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84|回复: 1

[【学术茶座】] 悲剧精神的缺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5 18: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悲剧英雄都是承担者。承担的能力源于自由意志。没有自由意志,就无所谓承担。只有当个体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时,他才能以承担者的姿态在宇宙中亮相。自我塑造需要一定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前提。轮流统治和被统治的公民法则给了每个自由人站立起来的机缘,雅典公民则是最原始的悲剧英雄。从这个角度看,古希腊悲剧不过是公民文化的特定形态。在公民文化受到压抑的中世纪,悲剧在西方也处于蛰伏状态,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复苏。体悟到了这个秘密,我们就会明白:悲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之所以只能是例外,并非由于“吾国人之精神”天生具有乐天的特质,而是因为华夏大地长期缺乏悲剧诞生的政治学-社会学前提。从先秦到晚清,中国始终没有公民大会,没有人民普遍参与的法庭审判,没有轮流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理念。此间的数千年里,国人不是君王,就是臣民,惟独没有自由、自治、自律的个体。在这种语境中,即使贵为最高统治者的国王,也无法以普遍性的个体理念界定自己,更不要说被统治的臣民了。没有自由、自治、自律的个体精神,就不会有相应的承担情怀和罪责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凉风起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7-5 19: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贵族,从南北朝之后开始衰落,形不成与中央抗衡的力量,这与欧洲不同,例如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相对独立的城堡的限制,上溯渊源,可以到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另外从文化上说,中国是乐感文化,天然缺少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悲剧意识,中国文学的悲剧,实际上根本称不上悲剧,例如元代杂剧《窦娥冤》,结局有点不伦不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7 19:03 , Processed in 0.47984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