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6|回复: 0

[【奇闻轶事】] 彭博社发布6年前旧闻引发美联航股价雪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1 07: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盛顿邮报》日前撰文称,因美国一家新闻网站一条6年前的陈年旧闻误导,连累美国第二大航空公司——美联航股价8日遭遇疯狂跳水,开盘十多分钟股价即下跌逾七成,所幸暂停交易后股价逐步回稳.
一位佛罗里达州投资顾问(彭博社诸多“第三方内容提供者”之一)将有关美联航“破产”的陈年文章投递给彭博社订阅服务系统.几分钟后,彭博社网站便将这条“新闻”登了出来,引发股价大幅跳水.


  美联航股价雪崩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通过网络,旧消息可以迅速传至华尔街,而华尔街往往不问消息真假,先将数百万的股票抛售了再说.此事同时表明,像彭博社这样有影响力的新闻社同样易于受到假新闻的伤害.

这件事表明,尚不完美的互联网搜索技术加上愚蠢的人为失误,会对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在8日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美联航的母公司UAL的股价开盘为每股12.17美元.有关美联航破产传闻的文章在当天上午11点前在华尔街露面,之后数分钟内,约1500万股UAL股票被交易,股价更是跌至惨不忍睹的每股3美元,直至11点半暂停交易一小时.当天收盘时UAL股价跌至10.92美元,下跌1.38美元.

美联航表示,尚不能确定此次意外是否会对这家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航空公司造成进一步伤害.8日晨,在美联航的芝加哥总部,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惊恐地看着公司股价暴跌,与此同时,媒体关系部门不断接到记者电话,询问美联航为何宣布意外破产.美联航曾在6年前宣布过一次破产.UAL 在2002年到2006年期间申请过破产保护.

  一连串人为失误

这一连串奇怪的事件发生在8日,当天收入证券顾问公司(Income Securities Advisors)的一名记者在谷歌搜寻2008年企业破产消息,看到的第一个条目就是美联航破产的新闻,消息来源则是《太阳哨兵报》,而文章最早于 2002年12月10日出现在《芝加哥论坛报》,即美联航宣布破产后一天.《太阳哨兵报》和《芝加哥论坛报》均是媒体集团Tribune Co.旗下子公司.收入证券顾问公司是迈阿密地区的一家投资服务公司,业务主要是传播令投资者失望的公司的消息.

为何把在谷歌上找到的一篇六年前的文章当成新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阳哨兵报》网站档案中没有注明这篇报道的日期.谷歌“网络爬虫 ”(Web Crawlers)以发现它的日期(2008年9月6日)选定文章.而那位来自收入证券顾问公司的记者看到周六当天日期,误以为这是一篇新文章.

《太阳哨兵报》和谷歌在这个问题的责任上存在分歧.8日晚,Tribune Co.公司提供了截屏,上面显示这篇文章出现在谷歌新闻上的日期是2008年9月6日.该公司发言人加里·维特曼(Gary Weitman)说,谷歌网络爬虫在太平洋时间6日晚10点36分从《太阳哨兵报》网站档案中提取了这篇未标明日期的文章.

  十年来头一遭

谷歌8日深夜在其新闻博客上谈到这一事件,确认它是在6日当晚10点36分发现这篇陈年文章.不过谷歌辩称,自其网络爬虫在晚上10点17分对《太阳哨兵报》网站进行最后一次拜访以来,文章便自动出现.不管美联航破产的文章是如何出现在谷歌新闻上的,因其出现而导致访问量增加可能使收入证券顾问公司的记者在输入“2008年破产”的文字后,美联航破产的“新闻”可能弹了出来.

在这位记者看来,华尔街当然希望知道有关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宣布破产的重大新闻.于是,他在8日上午10点53分将这一消息发给彭博社专业服务. 6分钟后,彭博社以“UAL股价上午10点58分下跌33%”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11点16分,彭博社以多种语言对此做了更正.

收入安全顾问公司主席理查德·莱赫曼(Richard Lehmann)说:“这表明市场显然对头条新闻的反应同其他事情反应一样快速.”莱赫曼说,当天的错误是他在公司10年来头一次遇到.他不愿严厉批评该公司的那名记者,只是说:“假如记者对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多加调查研究,也许结果是另外一回事.”

莱赫曼说:“像美联航这样的大公司所发生的这一切皆因彭博社的头版报道,结果你有了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交易机制出现了一定问题.”收入安全顾问公司是彭博社专业诸多“第三方”内容提供者之一.“彭博社专业”(Bloomberg Professional)是彭博社专门针对华尔街专业人士推出的订阅服务,是一种限于用户的企业内部互联网,用户可以看到彭博社员工提供的新闻故事和财经信息,以及来自第三方投稿者的内容,比如由收入安全顾问公司错误投递的陈年旧闻.

  美联航展开调查

彭博社发言人朱迪斯·泽鲁斯尼亚克(Judith Czelusniak)8日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与此最接近的例子可能就是有线电视运营商承载电视网络内容.”她说,彭博社不对这一意外事件发表进一步评论.莱赫曼说,在收入安全顾问公司发出《太阳哨兵报》的“新闻”后不久,他便陆续接到记者询问电话.

在意识到事情原委后,他迅速作出了反应——他给彭博社打去电话告知此事,后者在11点零8分将这篇文章从网站上删除.大概20分钟后,纳斯达克停止交易.纳斯达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当天10点55分(即美联航破产“新闻”刊出后两分钟)到11点零8分这段时间,所有交易保持正常,它不愿对此发表进一步评论.美联航表示将会对展开调查.


《华盛顿邮报》日前撰文称,因美国一家新闻网站一条6年前的陈年旧闻误导,连累美国第二大航空公司——美联航股价8日遭遇疯狂跳水,开盘十多分钟股价即下跌逾七成,所幸暂停交易后股价逐步回稳.
一位佛罗里达州投资顾问(彭博社诸多“第三方内容提供者”之一)将有关美联航“破产”的陈年文章投递给彭博社订阅服务系统.几分钟后,彭博社网站便将这条“新闻”登了出来,引发股价大幅跳水.


  美联航股价雪崩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通过网络,旧消息可以迅速传至华尔街,而华尔街往往不问消息真假,先将数百万的股票抛售了再说.此事同时表明,像彭博社这样有影响力的新闻社同样易于受到假新闻的伤害.

这件事表明,尚不完美的互联网搜索技术加上愚蠢的人为失误,会对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在8日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美联航的母公司UAL的股价开盘为每股12.17美元.有关美联航破产传闻的文章在当天上午11点前在华尔街露面,之后数分钟内,约1500万股UAL股票被交易,股价更是跌至惨不忍睹的每股3美元,直至11点半暂停交易一小时.当天收盘时UAL股价跌至10.92美元,下跌1.38美元.

美联航表示,尚不能确定此次意外是否会对这家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航空公司造成进一步伤害.8日晨,在美联航的芝加哥总部,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惊恐地看着公司股价暴跌,与此同时,媒体关系部门不断接到记者电话,询问美联航为何宣布意外破产.美联航曾在6年前宣布过一次破产.UAL 在2002年到2006年期间申请过破产保护.

  一连串人为失误

这一连串奇怪的事件发生在8日,当天收入证券顾问公司(Income Securities Advisors)的一名记者在谷歌搜寻2008年企业破产消息,看到的第一个条目就是美联航破产的新闻,消息来源则是《太阳哨兵报》,而文章最早于 2002年12月10日出现在《芝加哥论坛报》,即美联航宣布破产后一天.《太阳哨兵报》和《芝加哥论坛报》均是媒体集团Tribune Co.旗下子公司.收入证券顾问公司是迈阿密地区的一家投资服务公司,业务主要是传播令投资者失望的公司的消息.

为何把在谷歌上找到的一篇六年前的文章当成新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阳哨兵报》网站档案中没有注明这篇报道的日期.谷歌“网络爬虫 ”(Web Crawlers)以发现它的日期(2008年9月6日)选定文章.而那位来自收入证券顾问公司的记者看到周六当天日期,误以为这是一篇新文章.

《太阳哨兵报》和谷歌在这个问题的责任上存在分歧.8日晚,Tribune Co.公司提供了截屏,上面显示这篇文章出现在谷歌新闻上的日期是2008年9月6日.该公司发言人加里·维特曼(Gary Weitman)说,谷歌网络爬虫在太平洋时间6日晚10点36分从《太阳哨兵报》网站档案中提取了这篇未标明日期的文章.

  十年来头一遭

谷歌8日深夜在其新闻博客上谈到这一事件,确认它是在6日当晚10点36分发现这篇陈年文章.不过谷歌辩称,自其网络爬虫在晚上10点17分对《太阳哨兵报》网站进行最后一次拜访以来,文章便自动出现.不管美联航破产的文章是如何出现在谷歌新闻上的,因其出现而导致访问量增加可能使收入证券顾问公司的记者在输入“2008年破产”的文字后,美联航破产的“新闻”可能弹了出来.

在这位记者看来,华尔街当然希望知道有关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宣布破产的重大新闻.于是,他在8日上午10点53分将这一消息发给彭博社专业服务. 6分钟后,彭博社以“UAL股价上午10点58分下跌33%”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11点16分,彭博社以多种语言对此做了更正.

收入安全顾问公司主席理查德·莱赫曼(Richard Lehmann)说:“这表明市场显然对头条新闻的反应同其他事情反应一样快速.”莱赫曼说,当天的错误是他在公司10年来头一次遇到.他不愿严厉批评该公司的那名记者,只是说:“假如记者对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多加调查研究,也许结果是另外一回事.”

莱赫曼说:“像美联航这样的大公司所发生的这一切皆因彭博社的头版报道,结果你有了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交易机制出现了一定问题.”收入安全顾问公司是彭博社专业诸多“第三方”内容提供者之一.“彭博社专业”(Bloomberg Professional)是彭博社专门针对华尔街专业人士推出的订阅服务,是一种限于用户的企业内部互联网,用户可以看到彭博社员工提供的新闻故事和财经信息,以及来自第三方投稿者的内容,比如由收入安全顾问公司错误投递的陈年旧闻.

  美联航展开调查

彭博社发言人朱迪斯·泽鲁斯尼亚克(Judith Czelusniak)8日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与此最接近的例子可能就是有线电视运营商承载电视网络内容.”她说,彭博社不对这一意外事件发表进一步评论.莱赫曼说,在收入安全顾问公司发出《太阳哨兵报》的“新闻”后不久,他便陆续接到记者询问电话.

在意识到事情原委后,他迅速作出了反应——他给彭博社打去电话告知此事,后者在11点零8分将这篇文章从网站上删除.大概20分钟后,纳斯达克停止交易.纳斯达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当天10点55分(即美联航破产“新闻”刊出后两分钟)到11点零8分这段时间,所有交易保持正常,它不愿对此发表进一步评论.美联航表示将会对展开调查.


《华盛顿邮报》日前撰文称,因美国一家新闻网站一条6年前的陈年旧闻误导,连累美国第二大航空公司——美联航股价8日遭遇疯狂跳水,开盘十多分钟股价即下跌逾七成,所幸暂停交易后股价逐步回稳.
一位佛罗里达州投资顾问(彭博社诸多“第三方内容提供者”之一)将有关美联航“破产”的陈年文章投递给彭博社订阅服务系统.几分钟后,彭博社网站便将这条“新闻”登了出来,引发股价大幅跳水.


  美联航股价雪崩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通过网络,旧消息可以迅速传至华尔街,而华尔街往往不问消息真假,先将数百万的股票抛售了再说.此事同时表明,像彭博社这样有影响力的新闻社同样易于受到假新闻的伤害.

这件事表明,尚不完美的互联网搜索技术加上愚蠢的人为失误,会对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在8日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美联航的母公司UAL的股价开盘为每股12.17美元.有关美联航破产传闻的文章在当天上午11点前在华尔街露面,之后数分钟内,约1500万股UAL股票被交易,股价更是跌至惨不忍睹的每股3美元,直至11点半暂停交易一小时.当天收盘时UAL股价跌至10.92美元,下跌1.38美元.

美联航表示,尚不能确定此次意外是否会对这家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航空公司造成进一步伤害.8日晨,在美联航的芝加哥总部,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惊恐地看着公司股价暴跌,与此同时,媒体关系部门不断接到记者电话,询问美联航为何宣布意外破产.美联航曾在6年前宣布过一次破产.UAL 在2002年到2006年期间申请过破产保护.

  一连串人为失误

这一连串奇怪的事件发生在8日,当天收入证券顾问公司(Income Securities Advisors)的一名记者在谷歌搜寻2008年企业破产消息,看到的第一个条目就是美联航破产的新闻,消息来源则是《太阳哨兵报》,而文章最早于 2002年12月10日出现在《芝加哥论坛报》,即美联航宣布破产后一天.《太阳哨兵报》和《芝加哥论坛报》均是媒体集团Tribune Co.旗下子公司.收入证券顾问公司是迈阿密地区的一家投资服务公司,业务主要是传播令投资者失望的公司的消息.

为何把在谷歌上找到的一篇六年前的文章当成新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阳哨兵报》网站档案中没有注明这篇报道的日期.谷歌“网络爬虫 ”(Web Crawlers)以发现它的日期(2008年9月6日)选定文章.而那位来自收入证券顾问公司的记者看到周六当天日期,误以为这是一篇新文章.

《太阳哨兵报》和谷歌在这个问题的责任上存在分歧.8日晚,Tribune Co.公司提供了截屏,上面显示这篇文章出现在谷歌新闻上的日期是2008年9月6日.该公司发言人加里·维特曼(Gary Weitman)说,谷歌网络爬虫在太平洋时间6日晚10点36分从《太阳哨兵报》网站档案中提取了这篇未标明日期的文章.

  十年来头一遭

谷歌8日深夜在其新闻博客上谈到这一事件,确认它是在6日当晚10点36分发现这篇陈年文章.不过谷歌辩称,自其网络爬虫在晚上10点17分对《太阳哨兵报》网站进行最后一次拜访以来,文章便自动出现.不管美联航破产的文章是如何出现在谷歌新闻上的,因其出现而导致访问量增加可能使收入证券顾问公司的记者在输入“2008年破产”的文字后,美联航破产的“新闻”可能弹了出来.

在这位记者看来,华尔街当然希望知道有关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宣布破产的重大新闻.于是,他在8日上午10点53分将这一消息发给彭博社专业服务. 6分钟后,彭博社以“UAL股价上午10点58分下跌33%”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11点16分,彭博社以多种语言对此做了更正.

收入安全顾问公司主席理查德·莱赫曼(Richard Lehmann)说:“这表明市场显然对头条新闻的反应同其他事情反应一样快速.”莱赫曼说,当天的错误是他在公司10年来头一次遇到.他不愿严厉批评该公司的那名记者,只是说:“假如记者对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多加调查研究,也许结果是另外一回事.”

莱赫曼说:“像美联航这样的大公司所发生的这一切皆因彭博社的头版报道,结果你有了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交易机制出现了一定问题.”收入安全顾问公司是彭博社专业诸多“第三方”内容提供者之一.“彭博社专业”(Bloomberg Professional)是彭博社专门针对华尔街专业人士推出的订阅服务,是一种限于用户的企业内部互联网,用户可以看到彭博社员工提供的新闻故事和财经信息,以及来自第三方投稿者的内容,比如由收入安全顾问公司错误投递的陈年旧闻.

  美联航展开调查

彭博社发言人朱迪斯·泽鲁斯尼亚克(Judith Czelusniak)8日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与此最接近的例子可能就是有线电视运营商承载电视网络内容.”她说,彭博社不对这一意外事件发表进一步评论.莱赫曼说,在收入安全顾问公司发出《太阳哨兵报》的“新闻”后不久,他便陆续接到记者询问电话.

在意识到事情原委后,他迅速作出了反应——他给彭博社打去电话告知此事,后者在11点零8分将这篇文章从网站上删除.大概20分钟后,纳斯达克停止交易.纳斯达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当天10点55分(即美联航破产“新闻”刊出后两分钟)到11点零8分这段时间,所有交易保持正常,它不愿对此发表进一步评论.美联航表示将会对展开调查.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64390.htm
现在的经济真的脆弱呀!一个屁事也会引发震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0 20:23 , Processed in 0.34382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