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henry2000888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7月18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8 09: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07月18日胡锦涛会见越南国家主席 就中越关系提四项建议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八日电 (记者齐彬)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就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中国和越南间的关系,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

  胡锦涛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到访的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以两国建交五十五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推动中越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更快更好地发展。

  胡锦涛高度评价中越关系。他并赞赏和感谢越南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他说,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中越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关系,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会谈后,两国元首出席了关于《中越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市场准入协议》等文件的签字仪式;会谈前,胡锦涛还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陈德良访华举行了欢迎仪式。

评论:越南现在还占着我们南海岛屿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1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07月18日,根据两会13日签署的《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自7月18日起正式实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事记

 2008年6月3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这次会议对于尽快恢复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交往与商谈后优先协商解决的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6月2日台湾当局在“立法院”交通委员会上提出大陆游客赴台五项配套措施,包括规划8到10天环岛优质示范行程、建立购物保障机制、落实每人每日最低接待费用80美元等,措施的提出使得赴台游的实现更加具体化。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8日下午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了会谈。胡锦涛指出,当前,恢复两岸协商谈判并取得实际成果,是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快恢复海协会和海基会的交往协商,通过平等协商务实解决两岸间的有关问题。两会恢复协商后,首先要解决当前两岸同胞最为关心的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问题。只要双方共同努力,这两件事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办成、办好。希望今后两会制度化协商能够顺利推进、不断取得成果,并在双方方便的时候进行两会领导人互访。台湾同胞期盼大陆同胞赠送的一对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尽早到台湾去,我们会积极促成。

  2008年5月26日台当局“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正式授权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周末客、货运包机和大陆游客赴台观光等3项议题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展开协商。

  2008年5月22日台湾立法机构初审通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正草案,未来不论台湾民众或是大陆观光客,都能在台湾的风景区或银行,合法以人民币兑换台币。

  2008年2月25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在桂林开幕。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局长戴肖峰在会上透露,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经磋商,已就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技术性问题基本达成共识,赴台湾旅游相关工作取得了重要的实质性进展。

  2008年1月8日国台办交流局局长戴肖峰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旅游行业组织2007年共进行了4次磋商,已在纯技术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

  2006年以来,两岸旅游行业组织已先后就此进行6次技术性磋商。讨论了旅游形式、团队人数、每日配额、赴台停留时间、开放区域、市场秩序规范、权益保障及纠纷处理、证件采认、旅游包机等议题,其中纯技术问题目前已达成基本共识。

  2007年

  2007年9月8日首批赴台湾澎湖旅游的三十七名福建居民搭乘“闽珠一号”从福州马尾客运码头顺利出发,抵达马祖后将转机飞到澎湖,开始为期三天两夜的“澎湖之旅”。这标志着福建—澎湖双向旅游往来正式开通,福建居民可通过马尾—马祖、泉州—金门、厦门—金门三条线路赴澎湖旅游。

  “澎湖游”的成行,将促进闽澎之间的人员和经贸往来,标志着两岸旅游业的进一步密切合作,对于两岸未来的旅游合作交流及其他方面的交流合作都有一定推动作用。

  2007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强调,大陆同胞赴台旅游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旅游”。希望台湾有关方面在大陆同胞赴台旅游问题上,能够切实顺应民意,采取务实、积极的态度,协商解决遗留的问题。只要台湾当局真心支持两岸旅游民间组织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大陆同胞赴台旅游即可实现。

  2007年4月1日台“陆委会”主任委员吴钊燮表示,四月一日开始实施包括开放大陆游客经金门、马祖前往澎湖旅游,以及澎湖居民可经金马赴大陆等新政策。

  2007年3月28日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积极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大陆不变的态度,任何人为设置困难,拖延磋商进程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007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代会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积极推进两岸全面的、直接的双向“三通”。首先要解决两岸客运包机周末化的问题和两岸货运包机便利化的问题。他指出:“大陆同胞到台湾旅游已经期盼多时了,准备多日了,我们希望早日实现这个愿望。”

  2007年3月28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表示,两岸民间行业组织之间,已就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展开了四次磋商,取得了一些进展。只要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就各项问题达成了共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会成熟。

  2007年2月8日“海峡两岸旅游可持续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三十多位两岸旅游业界人士在座谈会上积极为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良性发展献计献策。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致词时表示,此次研讨会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之前最重要的热身,希望两岸旅游能够体现和谐的精髓,他并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形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2007年2月7日 大陆国家旅游局会同相关部门敲定了首批台湾游组团旅行社的名单,包括厦门建发国旅在内的32家国际旅行社进入首批名单,这标志着“大陆居民赴台游”已进入倒计时。

  2007年1月8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近日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事宜进行了第三次技术性磋商。据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事宜进行了第三次技术性磋商,双方就各自关切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2006年

  2006年11月16日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上海开幕,七十个交易展位、六百三十平方米的展台面积、三百二十五名台湾展商,带着一种期待与向往,由台湾观光协会组织的庞大台湾参展团,在交易会上刮起了猛烈的“台风”。

  2006年11月3日首届“海峡两岸台北旅展”在台北揭幕,大陆派出500人代表团业者,包下255个展位。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执行会长张希钦、台湾观光协会会长张学劳等两岸旅游界同仁为旅展正式向业界、公众开幕剪彩。台湾观光协会会长张学劳表示,这是最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两岸旅游迈出重要的一大步。

  2006年10月3日台湾民间旅游组织“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完成财团法人的设立登记工作并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台湾方面与大陆协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两岸旅游相关事宜的窗口正式开通。

  2006年9月6日第二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厦门开幕。继2005年首届旅博会成功举办后,本届旅博会更加凸显海峡旅游主题,在全部320个展位中,台湾旅游机构共占60个,同时还邀请来自台湾七大旅行业公会(协会)194人,金门、马祖地区业者92人参会。

  2006年8月17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青岛市召开。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邵琪伟在会上说,这表明大陆方面为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2006年5月17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台湾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允许台湾民间旅游行业组织和大陆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进行协商,尽快地形成共同的共识和协议,促进大陆游客早日实现赴台湾旅游。

  2006年4月16日为规范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依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和《旅行社管理条例》,在第二届两岸经贸论坛刚落下帷幕之际,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天联合发布《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

  2006年2月15日来自宝岛台湾的300多位旅游业界代表与大陆的500多位同行相聚旅游名城哈尔滨,共同出席“第九届海峡两岸旅游联谊会”。

  2006年02月24日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司司长刘克智在国台办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台湾当局尽快把人为把大陆赴台旅游人士分成三类的做法取消掉,真正以实际行动顺应民意,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问题上采取比较务实积极的态度。刘克智表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按照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开展。

  2005年

  2005年11月23日“2005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云南昆明开幕,首次特邀台湾旅游业界参展。

  由台湾饭店、主题乐园和旅行社等业界组成的代表团,在会场设置“台湾展馆”,预料将吸引许多有兴趣组团前往台湾观光的大陆旅游买家参观预购台湾旅游产品,这也是台湾业界首度参展的大陆国际旅游交易会。

  2005年11月16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表示,为了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早日实现,谋求两岸合作和共赢,大陆方面也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的名义明确公开欢迎台湾旅游业界民间组织来大陆,与我们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事宜展开协商,作出安排,达成共识。

  2005年11月5日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邵琪伟在台北表示,为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早日实现,谋求两岸旅游业的合作共赢,大陆方面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的名义,欢迎台湾旅游业者民间组织,来大陆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相关事宜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展开协商,达成共识,作出安排。

  2005年10月28日—11月6日国家旅游局局长、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邵琪伟先生率“大陆赴台旅游考察团”以民间身份赴台实地考察旅游线路和设施,引起热烈反响。考察团此行主要目的为考察大陆居民赴台的旅游线路以及台湾的各项旅游接待设施,重点深入旅游景点景区、旅游住宿设施、旅游交通状况、购物游乐场所等相关旅游服务企业,着重从适合大陆旅游者需求的角度,考察台湾的旅游产品、接待条件、服务水准和旅游安全保障。

  2005年9月6日—8日海峡两岸旅游业界代表参加“首届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为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进程,便于两岸旅游界民间组织沟通交换意见。

  2005年6月27日大陆福建厦门市已成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中转站。福建居民到马祖旅游,上午正式启航,台湾民意代表曹尔忠、陈振清在马尾港迎接,82位来自大陆福建的观光客踏上马祖,马祖观光发展将进入新的一页。

  2005年5月20日国家旅游局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旅游局发言人张坚中,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三点原则:一、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两岸中国人之间的事情;二、组织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三、大陆旅游业者与台湾旅游业界及相关人士将积极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早日实现。

  2005年5月3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正式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2004年

  2004年12月2日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金门观光旅行主要内容为,安排参访金门“国家公园”、闽南聚落建筑、自然生态、战役纪念等观光景点,游客还可以在金门马山观测所和小金门湖井头战史馆瞭望厦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进一步开放。

  2002年

  2002年5月1日台当局进一步允许所谓“第二类”大陆人士赴台旅游。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至今未能全面实现。

  2001年

  2001年底台湾当局迫于压力,通过了一份《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观光活动许可办法》。但将大陆居民分为3类,先允许其所谓的"第三类"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但因为种种原因将大陆居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大陆生活工作的人士;第二类是出访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士;第三类则是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定居的中国大陆公民。台湾当局先允许“第三类”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上世纪80——90年代

  1991年12月17日国务院颁布《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对大陆居民申请赴台旅游的具体事项作了规定。

  1987年10月15日由于大陆方面持续释出改善两岸关系的善意,加上台湾岛内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呼声日渐增高,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并规定自1987年11月2日起,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均可向台湾红十字会登记,经第三地赴大陆探亲。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台湾掀起了一股“登陆探亲热”。据统计,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仅1个月时间,大陆就接待台湾同胞13000人次。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希望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此后,大陆方面全面开放、热情欢迎台湾各界人士前来大陆。 (来源:中国台湾网)

评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两岸的良性发展。旅游是一个好的开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1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7月18日,《淄博日报》讯:高青籍武警战士王俊刚荣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
王俊刚,高青县木李人,1989年高中毕业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
近年来,他先后50多次端黑窝、抓逃犯,带领中队官兵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不法分子200多名,王俊刚本人亲手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就达70余名,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中展现出了人民卫士的风采。
入伍以来,他先后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2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带兵干部”,2001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天津总队授予“津门卫士五杰”荣誉称号,荣膺“天津市杰出青年卫士”、“中国优秀青年卫士”称号。 2002年7月14日,王俊刚获得第五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


祖国的和平安定依靠的就是这些英勇的忠诚卫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12: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00年07月18日 娜塔丽·萨洛特 Nathalie Sarraute(1900-1999)出生

  

被译成中文的《天象馆》
  娜塔丽·萨洛特(Nathalie Sarraute),闺名娜塔莎·切尔尼亚克,1900年7月18日出生于旧俄的伊万诺夫-沃孜内森斯克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也有一说是1902年,比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小罗贝尔专用名词词典》)。她父亲伊尔亚是化学家,母亲是作家,外祖父是沙俄时期唯一的犹太教授。她父亲因受兄弟反沙皇活动的牵连,遭到流放,后来定居巴黎。1902年,父母离异后,萨洛特随父亲住在法国,也失常回到俄国的母亲家。她自幼博览群书,尤爱文学,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语言天分,可以流利地说俄语、法语和德语。她的早慧可能是她幼时的家庭不幸造成的,在《童年》中,她讲述了自己从巴黎到日内瓦到彼得堡,在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奔波,以及她的孤独和抑郁。
  萨洛特一生笔耕不辍,1995年,她以96岁高龄还出版了《这儿》(Ici),而在最后的日子里,她仍在写作一部模仿斯特林堡《死亡之舞》的新剧,她还是在有生之年作品全集就被收入法国文学宝典“七星文库”的第11位法国作家(1995年)。但1997年,她又出版了《打开》,大致也可算作她的遗言。这最后一部著作,也是她的最具创新之作。每个词都有了自己的活力、局限、滑稽、规矩、怪癖和内心的隐秘,对她的评论认为她对语言的把握已入化境,非一般文人可比。
  萨洛特一生写作很有节制,也不像其他法国女作家那样总是有一些花边新闻。记得看过萨洛特的一些照片,童年时即非常漂亮,中老年以后更是雍容得体,这与她的文字以及对生活的追求非常谐调。

评论 法国反传统小说的新小说派的先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12: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188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早期活动家加米涅夫诞辰。

加米涅夫  加米涅夫(1883~1936)  加米涅夫全名为列甫•波里索维奇•加米涅夫,生于1883年7月18日,卒于1936 年8月26日,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早期领导人,联共(布)党内“新反对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曾任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莫斯科苏维埃主席、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和劳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及政治局的会议主席等职务,经常主持政治局会议。虽然加米涅夫犯过不少严重的错误,也受到列宁的严厉批评和申斥,但在这些错误得到纠正之后,仍然受到列宁的信任,在党和政府中仍有较高的威信。
  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2年到巴黎,加入《火星报》组织。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俄国1905 年革命期间,在圣彼得堡从事革命活动。1908年前往日内瓦,担任布尔什维克的《无产者报 》编辑,多次出席国际会议。1914年回到彼得格勒,领导《真理报》编辑部和第四届国家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党团工作,同年11月被沙皇政府逮捕。后被流放至西伯利亚。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回到彼得格勒,任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驻彼得格勒苏维埃代表。在党的四月代表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十月革命准备过程中,在非党报纸《新生活报》发表文章,公开表示他和G.Y.季诺维也夫不赞成党中央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受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杨诺夫即列宁和中央的严厉批评。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主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在谈判中接受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成立所谓“清一色社会主义者政府”的要求,被撤销全俄中央执委会主席职务。1918年下半年任莫斯科苏维埃主席。1919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22年任苏俄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和劳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列宁患病期间加米涅夫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1924年列宁逝世后 ,被任命为劳动国防委员会主席。在共产国际 ,曾任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候补委员 。1925年同季诺维也夫一起组织“新反对派”,反对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路线,受到批判。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6年成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盟主要成员,被开除出政治局,撤去国家领导职务,改任商业人民委员。1927年联共(布)将加米涅夫开除出党 。1928年他公开承认错误后恢复党籍。1932年再次被开除出党 ,1933年再次回到党内。1934~1935年被指控组织“反革命地下恐怖集团”,第三次被开除出党。1935年1月,被判处5年监禁。1936年8月26日被处决。1988年6月13日,苏联最高法院撤销对1936年审理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案的判决,宣布他们在法律、国家和人民面前是无罪的。

一位老布尔什维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17: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44年7月18日--东条英机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利而辞去日本首相的职务。

  
  
东条英机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时情形

东条英机(1884年12月30日-1948年12月23日),生于日本东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任日本的大将和第四十任内阁总理大臣,是二战的甲级战犯,发动侵略中国及亚洲的战争,还策动攻击美国夏威夷珍珠港,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东条英机是1930年代主战的军阀之一。在1940年,东条作为军事大臣代表日本与德国、意大利联盟成为轴心国。到1941年东条英机已经是整个日本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兼内务大臣,实际上开始“东条独裁”支配整个日本。 1941年12月7日,下令日本舰队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于一系列的战争灾难,他于1944年7月18日辞去一切职务。战争结束后,东条英机自杀未遂(近距离射击胸膛),后在医院康复,然后被捕入狱,开始其战争罪行审讯。东条英机被囚在狱中期间,引用孟子的话“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显示了他当时心如死灰的心境,临死时仍觉得“自己所相信的东西都是一场梦”,不接受自己沦为战犯的事实。1948年11月12日,东条英机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1948年12月23日执行绞刑。

由于日本的大量战争罪行都是由东条英机授权的,东条英机一般被认为对在亚洲被杀害的上千万民众、被虐待的上万盟军战俘、以及研究使用生化武器负有最高责任。

1978年,东条英机的灵位与其他甲级战犯一起被供奉在靖国神社。

臭名昭著的日本战犯,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2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7月18日美军空袭费卢杰致14人死3人伤 包括妇女儿童
当地时间7月18日,驻伊拉克美军再次对距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西50公里处的费卢杰市发动了空袭,造成14人死亡,3人受伤。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驻伊拉克美军发言人证实了此次空袭的消息,但拒绝提供详细情况。费卢杰所属的安巴尔省卫生厅长侯赛因·阿里表示,空袭共造成14人死亡3人受伤。当地一家医院的医生说,死亡者中有妇女和儿童。


  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的发言人说,事先,多国部队官员对阿拉维说他们希望对恐怖组织的一些地点发动空袭,并得到了阿拉维的批准。

  驻伊美军认为,“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扎卡维很可能藏在费卢杰。美军近来因此对费卢杰进行多次空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费卢杰位于反美袭击事件频繁发生的“逊尼三角区”之内。今年3月31日,4名美国人在费卢杰遇害并遭曝尸。


美军空袭的空袭经常造成无辜平民伤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21: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 7月18日,第一棒火炬手王义夫在起跑仪式上展示火炬。当日,北京奥运圣火在辽宁省鞍山市传递。

鞍山中国第一钢铁城,钢铁工业的摇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22: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1889年——木户幸一出生,日本政治家(+1977年)

  木户幸一(きど こういち、1889年7月18日-1977年4月6日)
  日本昭和时期的政治家。生于东京。京都大学毕业后进入农商务省。1930年任内大臣秘书官长,1937年任近卫文麿内阁的文部大臣、厚生大臣,1939年任平沼骐一郎内阁的内务大臣,1940年~1945年任内大臣之职务。为了终结参与太平洋战争,处理终战工作,昭和天皇颁布“终战诏书”。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判决后服刑于东京巢鸭监狱。1955年被释放后自政治界引退。于1977年4月6日在宫内厅医院逝世。

评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的政治犯,死有余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00: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7月18日,第一个“曼德拉国际日”



   2010年7月18日是曼德拉92岁的生日。联大2009年11月决定,通过将曼德拉诞辰的日子定为国际日的方式,颂扬他为结束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促进人权、种族关系以及自由和民主做出的卓越贡献。

全球公民典范,向伟人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00: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7月18日 张庆黎会见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7月18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拉萨会见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记者 旦增 摄


  18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拉萨会见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张裔炯,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区党委统战部部长洛桑江村,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公保扎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珠康·土登克珠,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扎什伦布寺民管会常务副主任萨龙·平拉一同参加会见。

  张庆黎首先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表示欢迎,并预祝他即将开展的各项佛事活动圆满顺利。他说,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在全区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之际,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拉萨开展佛事活动、看望僧俗信众,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这是我区藏传佛教界和信教群众所盼望的一件佛门盛事。在最近开展的各项活动中,第十一世班禅待人处世谦虚平和、言谈举止庄严得体,展现出藏传佛教大活佛应有的爱国爱教的良好风范,受到拉萨僧俗信众的广泛欢迎和虔诚拥戴,给各界人士都留下很好的印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扎什伦布寺等各大寺庙高僧大德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第十一世班禅刻苦修行、潜心学习的结果,我们无不为十一世班禅的健康成长和长足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敬佩!

  张庆黎指出,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对内对外开放、宗教信仰自由、互相交流融合、充满无限活力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正在与世界的文明、人类的进步、祖国的繁荣交相辉映。希望第十一世班禅在西藏多走走、多看看,感受我们伟大祖国和新西藏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张庆黎还衷心希望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高举爱国进步的旗帜,秉承历代班禅慈悲为怀的理念,心念众生、护国利民,为和谐西藏建设和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对张庆黎等自治区领导的会见表示感谢。他说,最近在拉萨开展的一系列参观学习、看望僧俗信众和佛事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内容丰富、印象深刻、硕果累累,我衷心地感谢党中央的关心,感谢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大量的事实早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才会有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他表示一定会继承和发扬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的良好传统,做一个护国利民的好活佛,决不辜负党和国家及广大僧俗信众的期望。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还衷心祝愿社会主义新西藏各项事业更加蓬勃发展,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记者 高玉洁)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能够保一方安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00: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7月18日,上海电气临港核电二期工程建设启动




新华网上海7月18日电(杨金志、朱明旗)18日,上海电气临港核电二期工程在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开工建设,标志着上海核电设备的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上海是中国核电设备制造发源地。2006年起,上海电气大力推进核电一期工程建设,在临港建设集约化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形成了国内最为完整的压水堆核
电站主设备制造能力。

  目前,上海电气临港核电一期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全面实现。此次开工的临港核电二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包括核电泵阀制造基地建设、核电核岛主设备二期技术改造、百万千瓦级核电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二期技术改造。其中,核电泵阀基地建成后,上海电气将新增核电主泵的制造能力。

  根据规划,到2012年临港二期项目全部完工后,上海电气的核电设备生产能力将提高近一倍。届时,临港也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集中、能力最完整的先进核电主设备制造基地。

点评:中国核工业装备水平将大大提升,中国制造将更加全面和高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00: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92年7月18日,杨丽晓,大陆小演员,《家有儿女4》佳佳的扮演者出生。
现居:北京   爱好:舞蹈 声乐 影视  颜色:红、橘、黑   动物:狗、熊   运动:羽毛球   季节:夏天   食物:妈妈做的菜   曾是央视银河艺术团影视班、中戏影视班学员   好友;杜凡 、杨紫、 张一山、马可、孙圳.段丽阳.释小龙等。
评论:一位年轻有为的小演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0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7月1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07: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7月18日,温家宝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



    2007年 7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温家宝说,中土面临着发展经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共同任务,有着加强合作的共同愿望和发展两国关系的坚实基础。中方视土库曼斯坦为中亚地区的重要伙伴,愿与土方一道,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他指出,中土在经贸、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应抓紧落实已签署的有关协议,推进中土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努力构建长期稳定的能源互利合作。

  温家宝说,土库曼斯坦是中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中方赞赏土库曼斯坦奉行“永久中立”政策,为维护中亚地区稳定发挥的积极作用。中方愿与土方加强磋商与配合,共同促进该地区和平、安全与发展。

  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说,土方希望同中国加强经贸合作,落实好天然气管道项目,扩大各领域交流,推动土中关系持续向前发展。土方愿与中方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加强中土合作,共同构筑中土友谊新的“丝绸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08: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7月18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暨台湾农产品展销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开幕式盛况空前

人民网上海7月18日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08: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07月18日, 海口规划局2名原副局长受贿分别被判入狱

   2009年07月18日,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对海口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张仕武、姚继韵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和7年。至此,海口市规划局腐败窝案4名被告均被判刑。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张仕武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担任海口市规划局规划设计管理科副科长、科长及海口市规划局副局长的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合计人民币255.538万元、美元5000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鉴于张仕武交代大部分未被掌握的其他受贿犯罪事实,且其亲属主动退回77.5万元赃款及114万元赃款被追回,决定对其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张仕武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万元。

  被告人姚继韵利用担任海口市规划局副局长的职务之便,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90.1万元,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鉴于姚继韵到案后主动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受贿犯罪事实,通过亲属积极主动退回全部赃款,且有检举他人犯罪事实的立功情节,决定依法对其从轻、减轻处罚。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姚继韵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万元。

  今年4月30日,海口市规划局原副局长陈立奇因受贿130万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该局原总规划师王小山因受贿人民币71.5万元和美元8000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至此,海口市规划局腐败窝案4名被告均被判有罪。

=======================
城建领域的毒瘤越挖越多,不是人本身的问题,是权力制约的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1610 年7月18日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去世。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Merisi detto il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卡拉瓦乔的一生醉人、危险而又充满了谜。1600年,他突然出现在罗马的艺术圈,此后就再没有缺少佣金和资助,尽管他将自己的成功经营得很糟糕。关于他最早的评介见于1604年,这份材料描述他大约3年前的生活方式,说“他干两周的活儿就能跨剑大摇大摆逛一两个月,还有一个仆人跟着,从一个球场到另一个,总是准备争吵打斗,因此跟他在一起狼狈之极。”1606年,卡拉瓦乔在争斗时杀死了一个年轻人,人家悬赏他的项上人头,于是他逃离罗马。1608年,他又在马耳他卷入另一场争斗,之后的1609年,在那不勒斯,还是争斗,这次可能是不明来历的对头要取他性命。到下一年,度过十年多一点的画家生涯后,卡拉瓦乔离开了人世。

在16世纪末到17 世纪初的几十年间,罗马一直在建造巨大的教堂和宏伟的宫殿,需要大量画作。当时反宗教改革派教堂在搜寻正统的宗教艺术以还击新教的威胁,因为此前统治艺术界近一个世纪之久的风格主义不足以担此重任。卡拉瓦乔带来的是一种激进的自然主义,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在卡拉瓦乔手中,这种新风格是达到真实性和灵性的工具。

虽然卡拉瓦乔在世时声名显赫,死后的几个世纪里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只是在20 世纪的最近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尽管他影响了风格主义衰亡后几乎所有的艺术风格,但对新兴的巴洛克艺术才是真正影响深远的。安德烈·贝恩-若夫鲁瓦(保罗·瓦乐希的秘书)评论道:“坦率地说,卡拉瓦乔的工作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始。”

生平

早期生活(1571年—1592年)


圣彼得受难,1601年,画布油画,230x175厘米,罗马,圣玛利亚德尔波波洛教堂切拉西礼拜堂

卡拉瓦乔镇是个离米兰大约三十公里的小镇,卡拉瓦乔的父亲费尔莫·梅里西是镇上弗兰西斯科·斯福札侯爵的管家和建筑装潢师。卡拉瓦乔的母亲露西娅·阿娜托莉来自本地一个富有的家庭。梅里西的孩子们(米开朗基罗是长子)都不在镇子的洗礼记录上,他们可能都生于米兰,因为梅里西住在侯爵在米兰的宅邸。1576年,为了避开肆虐米兰的瘟疫,卡拉瓦乔一家搬到了卡拉瓦乔镇。次年,卡拉瓦乔的父亲在此去世。据推测,卡拉瓦乔可能在卡拉瓦乔镇长大成人,而童年则是在米兰度过。在米兰,卡瓦拉乔家似乎不仅与斯福札家族,还和显赫的科隆纳家族有来往,科隆纳家族和斯福札家族有联姻关系,在卡拉瓦乔后期生活里扮演重要角色。

1584 年,卡拉瓦乔开始了4年的学徒生涯,师从据称是提香学生的米兰画家西蒙·彼得扎诺。学徒期间,卡拉瓦乔好像一直待在米兰和卡拉瓦乔镇,但他也可能去过威尼斯,看到过吉奥乔尼和提香的作品,因此后来他被指责模仿吉奥乔尼。的确,他熟悉米兰的艺术珍宝,包括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还有当地的伦巴第艺术。伦巴第艺术风格倡导“简单、关注自然主义细节”,较之风格拘谨庄重的罗马风格主义,伦巴第艺术更接近于德国自然主义。

罗马时期(1592年-1600年)

捧果篮男孩,1593年,画布油画,67x53厘米,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

1592 年年中,卡拉瓦乔到达罗马,“衣不蔽体,极度贫困……居无定所,缺吃少穿……身无分文。”几个月后,他开始为当时风头正健的朱塞佩·切萨里(教皇克雷芒八世喜爱的画家)当枪手,在看起来像厂房的工作室“画鲜花和水果”。这一时期,卡拉瓦乔为人所知的作品包括小幅的《削水果男孩》(已知的最早画作),《捧果篮男孩》和《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以及他重病康复过程中画的一张自画像,病好后他不再受雇于切萨里。这三幅作品都显示了物理学上的精确(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的一面),由此他开始成名。一个园艺学教授曾经分析认为,捧果篮男孩捧的水果能用来确定栽培品种。“一大片无花果叶子上明显有真菌引起的烧灼状斑点,很像是植物炭疽病。”与现实主义一面共存的是心理的一面:捧着一个沉甸甸的篮子,男孩显然有点厌烦了,但他同时又觉得好玩,所以顺从;他赤裸的肩膀被画家处理得充满肉欲,很明显这是画家对他的模特的感受;但这个男孩虽然友好,却对画家的感受没有任何回应。


纸牌作弊老手,1594年,画布油画,107x99厘米,得克萨斯州沃思堡市,金贝尔艺术馆

1594 年1月,卡拉瓦乔决心走自己的路,他离开了切萨里。他的人生到了最低潮,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与几个人结下了非常重要的友谊,分别是画家普罗斯佩罗·奥尔西、建筑师奥诺里奥·隆吉和16岁的西西里岛艺术家马里奥·明尼蒂。已经在画坛确立地位的奥尔西把卡拉瓦乔介绍给有影响力的收藏家;隆吉更是要命地把他带入了罗马街头的争斗世界;明尼蒂则变成他最经常的模特及伴侣。《算命者》是首幅超过一个人物的画作,画得是马里奥正在被一个吉普赛女郎欺骗。这个主题在罗马来说非常新颖,在之后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过,那时候卡拉瓦乔售出它几乎没挣到钱。《纸牌作弊老手》——表现另一个不懂世故的男孩落入纸牌骗子的圈套——心理上更复杂,也许是卡拉瓦乔的第一件真正的杰作。像《算命者》一样,《纸牌作弊老手》非常受人欢迎,现存有超过50个副本。更重要的是,它吸引了红衣主教弗朗切斯科·马里亚·德尔·蒙特的光顾。弗朗切斯科· 马里亚·德尔·蒙特是罗马城里重要的鉴赏家,自此以后,卡拉瓦乔能够和明尼蒂共用红衣主教玛德玛宫里的一个房间。

卡拉瓦乔为德尔·蒙特及其富有的喜好艺术品的圈子创作了许多私人的室内作品——《音乐家们》、《鲁特琴师》、微醺的《酒神巴克斯》、具有象征性而又是现实主义作品的《被蜥蜴咬的男孩》——由明尼蒂及更多的男孩们充当模特。这些诗意、内向、神秘的同性恋作品与之前几年开始的心理现实主义很接近。

随着卡拉瓦乔的首幅宗教题材画作的完成,现实主义重新回归,非凡的灵性也出现了。这就是《悔罪的抹大拉的马利亚》,画的是这样一个时刻——抹大拉的马利亚不再是一个高级妓女,她坐在地上哭泣,珠宝散落在周围。“完全不像一幅宗教画……一个姑娘坐在矮木凳上晾干她的头发……哪里有悔悟……苦痛……赎罪的保证呢?”这是伦巴第风格中的朴素,而不是当时罗马风格中的戏剧性。在另外几部作品中卡拉瓦乔延续了这种风格,它们是《圣凯瑟琳、马大和抹大拉的马利亚》、《砍下荷罗孚尼头颅的犹滴》、《用以撒祭献》、《极乐境界的亚西西圣方济各》和《逃往埃及途中歇息》。这些作品在一个有限的圈子里展览,增加了卡拉瓦乔在鉴赏家和同行那里的声望。但是,真正的声望还有赖于公共领域,因此把目光转向教堂是必要的。

“罗马最有名的画家”(1600年-1606年)


圣马太蒙召,1599年-1600年, 画布油画,322x340厘米,罗马,圣路易吉·迪·弗朗西斯教堂肯塔瑞里礼拜堂。从窗口方向射入画面的光束表达了在眨眼之间,圣马太的归依与命运的转变就发生了,不需要飞翔的天使、层叠的云彩或其他什么东西。

1599 年,大概通过德尔·蒙特的影响,卡拉瓦乔取得装饰圣路易吉·迪·弗朗西斯教堂的肯塔瑞里礼拜堂的合同。这一委托包括两件作品,《圣马太殉难》和《圣马太蒙召》,1600年完成后立刻引起轰动。卡拉瓦乔增强的明暗对照法使得主题极富戏剧性,同时精确观察带来的写实把情感的强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现在人们把这种明暗对着法的增强形式称作暗色调主义,其兴起归功于卡拉瓦乔。卡拉瓦乔同时代的画家对此持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些人公开指责他有各种的感觉缺陷,特别是他不讲作画章法,坚持写生。但绝大多数人把他当作艺术的救主来欢迎。“那时,罗马的画家被这种新颖的画风所吸引,特别是年轻画家都聚集在卡拉瓦乔身边,称赞他是绝无仅有的自然模仿者,把他的作品视作奇迹。”

卡拉瓦乔又创作了一系列宗教作品,作品以暴力的斗争、奇异的斩首、拷打和死亡为特征。通常,每一幅新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但也有几幅被订货的团体所拒绝,必须重画或者另寻买主。问题的症结在于,当卡拉瓦乔的强烈戏剧性被欣赏的同时,他的现实主义风格却被一些人视作无法接受的粗俗。《圣马太和天使》的第一版把圣徒画成一个秃头农民,腿脏兮兮的,一个身穿薄衣太过亲昵的天使男孩在照顾他。这幅画被拒收,卡拉瓦乔不得不重画一幅《圣马太的灵感》。同样,《圣保罗的皈依》也被拒收,同一题材的另一个《圣保罗的皈依》被接受了,这幅画中马背较圣徒本人更加突出,这激怒了圣玛利亚德尔波波洛教堂的一位官员:“为什么你把马画在正中间,圣保罗却在地上?”“自有我的道理!”“那匹马是上帝吗?” “不是,但它站在上帝的光芒下!”


圣母之死(局部),1601年-1606年,画布油画,396x245厘米,巴黎卢浮宫

其他作品包括非常动人的《基督下葬》、《罗雷托的圣母》、《圣母、圣婴和圣安妮》以及《圣母之死》。《圣母之死》的故事可以作为例证来说明卡拉瓦乔生活的时代是如何对待他的部分作品的。1601年,一个富有的法官委托卡拉瓦乔给他私人的礼拜堂作画,这个礼拜堂位于在新的加尔默罗会修道会教堂——圣玛利亚德拉斯卡拉教堂,1606年加尔默罗会修道会拒收这幅作品。和卡拉瓦乔同时代的朱利奥·曼奇尼记载说被拒收是因为卡拉瓦乔用了一个当红的妓女作为画圣母的模特;另一位同时代的人,乔瓦尼·巴廖内告诉我们是因为圣母光着双腿:两种情况都不得体。但研究卡拉瓦乔的学者约翰·加什认为,加尔默罗会修道会可能认为问题更多的出在神学上而不是美学上,卡拉瓦乔的那个版本没有坚持圣母升天的教义——上帝之母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死亡而是被接进了天国。替换的作品(来自卡拉瓦乔最有才能的追随者,卡洛·萨拉切尼)画的是圣母没有死,而是坐着行将去世,但即使这样还是被拒收。最终替换的画作中,圣母没有死,而是和合唱的天使们一起飞升天国。无论如何,拒收并不意味着卡拉瓦乔和他的追随者失宠。《圣母之死》被拿出后教堂,就立即在鲁本斯的建议下被曼图亚公爵买走了,后来被英王查理一世得到,1671年被法国皇室收藏。


胜利的爱神,1602年-1603年,画布油画,156x113厘米,柏林,国家博物馆。卡拉瓦乔表现丘比特战胜了所有的人造物:战争、音乐、科学和政府。

这一时期的一幅非宗教作品是《胜利的爱神》,画于1602年,买主是德尔·蒙泰圈子里的温琴佐·朱斯蒂尼亚尼。17世纪早期的一本回忆录里把里面的模特称作“切科(Cecco)”,是弗兰西斯科(Francesco)的爱称。模特可能是弗兰西斯科·伯内利,在1610年到1625年期间被看作一个艺术积极分子,人称“卡拉瓦乔的切科”(Cecco del Caravaggio)。模特拿着弓箭, 踩踏着象征着战争的科学物品以及象征着和平的艺术物品。他赤裸着身体,人们很难接受这个咧嘴笑的顽童就是罗马的丘比特神——就像人们很难接受卡拉瓦乔在画布上的天使一样,这些半裸的少年背着像舞台道具一样的翅膀。关键点在于作品强烈而又暧昧的现实性:丘比特同时又是切科,而卡拉瓦乔笔下的圣母是基督之母同时也是做模特的罗马高级妓女。

流亡和死亡(1606年-1610年)


圣彼得的否认,1610年,画布油画,94x125厘米,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在阴暗中,一位女子两根手指指着彼得,加上士兵伸出的手指正好是三根。卡拉瓦乔以此象征讲述彼得三次否认耶稣的故事。

卡拉瓦乔过着狂乱的生活。即使在一个纠纷是家常便饭的时代和地方,他还是因为屡屡争斗而声名狼藉,他的治安记录和审讯记录足足抄录好几页。1606年5月29日,可能并非故意,他杀了一个名叫拉努乔·托马索尼的年轻人。此前,来自上层社会的赞助人摆平了他的一系列出轨行为,但这次他们无能无力了。卡拉瓦乔逃往那不勒斯,因为那不勒斯在罗马当局的司法管辖权之外。在科隆纳家族的保护下,这个罗马最有名的画家也变成了那不勒斯最富盛名的画家。他与科隆纳家族的关系带来了接二连三的教会重要委托,包括《圣母玫瑰经》和《仁慈七行》。

尽管在那不勒斯获得成功,卡拉瓦乔还是仅仅在几个月后就离开前往马耳他——马耳他骑士团的总部所在地,估计他希望得到骑士团首领阿罗夫·德·维格纳科特的庇护,使他杀死托马索尼的罪行得到赦免。德·维格纳科特非常喜欢这个著名的艺术家,让他当骑士团的官方画家,还吸纳他当骑士。早期的传记作家贝洛里记载说卡拉瓦乔对自己获得的成功很高兴。在马耳他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巨幅的《正被砍头的施洗圣约翰》(他惟一签名的作品)和《阿罗夫·德·维格纳科特及侍从的画像》以及其他骑士团首领的画像。尽管如此,1608年8月末他还是被捕入狱。很久以来,这次突然变故有多种猜测,但最近的研究显示,这是另一番争斗的结果,在这次争斗中,一所房子的门被毁掉,一个骑士受了重伤。到12月的时候,他被作为“一个可憎的堕落的团员”驱逐出了骑士团。


拉撒路的复活,1609年,意大利墨西拿市乌菲奇美术馆

仅仅在西西里岛9个月后,卡拉瓦乔回到了那不勒斯。依照卡拉瓦乔最早的传记作家的说法,在西西里岛的时候卡拉瓦乔被仇敌追踪,因此他觉得还是在科隆纳家族的保护下最安全,除非获得教皇保罗五世的赦免他才能回到罗马。在那不勒斯,他画了《圣彼得的否认》,最后一幅《施洗约翰》以及他的最后一幅画《圣乌尔苏拉殉难》。他的风格在继续演进,《圣乌尔苏拉殉难》描绘了最具动感和戏剧性的一幕——匈奴王的箭射中了她的胸,与之前的绘画不同,这幅画没有摆固定姿势的模特。此种画法更加自由而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卡拉瓦乔当时活了下来,会出一些新东西。

在那不勒斯,一群不明来历的人袭击了他。最初,罗马传闻“最著名的艺术家”卡拉瓦乔丧生,但后来又获悉他还活着,但面部受了重伤。他画了一幅《带着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画中的大盘子里正是卡拉瓦乔自己的头,画被送给德·维格纳科特乞求宽恕。可能同时他还画了《手提歌利亚头颅的大卫》,画中年轻的大卫以奇怪的悲伤神情注视巨人的带伤的头颅,这颗头颅依旧是卡拉瓦乔的头。这幅画他可能送给红衣主教的侄子希皮奥内·博尔盖塞,这个狂热的艺术爱好者掌握着赦免大权。

1610年夏天,卡拉瓦乔乘船朝北接受赦免状,赦免状似乎归功于他那些有权势的罗马朋友。此行他带了给红衣主教希皮奥内作礼物的最后三幅画。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加渲染的事实是,7 月28日一份从罗马发到乌尔比诺的公爵宅邸的匿名私人新闻说卡拉瓦乔死了。3天以后另一份私人新闻说他死于热病。这些是最早的死亡简报,后来有更加详细的报道。但一直没有发现尸体。卡拉瓦乔的一个诗人朋友把7月18日当作他的忌日,最近有研究者声称发现了一个讣告,讣告显示卡拉瓦乔那一天在托斯卡尼区格罗塞图附近的埃尔科莱港死于热病。

画家卡拉瓦乔

巴洛克的诞生


耶稣被捕,1602年,都柏林,爱尔兰国家美术馆。尽管没有可见的光线,画中的人脸和盔甲还是显示出卡拉瓦乔对明暗对照法的运用。

卡拉瓦乔“把阴暗法带进了明暗对照画法”。其实很久以前画家们就运用了明暗对照画法,但是卡拉瓦乔真正确立了这种技法,这种画法加深了阴暗部分,用一束眩目的光刺穿对象。由此对物理真实和心理真实的观察成为他获得巨大声望的原因,同时也是他经常不能符合宗教委托要求的原因。卡拉瓦乔作画神速,看着模特,直接用画笔柄在画布上划痕迹打底稿。在他那个时代,专业画家对这种方法深恶痛绝,他们谴责他拒绝先打底稿,不美化笔下的人物。模特是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的基础。现在可以确认卡拉瓦乔一些模特包括马里奥·明尼蒂和弗兰西斯科·伯内利,都是追随他的画家。马里奥在早期的世俗画中作为各种各样的人物出现,年轻的弗兰西斯科在其后的油画里当过一系列天使、施洗约翰和大卫。卡拉瓦乔的女模特有费丽蒂·梅兰德罗妮、安娜·比安基尼和马达莱娜·安东格耐特,她们都是名妓,被画成女性宗教人物包括圣母玛利亚和各个圣徒。卡拉瓦乔本人数次出现在画中,他最后一幅自画像是《圣乌尔苏拉殉难》里远远地站在右侧的目击者。


以马忤斯晚餐,1601年,画布油画,139x195厘米,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

卡拉瓦乔有一种引人注意的才能,他能把重要事件的经过以一个非常活泼的场景表现出来。《以马忤斯晚餐》描述门徒认出基督的时刻:在旅馆主人眼中,之前他是一个哀悼耶稣去世的旅行者,但这一刻之后,他就成了救世主。在《圣马太蒙召》中,圣马太指着自己,似乎在说“谁,是我吗?”,而他的眼睛盯着基督,似乎已经说,“是的,我要跟随你。”《拉撒路的复活》里,卡拉瓦乔更进了一步,给了我们复活的物理过程的匆匆一瞥。拉撒路的身体仍然处在痛苦的死亡僵硬状态,但他的手已经活了,向着基督,认出了基督。主要的巴洛克画家走了和卡拉瓦乔同样的道路,例如贝尼尼就醉心于出自奥维德《变形记》的主题。

卡拉瓦乔画派


砍下荷罗孚尼头颅的犹滴,1598年-1599年,罗马,意大利国家古代美术馆

圣马太系列画在肯塔瑞里礼拜堂安放后,在罗马的年轻画家中立即产生反响,卡拉瓦乔主义成为每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画家追求的时髦。第一代卡拉瓦乔画派包括画家乔瓦尼·巴廖内(尽管他的卡拉瓦乔时期很短)和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下一代包括卡洛·萨拉切尼、巴尔托洛梅奥·曼弗雷迪和奥拉齐奥·博尔詹尼。真蒂莱斯基尽管较其他人年长,却是画派里惟一活到1620 年后的,他最后成了英王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家。他的女儿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也学习卡拉瓦乔,是这次运动中最有天赋的一个画家。但是,罗马和意大利并不是受卡拉瓦乔,而是安尼巴莱·卡拉西的影响,那种混合文艺复兴盛期和伦巴第现实主义元素的风格最终胜利。

卡拉瓦乔在那不勒斯的短暂停留产生了著名的那不勒斯卡拉瓦乔画派,画派包括巴蒂斯泰洛·卡拉乔洛和卡洛·塞利托。1656年,那里的卡拉瓦乔运动由于一次严重的瘟疫爆发而终止。但对西班牙画坛来说(那不勒斯当时是西班牙的领地),这一运动有助于形成重要的西班牙卡拉瓦乔分支。

据贝洛里记述,一群来自乌得勒支的天主教画家在17世纪初来到罗马学习。他们受到卡拉瓦乔作品的深刻影响,被称为“乌得勒支卡拉瓦乔画派”。他们回到北方的时候,这股潮流对亨德里克·特尔·布吕根、赫里特·凡·洪特霍斯特、安德里斯·博特和德克·凡·巴卜仁等画家产生了短暂但重要的影响。尽管卡拉瓦乔对后世画家的影响开始削弱,但在鲁本斯(他给曼图亚的贡萨加买过卡拉瓦乔的一幅画,还临摹过《耶稣入殓图》)、弗美尔、伦勃朗和委拉士开兹的作品里还能看到影响。据推测,委拉士开兹在意大利的多次逗留期间曾经看到过卡拉瓦乔的作品。

声名沉浮


基督下葬,1602年-1603年,梵蒂冈美术馆

卡拉瓦乔几乎身名俱灭。他的创新影响了巴洛克艺术,但巴洛克艺术只吸收了他的明暗对照画法的戏剧性,而放弃了心理现实主义。他直接影响了奥拉齐奥· 真蒂莱斯基及其女儿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的风格,较远的地方,影响了法国人乔治·德·拉·图尔和西蒙·武埃,还有西班牙人朱塞佩·里贝拉。在数十年里,卡拉瓦乔或者被归结为引人反感的艺术家,或者只是被忽略了。在很大程度上,原因出在艺术风格的嬗变上,卡拉瓦乔作出巨大贡献的巴洛克艺术在发展变化。部分原因归咎于乔瓦尼·巴廖内和焦万·贝洛里这两个最早的传记作家,他们进行了一些找茬的毁灭性工作。巴廖内是一个与卡拉瓦乔有私仇的画家,贝洛里则是17世纪有影响力的批评家,贝洛里不熟悉卡拉瓦乔,但是受了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的影响,其实普桑不认识卡拉瓦乔但讨厌他的作品。

1920年代,画评家罗伯托·隆吉再次把卡拉瓦乔的名字带到了公众的视线里,隆吉把卡拉瓦乔归在欧洲的艺术传统里:“没有他就没有里贝拉、弗美尔、拉·图尔和伦勃朗。没有他,德拉克罗瓦、库尔贝和马内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颇具影响力的伯纳德·贝伦森表示赞同:“除了米开朗琪罗,没有任何一个意大利画家有如此大的影响。”

后世影响


正被砍头的施洗圣约翰,1608年,马耳他瓦莱塔,圣约翰大教堂祈祷室。

许多大美术馆,比如在底特律和纽约的那些,有数间屋子挂着许多画家画的卡拉瓦乔风格的画——夜晚的场景,戏剧性的灯光,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实的自然描绘。当代画家例如挪威人奥德·内德鲁姆,匈牙利人蒂博尔·切尔努什也继承了卡拉瓦乔的风格。当代美国画家道格·奥尔森以自己的作品向卡拉瓦乔的影响力致敬。英国导演德瑞克·贾曼以卡拉瓦乔的传奇人生为题材拍了一部电影《卡拉瓦乔》;荷兰绘画伪造者汉·凡·米杰瑞在假造巨匠作品(Old Masters)时以卡拉瓦乔的真迹作为范本。一幅天使图在轰炸德累斯顿期间毁了,现仅存那幅画的黑白照片。

点评:衔接了文艺复兴和近代绘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10: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1857年7月18日“清末怪杰”国学大师辜鸿铭出生

辜鸿铭辜鸿铭,人名,名汤生,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中文名: 辜鸿铭
外文名: Thomson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马来西亚槟城州
出生日期: 1857年7月18日
逝世日期: 1928年4月30日
职业: 学者,翻译家
毕业院校: 爱丁堡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
代表作品: 《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
祖籍: 福建泉州府同安
【人物简介】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人生经历】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一书中曾提及辜鸿铭。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1]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5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辜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反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骂得鞭辟入里,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故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 of theChinese People”(他自译为《春秋大义》),中国人讲演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而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听梅的京戏只要一元二角,听辜的讲演却要两元,外国人对他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辜鸿铭在西方人面前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源自于他的机智与幽默。某天,辜鸿铭在他位于北京椿树胡同的私邸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笑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你说这是谈佛理,谈哲学,还是故弄玄虚?反正他这一套足够唬住那些洋鬼子。
  辜鸿铭辩才无双。中日甲午海战后,伊藤博文到中国漫游,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一些接触。辜鸿铭是张的幕僚,作为见面礼,他送了伊藤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论语》英译本。伊藤早知辜氏是中国保守派中的先锋大将,便乘机调侃他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吗?”辜鸿铭见招拆招,回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伊藤听了,一时间无词以对。
  在北大,受蔡元培、黄侃、洋教授的青睐,但却是西化分子的死对头。对于胡适等人的白话文运动给国人带来传统文化断层上的灾难,曾经早有预见,但最终,民国政府还是在小学课本废除了文言文,给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辜鸿铭,作为一个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侨,用自己的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他,促使世界第一个孔子学院的诞生,近代中国的人物,也唯有他,是最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的人物,然而在他的祖国中国,却屡屡被自己的同胞和学生嘲笑唾骂误解着,我们不能不遗憾那样的时代里,我们的大多数青年的幼稚和愚蠢。
  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著有大量的著作,为弘扬我国的国学作出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1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7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3000名劳模休养活动

  

7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3000名劳模休养活动,首批1000名劳模将于7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北戴河集中休养。这是全总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劳模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自2000年全总组织劳模休养活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劳模休养活动。此次劳模休养活动,重点向工作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的一线职工倾斜,参加休养的还有不少全国著名劳模和100名农民工劳模代表。接下来,各省(区、市)总工会将组织2000名劳模分23批在9—10月份,陆续赴大连、杭州、青岛等13个职工疗养地点休养。

咱劳动人民也可以疗养,这是好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17:12 , Processed in 0.2535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