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5|回复: 0

[【教育时事】] 中国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在江苏启动试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2 1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2日09:35 扬子晚报
  “土得掉渣”的家乡话,您还会说多少?在全民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方言似乎正日渐衰微。为“抢救”方言,国家语委正着手“中国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试点启动仪式昨日在苏州市举行。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三校组织的专家团队将进入苏州城区、常熟、昆山三个点采风,实地录制原汁原味的“吴侬软语”。而此工程的最终目的,便是绘制一幅多媒体的全国方言地图。

  各地方言后继无人?

  “宁和苏州人吵架,不和××人说话。”光是这一条俗语,被比较的地方方言就有好几个版本。软糯的苏州话,即使是吵架,听着也是种享受。在苏州评弹团国家一级演员王池良这个土生土长苏州人的眼中,苏州话也是好听的不得了。“比如形容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苏州人就会说‘哎呀呀,这个妹妹标致得少少家个’,除了语调婉转,形容词和语气词还特别多,听着特别舒服。”

  不过,即使是苏州话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方言也面临着危机。一位苏州本地人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从小学开始就用普通话和家长、同学交流,现在思维已经是普通话模式了,偶尔冒出一句苏州话自己听着都别扭。专家表示,实际上,随着人口流动加剧、电视普及和教育的发达,各地的方言都越来越难保持“原生态”,会说正宗家乡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方言即使不会“无后”也肯定正在“变种”。

  采集过程“重男轻女”

  “老虫”“老鸦”“窠”……发音人对着话筒念完一个词,电脑随即记录下了波形,一旁的专家立即给词标上国际音标,一项录音即宣告完成。别看演示的采录过程如此简单,其实内里大有讲究。据介绍,本次录音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话语录音和地方普通话五项,前四项每个点调查两名发音人,最后一项每个点调查三名发音人。一位采录员告诉记者,录音的要求极为严格,硬件、环境、发音人的情绪,哪个出了问题都要重来,所以虽然每个发音人只需录两小时,但可能要录上一星期。

  至于发音人,也不是随随便便逮着就算的,不仅年龄、学历有限制,还要在当地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并且从未在外地常住,其中语音、词汇、语法和话语录音还仅限于男性。采集方言还重男轻女?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专家曹志耘解释,这主要是因为女性通常“嫁夫随夫”,居住地点改变后比较容易存在两个语言系统的影响,这一规定也是为了保证所采集的方言样本“血统纯正”。

  方言地图一县一点

  “打个比方,现在唐诗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了,但唐朝人怎么吟诵我们无从知晓,所以也就永远无法复原了。”曹志耘表示,建立“有声”的方言数据库,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就是记录,记录下21世纪初这一个时间段内全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真实情况,我们的后代所说方言即使不再纯正,要复原也有了模板。

  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一次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普查,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在资料的整理、出版和保存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至于有声语料则几乎为零。

  本次有声方言地图在全国推广后样本密度将是一县一点,除了语音外,还将同时展示图片、录像等辅助资料。这些资料经进一步科学的整理和加工后长期保存,将为国家制定语言政策做参考,并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做准备。 (杨彦 张琳)
http://news.sina.com.cn/c/2008-10-12/093516439169.shtml

推荐理由: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东西趋于统一,这势必影响了事务的多样性。建立这样的数据库保存确实有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0 01:43 , Processed in 0.26648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