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06|回复: 1

[影视媒体♡] 《时时刻刻》观感(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0 19: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死亡这个大结局面前,人生早就被判定为一场虚无,但恰恰是死亡促使人执著地追寻生的依托、生的意义,正如写作之于伍尔夫、理查德,相夫教子之于伍尔夫的姐姐,支持呵护伍尔夫之于伦纳德,照顾理查德之于克莱丽莎。如果一个人能一辈子沉溺于自己生的依托而自得其乐,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有危机感。最可怕的是有一天他会发现这个所谓的精神依托也不过是一种幻象,甚至是一种负累,忧郁和绝望便会像决堤的洪水难以阻拦。
    诗人和天才的死,让人敬仰和钦羡,因为他们把生命浓缩成了一段高潮迭起的悲剧,喷薄成了一束璀璨高远的彩虹,如若一百年的日子如一日地循环重复,福星高寿又何如这些短命的天才幸运。加缪说:人的一切不幸皆源于希望,它把人从寂静的城堡中唤醒,又将之抛在城头上等待拯救。痛苦者是劳拉•布朗之类从幻象中醒来的人,她既不能安然地生,也不能爽快地死,生命如空气中的尘埃悬浮着。
   《时时刻刻》除了诗人之死让人震撼外,还有相依为命的情催人泪下,伍尔夫和丈夫伦纳德,理查德和克莱丽莎,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束缚,对于诗人,死可能是获得绝对自由的唯一方式,但对于依恋他们的生者,却是难以承受的虚空。人对自由的追求实在悖谬,绝对的自由即是绝对的虚空,了无牵挂比心有牵挂更让人惊惶。
    福克纳的《野棕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人堕胎失败之后死去,丈夫关在监狱里,被判十年徒刑。有人可怜他,便给他一片毒药,让他早死早解脱。但男人深思良久,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因为他延长他所钟爱的女子生命的唯一方法,便是把她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作者写道:“当她不再存在时,我记忆的一半也就不在了;而假如我不再存在时,那么所有的记忆也就都不在了。是的,在忧伤和虚无之间,我所选择的是忧伤。”把一个人留在记忆里便是延长了她的生命,延长了她在场的温馨。活在尘世且心有牵挂的人千万不要轻言死亡!

    原载于http://blog.owecn.com/review/ind ... _id=1356&id=20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21: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以前、都快废弃的博客了,你不翻出来,我还真给忘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13:13 , Processed in 0.38025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