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66|回复: 0

[【社会视角】] 余秋雨故宅将成文物保护单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4 11: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余秋雨老宅,或可在不远的将来列名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希望很大。”桥头镇文化站站长余孟友自信地说。据说,此前余宅内的陈设已经完全恢复了余秋雨小时候的样子。(《楚天都市报》9月3日)

  怎么个“完全恢复”呢?根据余先生的回忆凑呗!文化站找来两张老床,分别作为余秋雨出生
的床和余秋雨奶奶的床。又找来一个老式的梳妆台,显示余秋雨小时候的家境。当然书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余秋雨小时候据说非常喜欢读书。

  这样老床破柜子“凑”起来的老宅,确实也很是吸引了一些“层次很高”(余孟友语)的观光客。由观光而保护,作为“名人故居”申报市级文保,大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只是我真的很担心,怕一不留神,余秋雨故居被弄成什么“生人祠”。

  余秋雨先生学术水平很高,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有目共睹,可这些伟大成就并不是他的老宅申请文保的理由。一者,中国传统讲究“盖棺论定”,没有距离,很难完整评述一个人的是非功过。余秋雨先生正值盛年,远没有到需要做个一生总结的时候。

  当然,古代对一些做出卓异功勋的人,往往也以“生人祠”作为旌表。比如清初施琅协助清廷结束郑氏王朝,被康熙皇帝封为“靖海侯”,并许立生人祠为“将军祠”,今台南县的将军乡地名即因此得名。但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势焰正盛时立下的万余座生人祠,而今安在!

  再者,民间的自发保护与国家财政的文物保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桥头镇以余秋雨为乡土贤良、文化符号,辟地纪念,甚好。此举对外来者的好奇、景仰是一个交代,对本土后生的问学、上进也是一种鞭策。只是自发行为一旦上升到政府意志层面,就有些不妥了。

  民间自发的热情当然值得鼓励,可放手去做;而政府作为则需要面对公众的质疑。更何况,当下社会对于余秋雨先生似乎并没有达成一个共识,关于他的争议还是时不时发生,有些矛盾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即便从保护余秋雨先生的心意出发,这个文物保护单位也要不得。

  中国社会往往有一个传统,即以“地望”指代乡贤,张之洞也叫张南皮,韩愈也叫韩昌黎。地以人出名,人与地相谐。这原本是很好的事情,可一旦强调得过分,人还好好在世,就弄出来一个纪念地、生人祠,不免就有些惹人烦了:哪个人没有一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啊!(胡印斌)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9/04/content_9766661.htm
不过还是经济利益促使的炒作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0:28 , Processed in 0.10112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