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24|回复: 0

[【文史类】] 《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另类读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3 00: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革命的结构》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于20世纪60年代写成的,被公认为“新时代科学哲学的‘圣经’”。

应该说科学哲学曾经是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社会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许多交叉学科,学科越分越细,通才越来越少,或者说一门学科的顶尖高手称雄另一领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事物是辩证的,就像女人生孩子,新学科的诞生既是“分”也是“合”,婴儿脱离母体叫“分娩”,但也是父母结合的结果。某些学科之间好像隔着一条鸿沟,专门学科的大门外常竖着“闲人止步”的牌子,但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这并不奇怪,D本来就是A、B或C几门学科相互影响所致,它怎么会脱得了与它们的干系呢?基于此,我们可以说《结构》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我们也可以用它的观点来解释科学之外的领域。

《结构》研究的是“科学革命”,另一种革命——“社会革命”看起来跟人们的生活、命运更加息息相关。把后者与库恩眼中的科学革命进行类比并非荒诞不经。

一、范式与道德规范
范式(Paradigm)“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二者皆为规范,只是适用场合不同,内容也不同。
二、革命的形式
革命看起来是偶然的,是“突现(emergence)”,危机只能以一种“比较突然而无结构的事件结束,而不是以思虑和诠释来消解”。如此说来,改革、改良之类的渐变都不入库恩“革命”的法眼,只有翻天覆地方可谓革命。但革命内容并非如空中楼阁般瞬间搭起,“汇集了大部分老经验,而把它们转化为一股新经验,这股新经验会一点一滴地与新范式(而不是老范式)关联起来”。
三、革命之后
1、不可通约与隔膜
“接受一个新范式的科学家会以与以前不一样的方式来看这个世界”,即革命之后的世界与以前的世界不可通约了。“五四”新青年眼中的世界与受程朱理学影响的上一辈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愿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们要建立起新秩序: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老一辈要想跟上新时代,他们“对环境的知觉必须重新训练”,可实际情况往往是新旧两代“本质上互相误解,难以沟通”。
2、世界:相同还是不同
“范式一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了……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但库恩又说:“革命之后科学家仍然注视着相同的世界……大部分语言和仪器在革命前后并无二致”。“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是因为观点、角度不同人们眼中和心中的世界大相径庭,说它相同是说客观世界有一定的独立性吧。“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鸭子也好兔子也罢,尽管观点不同,但双方都会同意有一种事物摆在眼前。
3、不同的操作
“拥有不同范式的科学家就进行不同的具体实验操作”,鸭子和兔子的饲养和烹饪方式当然不一样。同理,拥有不同观点的人会按自己眼中的世界来设计和改造社会,民主社会和专制社会的运行机制肯定不同。
4、“革命是无形的”——隐瞒它的存在
“它们在每次科学革命以后都必须重写”,而一旦重写,“部分由于选择,部分由于歪曲”,“它们不可避免的会隐瞒革命的作用,甚至隐瞒产生了它们的这一次革命的存在”,“企图使科学史看起来是直线式的或累积性的”。有人说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超稳定社会,它的社会结构没发生质的变化。更有人说1949年开始执政的中共也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形形色色的封建余孽仍然存在甚至大行其道,这跟把科学革命“处理”成“无形的”手段如出一辙。革命并非将新理论简单堆积在旧知识之上,而是对先前的科学传统进行革命性重组。
四、革命的发起:英雄
科学“需要英雄,也的确铭记着他们的名字”。“任何对自然的新诠释都首先浮现于一个或少数几个人的心中。是他们首先学会以不同的眼光去看科学和看这个世界”,他们是革命的先驱,革命的出现他们居功至伟。但不是谁都能成为英雄的,“他们这种转换眼光的能力,则得之于他们在各自专业中常人所不具备的条件”。什么条件呢?其一、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力都全部集中于那些产生危机的问题上”,二、“他们通常都非常年轻,或踏入深受危机困扰的领域才不久”。社会革命中的英雄不也是如此吗?革命几乎从来都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的专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雄的号角已经吹响,革命自然就会来到。

“《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范式’虽然论述的是自然科学,但是,它一经提出,便成为哲学、科学史乃至所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典范。”“《结构》出版以后,在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学等其他各个学科的著作中,开始频频出现了‘范式’、‘不可通约性’、‘危机’之类的库恩式的术语。”因此它也被“公认为是现代思想文库中的经典名著”, 所以上面肤浅的解读和类比其实并不“另类”。


附记:
1、本文大多数引文来自《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有人说这个译本很糟)
2、我在今年六月份监考无聊翻看本书时产生写本文的动机,今日终于将它整理出来。但我并未读完全书,我只读了它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囫囵吞枣地看的,看过的部分有:《总序》《序》《译后记》及正文的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6:58 , Processed in 0.1764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