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87|回复: 7

[【问道台】] 怎样让学生把适当的时间精力分配到你教的课程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5 13: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给别人做过一点培训(非教师专业),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学员同时有几个科目同时学的时候,他自己会有一个时间安排,把精力基本放在最难学的科目上,当然有的程度落后的基本是放弃最难的科目,把精力放在考场的座位安排(谁都清楚潜规则)和老师家庭位置,所以怎么引导学员把精力放在自己教的课程(适当的啊,我不是说别科目的不重要)一直是个问题!


有一次遇到一个师姐,我的师姐招数极多:比如她本人是绝代美女,每次上课都布置一些学生动点功夫才能琢磨出来的问题,还有指导原则就是不直接给答案,要学生自己动脑后一点点给步骤!这可苦了班上的小男生一个个奋勇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就为了整理出头绪后好“虚心”向她求教,呵呵!当然班上女生都是规规矩矩上课做笔记,小男生们有翘课的就老老实实到处借笔记,她本人上课常常抽查

我自己有时候也想自己不具备师姐的优越条件,只能在内容上做点功课了!希望和大家讨论这种学习资源分配的问题,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22: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种现象,在具体处理的时候要看具体情况:
一,这种培训是行政性质的还是纯市场性质的,如果是行政性质的,要想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你的课堂上,那你就要抓住学习效果的考核权.抓住了这点,你就有了扼住学员成绩咽喉的重要砝码.同时,无论学生通过何种私下途径来找你高抬贵手,都不予理睬.只是告诉他们,到你的课堂中去,一切都能够解决.这样,没有人不会进你的课堂.进而,如果没有自己的手写笔记的,也不予放行.这其实就是从学员的学习习惯的引导到学习效果的悄然过渡.最初学生可能不理解,但如果你坚持这样做,学员也会很快适应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想要的,而他们想要的与你希望他们学到的关系异常紧密.
二,这种培训如果是纯市场性的,就应另当别论.任何单位把相关人员送来培训的时候,都是希望学员能够有所成.而学员不认真,多半是其自我放纵的表现,而非培养单位的初衷.为此,可与相应单位建立一种学员学习情况联系卡,而这卡上面的信息会对学员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员在单位的未来发展.
三,在这个普遍不愿主动学习的社会,为了我们自己的职业尊严,也为了培养人才单位对人才的渴求,以及对学员自我发展的一种负责,我们不能同情一些不学无术之人,更不能放纵.
四,有了强硬的管理措施,还得提升自我的课堂表达水平,以及与学生交流的能力,还有就是自己的专业素质等,这些是前面强硬措施真正有效的根本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23: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学生的个性张扬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现实: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自觉性越来越差了,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小了,心理越来越复杂了……面对这种现实,每一位老师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一个问题:面对如此学生,如何才能完成自己教育教学的任务呢?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把学生吸引过来,让学生信服你、尊重你、喜欢你。那么怎么才能吸引学生呢?下面就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自身素质要高 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艺术,活跃的思维能力,积极创新的精神。“打铁还须自身硬”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我们进行教学工作必备的素质,是我们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根本保障。毕业的学生回来后经常议论他们高中的老师,不乏有一些照本宣科的教师,甚至学生问问题也答不上来。这样的老师,学生怎能信服你,听你的课呢?上课根本没有人听,更谈不上喜欢你的课了。相反,那些高素质的老师以其才学八斗的学识征服了学生,学生还能不信服他不向他学习吗?课下经常聆听学生喜欢的老师的课堂经验总结,深深感到,高素质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艺术,是吸引学生的根本所在。这些老师在上课时可以随时信手拈来一道和讲的知识点有关的题,并且还能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这种活跃的思维也强烈地吸引了学生。另外这些老师还在教学中发现新的解题方法,运用新型的教育方法,这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虽然存在不同的学科,但在教学规律上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自己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平时多研究专业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积极向老教师学习,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体现在教学上,就是在教学中针对各种情况能处理上,如教材的深入理解,学生问题的解决,联系实际等方面。老师睿智的表现,幽默的语言,灵活的方式无不是吸引学生的好方法。

  第二、善于和学生交流 教学不是老师的满堂灌,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对于语文来说,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指出一条学习方法。实际上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老师学生都是读者,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不同的理解一方面给予肯定,另一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学生交流,使他们在交流中加深理解,使他们在交流中查找自己思考的不足,使他们在交流中寻找到思考的方法和方式,使他们在交流中活跃自己的思维,使他们在交流中有新的发现。因为学生有了和老师交流的平台,可以平等的交流,学生有了平等感、收获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在学生管理上,学生有了问题,我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先分析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弥补,应该怎么改正。然后和学生交流分析错误原因,应该怎么做等,这样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改正的也快。在课余时间还尽一切可能和学生交流谈心,了解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即使没有问题和学生的交流加深了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和信任,学生便“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分化目标,分层要求 我们知道学生必然会有优中差之分,如果目标一致势必使一些学生要么达不到目标,要么目标太小不能满足,久而久之有些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刻苦努力了。“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方法能使各层次的学生学有收获,对于优等生,不能让他们满足已有的答案,不能让胜利冲昏他们的头脑,让他们觉得还有好多问题值得思考;对于中等生,既要让他们尝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也要让他们懂得自己还有差距;对于后进生鼓励他们解决一些经过他们认真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使他们产生自信,能努力、刻苦学习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第四、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今年我校在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这给老师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那我们何不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呢?多媒体以其高信息量独占鳌头,使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像一些图片、影视的直观性直接吸引了学生,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讲《月亮上的足迹》时,运用大量的图片展示月亮上的情景,用火箭的发射和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活动的录像直观地再现了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又如在讲《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展示了各种云的照片,使学生认识了各种云,学习兴趣也高了。《绿色蝈蝈》一课讲了蝈蝈的习性,由于学生接触蝈蝈的少,根本不知道这些。是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蝈蝈及其习性。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内容,但学生的朗读水平并不是太高,我便利用多媒体的音频让学生聆听了优美的声音,激情的的朗诵,学生的听觉得到美的享受,还激起了学生模仿的兴趣。通过跟读等方式,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有的还爱上了朗读。如讲《春》、《天上的街市》等课文时,让学生反复聆听反复跟读反复朗诵,不但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尤其是这能吸引学生自主朗读,自主学习。网络资源浩瀚,也是教学用之不竭的资源,如课文的背景资料,作者的生平,课文的欣赏,优秀的作文等我们都可以在网上查找的到。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利用网上的资源开设了钢笔书法讲座,利用网络搜索月亮的资料,为上好综合活动课打下了基础,利用网络查找优秀的作文让学生欣赏,打开了学生习作思路等等。

仅供参考
此文系转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01: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shami于2008-10-05 22:50发表的 :
楼主说的种现象,在具体处理的时候要看具体情况:
一,这种培训是行政性质的还是纯市场性质的,如果是行政性质的,要想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你的课堂上,那你就要抓住学习效果的考核权.抓住了这点,你就有了扼住学员成绩咽喉的重要砝码.同时,无论学生通过何种私下途径来找你高抬贵手,都不予理睬.只是告诉他们,到你的课堂中去,一切都能够解决.这样,没有人不会进你的课堂.进而,如果没有自己的手写笔记的,也不予放行.这其实就是从学员的学习习惯的引导到学习效果的悄然过渡.最初学生可能不理解,但如果你坚持这样做,学员也会很快适应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想要的,而他们想要的与你希望他们学到的关系异常紧密.
二,这种培训如果是纯市场性的,就应另当别论.任何单位把相关人员送来培训的时候,都是希望学员能够有所成.而学员不认真,多半是其自我放纵的表现,而非培养单位的初衷.为此,可与相应单位建立一种学员学习情况联系卡,而这卡上面的信息会对学员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员在单位的未来发展.
三,在这个普遍不愿主动学习的社会,为了我们自己的职业尊严,也为了培养人才单位对人才的渴求,以及对学员自我发展的一种负责,我们不能同情一些不学无术之人,更不能放纵.
四,有了强硬的管理措施,还得提升自我的课堂表达水平,以及与学生交流的能力,还有就是自己的专业素质等,这些是前面强硬措施真正有效的根本保障.


现在的学生啊手段很现代化了,上课有的就拿手机录制哦

说实在的啊,我比较赞同您的:

要想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你的课堂上,那你就要抓住学习效果的考核权.抓住了这点,你就有了扼住学员成绩咽喉的重要砝码.同时,无论学生通过何种私下途径来找你高抬贵手,都不予理睬.只是告诉他们,到你的课堂中去,一切都能够解决.这样,没有人不会进你的课堂

考核权利是我们的重要资源,一定得善于应用

课堂的表达啊,我觉得现在这个网络时代相对弱化了,不像我们上学时代了,什么都可以复制转播,网上有热心的也乐意咨询解答了,这个OPEN的空间教师的角色,本人觉得有点转变

由一个知识复制传播者变成一个有效率的引导者了

不知您上天涯看帖子不看,我常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年纪比较低的小朋友特别喜欢把方法和技巧拿来套用,而这个技巧方法存在的前提和构建方法的思想很少注意,呵呵

欢迎继续讨论,给我指点,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08: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学生有个特点,最怕哪个老师,会最先完成那个老师的作业。。。

所以老教师通常都是很严格很严厉,弄的学生很紧张,大多数时间都在做那个学科的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12: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绝版孙悟空于2008-10-07 08:14发表的 :
现在学生有个特点,最怕哪个老师,会最先完成那个老师的作业。。。

所以老教师通常都是很严格很严厉,弄的学生很紧张,大多数时间都在做那个学科的作业


学生的怕是那种怕

敬畏于老师的严格管教
欣赏于老师的高山仰止的基础

这是很有意思的战略威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21: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学生上课,提问和抽查作业,完全有必要的。这样学生在课前有了预习的压力和动力,课后也会认真复习。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担心,就是万一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到了自己,答不上来多丢人啊,所以就会多下点功夫学习。

学生就是到了大学,也一样的是这样。有一段时间,我很少检查作业,课堂时间安排也比较紧,很少提问,大学里上课,100多人坐在下面,更少点名提问了。后来在课下和课代表聊天,就说老师不提问,大家在课下就很少学,都是上课了认真听听,下课了就扔下课本再不看了。

即使在工作上,很多情况也是这样,有人来检查,大家完成任务就比较仔细,没有人检查,慢慢就松懈了。

这也是人性吧。 教学,没有太多的捷径可走,还是认真,严格,是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方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0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cocarmc于2008-10-07 21:02发表的 :
给学生上课,提问和抽查作业,完全有必要的。这样学生在课前有了预习的压力和动力,课后也会认真复习。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担心,就是万一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到了自己,答不上来多丢人啊,所以就会多下点功夫学习。

学生就是到了大学,也一样的是这样。有一段时间,我很少检查作业,课堂时间安排也比较紧,很少提问,大学里上课,100多人坐在下面,更少点名提问了。后来在课下和课代表聊天,就说老师不提问,大家在课下就很少学,都是上课了认真听听,下课了就扔下课本再不看了。

即使在工作上,很多情况也是这样,有人来检查,大家完成任务就比较仔细,没有人检查,慢慢就松懈了。
.......

用古语说就是

大道至简


呵呵,抽查看来大家经常使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14:25 , Processed in 0.35711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