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74|回复: 2

[【随笔】] 李白、杜甫在济宁境内的游踪及相关名胜古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9 0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白、杜甫在济宁境内的游踪及相关名胜古迹
  济宁是大诗人李白的第二故乡,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诗人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济宁)。同年,李白在兖州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天宝初年(741年),李白由东鲁应诏入京。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得“赐金还山”,出京之后,在洛阳与杜甫再次相遇。天宝四载(745年)春,李白、杜甫自齐州(今济南)南归,游曲阜、邹县(今邹城。),到鲁城北部访范居士作《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同年,在石门与杜甫分别。直到唐乾元二年(759年)已年近60岁的李白才将儿女前往楚地。这时,李白一家已在济宁寓居23年之久。
一、李白在济宁境内的游踪及相关名胜古迹
因大诗人李白在济宁居住时间之久,现济宁境内留下许多纪念李白的名胜古迹。
1.太白楼
坐落在济宁市城区古运河北岸,原为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因李白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唐咸通二年(861年)吴兴人沈光,光临贺兰氏酒楼,篆书“太白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从此,贺兰氏酒楼便改为“太白酒楼”闻名于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后于明、清、民国间进行了数十次较大的重修。
今太白楼是1952年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的。连同台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样,砖木结构,二层檐正中悬扇形“太白楼”楷书阴刻匾额,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诗人所书“诗酒英豪”大字石匾。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刻“三公画石像”,楼的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厅壁记》和唐代以来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碑碣60余块,有罕见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1987年,济宁市在太白楼建立李白纪念馆。
2.青莲阁
青莲阁,位于兖州城东金口坝之北的泗河西岸,是为纪念李白而建的一幢xxx,两层三间,砖木结构,初建无可考。明代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倒。清道光年间邑令冯云宛鸟重建,阁内奉祀除李白外,还配有李白儿女。
阁重建落成后,冯云宛鸟在阁门外题一对联:
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
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
3.沙丘城
李白一家山东的家庭住址在“鲁”、 “东鲁” 、“鲁中” 、“沙丘(城)弯” 、“沙丘城下”和“鲁门东”。据王伯奇先生考证,兖州城东酒仙桥北的那个“沙丘”,不是“沙丘城”,“沙丘城”实际上是因此“沙丘”而得名的鲁郡兖州治所瑕丘城。一九九九年在兖州城南的泗水河中出土的一块北齐时的石碑便是铁证。由此可知,李白移家山东二十馀年间,他的家庭一直居住在唐代鲁郡兖州治所瑕丘城的东门之外,即今兖州火车站广场一带。兖州,是李白一生中家庭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这里不仅有李白的家庭,而且还有他的户籍和田产,兖州可谓是李白的第二故乡。
4.酒仙桥
兖州旧城的东门外西南二里处,有一个高冈(即沙丘)现名为南冈子街。过了南冈子街的高处,向下走约近一里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府河。府河的水是从泗河分流出来的,其上有一座桥,现名九仙桥,据说此桥原名叫“酒仙桥”。据兖州市地名办公室的朱本恒同志讲,他以前曾见过“酒仙桥”小石碑与明代万历年间的书法家董其昌所书的“九仙桥”大石碑在一起,二碑都立在九仙桥边。据此情况,现在所谓的“九仙桥”,在董其昌书碑之前,实为“酒仙桥”。很可能是后人为纪念“酒仙”李白而起的名字。过了桥,便是通向金口坝(即石门)的一条东西大道,原是沂蒙、曲阜等地通向梁、宋、东都洛阳、京师长安的一条古驿道。虽然由于古今变迁沙丘已不复原来的模样,但旧迹仍存、地貌依稀。
5.石门
鲁郡石门因有李、杜游踪并且吟咏入诗而名声大振。天宝四载(745年)杜甫去鲁之咸阳,李白到石门送别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此别,二人未曾再见面,只有写诗聊寄相思情。所以,石门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友谊。石门今尚存,即金口坝,古代曾称为金扣坝、金口闸。桥堰聚水,水越石门,急流飞湍。石门是兖州古地理的一个坐标,是北魏的兖州刺史元匡在延昌三年(514年)所造。石门上面是跨在泗河上的大桥,左右连接着驿道,故称石门路。李白诗中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即为鲁门东泗水石门风光。
李白故去一百年后,唐进士吴融到兖州寻访诗仙遗迹,吴融置身于李白、杜甫游览、握别之地,不由感想万千。斯人已去,胜事难再,胜迹长留人间。
二、杜甫在济宁境内的游踪及相关名胜古迹
开元末年,杜甫的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李白来东鲁的同一年,杜甫也来兖州省亲。二人初次相会,结为挚友。同年,杜甫作《登兖州城楼》诗云: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杜甫先后四次来兖州,共八九年,均得与李白相遇。他为了省亲趋庭而来,拜见李白也是另一个重要目的。此外。杜甫还到过任城,任城即今山东省济宁市,唐时属兖州鲁郡。杜甫在任城时,曾游南池,写下了《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等诗。天宝四载(745年),二人分别。
  杜甫的济宁之行,当然也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1.少陵公园
位于兖州市中御桥路,与兴隆塔遥遥相望,是为纪念诗圣杜甫而建,取杜甫的字“少陵”而称为“少陵公园”。少陵公园的大门为仿古式建筑,整体建筑风格与苏州古典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妙。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园内建筑主要有一方园、杜甫纪念馆、少陵台、望岳亭等,植被覆盖率高,是市民凭吊诗圣、休息娱乐的绝佳去处。
2.少陵台、少陵书院
少陵台位于兖州九州大道中段(原少陵西街)。明初,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封为鲁王,藩兖州。兖州城南扩,为纪念杜甫在杜甫登楼处城墙保留一级,改建成台,遂称少陵台,为兖州八景之一,谓之“南楼夕日”。南楼遗址土基——少陵台,又名岳云楼。南楼为兖州南城楼,今已不在。少陵台明代曾划归滋阳王府。清康熙年间,知府赵蕙芽在台上建亭,并奉杜甫像于其中,又于少陵台畔创建少陵书院,乾隆年间改为东鲁书院,今已废。《光绪续修滋阳县志•学校志》载:“东鲁书院,在城中御桥东府河北岸,少陵台畔。康熙中知府赵蕙芽创建,名少陵书院。乾隆九年,知府鄂敏,以汶上县南旺湖地三十顷岁入银四百两作为经费,后道宪龚。知府王复倡捐醵金,发商生息,并增膏火,改为东鲁书院。”现少陵台在兖州防空办公院内,做报警台。台高约二十米,上面树木稀疏,装有报警器。
3.南池
即明清时代的南池,在小南门附近,即唐任城古城东南隅。所以杜甫诗中说:“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在今太白楼西南角,上堆有若干残碑断碣,其中有三块约五十厘米见方的残碑,分别刻有斗大的“古”“南”“池”字样,据博物馆同志讲,系从小南门附近挖掘所得。小南门位于今太白楼南二里许越河上,周围都是房屋,由小南门南行,旧王母阁处(现阁已不知所在,但仍有王母阁街)相传即为乾隆行宫,现已盖了工厂,工厂旁边有一大水池,有人说这可能就是南池旧址,只是不能确指其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8: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太冲动,所以说,冲动是魔鬼。
我不是说你的文章不好,而是说你的文章不能归为杂文。
请看杂文的定义:
“杂文:文艺性的论文,属于散文的一种,以抒情与政论相结合,不拘一格,迅速反映生活事变和人们思想感情为特点,熔逻辑力量与战斗激情于一体,把精辟论述寓于形象之中。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尖锐的战斗性和充分的艺术说服力。
这是比较严格的,宽松一点,起码要有一点感和悟。从你的文章来看,不应归入杂文,应该归入其他或随笔就行,你只要改改发帖类型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8: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已更改文章类型,取消扣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5 11:45 , Processed in 0.13741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