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74|回复: 5

[【讨论】] 讨论 远离“职业病”健康你我他之——实验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7 23: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远离“职业病”健康你我他之——实验室
刚进入实验室时,对很多东西都很好奇,这么多的瓶瓶罐罐,很多的化学试剂,是那样的新鲜,可后来发现这里面隐藏着这么多的危险,下面就来随便说说。
首先,在穿着方面要做好防护。进入实验室要穿白大褂,使用易挥发和毒性的试剂时,要穿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有好多试剂具有致癌性和其他毒性,这样可以减少吸入量。
其次,避免在实验室吃喝食物且使用化学药品后需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口香糖。 食物禁止储藏在储有化学药品之冰箱或储藏柜。吃东西这点大家有时不太注意,比如早上起晚了,带着早点去实验室就吃了,其实很危险的,实验桌椅上可能有化学试剂残留,结果就带着吃进身体里。开始可能没事,日积月累以后会很可怕的。
  再次,使用高度危险的东西时应该非常小心。比如使用液氮冻存细胞时要用专门的冻存管,以免其他管易爆裂。配洗液时也应格外注意,以免硫酸溅在身上,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危险化学反应,非用不可时也尽量在旁边盯着。危险化学品如氢化钠等应由专人保管,并做好记录。
  其实很多时候实验室的伤害是慢性的,几年内可能没有太大影响,但每天都在接触,日积月累就很可怕了。据说做化学的男的生的小孩基本是女孩。可以多喝些牛奶,注意通风等可以减少一些伤害,毕竟身体是自己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9: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又看到个常年待在实验室的同志。
   哎,两年前毕了业,我也进了一个药企的实验室,不过机缘巧合,没让我长干,就调开了,呵呵。
    从楼主的帖子内容看来,我觉得自己有几点要补充一下,也好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关于穿戴问题。
    帽子和口罩有很多种,那种蓝色的一般是一次性的,给参观实验室穿戴的,对于进距离做实验的我们来说,用处不是很大,在平时配制试剂,简单操作的时候,最好用那种棉布口罩帽子,做有粉尘的实验带防尘口罩和面具,有毒有害试剂就带简易防毒口罩和防护眼镜,用完都要注意及时处理。特别是口罩,请一天一洗,对此我曾经做过微生物检查,口腔呼吸带出来的细菌比外围环境的要多很多倍,恐怖吧。
    手套问题,我们化验室有四五种,操作有腐蚀性试剂的实验就戴高强度橡胶手套;做微生物限度检查就用手术乳胶手套,装卸玻璃设备最好带棉布手套(防止弄坏玻璃扎、划伤手)……,特别要小心,小问题有时候真的会变成大问题。
   鞋子基本上没太大的要求,进入洁净度要求高的环境,要求穿特殊材质面料的鞋,防静电啦,防纤维脱落啦,就不罗嗦介绍了。

    第二、吃东西的问题
    我们是严厉禁止在化验室吃东西的,这这地方吃东西是对自己、家人和社会不负责的表现。喝水、泡咖啡等都请在生活区或者休息室干完!

    第三、关于危险品、毒剧试剂、易爆品等的操作。
   一般正规检验室都会配备通风橱,带钢化玻璃的那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危险品操作要求两人同时在场,把防护玻璃拉下来,戴好手套,这没什么担心的,有辐射性的东西要带特殊材质的防辐射装备。

    第四、关于光和各种射线的问题
    很多实验特别是精密仪器设备,有很多光源,有暗室,还有杀菌光源,各种特殊用途的射线等,我曾经碰到过这类型的现象,有的同志把脑袋伸进暗室,观察实验现象,站在紫外灯下做实验,在钴60射线下翻动样品,这都是不要命的家伙,要狠狠地批评教育。

    当然,实验室里面的危害物质很多,平时要非常注意,尽量做完实验就到休息室或者生活区去,没这个条件的实验室就要注意多通风,平时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据说做化学的男的生的小孩基本是女孩。 ”这我还没注意到,谁了解这方面可以来说说,指教一下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 00: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位谈到的都是化工、医学方面的实验室;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实验室种类远不止这两类,材料、结构、强度、……几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实验室。但是人们谈论化工、医学方面的实验室比较多些,这恐怕与人们的心理因素是分不开的,一想到实验室便想到了放射性,细菌,传染病,其实这都是对实验室的片面理解。但我觉得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无论处于何种实验室,都会存在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因素。

   科学实验室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它独特的地位,其种类繁多,规模不一,性质也不一样。因此,要想对实验室里可能引起的健康影响作一笼统的概括,是不太可能的。另外,实验室里的安全卫生规程远不如生产部门那样来得健全、严密,更危险的是,科研人员一般都有这样一种想法,即他们认为他们所进行的科研是完全自由的,旁人根本无权过问。这样一来,就可能因此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实验室操作致癌物质不规范,以致造成泄漏或流失,使其对自身造成危害的同时还对外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我想要避免实验室对自身以及环境的危害,除了上面hanvool 兄所谈到的几点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实验人员对突发事件的正确快速处理能力。

   二是要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三是吸取事故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

   特别是对于一些从事高风险科研的岗位(化工,医学等等),要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严格执行有关科研人员健康监测和报告制度;保护科研人员自身健康,同时也防止向社会扩散。


   总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当前各类实验室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再给常年战斗在实验室中的网友推荐两篇文章,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良好的身心健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 11: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着感恩的心认真拜读了fupingtang(茯萍糖 )同志的帖子, 主要是从管理角度来说的,这也是很重要的,不过实验室管理一定要细化,充实到每个操作环节,要讲究规范化操作。
  事实证明一个高效率、安全系数高的化验室,平时各位员工特别是管理者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都是很好的。谢谢fupingtang兄台的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08: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hanvool于2008-08-01 11:56发表的 :
    我怀着感恩的心认真拜读了fupingtang(茯萍糖 )同志的帖子, 主要是从管理角度来说的,这也是很重要的,不过实验室管理一定要细化,充实到每个操作环节,要讲究规范化操作。
  事实证明一个高效率、安全系数高的化验室,平时各位员工特别是管理者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都是很好的。谢谢fupingtang兄台的补充!

一点浅见

兄台用“拜读”二字,可羞愧我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08: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职业病目录
一、尘肺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三、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工业性氟病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48、丙烯酰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50、有机磷农药中毒
  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6、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十、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09:11 , Processed in 0.42570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