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9-7 0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 1827年4月2日—1910年9月7日),英国画家。他是前拉斐尔派的创始人之一。亨特1827年4月2日生于奇普赛德,父亲是商店的掌柜,不愿让亨特作画家。十二岁以后,就叫他在某事务所作勤杂工。然而,他的雇主看出亨特的才能,劝他作画家,父亲也终于勉强同意,就说“如果用自己作工的钱画画也可以”。所以亨特十六岁以后,一面画肖像画自谋生活,一面开始研究绘画,幸而找到在画院做见习生的工作,可以比较容易地从事学习。
拉斐尔前派画家马道克斯·勃朗(Ma-dox Brown,1821~1893年)从意大利回来后第二年,将生动而清新的真实主义的作品齐集一堂,举办展览会。亨特参观了展览会,佩服不已。不用说勃朗在这次展览会上是展出了他那幅有名的题为《祖国啊,再见吧!》的。想要离开祖国的移民夫妇,向亲爱的祖国作最后的告别,那真实的眼神、面貌,确实有一种打动人心的东西。激动的霍尔曼·亨特马上跑到勃朗的画室去,提出要作他的学生。
勃朗经过认真考虑之后,同意了他要求,但亨特在勃朗的画室仅仅呆了四个月。因为亨特为了叫他体会直接地从自然学习的方法,只让这个青年画静物。亨特对此感到腻烦。年轻的亨特比起画冷淡的静物来更爱好画古代传说或美妙的故事,因此产生一些不满,就离开勃朗的画室。然而这时,亨特已经牢牢掌握了这种描绘真实的精神。
人物生平
威廉·霍尔曼·亨特本来的中间名是“霍布曼”(Hobman),但他非常不喜欢这个名字。在他进行婚礼时牧师竟然把他中间的名字拼错,从那时开始他开始自称为霍尔曼了。在经过一番努力申请后,年轻的亨特终于进入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不久后他便向学院造反,在1848年组织了前拉斐尔派,和他一起的还有但丁·加百列·罗塞蒂及约翰·艾佛雷特·米莱斯。他们希望借著注重对自然状态细节的观察,以有如宗教般的精神对事物的真相作描绘。这种宗教般的态度深受中世纪艺术在心灵上的特质所影响,并且反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拉斐尔的理性主义。
亨特的作品最初并不成功,被许多艺术界的报刊攻击为笨拙而难看。他早期有关现代都市和乡村生活的作品为他取得了一些知名度,例如牧羊人(The Hireling Shepherd)和良心觉醒(The Awakening Conscience)。不过真正使他出名的是一些有关宗教的画作,最初是The Light of the World,这幅画受到极大欢迎,还被带至美国及其他英国殖民地巡回展览。在他前往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圣地进行地形和人种的勘查后,他画出The Scapegoat, The Finding of the Saviour in the Temple and The Shadow of Death,以及其他许多当地的风景画。亨特也画了许多根基于诗词的插画,例如Isabella和The Lady of Shalott。
所有这些画作都非常注重于画中的细节,运用强烈的色彩,并在画中布置许多精心设计的象征物。这些特色是被约翰·拉斯金和汤玛斯·卡莱(Thomas Carlyle)的文章所影响的,他们主张世界本身应该被视为许多视觉的记号来解读,而亨特觉得身为一个画家应该有责任去显露这些记号与事实的连结。在拉斐尔派的成员中,亨特一生都保持了他们当初所宣扬的概念。后来他由于视力恶化而不再作画,他最后一幅作品The Lady of Shalott则是在别人协助下才完成的。
亨特结婚了两次。在他与模特儿Annie Miller的婚约失败后,他与Fanny Waugh结婚,以她作为Isabella的模特儿,并在她于意大利死于分娩后替她雕刻了坟墓。他第二任妻子Edith则是Fanny的妹妹,由于当时英国法律禁止与死去妻子的姊妹通婚,他们到了国外进行婚礼。这段婚姻造成他们与许多家人断绝关系,包括Edith和Fanny的第三个妹妹Alice的丈夫—前拉斐尔派同僚托马斯·伍尔纳(Thomas Woolner)。
亨特作了他的自传Pre-Raphaelitism and the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来解释前拉斐尔派的起源,并说明了他自身的贡献。他许多写作都是为了掌控有关他作品的解释。在1905年,爱德华七世颁给了他英国功劳勋章(Order of Merit)。他晚年住在泰晤士河旁的小村庄Sonning,直到他于1910年去世。
评论:拉斐尔前派的主要发起人和重要画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