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heitianma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7月21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1 21: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7月21日,伊拉克和伊朗交换了两伊战争中两国死去士兵的1736具遗骨。图为当时一名伊拉克妇女伏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

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是巨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21: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7月21日晚20:30,一年一度之选美盛会“2002年度香港小姐竞选”准决赛于在香港无线电视城如期举行,除选出十二位晋身决赛的佳丽之外,13号蔡洁雯获得“才艺卓越小姐”称号,而20号嘉碧仪则凭其甜美笑容成为“最上镜小姐”得主。图为参赛佳丽超性感泳装表演。

  幸运进入决赛的12位佳丽分别是:1号关伊彤、2号杨康宁、5号保采芬、7号余诗韵、
8号叶凯茵、11号林敏俐、12号钟子淇、13号蔡洁雯、15号胡家惠、16号李佩瑜、19号左慧琪和20号嘉碧仪。

30多年的香港小姐选美史,圆了无数天真少女“乌鸦变凤凰”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21: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年7月21日,美国女兵林奇(右)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接受紫心勋章。在伊拉克战争中被营救出的被俘女兵林奇于22日离开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回到她在西弗吉尼亚的家中。(新华社发)

面对这一切,林奇却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幸存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21: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年7月21日 云南大姚发生6.2级地震


    云南省大姚县2003年7月21日夜间发生六点二级地震,截止二十二日下午此次地震波及十个县、七十个乡镇,造成一百万人受灾,死亡十五人,伤病逾三百人。图为受灾民众二十二日晚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是多么的渺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21: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年7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英国首相布莱尔。

布莱尔是英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工党首相,他重视中英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53年7月21日,台湾著名女演员和女导演张艾嘉出生。

  

演员简介
  姓名:张艾嘉
  性别:女
  英文名:Sylvia Chang
  生日:1953年7月21日
  星座:巨蟹座
  国籍:中国
  地区:中国香港
  血型:O型

  张艾嘉,祖籍山西五台,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曾名张爱嘉。毕业于美国学校。经历丰富,头衔众多。她是杰出的全能女艺人,不但是优秀的歌星、演员,还是突出的女性导演、编剧、制片。曾荣获两届台湾金马奖影后、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一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她是罗大佑口中的“小妹”,她是李宗盛、梁咏琪心目中的“张姐”,她是美国《时代》杂志曾以三页篇幅推介的人物,她是位德高望重的偶像。 从影三十多年来主演过近百部电影。步入八十年代后,张艾嘉减少幕前演出,醉心于幕后工作,所执导的电影得到行内人肯定,其中的《少女小渔》《今天不回家》荣获多个电影奖项。

  当张艾嘉这个名字成为华语圈最有影响力的女导演之时,许多人大概都被她那信心十足的笑容和卓约的身姿所打动。作为一名七十年代只身闯荡演艺圈的女演员,在张艾嘉的电影之路背后,也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坎坷。

  张艾嘉中学时便被家教严格的母亲送往美国念书,17岁的时候,出于对音乐和表演的热爱,张艾嘉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在美国的学业,开始进入演艺圈发展。

  在张艾嘉的演员道路上,她得到导演李翰祥,胡金铨的提携,先后出演了黄梅调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和武侠片《山中传奇》以及多部琼瑶片,从而被七十年代的许多观众熟悉和喜爱。

  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甜美温柔的笑容,是当年张艾嘉最吸引人的地方,然而除了拥有美丽的外表,张艾嘉最让人心动的还是她在电影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脱俗才情。她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21世纪始终活跃在电影圈中,见证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也经历了香港和台湾电影的新浪潮时期。而在这一波波的浪潮下,张艾嘉始终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在电影发展的每个时代里,张艾嘉总是可以得到机会去和那个时代里面顶尖的人物合作,如李翰祥,胡金铨,侯孝贤,李安等,他们作为张艾嘉的老师或朋友,在创作上给了她莫大的帮助,让张艾嘉一路从演员到导演,以女性细腻敏感却不失大气的视角,表达了对爱与社会的关怀,传达了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里,女性在社会中的微妙变化,形成了张艾嘉独特的人文电影风格。

  张艾嘉的电影注重于观察女人,强调对女性情感的表达,她的电影中有着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青春的美丽与残酷,成年后的矛盾与尴尬,老年的无奈,这些细微的情感特质,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在电影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电影正是因为有共鸣而变得让人难以忘怀,同时也让我们记住了张艾嘉这个名字。

  张艾嘉在音乐方面也很有才情, 多年前是那个用清净得有些寡淡的声音认真的唱着《童年》的风韵女子,歌声里透着淡淡的哀伤,又有空袖临风的洒脱,婉转不绝的韵律,毕竟不是属于时尚的东西,却浅默的滋养了那个时代多少怀春的敏感少女心。所以才有了世纪末的那张滚石公司珍藏版的24k金碟。

  当了十多年导演,纵使谨慎认真的态度令她不能产量太多,却建构了她强烈的自我风格。对于电影创作,张艾嘉是极度认真的。她认为,做了二十多年演员,虽然自己也曾遇上下少困难,但始终对这一行有了一些心得。她的老师都是廿年来一起拍戏的导演们,不论好与坏,她都从中偷师不少。在张艾嘉看来,作为一名导演,自己的风格非常重要,她相当反对抄袭,觉得就算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比较土,也必须要有独特的风格,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来创作。电影的个性化非常重要,反而技巧都是可以学的。因为希望每完成一部戏,都可以不只令人嬉哈一场便算,张艾嘉坚持自己在尚未准备妥之前不要拍戏;《心动》前后便筹备了两年。

  从事创作行业,要分分钟保持灵感新鲜,谈何容易!张艾嘉身兼编剧及导演,她强调要保持创作力,必须令自己不太有钱!对于身处如今地位的张艾嘉,能有这种想法和认知,确实令人钦佩。她曾说:“我一直保持自己不太有钱,有钱会令人变懒;其实我一直在逼自己,拍戏要拍自己喜欢的东西,穷与不穷,有时是在精神上的,太多角色会令自己分心。我并不怕被淘汰,只怕自己老,我不喜欢老的感觉,那并不是指外貌变老,是心老。我觉得做创作的人心不可老,那赤子之心一定要有。当人变得整天只顾购物喝茶吃饭后,你便意识到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是理性与感性的两个人在心内挣扎,纠缠不清。我不属于女强人的类型,因我不太有闯劲,,两年才拍一部戏。有了家庭后,它对我相当重要,有好多机会我也放弃了,减少产量。但我又不会变成完全不用工作的少奶奶,会顺自己意愿去做。”

  这位女性一直都没有停下她艺术追求的脚步,二十年后的今天,她再次因导演影片《心动》而好评如潮,受到观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

  除了当电影人、别人的太太、孩子的母亲外,张艾嘉更是台湾“展望会”的永远荣誉大使,十年以来走访各第三世界国家,九九年五月她还探访过卢旺达。

  张艾嘉的吸引力,源自那份内外一致的美,她的认真,她的执着,她的坚定,她的善良,美得令人感动。

  评论:很喜欢看她演的电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0: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军登陆部队向关岛滩头发起冲击
1944年7月21日,美军在关岛西岸两个地段登陆。

美军投入了陆战3师、暂编陆战第1旅和陆军第77师,共约5.5万人。防守关岛的日军为陆军第29师团、第48独立混成旅团、第10独立混成联队、第52高炮大队以及海军第54警备队等共约20810人。关岛战斗持续到同年8月12日,日军最后一个阵地被攻克,但残余零星日军一直到1945年9月才最后投降。关岛登陆战役中,日军战死18560人,其余被俘;美军战死1435人,负伤5648人。

评论:攻占关岛美军损失也不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年——中国女明星景甜出生



从小学习舞蹈,十二岁到北京学习,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中国民族舞蹈。2006年九月与周俊伟合作拍摄电影《狂蟒惊魂》。并参加该年中央台十大新人评选活动,已入围50强。2007年推出首张EP,包括主打歌《你是谁》,《巧遇安徒生》,《不懂爱》三首歌曲。同时代言美国西北部樱桃和QQ飞车。

〖Sally⊿个人档案〗
  ◇姓名:景甜
  ◇称号:樱桃公主、甜蜜樱桃
  ◇百度ID:我是景甜
  ◇飞车游戏ID:我就是景甜
  ◇英文名:Sally(译音:萨莉)
  ◇粉丝名:甜筒
  ◇籍贯:陕西省西安市
  ◇生肖:蛇
  ◇星座:巨蟹座
  ◇血型:O型
  ◇民族:汉族
  ◇身高:167cm
  ◇体重:44kg
  ◇特长:民族舞
  ◇嗜好:购物、化妆、上网、听歌、看书
  ◇学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舞,北京电影学院2007级表演系本科(在读)
  ◇口头禅:太逗了!
  ◇现住地:北京市西城区
  ◇公历生日:1989年7月21日
  ◇农历生日:己巳年六月十九日
  ◇工作之余:看书看碟,补觉,学英语,唱歌,上网等
  ◇最大的愿望:永远做喜欢的事情,所有喜欢我的人健康快乐
  ◇现签约公司:北京星光灿烂影视有限公司
  ◇最喜欢的运动:跳舞、游泳
  ◇最喜欢的服装:可爱、休闲
  ◇最喜欢的电影:《罗马假日》
  ◇最喜欢的季节:夏季
  ◇最喜欢的书籍:张爱玲小说
  ◇最喜欢的音乐:电子摇滚乐、爵士乐
  ◇最喜欢的演员:Audrey Hepburn(奥黛丽·赫本)
  ◇最喜欢的歌手:Madonna ciccone Britney Spears
  ◇最喜欢的颜色:粉色系
  ◇最喜欢的食物:蛋糕、薯片、巧克力、可乐
  ◇最喜欢的动物:吉娃娃小狗
  ◇最害怕演哪种角色:女鬼(原因:太恐怖了,呵呵)
  ◇专攻一项和最适合的:演戏
  ◇偶像:谢霆锋
  ◇最希望演艺哪种角色:和自身性格很大差距的角色
  ◇自己将来定位是什么样的:想走多元化的道路,不喜欢被一种类型框住
  ◇心中理想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理想的另一半应该是有责任心,有幽默感的
  ◇所获称谓:85后五小金花:景甜 刘亦菲 杨幂 舒畅 何琢言
  ◇甜筒口号:景甜勇敢飞,甜筒永相随。

当红美女明星,人称“甜蜜公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0: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1588年7月21日 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西班牙国王为远征英国而组成的舰队。英国自16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与西班牙殖民地经常进行走私贸易,拦劫西班牙运送财产的船队,袭击西班牙殖民据点。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决意派遣大军远征英国。

1588年5月,由大贵族麦地纳·西多尼亚率领的无敌舰队驶离西班牙,这支朗队包括130艘兵船和运输船,7千名船员和水手,2万3千名步兵。

7月21日至29日,舰队在英吉利海峡遭到英国海军迎击,损失惨重。后被迫绕道苏格兰返航。途经苏格兰北部海岸附近时,遭风暴,舰队几乎覆没。

从此,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被英国所取代。

评论:强盗之间也抢劫,日不落帝国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0: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7月21日,尼泊尔制宪会议7月21日投票选举尼泊尔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当天傍晚公布的投票结果显示,尼泊尔大会党总统候选人拉姆·亚达夫当选。制宪会议5月28日在第一次会议上宣布尼泊尔为联邦民主共和国,从而结束了有近240年历史的沙阿王朝。根据尼泊尔各主要政党5月底就国家未来政治安排达成的初步框架协议,尼泊尔在实行共和制后设立宪法总统。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个虚职,总理握有行政大权。

这个国家政局一直不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考队在白令海海底采集到海底沉积物岩芯
2008年07月21日


7月21日,一名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队员在“雪龙”号科考船上工作。当日,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在位于北太平洋的白令海进行第一航段的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海洋地质等多学科定点综合观测,以了解这一海域的主要环境参数。 新华社记者崔静摄

中国科考队进入白令海开展第一航段定点综合观测
特写:中国科考队白令海首次定点综合观测告捷
北极科考背景资料:白令海与白令海峡
  新华网“雪龙”号7月21日电(记者 崔静)经过近5个小时的顽强奋战,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海洋地质与海洋地球物理观测组21日在位于白令海南部的白令海盆内,采集到3850米深的海底的一根柱状海底沉积物岩芯。

  采集工作从早8点(北京时间21日早5点)开始进行,科考队员操纵绞车,将一根3米长的柱状重力取样管缓慢投放到水中,直至3850米深的海底,在采集到海底沉积物岩芯后再将重力取样管小心翼翼地提升取回。中午12点30分左右,表面淌着泥水的重力取样管终于露出水面。


  海洋地质与海洋地球物理观测组组长程振波说,此次重力取样管取到了海底以下约1.9米长的一段柱状沉积物岩芯,如果在实验室内对这一柱状岩芯进行剖面研究,将有可能分析出几万年来这一海域海洋环境和气候的演变。

  在记者眼中,柱状沉积物岩芯就是一管普通的泥巴,上层呈褐色,越靠近底层,越接近青灰色,用手摸起来,颇为细滑。但在海洋地质专家眼中,这管泥巴“既漂亮又宝贵”。

  程振波说,不同水温条件下生长着不同的微体生物,如硅藻、有孔虫、放射虫等,在实验室里提取沉积物岩芯中不同层次的微体生物,研究它们种类、数量组合的变化,可以了解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的演化历史,从而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陈建芳说,白令海的海水特别是底层海水是世界大洋中最富有营养的海水,它通过白令海峡注入北冰洋,因此,北冰洋的生态系统与白令海有密切关系。研究白令海海底沉积物岩芯,分析白令海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的变化,对于了解北极生态系统的演变极为重要。


点评:中国科考队员好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7: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52年——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斯

个人资料
  中文名: 罗宾·威廉姆斯
  英文名: Robin Williams
  性 别: 男
  身 高:173cm
  生 日: 1952-07-21
  角 色:编剧,导演,演员



生平简介

  美国演员,毕业于加州戈莱阿蒙德大学,又在茱利亚戏剧学院进修表演,70年代初在美国夜总会演出。其后以电视连续剧《太空福星》成为知名喜剧演员。1980年首登银幕,主演了真人版《大力水手》。1982年《加普的世界观》奠定银幕地位。1987年以《早安越南》获最佳男主角(喜剧)金球奖。1991年以《渔王》再次获最佳男主角(喜剧)金球奖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提名。1997年以《骄阳似我》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近些年依然活跃在银幕上,所出演的以喜剧为主。
  罗宾·威廉斯1952年7月21日出生于芝加哥,父亲罗伯特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级职员,母亲劳丽是法国人。
  孩提时代,罗宾·威廉斯喜欢独自玩耍,用玩具士兵构筑他的游戏天地。他喜欢读书、看电视节目中的动画片以及由喜剧演员乔纳森·温特斯(其角色皆以怪诞著称)主演的节目。乔纳森令人惊叹的即兴表演奠定了罗宾·威廉斯意识流喜剧风格的基础。不过罗宾·威廉斯最早的喜剧启蒙教育来自母亲,他说,“喜剧是我母亲和我交流的一种方式。她给我讲许多有趣的笑话。这些笑话令我父亲无地自容,却使我捧腹大笑。”
  在中学高年级时,罗宾·威廉斯的家搬到了旧金山的马丁县。在那儿,他演出了第一部学校话剧,“我当时扮演一个古怪的角色,赢得大家一片掌声。”不过,那时他并未意识到一个喜剧天才正在形成。
  罗宾·威廉斯曾想成为外交官,为此,他进入了洛杉矶附近的克莱蒙特男子学院,学习政治学。然而没过多久,他却迷上了演戏,于是转入著名的纽约朱莉亚学院,并得到了奖学金。在完成学业后,他到旧金山的一些酒店卖艺。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前妻、舞蹈演员瓦莱西娅·维拉蒂。
  在洛杉矶喜剧班就读时,罗宾·威廉斯由经纪人介绍,参加了几次电视表演,其中在《幸福的日子》客串的一角令导演欣赏。为此,他得到了《莫克与明迪》那个外星人的角色,而这个和蔼可亲的外星人使罗宾·威廉斯走红美国与欧洲。
  1980年,罗宾·威廉斯涉足电影圈,在处女作《波皮》(又译《大力水手》)中,他演绎挑大梁的卡通人物波皮,他那让人忍俊不禁的样子,从鼻子到下巴像极了波皮,给人印象深刻。
  此后,罗宾·威廉斯又连续主演了《哈得逊河丘的莫斯科》、《幸存者》、《天堂俱乐部》等。在头一部影片里,他饰演一位叛逃到美国的苏联马戏团艺人,在那儿同一位意大利姑娘堕入爱河。美国《时代》周刊称赞他的表演“非凡的复杂……他的俄国腔调令人惊愕,怪里怪气,却真实可信。” 罗宾·威廉斯手捧奥斯卡金像,竟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在罗宾·威廉斯早期的影片中,他均有不俗的表现。这并不奇怪,因为他有天赋,并接受过专业训练,绝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粗俗的小丑式的喜剧演员。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罗宾·威廉斯的表演天赋都被他那独辟蹊径、自由发挥且想象丰富的喜剧片子所埋没,观众一直仅仅把他视为普通的喜剧影星。直到《早安,越南!》上演,罗宾·威廉斯才真正以演技派明星的身份受到人们的注目。
  《早安,越南!》于1987年拍摄,导演是巴里·莱文森。戏中,罗宾·威廉斯扮演美国驻越南军事电台的播音员。他高超的演技也在观众面前发挥得淋漓尽致,足以证明他可以胜任任何严肃题材的影片,出演各种类型的角色,同时也为他赢得了一座“金球奖”的“最佳男主角”奖座,并令他首次获“奥斯卡奖”提名。美国《每日邮报》评论说:“罗宾·威廉斯终于演出了他的影艺生涯的代表作。”
  自《早安,越南!》后,罗宾·威廉斯的演技日臻成熟,他又拍了多部影响颇大的力作,如:《死亡诗社》(1989)、《胡克船长》(1991)、《玩具》(1992)、《道特菲尔太太》(又译《肥妈先生》(1993)、《会飞的橡胶》(1997)等,虽然大多数影片仍以令人眼花缭乱、出奇不意的喜剧场面取胜,但我们不难看出罗宾·威廉斯在许多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难怪大家总是说他的影片是不应该错过的。



  结婚纠察队 License to Wed (2007)

  欢快的大脚 Happy Feet (2006)
  午夜听众 The Night Listener (2006)
  心碎往事 House of D (2005)
  机器人历险记 Robots (2005)

  罗宾·威廉斯-百老汇人生 Robin Williams: Live on Broadway (2002)
  一小时快相 One Hour Photo (2002)
  白夜追凶 Insomnia (2002)
  杀死斯莫奇 Death to Smoochy (2002)
  变人 Bicentennial Man (1999)

  美梦成真 What Dreams May Come (1998)
  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1997)
  玩具兵团 Toys (1992)
  天涯伦落两心知 The Fisher King (1991)
  虎克船长 Hook (1991)
  无语问苍天 Awakenings (1990)
  名嘴大丈夫 Cadillac Man (1990)
  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早安越南 Good Morning, Vietnam (1987)
  大力水手 Popeye (1980)
评论:著名喜剧演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7: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06年07月21日,台湾音乐家邓雨贤出生
  
  邓雨贤(1906年7月21日-1944年6月11日),得年39岁,台湾省桃园县龙潭客家人。曾写《雨夜花》、《望春风》等著名歌曲。1942年以唐崎夜雨作为笔名,同年改日本姓氏为东田晓雨。
  
【简介】
  邓雨贤,1906年7月21日出生于台湾省桃园县龙潭乡,15岁时进入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就学,1925年毕业;24岁时,远渡日本,学习作曲。1932年,邓雨贤27岁,江添寿在台北市大稻埕永乐町成立文声曲盘公司,邀请邓雨贤加入该公司;邓雨贤同意,创作了《大稻埕行进曲》。1933年,邓雨贤28岁,古伦美亚唱片第二任文艺部长陈君玉力邀邓雨贤加入该公司,邓雨贤同意;同年,邓雨贤创作了《望春风》、《月夜愁》等歌曲。日治时代末期,因实行皇民化运动所有汉语歌曲全遭禁唱。邓雨贤35岁时,辞去工作,回到老家芎林,在芎林国小任教。邓雨贤39岁时,因病去世。

评论:台湾著名的作曲家,毕生创作有50余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7: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7月21日上午9点整,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2006),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综合性的教育盛会,一年一度在北京举办。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国内相关省市教育厅(教委)及部分外国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是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向"亚洲一流,在世界有影响"的品牌教育展会迈进。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先生、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作委书记朱善璐先生、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麦久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先生、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陈启刚先生、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翁诗杰先生、德国巴登符滕堡州教育、青年和体育部部长赫尔穆特.劳先生、哈佛大学副校长杰姬.奥尼尔女士、俄罗斯莫斯科大学预科学院院长维克多先生、  美国马萨塞州政府亚美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哈金先生、大韩民国国际教育振兴院院长罗钟化先生、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大学理事会委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伯特先生、圣彼得堡大学中国事物处处长伊戈尔先生、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建生先生、美国温特沃理工学院院长佐瑞卡.潘蒂克女士、美国麻州塞伦州立学院理事会主席霍华得.韦恩、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国际部负责人劳瑞.戈吾女士以及部分国家驻华大使馆还有教育的官员,中外教育专家,国内外专门的高等院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负责人,以及北京市政府区县政府有关负责人。

  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2006)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发展”的宗旨,致力于扩大中外各级各类院校、教育机构、教育产品企业、教育投融资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是一个高端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7: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波士尼亞屠夫卡拉迪契 逃亡近13年落網


塞爾維亞安全部隊21日晚間在貝爾格勒郊區活擒主謀波士尼亞種族大屠殺的前波國塞爾維亞裔領袖卡拉迪契,結束他13年的逃亡生涯。法官22日完成初步庭訊,將把他移交海牙的國際戰爭罪行法庭審判。

官員表示,塞國情治人員21日晚間大舉搜索同樣被控大屠殺罪名的前波國塞裔將領穆拉迪契時,意外發現在貝爾格勒「變裝易容」來往自如的卡拉迪契,隨即手到擒來。有報導稱他是在貝爾格勒的公車上被捕。

就擒時,有「波士尼亞屠夫」之稱的卡拉迪契,在貝爾格勒匿名行醫,為掩人耳目而蓄起白色長鬍及長髮、戴眼鏡,同時大量減重,幾乎難以辨識。

官員說:「他在私人診所行醫,落網時住在新貝爾格勒。」他並更名達比契,還持非塞爾維亞的身分證明。落網前並常投稿到塞爾維亞的「健康雜誌」,該刊總編輯柯吉奇說,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人會是卡拉迪契。

在庭訊時,卡拉迪契相當冷靜,依法他得於3天內申訴。

各國與聯合國戰罪法庭對卡拉迪契落網咸表歡迎,波國的克羅埃西亞裔及穆斯林曾是卡拉迪契恣意屠戮的對象,聞訊後湧入波國首都塞拉耶佛的市區大肆慶祝。一名在戰爭中失去丈夫與兒子的婦女表示:「正義終於得以伸張。戰爭罪犯不可能永遠逃匿。」前美國巴爾幹特使郝爾布魯克表示:「元凶已經剷除。」他並將卡拉迪契喻為「歐洲賓拉丹」。曾任巴爾幹衝突調停特使的瑞典外長畢爾特表示,卡拉迪契落網是遲來的國際正義。

另一方面,數十名強硬派塞國民族主義分子22日上午在貝爾格勒戰罪法庭外示威,抗議安全部隊活拿卡拉迪契。卡拉迪契是部分塞國人民心目中抵禦外敵的民族英雄。塞國重要盟國俄羅斯表示,審判必須「力求公正」。

63歲的卡拉迪契曾任波國塞裔總統,是2006年病死海牙受審期間的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謝維契的堅定盟友,被控在1992至1995年波國內戰期間,與65歲的穆拉迪契聯手策畫「種族淨化行動」,屠殺波國平民,並將逾一百萬名非塞裔平民逐出世居數代的土地,觸犯戰爭罪行、種族屠殺及反人類罪行等11項重罪,是全球頭號通緝重犯之一,1996年下台後行蹤成謎,逃避國際追捕。

卡拉迪契最嚴重的罪名是圍困塞拉耶佛43個月期間,殺害1萬2,000名波國平民,及1995年7月主使在斯里布瑞尼卡屠殺8,000名穆斯林,釀成二次大戰後歐洲最嚴重的大屠殺。

1992年,操斯拉夫語的穆斯林與克羅埃西亞裔宣布脫離南斯拉夫獨立,引爆歷時3年的波士尼亞戰爭。戰火1995年底結束時,約25萬人死於戰火,18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聯合國戰罪法庭1995年正式提控卡拉迪契。

卡拉迪契與穆拉迪契就擒是塞國獲准加入歐盟的先決條件之一。塞國總統塔迪契所屬親西方政黨「民主黨」半個月前成立一個贊成加入歐盟的新政府。

种族矛盾用何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8: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86年7月21日——张钰哲逝世,中国天文学家(1902年出生)

  

张钰哲(1902-1986年7月21日), 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张钰哲生于福建闽侯,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1928年发现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1929年获得博士学位,当年秋回国,在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1941年入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入中国科学院 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并连续当选为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会理事长。他长期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工作,和他所领导的行星研究室发现了许多星历表上没有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新彗星。为纪念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第2051号小行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张(Chang)”来命名的。1986年7月21日,我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逝世,享年84岁。
[编辑本段]“中华星”的发现者
  1928年11月22日夜,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一个高挑儿身材,面庞清秀的中国小伙子一边摘下眼镜揩去激动的泪花,一边不禁地高喊着:“捉住了,捉住了!我终于把它捉住了……”他就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两年中,他一直在苦苦地追索,在茫茫地星海当中找寻一颗人类从未发现过的行星。这颗星溜得太快了,当它刚一进入张钰哲的眼帘时,又在转瞬之间躲进了茫茫的星海之中。
  为了它,两年时间张钰哲从未睡过一个好觉,吃过一顿安静饭,伴随他的只有伸向星空的天文望远镜。多少个不眠之夜过去了,张钰哲熬红了双眼,深陷的面颊显露出苍白的容色,但他依然如故,仍在星海中搜寻。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更相信自己的中国心。这是一颗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心。有了这颗心,他虽然身在异国,却能创造出散发着老祖宗气息的奇迹。
  经过连续的观测和精密的轨道计算,张钰哲确信两年前他发现的一颗星是从未有过纪录的新行星。今天,当这颗星再次进入他的观测网时,他轻按相机快门,终于将这颗新星留在了底片上。张钰哲的发现,很快就得到了“国际行星中心”的承认。依照国际惯例,发现者有权为它命名了。身处异国他乡的张钰哲,此时心潮澎湃:天文学乃是我国古学,其成就早就领先于世界各国。只是到了近代,我国才落后于西方,就天上闪烁的行星来说吧,没有一颗是中国人发现的。多少年来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发现了行星,中国的名字也将在太空遨游。“就叫它‘中华星’吧!”张钰哲坚定地说。
  从此,一颗新发现的“中华星”带着海外游子的拳拳报国心闪烁在无垠的宇宙之中。
  1902年,张钰哲出生在福建闽侯县城一个职员的家庭。他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艰难的世道,磨练出他坚毅顽强的性格。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无论在小学还是中学毕业的考试中,他都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成绩。1919年他又以优异的分数考取了清华的留美预备班。
  张钰哲多才多艺,他热爱文学,擅长美术。但他更希望发展祖国的工业。在清华园里,他攻读机械工程,准备有朝一日,使祖国的经济腾飞而起,不再受洋人的欺辱。
  一天晚上,在同学的宿舍里,他偶然发现了一本小册子,而这本小册子却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天文事业的命运。这是一本普通的天文科普读物,作者在卷首写了这样一段令人心泣的言语:
  “天文学乃中国古学,在我国启昌独早,其研究规模,千年前即已灿然大备,惜后中落……近百年复受晚清腐败政治之影响和军阀的摧残,天文古学更日就消亡,几成绝响。诸君关心国粹,扶翼文明,想亦深同愤惜也。”
  读到这里,张钰哲的心微微颤抖了一下,难道中国真的要沉沦下去?天文古国的雄风难道真的再也树不起来了?
  1923年,张钰哲来到美国求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放弃了追求已久的机械工程专业,转而投考了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发现了“中华星”,为中国的天文事业争得了荣誉,他的名字如同一颗升起的新星传遍了整个世界。
  1929年夏,张钰哲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美方提供的优厚报酬,轻装返回祖国。从此在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与中国的天文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编辑本段]冒险抢国宝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并继续西犯,不久又占领了热河地区,矛头直指华北,直指平津。
  1932年9月10日,正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服务的张钰哲,受台长余青松的派遣,到北平将安放在古观象台上的四架古天文仪器抢运至南京,以免落入日本之手。
  安放在北平古观象台上的四架古仪器,是我国的传世之宝,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古雕铸珍品。其中的两件——天象仪和圭表,曾遭八国联军的劫难,落入德、法侵略军之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我方是战胜国,才几经周折将宝物要回。难道让它们再次落入侵略者的手中?想到这里,张钰哲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无论如何也要把国宝抢回来。人在国宝在,宝亡人也亡。张钰哲下定了决心,只身奔赴北平。
  到了北平,他顾不得喘一口气,直奔古观象台。张钰哲令人将天象仪和圭表装入木箱内,然后运送到火车站,通过铁路运往南京。剩下的浑天仪和简仪竟是庞然大物。这两件铜铸仪器分别重8吨和7吨,像两座小山一样稳坐在古观象台上,难怪八国联军对它们都奈何不得!
  张钰哲八方求援,跑遍了整个北平城,都找不到一辆可以运载它们的车辆。根据南京政府的密令,一旦北平危急,即将这两座古宝炸毁,决不落入日本人手。奔波了一天的张钰哲回到古观象台时,看到全副武装的士兵散站在两架仪器的旁边,正在筹划着炸毁仪器。
  张钰哲一个箭步冲上去,又手抱住了浑天仪,热泪夺眶而出,口里重复着一句话:“等等,等等,你们要相信我……”此时,他的心像撕裂了一样疼痛。急切之中,他猛然想起了光绪年间浑天仪自钦天监紫微殿移到观象台,两地相距3公里之遥,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过来的呢?经过了解,答案找到了,原来是在严冬季节,沿途百姓泼水成冰,100多个壮汉将仪器前呼后拥着自冰道上推过来的。
  张钰哲茅塞顿开。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学过摩擦力的原理。早秋的季节自然是制不得冰道,但滚动的圆木却可以将摩擦力降低到最小限度。
  第二天清晨,张钰哲叫来几十名工人。在两座古仪的底座下垫起了一排整齐的圆木杠,在一声声的吆喝中,两架古仪一寸一寸地移向大门口,穿过裱褙胡同,经西观音寺由东单移到前门车站。12华里的路程,竟用了整整3天的时间。
  5天以后,4架国宝安全抵达南京。直到此时,张钰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编辑本段]在日军轰炸下观测天象
  1937年8月11日,张钰哲测得一项重要的太阳活动预报:1941年9月21日将有日全食带进入我国新疆。据张钰哲的测算,日食带将经甘肃、陕西、湖北、江西,最后从福建北部入海。后来,经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证实,张钰哲率先测报的1941年9月21日在我国出现的日全食,是全球400年来罕见的天文奇观,其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
  为了观测这次奇观,我国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了周密的部署。1940年1月,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宣告成立,并购买仪器,绘制地图,安排交通给养,确保观测的顺利进行。
  1941年4月,中国日食观测队成立,张钰哲任队长,亲自带队到昆明集训。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夜,日军加紧了对香港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轰炸。观测队自德国购进的观测镜被日军炸毁,由于时间急迫,再次从国外进口仪器设备已经没有可能。张钰哲急中生智,将一架6寸口径摄影望远镜头取下,配上自制的木架,外蒙黑布以代镜筒,另以24寸反光望远镜底片匣附于其后,用以摄取日冕图像。在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和测量总局的大力协助下,总算配齐了必需的设备。这时,张钰哲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根据预测的情况,1941年在我国出现的日食带,其覆盖地区大部分已沦为敌占区,所剩可观测的地区寥寥无几。这些地方离占区近,随时都会遇到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张钰哲深知这次观测意义的重大,这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有组织的现代日食观测,其记录将对世界天文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使中国的天文事业跨入世界强手的行列,就是冒再大的风险,也要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
  张钰哲选定甘肃临洮县为观测地。他认为临洮县秋季晴天多,而且相距我国西北第一大城市兰州只有100公里,可以为观测队提供更多的方便。
  1941年6月29日,张钰哲率领观测队全体成员携带仪器设备,乘坐2.5吨的一辆军用卡车从昆明取道去临洮,开始了3000公里的行程。汽车行至重庆附近,遇到27架日机的轰炸。张钰哲和他的队员们跳下汽车,钻进农田,趴伏在地,头上飞机盘旋,周围烟火弥漫。所庆幸的是,观测队的成员无一伤亡。空袭过后,公路上弹痕累累,尸骨遍地。张钰哲目睹这一切,毅然驱车继续行驶。
  经过6个星期的颠簸行程,观测队于8月13日抵达临洮。在当地军民的大力支持下,观测队在泰山庙戏台前的广场上建起了临时观测点。在安装调试仪器的日子里,观测队经常遇到日军的空袭。据《中央日报》统计,观测队抵达临洮以后,共遇日机空袭25次。有次日机空袭,正值张钰哲调试仪器,他立即跑到了旁边的树丛中躲藏起来,周围的群众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空袭过后,他又埋头紧张地工作起来。
  9月21日9时30分,全球瞩目的日全食初亏终于出现了。当时晴空万里,但见月亮的黑影从西侧开始侵入太阳。40分钟后,太阳被“吃掉”了1/3,天空也逐渐昏暗,气温下降。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太阳整个被“吃掉”了,月球遮住了整个日轮。又过了一会,全食的四周辐射出万道金光,“日冕出现了!”在场群众欢声雷动。10时59分,太阳开始生光,万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张钰哲和他的队友们观测和捕捉到珍贵的天文资料170多项,共摄得照片200余张,“五彩”影片20卷,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将实况通过无线电波转播到世界各地。
  这次日食现象,历时3分钟,与张钰哲所预测的情况完全吻合。在中华民族遭受外国侵略之时,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这次成功的有组织的日食观测,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天文”的范畴。
[编辑本段]心中只有中国
  抗战胜利后,身为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的张钰哲怀着无比的喜悦,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将天文台迁回南京。
  为了更多地了解世界天文发展的动向,发展中国的天文科学,1946年,张钰哲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考察。凭藉他在世界天文学领域中的影响,在国内外朋友的帮助下,他先后访问和考察了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基特峰天文台、阿雷西博天文台、橡树岭天文台等以及加拿大xxx天文台。
  在出国访问的过程中,张钰哲一方面注意考察美、加等国使用的遥遥领先的仪器设备和尖端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状况及中国人对天文科学的贡献。他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天文学界证明:别人家做的事,中国人也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中国人一定也能做到!他在美访问期间,以唯一的外籍代表身份被邀请参加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年会。在会上他发表了“变星的速度曲线”和“大熊星座的光谱观测”两篇论文。他那严密的论证,透彻的分析获得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论文很快地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那是美国很有权威性的一份刊物。当他再次来到使他发现“中华星”的叶凯士天文台时,张钰哲的名字又一次升上天空——他在变星照相观测中发现了一颗新的变星!张钰哲对天文学的贡献令外国人刮目相看,中国人的智慧令外国人惊叹。“张钰哲真了不起!中国人真了不起!”此时此刻,“张钰哲”与“中国人”联在一起。张钰哲是中国人,而中国人就是张钰哲。
  正当外国朋友庆贺张钰哲的考察取得丰硕成果之际,国内传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国民党外交部突然中断对他回国路费的承担。这消息如同当头一棒落在了正准备归国的张钰哲身上。此时此刻,他感到浑身冰凉,甜酸苦辣五味俱全,他的心在哭泣。
  恰恰相反,美国及加拿大的同行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异常高兴,他们奔走相告,觉得再也找不到像这样一个说服张钰哲留美的好机会了。美国各大天文台向他发来了聘请书,加州大学立克天文台破例以优厚的待遇聘他去当台长,并答应安排好他夫人的工作。金钱、待遇,对他来讲,从来是不屑一顾的,唯一使他感兴趣的是美国天文学界那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但是这些,和祖国的需要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这一夜,张钰哲辗转反侧,他想起了18年前,当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当时的生叶凯士天文台台长樊比博教授向他提出在该台任职的挽留,遭到了他的婉言拒绝。也是这样一个夜晚,他睡不着,披上衣服奋笔疾书,写下了这样两句诗言:“楚材岂能为晋用,相期神州建灵台!”此时,这两句话又在耳边作响。祖国毕竟是我的母亲呀,我的一切都是母亲给的。我虽不材,但岂肯为晋用?
  主意已定,他婉言回绝了美国朋友和同行们的邀请,利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派队到我国浙江武康地区观测日食的机会,1948年初回到了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一直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几十年来,他一直耕耘在祖国天文科学的园地上。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富于才华的领导者。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他的一只眼睛盯着星空,而另一只眼睛始终看着紫金山。这话一点也不过分,他在勤奋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一直关心着对紫金山天文台的建设。
  1949年10月,在张钰哲的努力下,紫金山天文台的观测仪器得到了修复。他又倾注心血,花去4年的时间建成了我国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厂——南京天文仪器设备制造厂。以后,他又亲率同行自制和引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仪器,使紫金山天文台,名享四海,它不仅恒星、行星进行观测,同时对空间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实用天文学、历算和天文仪器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这一切包含着张钰哲一生的心血。
  从1928年张钰哲发现“中华星”起,到1986年张钰哲病逝,在半个多世纪中,他又陆续发现了“中国星”、“紫金山一号”、“紫金山二号”等400多颗在星历表上没有记载的新星,在它们当中,有81颗得到了国际行星中心的编号命名。张钰哲一生著作甚多,发表论文101篇,出版专著、译作10本。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
  1986年5月5日,《人民日报》为张钰哲发表了专题短评,称他是一颗“永不熄灭的星”。
  张钰哲(1902—1986),福建闽侯人,天文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2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系,次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获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天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
  张钰哲在国际天文界享有盛名,更在中国天文史上留下许多 “第一”:
  1928年,中国人自己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第1125号小行星是他发现并命名为“中华”;1941年,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是他组织拍摄;他第一次提出从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 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一直担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直到1986年去世为止。30多年间,他拍摄和领导拍摄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确位置,发现800多颗小行星和3颗命名为“紫金山”的新彗星,他开创并领导了多个领域天文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世界同行对他的成就极为重视和尊崇。为了表彰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zhang)。
  张先生精通天体力学,同时在创建我国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和研究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作为我国的首席天文学家,对当代天文学主流的天体物理学的建设,始终备极关注。开创并领导了天文学多个领域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天文学史研究、天文仪器研制、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张钰哲编著成果颇丰。早在30年代初,即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宇宙》杂志主编,出版了19卷;1954年《天文学报》创刊,他首任主编,1962年-1982年再任主编。1979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编委会主任。他在国内外发表过六十多篇论文和八部译著,并主编《天问》等书,一生论著颇丰。
  我们以《天文爱好者》2002年第6期上李元先生的文章,来了解张钰哲先生为我国天文科普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
  张钰哲--天文科普的引路人——纪念张钰哲诞生100周年
  张钰哲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天文教育,天文科研上都有很多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热心科普的天文学家,他是我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引路人。
  从《宇宙》到《宇宙丛谈》
  1929年张钰哲从美国学成归来,他在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讲授天文学等课程之余,也经常写科普文章发表。由于他的文学修养深厚,他的文章十分优美,立刻名传天下。1930年中国天文学会的《宇宙》月刊创刊,发刊辞就是请他写的。后来他为《宇宙》写过很多科普文章。在科普写作方面他出过两部著名文集:《天文学论丛》(商务印书馆1934年)和《宇宙丛谈》(正中书局1945年)。其中有些文章流传海内外,成为经典之作。
  破除迷信 声讨伪科学
  过去,由于科学知识的馈乏,长期以来流传于民间的天象迷信,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例如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等。张钰哲每逢遇有罕见天象发生时总要进行破除迷信,普及科学的工作。例如1936年6月19日的日食;1941年9月21日的日全食;1953年春节(2月14日)的日偏食;1980年春节(2月16日)的日全食发生前后张钰哲都做了不少科普工作。特别是1941年的日全食,他不但带队在抗战艰苦情况下,到甘肃临洮进行了我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并且多次举办了日食图片展览和科普演讲。1953年春节的日偏食,张钰哲也带头进行了全国性的广播演讲,是新中国第一次的全国性科普活动。1980年春节日全食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日食的观测与科普活动,张钰哲虽已高龄,但也积极参加。至于多次的彗星出现,张钰哲也参加科普宣传。他编著的《哈雷彗星今昔》(1982,知识出版)一书既是科学著作也起到科普作用,驰名中外,在国外也常见到这本书的书影。
  在捍卫科学尊严,声讨伪科学方面,张钰哲总是挺身而出,口诛笔伐不遗余力。1946年一位留学法国的博士刘某,居然声称用八卦发现了第十大行星--木王星。当时由国民党的宣传部长出面为此大为吹捧,在重庆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上鼓吹宣传,弄得一片乌烟瘴气。中国共产党的《新华日报》首先发表短文予以批评。不久,张钰哲就在当时最有权威的重庆《大公报》上发表著名的长篇星期论文《你知道行星是怎样发现的吗?》,对这种伪科学予以有力的抨击,这是普及科学,发扬科学精神的著名事例。1980年前后,这一伪科学活动又在卷土重来之势,科普界重温了张钰哲先生的著名论文并且在《科普创作》杂志上将它重新发表,使许多人澄清了头脑中的模糊认识。
  开放天文台 推动天文馆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务院任命张钰哲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他除了积极修复仪器开展天文观测和研究之外,还积极支持天文台的科普工作。当时刚成立的大众天文社就挂靠紫台,得到他的大力扶持,因而也使紫台建立了每逢周末日正式向广大群众开放的制度。这可能是建国以来最早向群众开放的科研机构。此外紫台对科普展览,科普电影的拍摄(如《日食和月食》)和译校(如苏联彩色影片《宇宙》)都给予很多便利,还支持了《大众天文》科普期刊,组织翻译了苏联《天文爱好者手册》等。
  在筹建北京天文馆中,张钰哲可以说是推动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先锋。1929年张钰哲回国不久,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长文介绍蔡斯天象仪和天文馆(那时叫假天),还在文末有:"在国都听在地建立一所假天(天文馆)亦孰曰不宜"之句。该文又收入他的名著《天文学论丛》(1934)中。因此张钰哲在筹建北京天文馆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从紫金山天文台调出陈遵妫和李元支援北馆工作就是实例。
  在后来天文馆的许多工作及《天文爱好者》杂志的诞生和发展,都有张钰哲的影响和关怀。
  在纪念张钰哲院士百年诞辰之际,谨以此言语追述他做为我国天文科普事业引路人的部分事迹,并愿与同志们共勉,献身天文科普事业。
  张钰哲先生科普创作介绍:
  《小行星漫谈》
  这本197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小书,系统地介绍在太阳系里,除了九大行星外,还有许多体积较小的小行星也绕太阳运行,用浅显的语言,通俗地介绍小行星的发现、观测、特性、用途及其演化等,供广大天文爱好者欣赏。书中的内容包括:小行星的发现、小行星的观测、小行星的运动和轨道、小行星分布和总质量、不平常的小行星、小行星的用途、小行星的诞生和演化。
  《哈雷彗星今昔》
  1982年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完整介绍了哈雷彗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哈雷彗星现象的科学历史,对传统的迷信说法予以批驳,澄清了广大百姓的头脑中的一些糊涂思想,引导大家用科学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一天文现象。此书的内容有:
  1.1985-1986年回归的哈雷彗星;
  2.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彗星;
  3.关于彗星的迷信和传说;
  4.哈雷彗星的弟兄们;
  5.秦代前后的哈雷彗星观测记录;
  6.认识同期彗星的过程;
  7.哈雷彗星1910年回归的经过和1986年回归预报;
  8.研究哈雷彗星的意义。
  张钰哲的著述甚多,主要有《变化小行星的光电测光》、《造父变星仙后座CZ的研究》、《哈雷彗星轨道的演化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等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评论:我国近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8: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2年7月21日,博山县独立营教导员孙黎在博山盆泉村南庙携带机密,裹挟战士70余人叛变投敌,被委任为剿共大队长等职,使中共党组织遭到严重损失。1944年4月,博山县公安局锄奸小分队将其击毙。
  

革命成功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10: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7月21日 武汉遭受百年罕见大暴雨袭击

1998年7月21日,武汉市遭受百年罕见特大暴雨袭击,6万多干部群众在武汉三镇展开了一场抗灾排渍的战斗。近4万人的防汛大军坚守在400多公里的堤防上,随时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长江又一次洪峰。
  从21日凌晨5时至16时,武汉市普降暴雨。降水量达280多毫米,其中汉阳地区降水达438毫米。降水强度为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全市各区县出现不同程度的渍水。在武汉三镇,不时可以看到在渍水中抛锚的汽车。人们在深可没膝甚至齐腰深的渍水中艰难地行进。据初步了解,这场降雨已使全市交通干道44处渍水,23处发生交通堵塞,共有47条供电线路受风、雨和被刮倒树木影响而导致停电,23家商尝商店进水受淹。


什么时候,才能风调雨顺既无洪灾又无旱灾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10: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1568年7月21日,尼德兰独立战争中的杰明根战役爆发

1568年7月21日,尼德兰独立战争中的杰明根战役爆发。奥兰治公爵威廉的弟弟路易率军1.2万(包括2000骑兵),迎战西班牙阿尔瓦公爵指挥的1.5万军队(包括3000骑兵)。路易军遭到惨败,伤亡被俘达7000余人,西班牙军仅伤亡三百。

尼德兰王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此役虽然惨败,荷兰人的不屈精神却为后来者继续发扬,。终于在几年后(1609年)赢得了独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1: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88年7月21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成立。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成立是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从事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及相关活动的各种经济类型组织自愿联合成立的自律性、全国性行业组织,现有会员3400余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会的宗旨是:协调、指导、咨询、服务。即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对进出口业务及相关活动进行协调、指导,为会员及其他组织提供咨询、服务;维护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国家利益和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该会的工作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以服务为本、协调为重,想会员企业之所想,急会员企业之所急,努力扩大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协商共议、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机制开展工作。

评论: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品商会的成立使中国机电产品企业凝聚在一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17:01 , Processed in 0.3198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