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6 13: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p]无语.
可是觉得还是该说点儿什么,无论从刚又能回到家园,还是从看过上文后的沉重心情来说,都应该说点什么,可是午头万绪,一时又无从谈起.那么也从郎咸平说起:
郎咸平去年曾到我校演讲,谈论的主要内容是从经济增长模式的角度看待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首先,他从每一位大学生都关心的教育和就业的关系入手谈起,认为目前国内的就业问题的压力的根本来源是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满足毕业学生的就业需求,这是根本层面的,而不是通过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努力所能解决的,当然面对个体的竞争能力不同,会造成一定的差异化,但整体趋势是由经济增长模式决定的.
那么为什么郎先生这样认为呢?我们的经济发展仍旧不够快?平均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不够快?不是答案是经济增长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这一点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也许目前多数的年轻人无法理解这一点,但这绝对是不争的事实,三十年前,当每一个家庭都在为吃饱饭而努力,当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都是大件生活奢侈品时,那么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法想像的.而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我们谁也无法超越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解决了十三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初步实现小康.而在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最本质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确实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虽然过去我们的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高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不高.我们连续数年维持百分之十几的高增长却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充分就业需求的本质原因也在于此.我们的高等教育从现在算起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已经向普及教育的方向发展,当年全国的高校入学人数只有几十万人,而现在,去年全国九百万高中毕业生有六百五十万将步入高等学府的殿堂,每年全国毕业的研究生人数也要超过当年的高校办学规模.而我们的经济发展为什么无法满足就业?当你看到河南的一家超市招聘收银员竞有1900多大学毕业生报名,你会做何感想?答案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当一个大学生,从上小学开始计算,连续接受了十六年(不降级)的教育,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他会发现他想找到一份能够充分发挥其所学之长的工作实属不易,他在大学课堂里所学到的知识竟然全无用武之地,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旧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主,我们的企业手中根本没有掌握多少核心技术,也不需要多少核心的技术研发人员,他只能选择为生存而工作.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这一点通过众所周之的微笑曲线很容易解释,技术研发和服务是曲线的两端,而我们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层.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雁形排列,我们也处于雁尾.这就是问题的本质.我们处于国际分工的最末端,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以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而我们所取得的收益也是最小的。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