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83|回复: 0

[[资源推荐]] 论文提要翻译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8 2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篇论文的提要,网友的讨论很是热烈,见出深度。转过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文提要英文翻译争论

[摘要]水目寺的始建年代,历史上有唐、宋两种说法,前一种说法经不住推敲,后一种说法具体年代不清。该文在前辈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对水目山的碑刻及有关史料进一步深入探究,认为水目山最早开山建水目寺的年代,是宋代大理国龙兴四年,即公元1160年。
关键词:水目寺 始建年代 探究 水目山

Xxpmet:
craigtiger1 译得很好!
提出些自己的建议:
1construction可否改成building更好,至少也是construcing?construct突出结构上的,build突出动作.
2第一句的satisfying 改成satisfied?
3 第三行的第二个time,改成era?
4 第三行的第二个this改成the?
5 this 更多指下文,that指上文提到过的。所以,第四行用this conclusion就不太对的。好像craigtiger1 特喜欢用this,最后一句的this好像也不对?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raigtiger1 没奈何 +1 THIS as a interference 2008-7-5 02:19
•  隋炀帝 没奈何 +3 谢谢参与 2008-7-4 23:56
大略翻译一下,隔行如隔山,行内的一些术语习惯用法我并不清楚,所以应该需要调整。


龙烟细飘
Abstract:
Traditionally there have been two (unsatisfactory) propositions (judgments/assertions) on the year of the Shuimu Temple's initial construction: one proposes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other proposes Song. The former could not stand scrutiny; while the latter has not provided the exact year so far. Based upon previous studies of and questionings on this topic, this article makes in-depth explorations of the tablet inscriptions of the Mount Shuimu as well as relevant historical evidence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year of the Shuimu Temple's initi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the 4th year of Dali Longxing in the Song Dynasty (1160AD).

Key words: Shuimu Temple, Year (Era) of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Exploration, Mount Shuimu

说明:括号内词语可选或备选。proposition指“(略带假说性质的)说法”,judgment相当于“判断”,assertion就略带贬义,有点“臆断”的意思。
以及“大理龙兴四年”“水目山”“水目寺”这些词都是我随便乱翻的,楼主自当知道如何翻译。

[ 本帖最后由 龙烟细飘 于 2008-7-5 03:30 编辑 ]

润色译文
The article translated by longyanxipiao is merely passable, i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some detailed aspects that the word \"could\" should be replaced by \" does\", as we can see that the translator uses the present continous tense throughout, \"this article \" may be less idiomatic than \"the present article\".
[ 本帖最后由 igod 于 2008-7-6 10:47 编辑 ]

龙烟细飘
greatly appreciate that you see my \"translation\" as \"passable\"--in fact I do not regard myself as a \"translator\" here, I was merely watering However, I do think it's proper etiquette to use Chinese while we're in a forum where the absolute majority uses Chinese as the primary language unless it'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do otherwise (such as asking for help in translation or responding to someone who appears to receive only English[?]).
这是灌水区,没必要那么严肃吧呵呵,我也就是随手一翻,既非交作业又不是做翻译赚外快,所以实话说内容上没多想,供大家随意一看一笑,楼主随便参考而已。不过这位仁兄指教的是,我回头看看,有的地方的确该用现在完成时,修了一下。

Dolphin  
龙烟细飘译得不错。这是我自己翻译的最后一句话:
Questioning the previous scholarship on this topic, this article examines/studies the tablet inscriptions and other relevant sources of the Mount Shuimu and argues that the year of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the Shuimu Temple should be 1160.
个人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用法在英语论文中是没有的,直接用“study、examine”就可以了。因为理论上,每一篇作品都应该是“深入”的研究。另外,“this article”是很好的用法,不需要“the present article”历史学里面一般都是“this article”、“the author”等等,因为写作以简洁为美。我觉得1160和大理龙兴四年是一样的意思,而西人对年号不敏感,写作上除了修辞需要,都是直接用西元纪年,所以这里只用1160。
前面一句话\"propose\"用了三次。可不可以改成One was in the Tang period and the other was in the Song.
近年来一般用period而不是dynasty,因为dynasty被认为指的是政权,period是时代,就跟“唐朝”和“唐代”的区别一样。
最后,中文“该文在前辈提出质疑的基础上”有语病。到底是“该文对前辈提出质疑”,还是有“前辈先提出质疑”,该文在此“质疑”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呢?
[ 本帖最后由 dolphin 于 2008-7-5 14:07 编辑 ]

xxpmet 君不仅提出中肯的意见还再次提到我的那篇东西,所以我把译文又推敲了一遍,再次发表,也算是一家之译,立此存照吧。
Abstract:
Neither theory concering the dat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Shuimu Temple --
either in the Tang or the Song dynasty -- is satisfying; the former theory
does not hold up to scrutiny, while the latter theory does not give a
specific dat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on the basis of the stelae on Shuimu Mountain
and other relevant sources, and a critical analysis of earlier studies on this
subject, the date of Shuimu Temple's inauguration could not have been
before the fourth year of Longxing according to the Dali calendar, ie. 1160 C.E.
看来“翻译虽小道”(翻译家张谷若语)也是不能顺手乱来的(例如我的第一稿),希望看到更多的翻译,也希望大家继续商量推敲。
[ 本帖最后由 craigtiger1 于 2008-7-6 01:58 编辑 ]

纠错
1.恕我直言,craigtiger的译文不太好,neither 和either用在一起不协调,两者不能同时用;theory前漏the;theory应用复数,satisfying应改为satisfactory,否则成了现在进行时;两个and 用在一起时,第二个最好加上and also; ie. 1160 C.E按常规应置于括号内,粗略评论,望指教。
2.相形之下,龙烟细飘的英语较自然流畅,而craigtiger雕琢痕迹略重,其用词和结构只是下意识想展示自己英语,惜适得其反。
3.另外,\"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可以翻译的,比如investigate further, probe into the subject/topic/issue等等。
Dolphin的“Questioning the previous scholarship on this topic”,中Questioning 是Chinglish, 受汉语思维影响,其实上想表达的是 show one's doubt on sth的意思,但不够地道。scholarship意思模糊,且有歧义,不妥。
4.2第一句的satisfying 改成satisfied?,如此改也不妥,岂不成被动语态了?
总之,龙烟有英语天赋,潜力很足,其“随手一翻”,已语惊四座。   其余都可能是国学学者,而非英语学者。
[ 本帖最后由 igod 于 2008-7-6 11:39 编辑 ]

请允许我谈谈对 igod “纠错”的几点看法:
引用:
原帖由 igod 于 2008-7-6 10:58 发表
1.恕我直言,craigtiger的译文不太好,neither 和either用在一起不协调,两者不能同时用;theory前漏the;theory应用复数,satisfying应改为satisfactory,否则成了现在进行时;两个and 用在一起时,第二个最好加上an ...
对第一条里的内容,我全部不敢苟同(其中涉及的都是基本语法和初级修辞问题,关于neither后面是否用复述的问题,我在评分中已经明确指出——我疑心 igod 把 neither 和 neither of 混了;再比如,两个and 根本不在一个语法层次,怎么会用 also 呢?)。这类问题是可以通过查询语法书解决的,有些象自然科学定理,不存在见仁见智的可能。
对第二条前半句,我完全同意;只是后半部分“想展示英语”云云与事实不符。我向来认为学术论文用的技术性英文准确第一,语法正确第一,漂亮其次。我们英文的主要问题是太“漂亮”,受汉语的影响,我们对漂亮的理解经常和英美人很不一样;这,每位负责的外籍教师都会反复强调——所以我修改时并没有进行修辞方面“雕琢”,更不会想到要展示一下。我为什么再次发这个东西已经说明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三条:可翻译的东西不等于需要翻译,在这里我同意Dolphin的观点;有时为了照顾译入语言的接受特点甚至不得不舍弃某些东西,这也是翻译入门课上老师常讲到的问题。
第四条:过去分词显然不妥——也不是什么被动语态;可为什么不能用现代分词,可惜我想不明白。从前老师告诉我注意 satisfying 在这样的地方并不是什么进行式,而其实是形容词。难道我们在这里还需要讨论这个常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用法的区别吗?
因为我从语气推断批评者的专业和英文有关,所以也就没用通常的礼节性回答,而是有什么说什么,望见谅。
我的译文问题一定不少,可惜都不在igod 所 “纠正” 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craigtiger1 于 2008-7-6 22:56 编辑 ]

引用:
原帖由 igod 于 2008-7-6 10:58 发表
3.另外,\"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可以翻译的,比如investigate further, probe into the subject/topic/issue等等。
Dolphin的“Questioning the previous scholarship on thistopic”,中Questioning 是Chinglish, 受汉语思维影响,其实上想表达的是 show one's doubt onsth的意思,但不够地道。scholarship意思模糊,且有歧义,不妥。
4.2第一句的satisfying 改成satisfied?,如此改也不妥,岂不成被动语态了?
总之,龙烟有英语天赋,潜力很足,其“随手一翻”,已语惊四座。   其余都可能是国学学者,而非英语学者。對於第一條的意見,我同意craigtiger1的看法。
“進一步深入研究”自然是可以翻譯的,不過我的意思是一篇論文的摘要不應該這樣寫。實際上,樓主的中文摘要也有再修改的空間,上面已經舉出一例。
關於“question”一詞的用法,它確實和scholarship在一起比較怪。不妨改為\"Offering a critique of the previous scholarship\"。
不過就”question“本身來講,并不是chinglish的用法,我倒是覺得比“show one's doubt on sth”好很多。後者很少在學術論文中看到,不是正式的書面英語。
如果igod網友有更地道的詞來表示”show one's doubt on sth“請賜教,大家一齊學習。
”Scholarship“一詞本身的意思并不模糊,指的就是前人的研究,另一種用法是”previous literature“,兩者均在英文歷史論文書刊的史學史回顧部分(Historiography)常見。

[ 本帖最后由 dolphin 于 2008-7-6 19:47 编辑 ]

回复
感谢两位的反馈。还是用我的 译文来说话吧。There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two hypotheses as regards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date of the Shuimu Temple. One proposes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other Song. The former can hardly stand close scrutiny, whereas the latter does not elaborate on the exact time. Based upon the doubt raised by senior scholars, and after probing deeper into the tablet-inscriptions on Mount Shuimu and other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present article deems it true that the earliest possible date of building the Shuimu Temple on Mount Shuimu should be in the 4th year of the Dali State in the Song Dynasty, viz., A.D. 1160.
当然有与前译文重复处,纯属势所必然。一个摘要用neither开头可谓空前绝后,语感没来,想当然,如不信,找老外来读一读。顺便透露一下,有某一英语大奖赛评委(美籍华人文科博士,8岁到博士都生活在美国)都很少与在这方面我争论。有些感觉只能意会。
[ 本帖最后由 igod 于 2008-7-7 00:31 编辑 ]

大家讨论得很有建设性啊呵呵 ,igod君说我“天赋”云云实在不敢当,不过我所说自己“随便一翻”也并非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之“随便”,只是未多加推敲的“随便”而已 ,比如我并未多想中文摘要是否需要修正,只是看到就逐句译来。

语言在研究中无非一种工具,用于交流而已。但度量衡都是有标准的,学术语言同样。学术文章及摘要的翻译其实并不求文采,准确是第一要求,所以我用的都是最平实的句型,力求原文最少失真,这应当也是学界译界惯例。

我简单说明一下自己翻译中一些用词的原因好了。
1. “历史上有唐、宋两种说法”,中“说法”我试译成“proposition”但并不能确定,因为不太清楚这些说法的状态,是有专著论述/研究测试过年代,还是仅为无细致论证的假说推测。至于其他用词,theory指“理论”,用在这里大了一些;hypothesis是“假说”,略好,但……怎么说呢,依然感觉有点奇怪,因为后文说到前人对这些说法的质疑……没有人会“质疑”hypothesis,hypothesis是用来被证明(verify)或者被证伪(falsify)的……
又,paradigm, theory, hypothesis, concept等等这些词在社科研究中自有其专门所指,不宜与其他词混用(虽然在中文中有许多近义词,用法所指似乎并未统一)。一般来说,英文社科学界,大多人是把Earl Babbie的“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中的说法作为准绳(这书已经出到了第10版还是第11版,应有中文译本,但惭愧,我并未读过,不太清楚其中是如何翻译的,以及接受度如何)。
2. “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我把“探究”译为exploration,因为见到关键词中有“探究”,想来是行内常见说法,不知道exploration是否符合惯例。examine或者study当然语义没错,也是地道的习惯用法,但这两个词都是所指甚泛的常见词,用来作为关键词不知道是否适合……这其实是行内人才知道的惯例问题。包括“大理龙兴四年”“水目山”“水目寺”这些词组,其实估计也都有约定俗成的译法,外行随便乱写很可能像笑话 ,比如我就并不知道** dynasty和** period在行内语义的区分……
3. 关于“年代”,这词在中文中作“年份”和“时代”其实都说得通,我只是根据上下文译为year,楼主自己根据论文内容酌改就是。
对写作用词(具体到大小写和标点 )极在意和极不在意的教授我都见过……呵呵,想必投刊物匿名审稿的话,两种人都可能碰到。当然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够达意,其实根本没人会计较语法用词,若真有人计较争论这个,估计会被第一时间当作怪物
另外顺便就楼上的异议说两句:
“close scrutiny”中,scrutiny即有close之意(曾记读裴注三国志时看到曹冲传里“容貌姿美”一句,裴松之注曰:“臣松之以‘容貌姿美’一类之言,而分以为三,亦叙属之一病也”……一笑 )
以及“the present article”这种用法,其实是从所未见,不敢使用……大概是我阅读面太窄,惭愧。
[ 本帖最后由 龙烟细飘 于 2008-7-7 02:20 编辑 ]

dolphin
我也认同龙烟细飘的讲法,hypothesis是典型的社会科学论文用词,一般是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论文中常常见到。作者提出一个假设,然后用数学方法对这个假设进行验证,结论既有可能为真,也有可能为假。历史学不是社会科学,而是人文学科。当然我不是说历史学论文一定没有hypothesis,计量史学论文也是这个套路。不过,一般来讲,这里用argument/viewpoint/opinion/suggestion都可以。proposition好像是商业计划或者政治法律方面常用,我不确定用在这里好不好(感觉略显正式)。

Scrutiny前面确实可以加close,这是一个常见词组。\"The doubt rasied by senior scholars\"比较有问题,英美人没人会讲senior scholars,中国人才会在乎别人是不是senior吧。\"robing deeper\"这种说法我也从没见过,probe一般用于探究别人不想让你知道的东西,用在这里很奇怪。

此外,个人也从未在历史论文中看到\"the present article deems it true\"这种奇怪的用法。事实上,把\"the present article deems it true\"放入Google搜索,返回结果为零。可见起码Google储存的全球网页中,还从没有人这样写过。

The date后面应该是直接写年份,不用加\"in\"。所以应该改为\"should be the fourth year...\" 顺便提醒大家一个小事情,论文中两位数以下都应写成单词,而不是用阿拉伯数字。我也几乎没有见过用viz的,一般都是i.e. 写年份也应该是1160 A. D.,没有把A. D.放在前面的。其实,现在应该写C. E.,不过这个尚无统一标准。至于dynasty和period的区别,我之前已经提过了。

总而言之,到底是谁“雕琢痕迹略重”“想展示自己英语,惜适得其反”呢?igod网友也不用坚持语感、老外什么的。老外的英语写作未必好,一样会有很多语法错误。事实上,受过专业写作训练的老外不多。生活中,那位博士也不会跟人整天争论语言问题吧,听的懂就行了。

龙烟细飘网友对“探究”一词的疑问很有道理,我也是回去看楼主的中文才发现怎么会把“探究”作为关键词呢?建议楼主改一下。匿名审稿确实看运气,不过不少华裔学者投稿之前都会请专业的编辑做细致修改,这样的编辑必须是懂历史的才行。

龙烟细飘
的确,close scrutiny 是常能见到的用法,若说错误其实也算不上,不过我私人对这个用法有点腹诽呵呵……所以举个玩笑的例子
查webster字典,得出scrutiny释义如下,可见已隐含了\"close\"之意,再加上去未免冗赘:
    1  : a searching study, inquiry, or inspection : examination
    2  : a searching look  
  3  : close watch : surveillance
其实就是中文母语,我想也没人(上智与下愚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敢说自己用词不会出错,不犯冗赘的毛病,只能尽量避免而已。遑论其他,我自己连中文词义语法都经常拿不准……话说回来中文也有很多难以用语法去框的地方(私以为这是其美丽之处)。

Theory 真的那么 theoretical 吗?
看了这样细致的讨论,不仅增长见识,而且使人愉快。
我这里有一个用词的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尤其是熟悉社会科学英语的各位,原因是这样的问题不单靠查字典就能得到答案。
上面我讲过,在翻译这一段时我没有怎么考虑修辞,而恰恰是在使用 theory 这个词时自己却斟酌了一下:我没有选用更加“确切”的长词,而是使用了这个short word,因为根据我的理解在这样的上下文中,这个词强调对方的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于某种关系和事实真相的判断。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theory 的一个常用意思是某种推理的结论,和我们所谓的“理论”关系不大,而更接近于“说”、“学说”,也就是这里的“说法”。把对方的东西称为“某某说” 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敬,而在学术讨论中这是一个礼貌问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Sir Arthur Conan Doyle 在他的侦探小说中就经常在推理结论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上中学时,我很崇拜 Sherlock Holmes,所以尽可能把Holmes的故事搜集全了,可惜后来搬家我把书都送人了,所以无从查找;但我可以肯定在我现在常使用的另一种与英语相近西方语言的翻译中用的正是这个词。
在英文用词方面我是 Winston Churchill 首相的追随者,他不是说吗:Broadly speaking, the short words are the best, and the old words best of all。
不过,得声明一句,我在平时极少用英文写跟社会科学有关的东西,甚至很少看现代英文社会科学文献(“隔行如隔山”一语不虚!)。所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请教接触这类英文比较多的朋友—— 因为我知道作者(翻译者)的设想和实际效果之间经常是存在距离的。

[ 本帖最后由 craigtiger1 于 2008-7-7 19:40 编辑 ]

(转自国学论坛,此文系原来复制过来,已找不到链接地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0 06:02 , Processed in 0.15081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