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118|回复: 7

[【经管类原创】] 知行合一━━关于企业文化的一点思考【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 10: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所期望的,然而在企业文化如何建设,如何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展开很好的结合上,个人认为很多企业是有失误的,这种失误就是知和行的不统一。

    企业文化的建设大量精力花在“知”上,而恰恰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行”,一种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三言两语,不是三天五天就能成就的,需要长期的“知”和“行”的实践累积,这好比一个人性格素养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然而有企业却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希望一种优良的企业文化在企业速成,这十分可笑,试想:让一个人短期内改变其性格素养,可能吗?

    我们评价一个人,经常说不但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不但要知要言更要行。倘若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仅仅只是停留在企业的宣传和文化手册上,或只是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唇齿间流转而不能落实到行动上,那么这样的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是苍白的,毫无任何实际价值。然而这样的事情在很多企业却普遍存在,奶粉门事件的全行业丑闻就是很好的案例,从三鹿到蒙牛,从伊利到雅士利,几乎没有一个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践行自己提出的文化理念的,而恰恰是在背离自己的理念,这样一种知行不统一的企业文化,不但不能使其建设的新企业文化在企业生根发芽,同时很可能对以往形成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基因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我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不但在于企业认知什么样的理念,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更在于在行动上与自己所信仰和秉持的理念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这个问题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很多企业在企业的宗旨上潜意识里把赚钱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原则应用上,往往是抱着想利用企业文化提高管理实现创利润的目的,一旦其利益受损时,就会放弃了其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所以本质上就是自己根本不信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造成知和行的不能统一。你想想一个本质上自己都不信仰的理念和价值观,让其他人去信仰、践行和传播,并产生威力,这可能吗?我们可以看看释迦牟尼,看看耶稣,他们的威力为什么这么永恒和持久?就在于他们不但知,更伟大的在于其用毕生的生命来践行这种知,实现了知行合一的高度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0: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一下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6 14: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这就是管理学有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我想用他来解释本专题应该有点用处。企业始终必须和人联系在一起,企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体现在人得需求上。本文探讨的是企业文化,但我认为和人的需求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我国建国不到100年,实行市场经济不到30年,加之我国前朝总体企业文化底蕴不深,没有像日本一样有明治维新建立的企业,一直延续到现在。因此,企业家办企业不是实现“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为全民服务的观念更少,一直认为企业应该以盈利为主,稍微开明点的认为要为全体员工创造好的福利。对此之前有些稍微办的好的企业,就洋洋得意,结果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企业员工也因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企业而沾沾而喜,也就在也没有更高的需求了。当国外流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我国很多企业都趋之如鹜,也没认真挖掘自身的内涵,更没有对广大员工的精神境界进行调查,而依葫芦画瓢地也搞几个口号、标语作为自己企业文化。我想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要加强员工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工作不是仅仅为了赚钱,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员工把工作作为一种乐趣和消遣及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途径,员工才真正与企业融合在一起,才不至于为企业家卖命,企业家也不再以钱为路灯。一个企业上至领导,下至基层操作人员,只要精神世界得到提升。一个企业自然就能众志成城,众人精神、理念只要稍加提炼就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6 17: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了半天,不懂啥是文化,何为企业文化?企业有文化,人们也经常说学文化,此文化彼文化?莫非是拿来糊弄人的?太专业了。。。俺知道做个老实人,做个言行合一的人,是不是按楼主所讲的俺就有文化了呢?然后俺开个工厂,老老实实的去做,别想着糊弄人,再然后俺的工厂就有“企业文化”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8 08: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复习一下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呵呵
[quote]引用第2楼tfy2000于2008-12-16 14:50发表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11: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易行难,很多企业可能在文化建设上都陷入这样的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0 17: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企业,存在时间不超过十年的话,很难谈什么企业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1 10: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企业在筹建之初都存在他自己为之建立的文化宗旨,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旗帜是企业与员工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策划和构建与本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发展战略相一致的,相互衔接,彼此支持,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这就要员工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逐步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始终还是创新,其中员工与企业要从自身出发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恰当准确的定位,由于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在建立之初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包括地域,文化,意识,就如同男人追求事业的成功,女人追求生活的完美一样,所以他们的目标不同,这就要靠企业的文化理念将两者或多者通过一条通道联系起来,“众人划桨开大船〞要想在某个领域脱颖而出,有所造诣一定要克服个人主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个人主义是企业发展的枷锁,是阻碍企业成长的绊脚石。每个员工都相互支持在帮助他人成功地同时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力争达到意识观的统一。
对于在国际上颇有建树的西门子公司提出,员工是企业的企业家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他们采取CPD圆桌会议及CPD员工对话,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及对员工的领导力,对企业来说最持续性的竞争应该是人才的竞争,以及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默契程度都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成效。世界上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不可怕,怕的只有对“人〞的灾难,一旦人的灾难都化解了,希望也就将临了,
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从说过“人力资源系统比财务系统更重要,让你身边的人不断发展和创新,而不是设法控制你身边的人,让员工发挥更大的潜力。不仅通用如此,德国SAP公司看重人的潜力素质,因为技术可以通过实践来获得而与人的素质、品德、学历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并不仅仅是学历和技术,其对工作的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对企业的忠诚更显重要,只要有发展空间进入SAP后经过培训学习及企业文化的熏陶成长就更有可能。
人通常不由自主,想的到、说得到,但可能做不到,有情商优于智商,要想做得到就要勉强自己,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克制到习惯,从必然到自由。企业也一样,企业的智商是领导层的理论水平,而情商则取决员工的自觉执行水平和企业的各种流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企业有众多员工组成,企业文化是把员工的行动、方法、步调协调一致,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因此企业要提炼所有员工的好思想,价值观及愿望,把其中切实可行的东西落实在文字上形成共同行动的纲领,建立健全一个健康的机制、科学严谨的流程、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素质、性格的体现,是企业不可被人夺走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与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关系是企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文而化之〞内外一致,所向无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30 15:53 , Processed in 0.46143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