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799|回复: 180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9月02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 0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05年9月2日
清廷废除科举制


京城里进行科举考试的贡院,以前学子们最向往又最恐惧的地方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其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制科。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玉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具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四书集注》等书。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骛,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评语:科举是中国历史宝库中的奇葩,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14年9月2日
日军在山东登陆

日本军舰运载攻击青岛的陆军,在山东崂山湾登陆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9月2日,日军第十八师团2000余人在山东黄县龙口登陆,强迫商会为其供应骡马车1000辆及夫差数百人,发行军用钞票,强制中国人使用。次日,又有日军3000人登陆。
  10日,日军侵占平度,强迫县知事供应肉类数千斤和米麦、燃料数百万斤,限5日内交出,过期按军法惩办。并张贴布告,对中国人宣示斩律5条:一、妨碍日军一切行动者处斩;二、切断电源或倾损者处斩;三、拘送或指明告密者重赏;四、知罪不举,窝藏匪徒,邻居乡保从重治罪;五、如于该村有一人妨碍日军行动者,该村人民尽处斩刑。公然把中国人视为被征服者。北洋政府外交部为此向日本提出抗议,日置之不理。
  17日,日军占据胶州火车站,将中国警察尽行驱逐。26日,占领潍县车站。北洋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议,要求立即撤退日军,“以重信睦”。日本公使日置益恃强狡辩,竟说胶济路是德国产业,日本有权占领,与中国无关,并要中国军队撤离,否则发生冲突,日本将认为中国协助德国。
评语:中国近代备受列强凌辱掠夺,落后就要挨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31年9月2日
红军粉碎第三次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瑞金全景
  1931年9月2日,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的国民党军,在根据地军民连续打击下,全线撤退。红一方面军乘机对退却之敌实施追击和截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15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江西兴国县方石岭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第九师炮兵团和一个步兵营,俘敌5000余人,缴各种枪4500余支,子弹120余万发。至此,红一方面军历经一个多月作战,六战六捷,共歼敌17个团3万余人,缴枪万余支,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
评语: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是革命胜利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9月2日
马来西亚副总理安瓦尔被撤职

9月2日马来西亚政府宣布解除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安瓦尔的职务,引发了一场持续数月的政治动荡
  东南亚经济危机1997年就影响到了马来西亚。在经济危机面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与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马哈蒂尔主张继续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而安瓦尔却希望政府削减开支,停止搞大规模基建工程。马来西亚继续着马哈蒂尔的“既定方针”,毕竟他是在位达17年的总理,安瓦尔不过是他一手提携的“接班人”罢了。1998年6月底,新的吉隆坡国际机场启用,马来西亚又多了一项亚洲第一。7月,政府宣布要在各州建一座20万林吉特、具有马来西亚风格的豪华厕所,好在外国人眼里树立“豪华”形象。然而,马哈蒂尔的经济政策未能奏效。七八月间,马来西亚宣布对外汇买施管制。两人的矛盾这时已经完全暴露。
  马哈蒂尔开始行动了。9月2日,政府宣布革除安瓦尔的职务,次日,执政党巫统宣布撤消他的第一副主席职务并将他开除出党。9月20日,安瓦尔参与支持者的集会后被捕。9月底,他被控犯有10项罪行。10月24日,反政府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10多人受伤、200多人被捕。11月2日,安瓦尔再次受审,被控犯有4项贪污罪,一项滥用职权罪,3项非自然性行为罪。11月7日,安瓦尔的支持者示威游行,要求“马哈蒂尔下台”。
  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权组织对此案表示关注。11月中旬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在吉隆坡召开期间,又有多起反政府示威游行,要求马哈蒂尔下台的呼声更高。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不顾马来西亚政府反对,会见了安瓦尔的妻子。虽然马哈蒂尔表示不会辞职,但是世事难料,就像当初马哈蒂尔与安瓦尔形同父子,谁又能想到他们会反目为仇呢?

评语:马来西亚的民主乱象在其国内影响颇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57年9月2日
小石城事件发生

阿肯色州小石城事件
  1957年9月初,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宣布该市公立中心中学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激烈反对这一决定。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以“防暴”为名派出国民警卫队前往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随后南方几个州也发生了袭击黑人的事件。小石城事件震动了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于24日派伞兵部队1,000余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入学。在政府的干预下,地方当局于1959年宣布取消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

阿肯色州州长奥维尔-福布斯采取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措施阻止黑人
学生在学校注册,甚至动员国民警卫队守在门口,不让黑人学生进入
评语:美国的种族歧视是其不稳定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金豆  留住记忆“09月02日”

1958 年9月2日,新中国第一座国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对首都地区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78年5月1日起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起步。以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建立了电视台。 这是广播员正在向观众介绍当天电视节目。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电视都50年了,估计老百姓是70-80年代才开始享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金豆  留住记忆“09月02日”

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仪式举行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记住历史,展望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金豆  留住记忆“09月02日”

1919年9月2日,中国现代诗人郭小川在河北省丰宁县诞生。他的主要作品有《向困难进军》、《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秋歌》、《团泊洼的秋天》和《将军三部曲》等。 这是1958年,诗人郭小川(右)与茅盾(中)、严辰在黑龙江哈尔滨合影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爱国诗人,人民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金豆  留住记忆“09月02日”

1944年9月2日
日军进攻广西


向中国军队轰击的日军炮兵阵地

  1944年9月2日,日军冈村宁次指挥10个师团、3个旅团约15万兵力,向广西进攻。这是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援救陷入南洋的孤军,完成其“1号作战”的第三步。前两步为“河南战役”和“长衡战役”,日军都达到了战役目的,已攻占了3省100多座城市,中国军队已损兵近百万。这次中国守军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所部约12万人,加之其他各部援军共85万人,组织抵抗。自9月1日起,日军分二路开始进攻,23日占领梧州,28日攻占丹竹空军基地,从而对桂林、柳州形成夹击之势。


集结于桂南的部分中国军队

don't forget 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金豆  留住记忆“09月02日”

1986年9月2日华莱士在中国采访邓小平。







  邓小平1986年9月2日在北京中南海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的采访。这是邓小平回答华莱士提出的问题。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3月14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著名新闻访谈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88岁的迈克·华莱士宣布他即将退休。有媒体评论说,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华莱士和他的《60分钟》,把电视访谈节目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华莱士向来以尖锐的问题让他的节目来宾招架不住,不过,他的风趣和幽默也让后生晚辈折服,他的退休标志着一个时代风格的结束。
  《60分钟》成就“新闻怪杰”
  美国的《60分钟》节目是最典型的调查性新闻报道栏目,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60分钟》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拥有被誉为美国一流的电视新闻记者华莱士。在长达6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华莱士目睹了风云变幻的世界,并以高超的采访技巧确立了他在美国新闻界的地位。作为“新闻怪杰”,华莱士是美国乃至全世界年轻记者学习的楷模。
  华莱士1918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的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大学二年级时他开始涉足新闻工作。然而他的真正出色的记者时光始于50岁,也就是他主持《60分钟》之后。在美国人心目中,华莱士处理最具争议性、危险性题材的能力,已经成了新闻界的传奇。华莱士有一句名言:“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在华莱士38年的主持人生涯中,他的“非突袭式采访”成了行业的标准,接受过他采访的名人可以编成一本《20世纪名人录》,其中包括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老布什等美国总统,自从《60分钟》开播以来,历任美国总统都接受过这个节目的采访,只有现任总统布什拒绝接受采访。尼克松当政时曾经要求华莱士担任他的新闻秘书,但华莱士婉言谢绝说:“我还是愿意当一辈子记者。”“当—辈子记者”,始终是华莱士的座右铭。华莱士凭着自己的名气,常常把国际上的政界要人作为他采访的重点对象,如萨达特、卡斯特罗、阿萨德、阿拉法特、巴列维、霍梅尼、卡扎菲、侯赛因等。
  最难忘的高端采访
  当88岁的华莱士即将告别自己深爱的荧屏时,令他最难忘的仍是68岁时在中国采访了邓小平。
  那是1986年9月2日,华莱士幸运地完成了他个人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接触——采访当时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采访结束4天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播放了邓小平接受华莱士采访的全过程。当人们看到邓小平在美国电视屏幕上谈笑风生时,无不感叹这位时代风云人物超人的智慧和胆识。节目播出后,轰动了整个世界。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邓小平的谈话一直是世界舆论评论的中心话题。
  那是邓小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西方电视媒体专访,邓小平对华莱士提出的20多个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如今回头看,当年邓小平关于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台湾问题、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以及对干部退休制度等问题的看法和预测,都已成为现实。而华莱士问邓小平:邓小平以后的中国会怎样,是否会回到过去的状况?邓小平回答:“肯定不会”,至今在他心目中仍留有深刻的印象。
  两年前,华莱士在回忆当年的采访过程时曾表示,1986年时,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仍然有着一种神秘感。改革开放使外界逐步了解中国,现在的中国已不再神秘,美国人现在对中国不会感到害怕。这种变化是邓小平带来的,邓小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和过去完全不同的道路,他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给了中国人民更好享受生活的机会。中国人民对未来的看法也比过去要乐观得多,现在外国人看中国也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面对说实话不爱讲空话的邓小平,华莱士当时有点紧张,他找邓小平要一支烟,以便帮助自己放松一下。华莱士说,邓小平给他的感觉是平易近人,对他的问题回答得很精彩,既直截了当,又合情合理,他很清楚他要讲什么,邓小平是一位英明的伟人。他采访过很多世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但邓小平和他们都不同。他的智慧,他的务实精神,他那种豁达的态度,都令西方人着迷。“我见过很多其他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他们不一样,他是独特的”。
  以“坚持”为人生奋斗信条
  正是这次在全球引起轰动的采访,将华莱士和《60分钟》的知名度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华莱士在过去几十年里先后19次获得美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最高奖 “艾美奖”,2003年获得艾美奖“终生成就奖”。
  华莱士的上司凯文认为:“对华莱士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早年的英语老师,教会了他坚持。这个词看似普通,但却包含了很多东西,这一点华莱士和我都深有体会,我希望所有的人也能有所体会:坚持,再坚持。”华莱士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活和做人的方式,他不懈地奋斗、坚持着,胸怀坦荡,待人诚恳,对朋友,哪怕是对陌生人,都友善相处。
  岁月不饶人。对于退休,华莱士解释说,并不是CBS电视台要赶他走,而是“眼睛、耳朵和其他的‘零部件’都大不如从前了 ”。纽约一位资深记者表示,华莱士作为著名的新闻政治评论员,从来不摆“大牌”的架子,因此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对于他“退居二线”,人们心中总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人民日报》 ( 2006-04-04 第16版 )

  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一九八六年九月二日)

  迈克·华莱士:邓主任,您对戈尔巴乔夫最近在海参崴的讲话有何看法?
  邓小平: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的讲话有点新东西,所以我们对他的新的带积极性的东西表示了谨慎的欢迎。但戈尔巴乔夫讲话也表明,他的步子迈得并不大。在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后不久,苏联外交部官员也讲了一篇话,调子同戈尔巴乔夫的不一样。这就说明,苏联对中国政策究竟怎么样,我们还要观察。

  迈:您以前有没有见过戈尔巴乔夫?
  邓:没有。

  迈:您是否想见见他?因为他说过,他愿意同你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级别上谈任何问题。您愿意同他进行最高级会晤吗?
  邓:如果戈尔巴乔夫在消除中苏间三大障碍,特别是在促使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和从柬埔寨撤军问题上走出扎扎实实的一步,我本人愿意跟他见面。

  迈:越南人今天发表讲话,表示愿意和中国谈判,以便结束中越之间的困难局面。
  邓:越南这种表示至少有一百次了。我们也明确告诉他们,前提是越南从柬埔寨撤出全部军队。柬埔寨问题由柬埔寨四方商量解决。

  迈:所以,就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举行最高级会晤来说,球在戈尔巴乔夫一边。
  邓:要越南从柬埔寨全部撤军。对这个问题,苏联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因为如果苏联不帮助越南,越南一天仗都打不了。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讲话一直回避这个
问题。所以我说,苏联在消除中苏关系三大障碍上迈的
步子并不大。

  迈:看来,中国同资本主义的美国的关系比同苏联共产党人的关系更好一些,这是为什么?
  邓:中国观察国家关系问题不是看社会制度。中美关系是看中国和美国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中苏关系是看中国和苏联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迈:邓主任,刚才我的节目制作人要我再问一下邓主任是否愿意会见戈尔巴乔夫。
  邓:我刚才说了,如果苏联能够帮助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这就消除了中苏关系的主要障碍。我再说一次,越南入侵柬埔寨问题是中苏关系的主要障碍。越南在柬埔寨驻军也是中苏关系实际上处于热点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消除了,我愿意跟戈尔巴乔夫见面。我可以告诉你,我现在年龄不小了,过了八十二了,我早已经完成了出国访问的历史任务。我是决心不出国的了。但如果消除了这个障碍,我愿意破例地到苏联任何地方同戈尔巴乔夫见面。我相信这样的见面对改善中苏关系,实现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很有意义。

  迈:具体地说,哪一件事应该放在第一位做呢?
  邓:三大障碍主要是越南侵柬,因为中苏实际上处于热点和对峙,不过方式是通过越南军队同中国对峙。

  迈:是指越南在柬埔寨的军队吗?
  邓:是的。

  迈:里根总统和夫人对我的节目很有兴趣,差不多每个星期天都看这个节目,在我的采访节目播出时,他们一定会观看。不知你有什么话对里根总统说?
  邓:在里根总统和夫人访问中国时,我们认识了。我们相互间的谈话是融洽的和坦率的。我愿意通过你们的电视台,转达我对里根总统和夫人的良好祝愿。我希望在里根总统执政期间,中美关系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迈:目前中美双方是否存在大的分歧问题?
  邓:有。如果说中苏关系有三大障碍,中美关系也有个障碍,就是台湾问题,就是中国的海峡两岸统一的问题。美国有一种议论说,对中国的统一问题,即台湾问题,美国采取“不介入”的态度。这个话不真实。因为美国历来是介入的。在五十年代,麦克阿瑟、杜勒斯就把台湾看作是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所以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建交谈判中最重要的问题。

  迈:美国在处理美台关系时是否未能按照它承担的义务去做?
  邓:我认为美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更明智的态度。

  迈:什么态度?
  邓:很遗憾地说,在卡特执政的后期,美国国会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这就变成了中美关系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刚才我说,希望里根总统执政期间,能够使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就包括美国在中国统一问题上能有所作为。我相信,美国特别是里根总统,在这个问题上是能有所作为的。

  迈: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能有哪些作为呢?
  邓:可以鼓励、劝说台湾首先跟我们搞“三通”:通商、通航、通邮。通过这种接触,能增进海峡两岸的相互了解,为双方进一步商谈统一问题创造条件。

  迈: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
  邓: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第三点理由是,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大陆搞社会主义,台湾搞它的资本主义。这对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会改变,台湾人民没有损失。至于比较台湾和大陆的发展程度,这个问题要客观地看。差距是暂时的。拿大陆来说,我们建国三十七年来,有些失误,耽误了,但根据大陆的现行政策,发展速度不会慢,距离正在缩小。我相信大陆在若干年内至少不会低于台湾的发展速度。道理很简单,台湾资源很缺乏,大陆有丰富的资源。如果说台湾已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大陆的潜力还没有发挥,肯定会很快发挥出来的。而且就整体力量来说,现在大陆比台湾强得多。所以单就台湾国民平均收入比大陆现在高一些这一点来比较,是不全面的。


  迈:中国谈到,搞现代化,发展经济,需要西方的资金,但现在西方投资者抱怨同中国做生意太难,存在一些问题,房租太高,谈合同争吵不休,各种税收名目繁多,劳动力太贵,贪污、受贿,还存在着官僚主义。您是否了解这些情况?
  邓:我了解,是有这种现象。因为同西方做生意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新事物,有一些差错是难免的。外国投资者有这些意见,我能理解。投资不赚一点钱,那不可能,那谁愿意来?我们正在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状况,相信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解决了这些问题,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还要加以解决。作为领导来说,要摸清情况,采取措施,包括教育干部。


  迈:现在中国领导提出致富光荣的口号,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人对此感到意外,这个口号同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
  邓:我们经历了“ 文化大革命”。关于共产主义,“文化大革命”中有一种观点,宁要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我在一九七四年、一九七五年重新回到中央工作时就批驳了这种观点。正因为这样,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我又被打下去了。当时我告诉他们没有穷的共产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因为物质极大丰富,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当然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迈: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我看到现在农民生活得很好,有摩托车、彩电,自己盖新房。你们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致富。他们把一部分收入交给国家,其余部分归自己。这跟我们的制度差不多。我们的人交完税,其余的就归自己。
  邓:我们的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还有其他经济成分。现在在农村受到赞扬的有些万元户,一万元不过二三千美元,还是一年的收入,能够算富吗?我们就算富了,那能有多少?比起发达国家来,人均国民收入还是很低的。

  迈:邓主任刚才谈到“文化大革命”,在那时候您和您的家人遭遇如何?
  邓: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为什么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迈: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在中国的任何公众场合挂您的照片,这是为什么?
  邓:我们不提倡这个。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做得出来的。所以就我个人来说,我从来不赞成给我写传。我这个人,多年来做了不少好事,但也做了一些错事。“文化大革命”前,我们也有一些过失,比如“大跃进”这个事情,当然我不是主要的提倡者,但我没有反对过,说明我在这个错误中有份。如果要写传,应该写自己办的好事,也应该写自己办的不好的事,甚至是错事。

  迈:还有两个问题。您说过,您要活到一百岁,然后可以去见马克思,到那时候,马克思旁边可能还坐着毛泽东,他们可能对您说些什么?
  邓: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我们有理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才能取得胜利。革命胜利以后搞建设,我们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人们常常忘记是什么样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做的事。

  迈:每个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在过去几年中,邓小平干得不错,现代化搞得不错,经济在发展,人们不像以前那样担心害怕,但邓小平以后情况会怎样?是否会回到以前的状况?
  邓:肯定不会。因为确定现行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的主要根据是,现行政策对不对,对国家来说对不对,对人民来说对不对,人民的日子是不是逐步好过一些。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现行政策只要一改变,人民生活肯定会下降。如果人民认为现行政策是正确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

  迈:毛泽东逝世已经十年,他对现在的一些事会怎么看?现在的领导人主张致富光荣,主张个人幸福,允许私人办企业,准备搞政治改革,人民有了言论自由,这一切同毛泽东的主张都不一样,毛泽东会怎么看?
  邓:有些不一样,但有些原则还是一样的。现在毛泽东思想还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有一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解答了这些问题。

  迈:但我还是不清楚。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和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是不一样的。看来中国现在在进行一场新的革命,至少是试图进行一场新的革命。
  邓:这个话是对的,我们也讲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

  迈:最后一个问题。您是中国的第一号领导人物,您准备在主要领导人和主要顾问的位子上再留多长时间?
  邓:我提倡废除终身制,而且提倡建立退休制度。你也知道,我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谈话时说,我干到一九八五年就行了,现在超过一年了。我正在考虑什么时候退休。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希望早退休。但这个问题比较困难,在党内和人民当中很难说服。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退休,对现行政策能继续下去比较有利,也符合我个人向来的信念。但这件事还要做更多的说服工作。最终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决定。我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服从人民的意愿。我还是希望能够说服人民。

  迈:您当时告诉法拉奇准备一九八五年退休,您准备对华莱士作什么表示呢?
  邓:坦率地告诉你,我正在说服人们,我明年在党的十三大时就退下来。但到今天为止,遇到的是一片反对声。

(这是邓小平同志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电视采访时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他,改变了中国,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937年9月2日
“奥运之父”顾拜旦病逝于日内瓦

顾拜旦
  皮埃尔-德-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史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贵族家庭,本人为男爵。青年时代的他,酷爱古希腊史,崇尚英国学校教育,这对他以后放弃仕途、投身体育工作,以及极力主张恢复古奥运会和改革法国教育有重大影响。1883年,他首次提出定期举行世界性比赛的主张,1889年建议恢复奥运会,从此便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复兴、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艰难事业中,终于在1894年召开了巴黎国际体育会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顾拜旦当选为秘书长。雅典奥运会后继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从1896年到1925年,他担任了近30年的奥委会主席,1925年后任终身名誉主席。顾拜旦在任职期间,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他以德文笔名霍罗德和艾歇巴赫发表了名作《体育颂》。在这篇诗作中,他热情地歌颂了体育,抒发了他的奥林匹克理想。这篇作品获得了这届奥运会文学艺术比赛的金质奖。他还有《运动心理学试论》、《竞技运动教育学》等著作。1937年9月2日,顾拜旦病逝于日内瓦。遵照他临终前的嘱托,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洛桑,心脏则埋在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奥林匹亚。

顾拜旦男爵夫妇


評論:是奧林匹克運動的一大損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金豆  留住记忆“09月02日”

1666年,英国伦敦发生严重火灾,圣保罗大教堂等大片建筑被烧毁。


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它延续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古典风格,其高达111米的圆形石顶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教堂的穹顶。该教堂是在1666年毁于大火中的原圣保罗大教堂的废墟上重新设计建造的,于1710年建成。

一走进教堂,就会对那宽广挑高的中殿赞叹不已,在圆顶下的诗班席是教堂中最华丽庄严的地方,天花板上绘画细腻精致。另外,如果您要想尝试圣保罗耳语廊(Whispering Gallery)的神奇,要另外付费从教堂一侧爬上数百层阶梯,对着耳语廊的通孔说话,神奇回音效果会让你的同伴在其它任一通孔都可以听到回声哦。

再从耳语廊往上爬就可以抵达塔顶,是眺望伦敦市区的绝佳地点,不过这段楼梯较为险陡,体力不佳或有惧高症者不要轻易尝试。教堂地下室有名人英雄纪念碑,以及礼品店和小餐厅。

其实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981年黛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大典,到现在仍然不减圣保罗大教堂对旅客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在圣保罗大教堂还举行过1897年xxx女王即位60周年庆典、1965年温斯顿邱吉尔的葬礼。

火猛于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5年9月2日
阎锡山秘密收留日军


被阎锡山收留下的部分日军军官

  1945年9月2日,阎锡山将3万晋军集结在平遥。日本第一军参谋长山冈道武拜访阎,阎说:“日军虽战败了,但素质优秀,希望能留下一部分日军负责保安工作。”山冈回答:“我回去和第一军司令部司令官澄田睐四郎中将商量,尽量满足阁下要求。 ”在晋军的压力下,日军答应了阎的要求,于是澄田出任山西省总顾问,山冈出任副总顾问。阎还下令成立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合谋社”,下设军事处、经济处、总务处、文化处,均由日本人负责,以达到留下1.5万日军为阎服务的目的。

  集结在太原的日军都急于复员回国,不愿留下,阎虽派人到各部队去游说,但日本官兵无动于衷。于是“合谋社”放风:“ 如果留守人员总数达不到阎长官要求的1.5万人,就将在山西曾犯有杀人、放火、掠夺、强奸罪行的人作为战犯判刑,复员回国也无望了。”有的士兵受到上司威胁:不服从命令格杀勿论。这样阎锡山终于将日军如数留下,以壮大自己军力。

評論:另類漢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45年9月2日
朝鲜三八线划分





板门店-------板门店全景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0月,苏联把三八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美军则继续驻扎三八线以南,拒不撤军,从而造成朝鲜国土和民族的分裂。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1950年6月,南北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发生军事冲突,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由此爆发。1953年7月,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军事区。习惯上仍称其为三八线。

評論:西方與共產主義的冷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金豆  留住记忆“09月02日”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於巴陵郡的巴陵廣場上宣佈獨立,從此這一天便成為越南的國慶日.西元968年成爲獨立的封建國家。1884年淪爲法國保護國。1945年9月2日宣佈獨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又進行了艱苦的抗法戰爭。1954年7月,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定簽署,越南北方獲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國(後成立由美國扶植的南越政權)統治。1961年起越南開始進行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1月越美在巴黎簽訂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美軍開始從南方撤走。 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選出統一的國會,7月宣佈全國統一,定國名爲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各國國慶節的名稱有所不同。世界上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 ”,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爲國慶,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每年國慶,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逢五逢十的國慶,有的還要擴大慶祝。爲慶祝國慶,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越南爲慶祝越南國慶日,9月2日國慶當天在首都河內都要舉行隆重的集會、閱兵和遊行等活動。節日之前,越南政府會向各省市人民委員會發出通知,就國慶慶祝活動作出具體部署。一般情況下,在首都河內將隆重舉行集會、閱兵和遊行,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將現場直播上述慶祝活動的實況。9月2日晚,在河內、海防、順化、奠邊府、新潮、邦美蜀、峴港、芹苴和胡志明市施放焰火。根據政府通知精神,政府各部門、各省市和各地方要舉行切合實際的慶祝活動,把慶祝活動同開展愛國競賽、發展經濟和扶貧結合起來。各地根據具體條件,本著節約、安全的原則,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
胡志明是一位值得尊重和紀念的偉人。在越南,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近乎神話的故事。1969年9月2日上午9時47分,越南領袖胡志明不幸逝世。 9月2日是越南的國慶日。鑒於當時越南的抗美救國鬥爭正處於關鍵時刻,越南政府爲防國內局勢動蕩,決定將胡志明逝世的時間改爲9月3日,並定於9月9日爲胡志明舉行國葬。越南國慶日是9月2日,而胡志明逝世也是這一天,國慶是早定下來的,人卻是後來去世的,時間竟是如此巧合,真是不可思議。




小邻居,比我们还先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成功发射通信卫星
2007年09月02日





新华网新德里9月2日电(记者 周珺)当地时间2日18时2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印南部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达岛的印度航天中心,将携带一颗Insat—4CR通信卫星的运载火箭GSLV-F04成功发射升空。

  运载火箭高49米,重414吨,其携带的Insat—4CR通信卫星重2130公斤。后者将被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主要用于提供直接到户的电视服务和数字卫星新闻采集业务,并能适用于向小型卫星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商业通信。

  本次发射是GSLV系列火箭的第五次发射,原定于当天下午进行,后由于火箭出现技术问题,发射推迟了约两小时。

  去年7月,携带一颗Insat—4CR通信卫星的GSLV-F02火箭在发射升空后不久解体。调查表明,一台捆绑式液体推进剂助推器突然丧失推力是导致火箭失事的主要原因。去年的发射失败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一年内制作完成了同一型号的Insat—4CR通信卫星。

点评:别人追赶的很快,我们要注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国际城市建设案例研究成果首次公布
2007年09月02日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徐冰、孙玉遐) 日前中国国际城市建设案例研究委员首次公布了他们历时半年的研究成果。华贸中心等41个建设案例因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重视对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建筑与周遍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有机结合等特色获得了表彰。

  在全球城市化浪潮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在重复世界上很多大都市走过的弯路。在通往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上,很多城市正面临着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房紧张、水源短缺等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这些城市问题阻碍着人们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国际城市建设案例研究委员会创造性地将案例研究方法引入到城市建设领域,力图整合全球城市建设相关领域顶尖专业力量、资源,引导城市建设配套发展的和谐产业链,促进我国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国际城市建设案例研究委员会主任金德钧说,在案例审定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三公原则,坚决贯彻少而精、重实际、不泛滥、不务虚、不排序的原则。所有案例的确定,都经历了三个程序:现场考察、专家评审、专家结论。专家评审体系主要有规划设计评价体系、科技应用评价体系和城市价值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侧重产业政策、地缘特色和科技应用。

  中国国际城市建设案例研究委员会执行主任、建设部干部学院副院长张庆风表示,今后,中国国际城市建设案例研究委员会将始终围绕国家政策,以研究委员会成员的经典案例为载体,开展课题化的案例研究工作,进行“中国国际城市建设经典案例工程”的试点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建设树立样板。

  此次城市建设案例研究成果发布活动,是建设部主办的第13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展览会的主题活动之一,由建设部主办、商务部审批,中国国际城市建设案例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业指导,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与地产互动杂志社联合承办。


点评:人文环境和绿色循环都是很大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天国天京变乱(1856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后,东王杨秀清总理朝政,居功
骄傲,上欺天王洪秀全,下压有功诸将。甚至借代天父立言的身
份,杖责天王,并威逼天王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忍无可忍,
急召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回京共商良策。
1856年9月1日(清咸丰六年八月初四日)深夜,韦昌辉带亲
信部队3000余人赶回天东,立即包围了东王府,封锁了所有通往
东王府的街道。
2日,与杨秀清有私恨的书昌辉及其亲信冲人东王府后,刺杀
杨秀清,残杀其眷属和东王府大批人员,进行大屠杀。
事后,洪秀全处死了韦昌辉,并对朝政的石达开无端猜忌,
因此石达开率10万精兵出走四川。
“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进入了斗争
的后期。


点评:好复杂的政治斗争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9月2日,中国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开幕,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800名运动员和代表参加了运动会。运动会进行了中国式摔跤比赛和射箭邀请赛以及68个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

评论:应该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0: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
--------------------------------------------------------------------------------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
“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
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
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
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加、法、荷、新
西兰等国代表依次签了字。至此,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
个国家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
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重光葵外相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签字。


点评:日本开战时却没有签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2:55 , Processed in 0.20477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