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27|回复: 10

[【问道台】] 儿童气质与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7 23: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童期的早期阶段是一生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复杂、最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时期。早期适宜的经验和环境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而有害的经验,不良的环境则对脑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婴幼儿本身具有的气质特征又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如何使婴幼儿所处的早期教育环境与本身气质相协调,为儿童找出一种最适合的促进智能发育的方式,从而使其生理和心理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方法尤显得重要。在家被过份照顾、溺爱和娇宠。这种方式剥夺了儿童在生活中的自身锻炼机会,造成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不足,使其自信心受到影响,往往表现出紧张、害怕。一旦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发生改变,他们便不知所措,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压力表现为内向退缩与之相反,父母过份严格与苛刻的管教,超出了儿童当时的承受能力,儿童对这种要求,表现无能为力,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长期这种负强化可使儿童失去自信心,使其好奇心遭到挫折。这种使其在新的环境中缺乏尝试的信心,表现为自卑,神经过敏,消极被动,甚至回避等形式应付周围的人和事。
  心理因素-儿童气质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以某种方式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先天倾向。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主要由生物学因素决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是行为的表现方式,体现了行为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反应方式、活动水平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气质特点直接影响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气质与教育

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有关研究表明气质特点偏向消极的儿童奠定了行为问题的基础,这些儿童的行为经常会达不到社会化的标准,因此被视为行为问题。同时按社会化标准要求这种气质特性的儿童也容易与他们发生矛盾,更加促进了行为问题的发生。行为问题儿童在气质维度上表现出活动较多,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无规律,对新环境或新刺激不易适应,情绪反应强烈程度高,主要的情绪表现为消极、不愉快,专心于活动的时间不持久。某些气质特征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密切。五种气质类型:易养型(E型)、难养型(D型)、启动缓慢型(S型)、中间偏难养型(1一D型)、中间偏易养型(1一E型)。在5种气质类型中,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在不利的环境中发生各种行为问题的危险性较其他儿童大,启动缓慢型儿童行为问题较易养型多。气质特征本身是“中性”的,并不意味着对以后的任何疾病都有预见性,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才有较强的预示作用。Bagley等的研究提示,困难型气质、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和母亲紧张的相互作用预示了行为异常的发生,并且这种关系呈螺旋式上升和螺旋式下降,即不利条件诱发更进一步的不利,在儿童引起不良的行为后果。据Chess S等报道,当父母和社会的要求与儿童的气质相协调时,很少出现适应不良,处于产生“调试良好”状态的儿童会获得最佳的发展;反之,当“调试不良”时,儿童易出现行为问题。因此,儿童的性格与父母是否调试,以及其他的变量对行为结果是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0: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气质与教育

•1 家庭教育 
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报告父母教育方式是对儿童行为问题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之一。父母对子女教育方式一般分为宽松型、严格型和说服型,国内外研究表明,前两种方式均不利于儿童心理行为的正常发育。父母的长期拒绝否认、过分溺爱、过分担心和过度保护、惊吓以及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与儿童行为问题有关。StrausMA等研究发现,对儿童进行体罚会增加儿童日后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率。此外,父母双方对子女教育态度不一致,使儿童处于不稳定和矛盾的教育氛围中无所适从,久之发展成为多重心理品质,从而造成人格和行为上的偏异。父母应对孩子多一些感情上的关怀,重视教育孩子的方法,给予良好的认知刺激和适宜的期望,培养和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以后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2 父母情况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个崇拜者,儿童经常模仿父母一言一行,所以父母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父母的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构成了对儿童抚养的基础。因此,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更容易接受现代育儿知识,从而对子女的社会行为、道德规范和生活习惯给予正确的指导,减少孩子发生行为问题。有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母亲支持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不支持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母亲情感支持行为使儿童感受到温暖和爱,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十分有利。母亲情绪不良或患精神疾病的儿童易发生行为问题。母亲的情感可影响母-儿依恋关系的质量,母亲情绪消极会使孩子缺乏对母亲的依恋感及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而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母亲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0: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气质与教育

大,也可能是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多存在人际关系紧张,这些儿童与其母亲相处较好,母亲相对能容忍他们的行为所致。
•3 家庭气氛 家庭稳定、家庭气氛轻松愉快,亲子关系密切对儿童的个性塑造和心理行为的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父母失和,互相冲突或彼此冷淡、争吵,甚至离婚等对儿童有深刻影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影响孩子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儿童焦虑、多动、反社会行为。每个正常的家庭都有矛盾发生,但如矛盾太大则会引起父母的担忧以及孩子的不安全感。父母对子女缺乏理解,亲子关系差,子女对父母满意感差,父母的责备、惩罚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甚至会产生敌意行为,这些会使子女的行为异常程度提高,父母对孩子缺乏情感交流会使儿童情感日久趋于冷淡。几乎所有的寄养儿童均表现有一定程度的行为问题。婴幼儿期寄养儿童的行为问题包括焦虑、恐惧、害怕、注意力不集中、不良的学习习惯、多动、攻击性等。家庭结构也对儿童的行为有影响,三代同堂的联合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核心家庭次之,单亲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单亲家庭的儿童无法得到完整的爱,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恐惧、忧郁等心理,进而出现行为问题。父母在儿童童年早期离婚对儿童日后的焦虑、多动及违法行为有着长期的、直接的负面影响,易发生焦虑、多动、违纪等问题。
  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儿童学会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社会的期望标准一致。要针对病因做好早期预防工作:①母孕期做好孕期保健工作,避免和减少接触有害物质、顺利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0: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气质与教育

娩,保持愉悦心情;②婴幼儿期进行监测,早发现、早矫正;③父母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对孩子多些情感上的关怀,采用适当的管教方法和积极的管教态度,注意自我言行,处理好家庭成员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给予儿童良好的认知刺激;④学校、社会综合干预,让儿童在一个支持性的、培育性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使他们在所有层次保护环境中,享受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未来。
难养型儿童与易养型、中间型儿童相比,除注意分散因子得分无差异外,其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型、反应阈7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难养型儿童主要表现为生物节律差,回避新刺激、新环境,适应性差,反应强烈,负性情绪为主,坚持度低,容易分心。许多研究的结果认为气质特点是生来具有,故难养型儿童较其他儿童存在多方面差异,可能因患儿年龄小,普遍存在注意分散的情况,故难养型、易养型、中间型儿童间无显著差异。有报道在儿童早期评定为难养型的儿童至儿童后期最终发生行为障碍占多数,提示我们对此类儿童应给予更多关注。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受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即气质的可变性,其中家庭环境、教养方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有研究报道:接受早期教育组的幼儿突出表现为反应强度减弱,适应性、节律性、持久性增强,情绪趋向积极。可对家长进行气质方面知识培训,让家长了解孩子气质的特点,使父母对这类幼儿的过分行为能容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日常生活中保持幼儿的饮食、大小便和出外玩耍等的规律性,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可通过体育和挫折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0: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气质与教育

炼增强婴幼儿的适应和协调能力,促进其在与小伙伴游戏时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忍耐性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注意给孩子多表扬、多关注,避免惩罚、强迫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以避免冲突、对立,造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fly] 希望大家一起分享育子经验[/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7: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小孩的教育重视程度是越来越大,对好多家长来言,知道自己的小孩是属于哪种气质,因材施教,效果会好得多,希望本文给众家长有所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1: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研究传统中医学,最关注的就是“小儿蒸变论”。它本来是一个人的正常生理反应,但很多的家长现在却因为看到有发烧而采取输液或者其它的寒凉药物去抑制此反应,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反而害了孩子,更多的能容请参考(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 ... =%D5%F4%B1%E4%C2%DB)这里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2: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么研究来研究去的,根本没有一个准则,养育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准则,何必要去套用这些呢?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也有儿童期间的教育,联系起你父母对你的教育,加上你对孩子的了解,采取自己的办法才能教育好孩子,全天下那么多孩子,难道就只有那么几种类型?就算只有那么多类型,一种类型里面的还可以再分为更多的情况,所以没有一定的准则可以用来完全套用在孩子身上

  再者,家庭问题或者父母的素质等等要看这个孩子怎么看待了,有些孩子看不惯,有些却是学习,可能学习父母的行为的孩子比较多,每个孩子的天分不一样,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父母,老师,周围的玩伴形成了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只有这三个方便相互作用才能培养好一个孩子,举个例子,跟坏孩子一起,父母和老师就要教育努力纠正,跟好的孩子,就要鼓励,所以孩子的培养还是需要和孩子之间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一切,从能更好的制定自己对孩子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10:55 , Processed in 0.2131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