中选出优胜者。但这四步中都没有可靠的保证。
   一、现象的采集方面,雨僧兄已经写了《不确定呵,不确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25fcc0100aj82.html 总的来说,对于无法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对象,获取信息完全依赖于仪器。人闹不清到底感知到的信息是仪器制造出来的,还是研究对象的本来面貌。所以,需要多种不同思路的仪器和方法去研究同一个对象。但又很难确定到底有多少种途径。因之,人所能感知到的,受到既有思路和制造仪器手段的制约,只能感知仪器让人感知到的。在社会科学,这种方法和现象互相作用的同样存在,甚至更加明显,因为人的交流本来就是相互影响的。库页岛兄指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不能延伸到宏观物体,从实证的角度来看是不错的。但在方法和现象互相作用这个论题下面,雨僧兄的发挥并没错。
   既然如此,就谈得上认识事物的本质。如果真要说本质,根据上面的理解。大概可以说:方法决定本质。
   二、经验规律的总结依靠的是不完全归纳法,从单称命题中产生全称命题,但这条通道的必然性被证伪主义否定了。在单个经验事实和经验规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通道,只能依靠人的信任去弥补。人的信任是半理性半非理性的因素,是不太可靠的。
   三、科学理论从建构的角度看,确切来说并不是直接解释具体事物,而是用来解释经验规律的。经验规律包含了具体事物相互影响连续变化的固定模式。经验规律的归纳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果对某个经验规律都适用,人事实上并没有逻辑能够证明哪个理论反映了事物的本质。
   四、科学共同体在进行理论评价时,总是受到几条来历不明的规则左右。这些规则很难证明其可靠性。一条叫简单性。科学共同体面对多个竞争的理论时,会倾向于选择更简单的理论模型。为什么呢?只对于这个领域来说,一种说法是人之初性本恶,大家都懒,选个简单的可以一块偷懒。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人的欲望很多,在这里省点气力可以用来满足更多的需要。
   又一条叫一致性,当一个公式可以解释很多层次的现象的时候,即使有些层次已经有了更简单的理论形式,大家也倾向于接受那个虽然更繁琐却能够提供统一解释的模型。原因说不清楚,大概是一致性给人以整体统一感,符合人完美的审美观念。不过,只要有可能,又还会用回来那些简单的形式。这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整一个实用主义。可见,事物的本来面目根本并不是科学所追求的。
   此外,还有逻辑的连续性跟流畅的美感有关联,象对称性等审美观念也曾影响过科学理论。还有一个更搞的是有效性规则。就是要产生更多可供研究的问题。比如有人反对宇宙大爆炸学说,因为其中引进了一个目前所知的物理规律全部失效的奇点,这是违反科学的实证信念的。可为什么还被相当普遍的接受呢?原因除了曾经预见2.7K°的宇宙背景辐射,还可能在于能够给科学研究带来很多更深入的新问题。比如,在时间出现的那一霎,空间同时创生,与时间对应的物质形式是什么?如何去证明这种形式具有与时间同时创生的性质?从宇宙膨胀的角度看,红移出现似乎意味着超光速的存在,那最初的那个物质形式该是什么传播速度?怎样传播的?有媒质吗?用什么实验或者观测事实证明?等等
   从这些看,科学理论至少是人认知的局限、实用主义、美感和研究共同体共同利益的产物。在这么多来历不明的规则之下产生的优胜者,如何能让人确相它的可靠性?只有到目前为止比较可靠的现象对应性而已。
   
----------------------------------------------------------------------------------------------------------------------

说服的体系(7):从劳动价值论看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社会科学有没有“科学性”?也就是常言所道的那个“真”。也就是反映了事物变化对应性的认识产物。很多人认为社会科学就是各扯各的谈,没有也不可能有自然科学的那种“真”。这个问题很好解,只要问问“社会活动有没有经验事实”就行了。如果有,那么社会科学也有“真”,反之,则没有。要说明的一点是,偶指的社会科学,是指研究社会活动的科学,不包括文史哲。
    为什么“社会活动有没有经验事实”可以成为回答社会科学有没有“科学”的G点?因为,所有科学都是建立在经验规律基础之上的,这是科学实证规范的要求。这对自然科学不言而喻,对于社会科学来说,经验规律和经验事实很难分清楚,因为,有些经验事实是个人的体验,只有在社会活动中才能见到它的作用。而作用的结果就变成经验规律了。
    社会的经验事实当然是有的,可以被社会调查所证明。比如经济学的经济人-理性人假设。再比如六度理论,看到消息说被微软证明了?还有马斯洛凭空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被多次社会调查所证实。《说服的体系(6):方法决定本质》说的方法很明白的是指获取事实、现象的方式,而不是指思考方法,或者思考的角度。
   社会活动的经验事实对社会科学理论的作用,和自然的经验规律对自然科学理论的作用不太一样。自然的经验规律是自然科学理论建立的材料。而社会活动的经验事实是社会科学理论的核心假设。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自然科学理论只是描述自然,是一种纯粹的探索活动。社会科学理论在解释社会的同时也在塑造社会,是一种塑造活动,因为正是社会问题才使得人注意到了经验事实,并试图以经验事实为基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简单的说,社会科学理论是以经验事实为出发点,对社会现象和发展的解释。所以,社会科学理论是不是“科学”就看它的核心假设是不是经验事实就可以了。
   比如老马的劳动价值论,自称是科学滴,并因此长成了SH主义的科学,再根据辩证法的科学,生出科学的原始社会。用这条标准量一下,就可以发现此科学不是彼科学,整一个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自恋。辩证法的游戏跟科学无关,以前说过了。现在只说说天生丽质是自恋的原因。
   其实劳动价值论的生命,在30年代哈耶克参与的那场社会主义核算大辩论里就已经死亡了。但那是实际应用的证伪,本帖再从科学特征的角度扯扯。劳动价值论的死穴,是无法解释具体产品价值的对应物。一方面,老马在那个分析方法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只能试图通过对商品交易的分析来获得对经济的解释,通过方法工具的“科学”,来显示理论的“科学”;另一方面,却无法解释为什么野生食物和人生产食物可以具有同样价格。人在对这两者付出的劳动显然是不一样的。于是,老马想出了个歪主意,取一段时间物价的平均值作为他所主张的价值的对应物。但是,这个地方违反了分析方法的规范。分析方法是以事物的内部结构来解释事物的属性。老马用宏观现象解释微观现象,中途换马,说明他的研究方法不是分析方法,是借分析方法的“科学”皮卖狗肉。
    深一点看,科学的概念都是要求有实体相对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也要求有实际联系或过程相对应的。这点在《说服的体系(1):科学、数学》已经说了。而劳动价值论中的抽象劳动是没有实体相对应的。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认为价值与人的需求无关。但又承认产品有自然价值,可是对于实际的产品,又无法提供辨别和衡量自然价值和价值的办法。也就是说,这个理论是没有实际的联系或过程与之相对应的。这已经很明白的显示出这个理论是非科学的。
    举个例子说,人使用东西是由于它有价值,这个价值是价值的最终实现形式,所以,使用价值就是价值的本来面目,它由人的需求而来。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直接体现,是一切价值之母。其他的所谓“价值”实际上只是价值的来源。由于人的需求是变化的,从根本上说,无法拿个什么公式来算出人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也即是说,具体产品的使用价值是无法确定的,也就无法用平均价格来表示具体产品的价值,更别说是其中的一种价值来源。是人决定了需求,不是产品决定人的需求。平均价格作为一个宏观的平均值,所能表示的是整个供求关系中产品类型之间的比价 ,只有相对的意义。平均价格用来来表示具体产品的价值,再指定价值是劳动生产的,与需求无关,就是整个关系倒了过来,就变成了生产决定需求。具体的形式,短缺经济。短缺的极致就是凭票供应。实践老马理论的国家都搞成了凭票供应,那是很理论依据滴。老马的理论最终导致生产决定需求,实在是对他整天价的鼓吹人的解放、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之类高调的讽刺。嗯,这倒是很唯物主义,通过物来“主义”人。
    很多人被三脚猫论洗脑,片面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限定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有道理。放到社会科学来就扯谈了。可是,这句话在基国偏偏就是针对社会来说的。社会的运行受权力制度和行为模式决定,一个权利制度的变化,往往需要社会付出痛苦的代价,行为模式的改变往往等到换过几代人。老马great的理论搞死了上亿人,偶们great的祖国也在其中供应了X千万的指标。再如《金赛性报告》,当年导致了欧美性革命,换了几代人才又正常了点。后来爆出他的样本都是性活动异常者,根本没有代表性。算起来,三脚猫论是当今中国成毒食大国制假大国贪腐遍地民生疾苦地震政府不倒学校倒的思想根源。社会科学理论实在是不能轻言实践检验。只顾眼前,行之不远。
  再看被视为现代经济理论基础之一的边际效用学说,它所依据的是人对产品使用的边际效用。这是一个经验事实,每个人都可以轻易的验证。符合科学理论的特征,因而,是科学的。可惜被老马斥之为“庸俗”,还认自己的理论是政治经济学。庸俗这个词用在学术研究领域其实和泼妇没理骂大街一样的性质。偶怎么看怎么象搞政治搞出来的经济学说,而不是政治层面上的经济研究。
  一个社会科学的理论可以由于它所依据的经验事实对社会不具有普遍性,而表现出缺陷。但不能一个经验事实都没有。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在建立在它所研究领域中的多数经验事实之上的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9: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量100,一个回帖都没有。贴写到这个份上也是够失败了。郁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07: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看这东西有点苦闷!回的人当然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14: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学问需要耐得寂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18: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就是读起来比较枯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8:05 , Processed in 0.2201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