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21|回复: 5

[摄影随感♡] 摄影  庐山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5 17: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在这炎炎夏日,南方高温38度左右,随团去庐山,感受一下庐山风光。庐山山青水秀天蓝,盛夏又是避暑的好去处,这几天山上最高温度27度,非常凉爽。如果有时间在庐山住上一个月,那将是真正的避暑,据导游讲,在庐山,住在农家一个月的费用三千元,和浙西大峡谷价格差不多。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以南星子县境内,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毛泽东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

此外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

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 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上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确立。】

【在中国的诸多名山中,庐山是唯一一座山上有城的名山,世界文化遗产庐山风景区也因其山中有城市的特点,每年吸引游人无数。

这座“城”指的就是坐落在核心景区的庐山中心街———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牯岭街,庐山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居住在这里。 牯岭镇海拔1164米,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万,早在30年前就实行原住民“只出不进”的户籍政策。牯岭镇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独特的气候,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因常有云雾弥漫,故有“云中山城”的称谓。】




这就是如琴湖。



【从牯岭街的街心公园出发沿大林路西行,便到如琴湖,因湖形如琴而得名。如琴湖是1961年兴建的人工湖,湖面辽阔,湖水清澈,峰岭围抱,森林蓊蔚,环境幽雅。湖心立岛,曲桥连接,上缀水榭,形成绿水青山,相映成趣。】




这就是花径,和白居易的一首诗有关。现在不是桃花开的季节,图中草屋是白居易草堂。






草堂里有白居易介绍,还有一些纪念品。





这是花径里的一颗看上去像圣诞树的杉树。




不知道上面结的是什么东西?

  


【花径位于牯岭西谷,距山镇约二公里。古称“白司马花径”,以白居易曾循径赏花而得名。花径门横额刻有“花径”二字,两侧分刻“花开山寺”、“永留诗人”一联,记录了这一文苑佳话。

相传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白居易与好友17人于暮春四月初八上庐山,游至大林寺一带,发现这里的桃花绽开正艳,于是怀着惊喜的心情挥笔写下了《大木寺桃花》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于1961年被毁,花径却曾多次修建,并被辟为公园。

1988年在园西临池、修竹掩映处,建有草顶建筑“白居易草堂陈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于池畔又制作有白居易石像,使花径更增文化气息。】



美丽的锦绣谷

  


【锦绣谷,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四时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

谷中不仅花奇,而且石怪,垒垒巨石,形态各异,奇峰怒拔,气象万千。有的如白发老翁,有的似跳出水面的青蛙,有的若搏斗的双狮、扬鬃撒足的野马、翱翔长空的雄鹰,还有的象观音对台梳妆。人们给这里的峰岩取了许多动人的名字,赋予它们优美的传说,牵动了无数游人的思绪。

在怪石簇拥的锦绣谷中,有一块巨石,悬空伸出,宛如悬在凌空中的一座桥,人称“天桥”。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败逃至此,在前临深壑,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忽然从天降下一条金龙,横卧在深壑之上,化为一石桥,待朱元璋纵马过桥后,顿时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天昏地暗,只见一道灼眼的蓝光将石桥击断。桥断后,云散日出,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仍然是双崖对峙的绝涧。】




这是仙人洞后面的一颗石松,有碗口粗,百余年,下面刻“纵览云飞”四字。是不是看上去很高大美丽!

  


同样一颗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很平常了,但因为毛泽东当年在此留过影,所以游人拍照的也特别多。




下面的图片是网上找到的冬天的石松。
  


【仙人洞入口处有一横石展出,下临深谷,上有石刻名“蟾蜍石”。石背长有一棵古松,名曰“石松”,石背有“豁然贯通”石刻,题款因年久风化已无法辨认。石侧刻有“纵览云飞”4字。在此可观“乱云飞渡”的云景奇观。

1961年9月,毛泽东主席题诗赞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诗因景起,景因诗扬,现在已经成为庐山仙人洞景区的一个主要自然与人文景观。】




这是乌龙潭,可能雨水不多,看上去没有网上见到的美丽。




这是黄龙潭。导游讲乌龙潭洗手会带来霉运,黄龙潭洗手会带来好运。但我个人认为乌龙潭的风景比黄龙潭的美丽。乌龙潭也是西游记的拍摄景点。

  


下面的图片是网上找到的,非常美丽。




【黄龙潭、乌龙潭。 ——两潭相邻,各有千秋。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后彻空禅师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至今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二字。】




庐山会议旧址,毛泽东在这里召开过三次会议,也是彭大将军的伤心地。

  


看看另外一个角度,也许显得高大一点。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

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

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

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

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在含鄱口可以看到鄱阳湖,但因为有雾,所以只看到白芒芒一片。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游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栏远望着呈现鱼肚白的天际。不一会儿,一望无涯的鄱阳湖上,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轻扬天际的密密云层,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鳞。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远山、近岭。】




三叠泉是庐山最美的景色,当地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很是壮观!




上图是网上找到的最好的照片。

下面的图片是自己拍的,但效果差很多。







【我国被称作“三叠泉”风景点有两处:一为庐山“三叠泉”,一为广东珠海横琴“三叠泉”。

庐山“三叠泉”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

三叠泉风景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

三叠泉瀑布汇集五老峰、大月山诸水,循着天工琢成的三级“冰阶”断崖折叠而下,故名,亦名三级泉、水帘泉。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古人赞其“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散珠喷雪,真天下绝景。”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三叠泉气势磅礴,无比壮丽,自古有“匡庐瀑布,首推三叠”,号称“庐山第一奇观”。景区内还有九叠屏、含珠石、鹰嘴峰、玉川门、铁壁精舍、天门潭、神龟朝圣(龙潭)等景点。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九叠屏: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700米,相对高差220米,是庐山最为陡峭高大的一个悬崖绝壁,其下曾是李白隐居“把跋”杀之地,留有“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的诗句。玉川门:位于九叠谷口,两崖峙立,垒石如门,其石色白如玉,涧溪激流飞奔,若百川夺门而出。北崖有明代刘世扬手书“玉川门”石刻。】


去三叠泉要单程走一千四百级台阶,非常陡,下去容易,上来难。当然也有轿子可乘,价格五百元左右。

去三叠泉也有缆车可坐,但基本上是坐了就后悔,而且不起关键作用。因为有缆车那一段山路风景好且平坦,沿途有小溪,就是三叠泉的水源。而且步行速度不比缆车慢,缆车要排很长时间队,加起来和步行一样的时间,这段距离一般步行三十分钟时间。缆车去35元,回来55元,而且没有座位,全都是站着,只有两辆车对开,一次可乘75人,全程大概几分钟时间。


下面是庐山三叠泉缆车的介绍:
庐山三叠泉是目前庐山最难走的山路,也是庐山目前唯一需要人自己凭借自己的体力步行的山路!当年余秋雨老先生来庐山参观时期曾经感叹以后会不会修建缆车,没有想到在2001年我们庐山就建立了三叠泉缆车来方便体力不行的客人!正常的客人步行三叠泉需要来回7000个台阶,来回时间需要3小时多点,而自己乘缆车只需要来回的时间为2小时!这样就能够为体力不佳的人员提供顺利游览庐山的最好机会!





介绍写的虽好,但却不解决实质问题,乘缆车的游客都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真想不明白这么好走的路为什么要设缆车,而真正难走的那一千多级台阶却没有缆车,难道是故意如此设计的,还是怕破坏环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5 19: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0: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庐别墅,蒋介石和宋美龄曾经居住的地方。




这是他们使用过的早期煤油冰箱。




【位于庐山牯岭东侧的美庐别墅是一幢占地千余平方,倾具本世纪二十年代欧式风格的建筑。别墅始建于1992年,原为英国人赫莉太太的私宅。赫莉太太和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私交甚笃,蒋介石见此房舍庭园清幽、美丽、而宋美龄女士名字中也有一个美字,遂以“美庐”二字命名,并亲笔题写,命人刻于院内石上,“美庐”因此得名!

美庐别墅的建筑风格和庭院布局,堪称庐山山间别墅的精华。上、下二层的别墅主楼造型朴实典雅,周围设有两处内凉台和一个大阳台,再配之以别有风韵的几栋附房和长廊,使整幢别墅组合成错落有致,庄正优美而又富有变化的建筑群体。美庐庭院占地约15000平方米,院内树影婆娑,名木娇花不乏精品。两棵姐妹金钱松为庐山同品重树木之冠,玉兰花洁白高雅,宋美龄女士栽植的美国凌霄花,藤萝牵绕,弥漫整个长廊屋顶,时当盛夏,妖蕊朵朵,花气袭人,院内景物有防空洞,冷浴池、泉井竹林等,依然保持如故。

解放前,庐山曾一度称为国民党政府的夏都,美庐别墅则为“总统官邸”。解放后,毛泽东也曾多次住过这里,留下了国共两党高级领袖的足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现开放参观的陈列室、卧室、会客厅的布置基本上尊重历史、保持了原貌。

美庐别墅是国共两党最高领袖都住过的唯一的别墅。

1960年宋庆龄在此住过;1962年林彪住过。此外还有郭沫若、陈毅、胡耀帮等60年代上庐山时曾在此别墅居住过。80年代才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南昌摩天轮,总高度160米,比位于英国泰晤士河边的135米高的“伦敦之眼”摩天轮还要高,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

  


【摩天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角洲赣江边上的赣江市民公园,是南昌市标志性建筑。该摩天轮总高程为160米,转盘直径为153米,比位于英国泰晤士河边的135米高的“伦敦之眼”摩天轮还要高,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它设有60个太空舱,每舱可容游客6-8人,舱内配置了液晶电视、冷暖空调,每小时将可容纳近千人“空中”旋转看南昌。】





滕王阁位于南昌赣江边,起镇水作用,保佑南昌免遭水患。




人杰图



阁内旅游商店装饰物品

  


唐三彩壁画--大唐乐舞图





【滕王阁在历史上有几处,其中最知名的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

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为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




与滕王阁相望的绳金塔,起镇火作用。




编钟





【绳金塔坐落在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园904-907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此而得名。

绳金塔历经沧桑,屡兴屡毁。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绳金塔多次重建,现在塔体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绳金塔可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

绳金塔为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为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内正外八形,其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及鉴金葫芦型顶,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飘逸的飞檐,并悬挂铜铃(按照制作古代编钟的工艺,重新铸造风铃,七层七音)。绳金塔葫芦铜顶金光透亮,通身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古朴无华。塔身每层均设有四面真门洞、四面假门洞,各层真假门洞上下相互错开,门洞的形式各层也不尽相同。第一层为月亮门;第二、三层为如意门;第四至七层为火焰门,三种拱门形式集于一塔,这种做法是不多见的。

它古朴秀丽,具有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绳金塔自唐代始建至今年内,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绳金塔是南昌人们心目中的风水宝塔。】





南昌八一大桥




【南昌新八一大桥于1997年9月29日正式建成通车,该桥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

新八一大桥不仅是一项宏伟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也是南昌一大景观。该大桥桥型与城市环境协调,大桥外型雄伟壮观,巍巍高塔与两岸高楼对应。纵横设计采用竖曲线,像长虹卧波,具有曲线美。南引桥三层,全互通立交,喇叭型,气势宏大。四个圆圈像蝴蝶飞舞,圈内矗立着体现江西历史文化的得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四个楼台亭阁。大桥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寓意深刻。北岸铸铜双狮,威武雄壮。整座大桥挺拔雄伟,气势恢宏,宛如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与江两岸旖旎风光连成一体,交相辉映,形成南昌一道新的旅游风景线。】




全家红刀具推销,看上去很好用。





据说是洪都集团生产的第三代钨钢菜刀,当场演示切纸、砍书、劈钢管等。一套三把刀200多,还送多功能刨皮器和厨房用剪刀、磨刀器和水果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6 1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美的景色

拍瀑布使用慢快门,小光圈,加个三脚架拍
这样水流才是线状的

没有三脚架就用相机的延时拍摄,或找个石头固定住延时拍摄
效果会很好

刚查了下楼主用的是Kodak DX7440
04年的机子,4倍光变,400万象素


和我那z650是一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镏金岁月于2008-07-26 11:37发表的 :
很美的景色

拍瀑布使用慢快门,小光圈,加个三脚架拍
这样水流才是线状的

.......

多谢指教。看来您对摄影还很有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6 1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gbg2000于2008-07-26 11:58发表的 :


多谢指教。看来您对摄影还很有研究。

呵呵。。。
只是知道各个参数的关系
相机自带的那些场景模式都不太好用
平常自己就摸索
光圈、快门、曝光补偿、感光度
这几个东西搞通了就可以拍尽天下了
呵呵。。。

越来越觉得我那个的速度太慢了,
帮朋友拍聚会拍摄速度跟不上
最近发现调小象素、换好卡就好点

另一个缺点是数码相机的对焦不好,
现在想以前的胶片相机
手动对焦才是正统
想以后买个单反。。。。。。。
梦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7 15:28 , Processed in 0.32182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