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63|回复: 3

[【辩证轩】] 多种语文能力整合训练一则——给新接高三的老师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8 20: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一个身在普通校的高三语文教师,恐怕都会面临三个令人头痛的难题: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写作提高。

  下面我先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和做法,希望能够在解决这几个问题上提供一点思路。

  一般我把这三个难题综合在一起进行训练,时间往往是在暑假加课的时候。主要思路是找一篇学生能够理解的古文,先翻译,讲解文言常识、翻译原则;归纳文章观点,引申内容,联系生活,构思作文。

举例

一、翻译下面这篇短文
                     造屋
  有一愚人,居于东市。见邻人居室华美,乃自思维:彼有居室如是。何我独元?乃寤寐思量:何处作基,何处立柱,何处架屋,何处安门,如何涂饰,如何安顿。如是五年,一砖未置,—木未备。其人抚膺叹曰:“建屋如是之难乎!吾殚思竭虑,竟不能成。”
二、学生读自己翻译的文章,讨论是否准确恰当。根据学生的翻译具体讲解文言文常识和翻译的注意事项。
三、总结这篇短文的寓意。
四、根据寓意查找学过的内容或知道的知识。
五、体现这种寓意的生活现象
1、向内:挖掘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
2、向外:家庭、社会、国家、世界文化
六、总结成篇
强调使用起承转合的结构进行文章的构架,因为起承转合不但是文章的结构,而且包含了思维层层发展的过程。


在我的学生身上的实际效果还可以,当然不跟着做的学生也有,但我会(无奈地)尊重他的选择。
如果是学生基础好的话,可以考虑增加前面短文的难度,后面增加对学生成文的点评和分析。(没教过基础好的学生,这一点属于个人构想。)


提供一些参考素材。有短文均来自陈四益文、丁聪配画的《绘图新百喻》

荐贤
  昔有—人,好尧舜之行,每语人曰:“我为王、必禅位于仁者;我为官,任满,当荐一贤者代任焉。”后为郡守,思践前言,乃物色可以为代者。三年之内,遍索郡中,辗转举荐者逾万人,竟无可其意者。
  —日,遇弄大木偶者于市。偶大小如人,手足耳目俱转关自如,悉从弄者之念而无稍违。乃大喜过望,急拱手迎之曰“是真可以代我者也。”

坠瓶
  某翁,家藏一宋代瓷瓶,精美绝伦,置内室架上,秘不示人。一日,自外入、见瓶半悬架外,岌岌乎欲坠。遂勃然,集其家人,欲究咎责。媪怨子;子尤妇;妇又归咎于仆;仆指天划地,力辩其诬。举室哗然,哓哓未已,日偏西而不觉也。忽风动帘帷,帷拂危瓶,瓶坠地粉碎矣。一室扰攘,戛然而止。

兼听
  如是我闻:弱水之阳,有千耳之国。其人遍体生耳。耳多其听亦繁。一耳欲听黄鹂之啭鸣, —耳则欲听蚊纳之营营,又—耳欲听街谈巷议,再一耳欲听天际雷鸣。千耳千听,齐集于心纷然杂陈,互乱其音。是以千耳国之民,俱成聋聩、不知声味。
  呜乎!兼听诚善,然兼听无择、如不闻然。

披鳞
  昔者,韩非造言曰:“龙颔下有逆鳞,披之则杀人。”’千载而下,莫不敛手,无敢撄之者。
  李生,豪侠士也。尝语人曰:“披逆鳞果杀身乎?吾不之信也,当以身试。”闻其言者,皆骇然远避,如见不祥。李生乃只身提剑而至东海。擒龙,以剑披其逆鳞,龙辗转反侧,吐骊珠以求免。李生掷剑长啸,大笑曰:“杀人者,固如是乎!”
  今人每曰:“某者,虎狼也,慎远避,勿撄其怒。”是使骄横者益无忌也。此亦批逆鳞之比矣。所欠者,李生耳。

不睁眼
  如是我闻:昔日, —富家郎,不事生理,家赀荡尽。房屋园林,悉典于人。其人改屋字、兴造作、垒山掘池、万象更新。此富家郎闻之,乃临园结茅而居,日闭门趺坐。闻有人来,则切齿詈曰:“我之房屋,昔甚庄严,今为此人糟蹋殆尽,屋倒树折,残坦颓壁,可痛也夫!我之园林,昔甚华美,今为此人摧败无遗,亭台残破,花树凋零,可悲也夫!”
  路人闻之,莫不窃晒之曰:“何不睁眼一观。房屋园林,胜汝昔时十倍。”富家郎怒曰:“吾誓不睁眼。”语讫,益坚闭其目。

水患
  某翁,宅临河畔,地势低洼,每虞水患。拟迁,以众议参差不决。一日,一路人戒翁曰:“洪水将至,胡不速迁。”翁乃集家人会议, 自夕达旦,弗能决。次日,又—路人戒之曰:“洪峰不远,速迁勿疑。”翁复集家人会议,自夕达旦,仍不能决。时复有路人告警:“速迁!迟则洪峰至矣!”翁徐曰:“容再与家人会议。”水至,而议犹未决。
老者
  有一老者,治一庄园,百岁而不改其法。及衰迈,力渐不支。友人劝曰:“何不付与令郎?”老者叹白;“彼齿尚稚,何能为。吾当勉力。”未几,老者益昏眊,不能视事。卧塌上,犹谆谆嘱子曰,何处当犁,何时当播,灌园施肥,悉不令更陈法,然晴雨晦朔已尽不知矣。其子阳应之,参酌时序,变更新法,庄园兴旺。老者不知,每扼腕叹曰;“我若归去,奈子孙何!”

从谏
  如是我闻:乌有国有子虚城,其宰无主见,无特操。今日有议禁酒者,即称善,令全城禁酒,凡酿酒、贩酒、饮酒者,流;明日有论酒德者,宰亦称善,令酿酒,不饮酒者,刖之。朝令夕改,百姓无所从,以为苦。宰颇自得,每聚僚属,则曰;“某不学,建树甚微,所可称者,从谏如流耳。”名实
  何生,燕人也,粗鄙无文而善交游,日出入于酒肆歌楼。酒足,则弹铗而歌乌乌,有目空四海之概,人莫测其浅深。
  邑有王生,才学土也。每著文,倾动乡里,纸贵一时。何生乃于酒后作大言曰:“王生之文,窃我之唾余耳,无足论!”王生闻之,不屑与辨。日久,人咸以为实。好事者为之揄扬,何遂以文名。
  又有李生,善射,每射,观者如堵,以为飞卫、纪昌弗若也。何生复把酒掀髯而笑之:“李生之射,拾我余技耳,李生闻之,一笑而已,亦不屑辨。日久,人咸以为实。好事者为之揄扬,何之武名亦远播矣。
  或有闻其名而未征其实者,荐之于有司。有司授之官,未匝月,又屡迁焉。王李二生,无问津者,竟老死牖下。
  管子曰:“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斯之谓欤。

谀人
  秀才某,身常佩一锦囊,得一谀人句,即书纸投囊内。
  一日,问道于盲,得指点,乃探囊出数纸,这缀而颂之曰:“见君目光深邃,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是必老马识途,其远见卓识者也。”适盲者病热,面潮红卧道旁。闻颂语,以为讥己,举杖驱之。秀才曰:“人闻颂语则喜,君何反是?”
相马
  伯乐相马,声名大噪,厚禄高官,功成名就。是时,伯乐志骄气满,不复以相马为意,然慕名礼聘者仍不绝于道。伯乐其厌之,遂酒后,由厩中驱三四小驹出,谓来者曰:“咄!尔众。伯乐家之小驹,虽至劣者亦干里也。”众以伯乐善相,纷以重金求购,得之者如获至宝焉。尔时,高山有千里马,长嘶而至。伯乐睨而麾之曰:“咄!劣马何为乎来战!”言讫,趔趄而入。千里马复奋鬣长嘶,有不平意。然众以伯乐善相,谓是必劣马,举策鞭之。时有一人,厉声斥众:“何不智若是乎!此真千里也。”众哗然而嘻曰:“汝岂如伯乐哉!”鞭之不辍。

伐枝
  昔有—人,植桃园内,有数枝出墙而花著其上。路人齐赞:“是好花!何处得来!”此人闻之,怒而詈桃曰:“汝欲自逞其妍乎?吾必不许。”乃尽伐出墙之枝,插于园内,置酒独酌,谓枝曰:“汝尚得自逞乎?”酒未毕而枝已槁矣。
芟叶
  牡丹,花之王也。有一富人,移得一本,植于中庭。灼灼红花,荫荫绿叶,虽姚黄魏紫弗若也。见者恒赞;“美哉,花也!”时彼富人,闻人赞花,不及枝叶、乃芟夷枝叶殆尽。见者嗤之以鼻,皆不顾而去。富人大惑不解,喁喁言道:“何昨日见赏如彼,而今日复见讥如此也!”

犬人
  有—妇人,中年得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需人料理,如襁褓然。或有老者,劝妇人曰:“当教使言语。”妇人答道:“我在,彼何必言。”或有邻舍,劝妇人曰:“当教使自理。”妇人答道:“我在,彼何须自理。”及妇谢世,子—无所能,日与大匍匐于门乞食。人名之曰:犬人。

圣人徒
  曾孔,鲁人也。为郡守、自誓无圣人之言不敢行。
  一日,庖丁进鱼。孔举箸询之左右;“可乎?”对曰:“亚圣有曰:‘鱼,我所欲也。’”乃食鱼。
  又一日,门客有以《西厢》进者。孔正色曰:“淫词媟语,何堪入目?”门客对曰:“此《崔氏春秋》也。《春秋》非圣人之所作乎?”孔悚然改容曰:“吾当薰沐而后读。”
  时溽暑逼人,孔欲昼寝,移榻中庭树下。甫卧,忽惊起,问左右曰:“日中而眠,可乎?”左右惶遽无以对。适一小童至,曰;“《论语》门;‘宰予昼寝’。”孔乃坦腹而卧,无复顾忌焉!

洁癖
  某公有洁癖,一小疵不能容。偶得玉狮镇纸,通体洁白,玲珑莹彻。公宝爱之,游宴之际每出以示客。
  适一叟,见指爪间有青蝇之玷,指示之,公乃大恶,掷狮于溷涸所,曰:“且去同污。”
  越明日,方伯闻之,召公饮。席间,熟视公。公惶惶莫知所以。忽指公眉边一痣谓诸宾客曰:“是有疵也、且投溷所同污。”遂系诸东厕。
  至是,公稍悟,不复矫情。

进谏
  某公为谏议大夫,思有以拾遗补阙,致君尧舜。久思未得,乃录魏玄成《十思疏》以进。
  疏未上,忽念“居安思危”—语未妥,今太平盛世、正国祚绵长,何危之有?危言耸听,罪当贬黜。乃引笔抹去。已而、又念“载舟覆舟”一语太险。民若“覆舟”,岂非作乱?乱臣贼子人人得以诛之,岂可言“所宜深慎”?又抹去。既而复念,“虑壅蔽”、“惧谗邪”亦非臣下所宜言。今上洞烛万物,臣贤吏良,岂有壅蔽、谗邪之事?妄生是非,罪在不赦。念及此,不禁汗下浃背矣。复抹去。如是者再,心始稍安。秉烛复诵,玄成《十思琉》仅余“承天景命”、“垂拱而治”八字而已。

并驾
  有驾羸牛入市者,朝发而暮至。比至,市已散矣。乃扣牛角而歌之曰:“驾彼青牛兮,行路摇摇。羸牛力尽今,白杨萧萧。市廛人散兮,嗟我徒劳。”
  或劝其以牛易马,对白:“多年力田,何忍弃之。虽然,愿以千金市良骥。”翌日、并驾而归。骥速而牛迟、骥右而牛左之,至家,夜过半矣。乃笞骥曰:‘徒费干金,亦复尔尔,孰谓汝疾于牛哉!”

言路
  卢生,琅邪人,泛于海,遇大风,舟覆,卢以攀残桅独存。随风漂浮不知几许日,为浪抛掷岸上,见城郭巍然而人咸缄其口,似病哑。卢生甚异之。询一老者,姑得其详:
  盖此地在大荒山无稽崖下,距瀛洲凡十万八千里。先是,国人好为议论。 一政令出,则群起论其是非。先王甚恶之。乃下诏:有妄言是非者弃市,并勒石立于宫前。执法之吏则持棒巡于街市,各以其好恶定谳。国之人棒杀者夥焉。是以咸缄其口,旧国事日非。新王颇思振作,奈民缄口如故,甚忧之。
  卢生乃请见王,曰:“王果欲民开其口乎?”王口:“然。”卢生进曰:“缄口之令尚立于宫前,执棒之吏仍巡于街市,王欲民不缄口,其可得乎?请堕其碑、夺其棒、罢其吏,直言者嘉,禁言者罚。如是,无不开之口矣。”王日:“善。”乃下诏除故布新。三日而言路开矣。

木柱
  大夜弥天,夜颇自得,作大言曰:“万物皆备于我,舍我岂有万物哉!”是时,一小木柱自燃其身,灿烂放光明。夜为之辟易,退三舍之地,然犹讥木柱曰:“自焚其身,以照百物,尔何愚也!”木柱作答:“碌碌而生,何若烈烈而死。投一光明,破弥天夜幕,吾何憾焉”夜嘿然无以对。
  尔时,万千木柱,闻是言语,齐发大心愿,皆自燃其身,放大光明,光射斗牛,遍烛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9 23: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属怀旧,

说起文言文,想起自己的语文老师。

读高中时,语文老师每堂课的头5-10分钟,都做“句读”练习,类似fenglong88 老师给的这类文章。课前提早到教室,先把文章不加标点写到黑板上,上课时也不占用学生时间。随机点名学生在黑板上标点。

感想:
1、老师认为是正确的方法,就要坚持。我的老师高中三年一直都给我们做这种练习。有些教学方法,效果不是立杆见影的。学生需要执着的老师。
2、学生类似的文章作多了,语感会增强。会蒙,会猜测词意。这也要阅读量的积累吧。
外语界一直有“准确”和“流利”之争。文言文是不是也要不同阶段,也要有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我倾向扩大阅读量。培养猜测词意的能力。我个人这认为这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培养目标。
3、传统句读练习,现在学校做的多不多?我支持多做这类练习。
4、外行说话,见笑。

我们的语文老师,不休边幅。南方穿凉鞋,袜子总是露出脚趾头。外套总比衬衣短上一大截。一堂课,老花镜的镜片上就沾满了粉笔灰。

那时,私下下里同学们也会说起语文老师的样子,哈哈大笑一阵子。
我们也希望老师知道——我们全无恶意。
可能有点无聊。
青春期,谁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么早就怀旧了,看来俺是真的老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0 00: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还是有点后怕的感觉。
中国的语文那么多种内容,尤其那文文,硬是把我打趴下,
我上学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古人说的话是好懂,写出的文章
那么晦涩难懂,到现在还在为难大家。

我觉得语文真的不能这么去教育,语言就是表达,为什么要搞的这么复杂
干什么,好的语言表达的情感能引起读者共鸣就是好的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1 16: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的做法有点近似于北京特级教师周京昱提倡的做法。
  将多种语文能力整合起来训练确实短时高效,不过在版主主的做法中,我觉得还可以考虑补充几个方面:1.文言知识的系统讲解;2.文言课文的高效复习;3.整合训练和文言考点训练的穿插;4.当年高考文言试题的训练讲解。

  另外,转贴一下周老师的文章,也作为一个参考。


           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
              ——写在2007年高考备战之初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周京昱
  语文,是一门我们都很关心的学科。这里之所以不用“喜爱”二字,是因为对很多考生来说,语文实在是一门“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学科。的确,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上佳的效果难求。造成语文备考这“三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语文学科的特点——能力构成较模糊的原因,也有与数理化外等学科相比考生重视程度、投入精力不足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备考观念、备考策略、备考模式的相对滞后也使我们的复习显得绵软无力,效率大打折扣。
  这种“滞后”有多种表现:① 打探命题信息,以期“直奔主题”,捷足先登;② 编织知识网络,以期完全覆盖,安慰心理;③ 实施题海战术,以期见多识广甚至押中考题……在这样一种忙碌且盲目的备考中,我们的语文能力没有任何实际的提高,感受不到学习数理化时的超越与成功,语文的复习过程有时甚至充满了痛苦与茫然。
  这一切不完全是高考命题的错误。高考,像个站在擂台上的高手,冲我们摆手,引逗着我们上去打倒他。因此,我们除了走出误区、将自己塑造成真正的高手外,别无退路。而高手的训练策略是什么?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求真,求理,求实,求新。
  求真,即寻求符合高考发展趋势、符合考生实际情况的备考策略。对“考什么”、“怎么考”、“凭何考”要审视清楚,对考生的弱项所在、因何薄弱等问题要了解透彻。
  求理,即寻求符合语文学科规律、符合思维认识规律的备考策略。在长期的学习中,我们似乎都成了“老中医”,而对自己的这一剂“偏方”能不能治病、能治什么病、能治多久病要心中有数。不编“野狐禅”,不信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尊重科学,尊重理性。
  求实,即寻求易于操作、具有实效的备考策略。我们需要对自己复习方式的有用程度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收效,就应该尝试着改变,摸索那些简单易行又富有实效的复习方式。
  求新,即寻求灵活多变、富于智慧的备考策略。“读死书,死读书,而后读书死”,这条教训对于语文复习尤其适用。具有优秀品格的考生,向来不是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人。他们是一群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发现窍门、展现创意的人。作为一名高三考生,我们应努力摸索出一条道路,改变语文学习“少慢差费”的现状,变“忍受”语文为“享受”语文,最终提高我们的复习质量。
  如果迎战高考的学生能够认同上述看法,那么,下面我想告诉你的就是:在求真、求理、求实、求新思想的指引下,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

  一、知能结合—明确知识底线,带着工具上路
  高考,从本质上说,考的是能力。但这“能力”不是架空的,确切地说,高考所要求的“能力”,是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原理,一定是高考需要的,但是,复习中那种拉网式、种树式的知识原理堆砌,显然是我们反对的。这种复习,侵占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且无甚收效。语文,涉及的知识原理相当繁杂,迎战高考,我们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①哪些知识、原理真正有用?②如何将这些必备的知识、原理用起来?而后者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仅举两例:
  【例1——语病知识】
  成分残缺(或赘余)
    示例 《丝路花雨》用生动的艺术形象阐明了“历史悬明镜,强盛不闭关”。
  分析 宾语残缺。动词“阐明”在句中无着落,它要带名词性的宾语。而“历史悬明镜,强盛不闭关”本身并不能与它搭配,必须补上宾语中心词“真理”等。
  【试题链接】
  ①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1997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200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学法解说】
  语病辨识,是高考考查的一种能力。命题者希望考生借助语感来对6种语病做出准确判断。由于口语中大量不规范用法的侵蚀,考生无法全部凭借“语感”来顺利攻克这类试题。因此,只有将语病涉及的知识“细化”:① 识名目——能够列举《考试大纲》中6种语病的名称;② 分细类——能够把握每种语病的具体表现;③ 集病例——能够用一个典型例句来支撑上述结果。以“成分残缺或赘余”中的“残缺”为例,通过对语病知识的“细化”,我们知道“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表现。仅以“宾语残缺”为例,我们做出了上面的“病理”归纳,以此来看下面两个句子:
  ① 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2006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
    ② 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006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
    第①句中动词“扩大”的宾语“范围”和第②句中动词“建立”的宾语“制度”缺失,属于宾语残缺之病。在口语中,上述两种说法不影响表意,故埋伏其间的语病很容易被忽视。经过归纳与比对,问题便浮出水面了。由此可见,将一些看似零散的试题重新归纳组合,将一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加以细化与深化,是语文学习中的经常性工作。
  【例2——修辞知识】
   比喻作用 1.将陌生的东西化为熟悉的东西,将深奥、抽象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2.将平淡的东西表现得生动、形象,具有重要的审美作用。
   【试题链接】
   (2004年高考全国Ⅳ卷散文阅读《快乐的死亡》,原文节选)
    我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不可避免。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因为那时代已经过去。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毫无痛苦,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自己很难控制,即很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作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呼,快乐地死去!              
  (原题)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① 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少喝有益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② 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学法解说】
  修辞知识,在《考试大纲》中本属“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所涉及的内容。而在实际考查中,修辞问题常常体现在古诗鉴赏和散文阅读中,作为鉴赏评价级的选拔性试题出现。上面这个例子涉及的“类比”(“比喻”之一种)问题,即要求考生将比喻修辞的基本原理与《快乐的死亡》中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作答。这就要求我们:① 能够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8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② 能够读懂每一篇(首)有待鉴赏评价的文学作品,明了某种修辞手法在“这一篇(首)”中的作用;③ 能够将修辞原理与作品实际结合进行恰切表述。
  不止于对静态知识、原理的识记,更重要的是将它们“激活”——在应用实践中将“知”转化为“能”,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任务。

  二、考点结合—强化能力要点,攻克复合题型
  《考试大纲》所列举的考查要点,是彼此独立的,但在具体试题中,它们又常常相互配合,使题目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语文命题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复合型试题、应用型试题和创作型试题中。所谓复合型试题,指一道试题综合了多个考点,体现了多种能力要求。所谓应用型试题,指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试题。所谓创作型试题,指能够展现考生个人才智与非凡创意的试题。
  除去创作型试题的作文之外,我们仅举两例来谈解决综合性试题的学习方式。
  【例3——多个考点结合的复合型试题】
  【试题链接】
  (2006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参考答案】示例 ①(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出现、消失或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②(魔术是)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用特殊装置把实在的动作掩盖起来,使观众感觉到物体忽有忽无,奇幻莫测的一种杂技。
  【学法解说】
  上面这道题,涉及4个考查要点或问题:① 筛选信息;② 整合信息;③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④ 用说明性语言为概念下定义。题目所给材料共3句话,前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均从手段和效果两个方面介绍魔术“是什么”。第三句是人民群众对魔术的感情。给魔术下定义,首先要筛选出有效信息,故第3句被排除。再将一、二两句中的信息按“手段+结果”的顺序组织起来,意思相同、相近的内容或合并或保留其一,以符合字数要求。
  复合型试题,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一点一练”的单项练习模式。对每个考点稳扎稳打,由“一元训练”走向“多元训练”,是学习解决综合性试题的必由之路
  【例4——多种素质结合的应用性试题】
  【试题链接】
  (2005年高考山东卷试题)请拟一条以“食品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
  【参考答案】示例 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请严把入口关! ② 假奶粉,真毒品;一声呼喊,两行清泪——可怜天下生灵!
    【学法解说】
  综合,外在表现是多个考点的结合,内在还表现为多种素质的结合。仅就语言表达主观试题而言,这种多素质的综合表现得相当明显。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水平受制于三个因素:
  一是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说些什么,和说话者的知识背景有关。二是思维水平。若要把话说清楚、写清楚,先须将问题想清楚。三是表达技巧。大家都说同一件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常常能利用一些技法将其说得动听,说得精彩。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再来看2005年高考山东卷的这道应用类语言表达试题。通过审题可知,本题的话题是“食品安全”而非“食品”,表达核心应放在“安全”上而如何表现主题,写些什么,从哪个角度写,涉及知识储备。如何达到“形象生动”,涉及表达技巧。而将“写什么”和“怎么写”,尤其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想清楚,则涉及思维水平。以“食品安全”为内容,可以概括地谈食品安全,也可以从某种食品的安全问题人手来“窥斑知豹”,这是“写什么”的问题。“形象生动”,可以借助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也可以采用描绘性语句来“逼真”地显现,这是“怎么写”的问题。上面两个“答案示例”便是在这样的构思中完成的。它们均显示了考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较高的综合素质。
  细致审题,巧妙构思(包括调动储备、运用技巧),有步骤有策略地满足题目要求,是学习应用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板块结合—打通内容隔阂,促进共同提高
  高考语文,由“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五个板块组成。它们之间彼此独立的意味很强,考生发展不平衡很常见:有的考生写作强而语基弱,有的考生古诗文阅读强而现代文阅读弱……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些板块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一面,没有看到它们“共襄盛举”的一面,我们的学习便是孤独寂寞的。
  其实,语文学习中不同内容板块之间“互通有无”的可能性很大,它们完全可以创造“1+1>2”的神奇功效。
  【例5——由压缩语段到现代文阅读】
  【试题链接】
  ① (2005年高考江西卷试题)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金属也会“疲劳”。这种疲劳可以引起车轮断裂,火车颠覆。据统计,金属构件有80%的损坏是由疲劳引起的,金属的内部结构不均匀,有的地方会成为应力集中区。内部缺陷处还会有许多的小裂纹。在力的持续作用下,裂纹增大,直到材料不能继续负载应力,构件就会损坏。在金属构件中添加各种“维生素”(稀土元素),采取“免疫治疗”等,是增强金属抗疲劳能力的有效办法。金属疲劳也能产生妙用。利用它的断裂特性制造的应力断裂机,可以切削许多过去难以切削的材料。
   □□□□□□□□□□□□□□□□□□□□□□□□□
  【参考答案】: 金属“疲劳”的危害、成因、预防及利用。
   ②(2003年高考全国卷散文阅读试题《乡土情结》)
    (原文节选)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唤着同一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原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参考答案】 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学法解说】
  “压缩语段”是将一段话的精华浓缩成一句话或几个词。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文字处理的能力,实际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与现代文阅读中的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在本质上没有分别。前辈学者曾说,若能将厚厚一本书读成薄薄的几页。这是一种功夫。这“功夫”便是压缩、筛选、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的展示。2005年高考江西卷试题要求考生概括文字内容。提供的材料围绕着“金属疲劳”共说了7句话:第1句提出“金属疲劳”这一概念。第2句告诉我们“金属疲劳”可以“引起车轮断裂,火车颠覆”,即造成危害。第3句至5句告诉我们“金属疲劳”是怎么产生的,即成因。第6句告诉我们“抗疲劳能力的有效办法”,即如何预防。最后一句明白地说出了“金属疲劳”的“妙用”,即利用价值。确认整段话的“总-分”结构,理清句间关系,通过合并“同义句”,筛选、概括关键词,即可得到答案。2003年高考全国卷散文阅读试题《乡土情结》,问及“童年的烙印”,这个短语出现在第二段的总结句上。相关内容则在前面的分述部分,择其要点“亲情”“山水”“家史”“乡情”即为答案。这两道题在思维方式、操作程序等方面可以说别无二致。压缩语段的好手,常常是现代文阅读的好手。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压缩语段、句子排序等语言表达类试题为先导,训练现代文阅读中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章思路等能力,促进表达与阅读的共同提高,有着很现实很积极的意义。
  【例6——由古诗鉴赏到散文阅读】
  【试题链接】
  ①(2006年高考全国甲卷古诗鉴赏试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② (2006年高考全国乙卷散文阅读试题《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一季稻谷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绽出土地。细心地聆听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摊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谷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也染上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山堆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都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子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哲学。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闻到什么没有?”
  “我闻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谷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膛;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个大学生,暑假偶尔帮忙,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了决心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谷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的味道,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原因。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昙花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地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
  注:①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1)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 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语言的鉴赏。“想着”在这个句子中属于一种很特别的用法:第一,它和“声音”一词本来是无法搭配的,但考虑到“植物突破土地”的对象性特点,用“想着”无疑是最准确的;第二,整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的情怀,因此“想着”一词使用的好处必须联系文章的整体意境来作答,依据“局部表现整体、为整体服务”的原则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 “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②“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③ 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先须明确这个句子所传达的意思、意味。本文由“充满阳光”开篇,以探讨阳光的味道为主体,以“阳光的香气”作结。全文是以赞美劳动、赞赏务农生活、钦敬自然之美为主旨的。在这样一种整体把握下:“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是劳动成果之美;“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是劳作的农人之美。这些美都是在阳光照耀之下显现出来的。这就使阳光与本文主旨形成联系。于是,便有了下文的晒稻谷(引发对阳光味道的探讨),便有了对年轻农夫大学毕业后归家务农的介绍。将上述诸多信息前后贯通起来,文章的思路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了。
  (3)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参考答案】 ① 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③ 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的解释。这句话中有两个点需要“破译”:一是“阴香”、一是“壮怀”。作者不否认“阴香”也是一种香,如果联系前文农夫所说“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一句,探求阳光与花香的关系,“阴香”的意思不难理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在说这句话之前,农夫介绍了自己务农的生活,并对这种生活感到惬意,再联系前文的“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等文句,“壮怀”所寓的劳动之美、阳刚之美便显现出来。题干中又有“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的提示,答案便很清楚了。
  (4)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 ① 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② 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分析。对这篇文章主旨的把握,应综合考虑如下问题:① 到处都有阳光,而唯有在农村,作者才真正体味了阳光的味道;② 使作者领悟到阳光味道的是一位农夫,一位大学毕业后仍留在农村务农的年轻人;③ 作者来自都市,而都市却是年轻农夫放弃的地方,都市与自然的疏离,使之缺少某些色彩与味道。全面考虑这些问题,便可概括出文章旨意的两个层面:① 农夫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② 农夫的生活代表了一种怎样的境界。将这两个问题与文章题目“阳光的香味”联系起来,即可得到本题的答案。
  【学法解说】
  高考命题,无论难易,一定是符合“学术规范”或“游戏规则”的。不同板块,考查内容尽管有所不同,但在学科规律方面又有相通的一面,因此,它们确有融合的可能。以“文学作品阅读”为例。所谓“文学作品”,指高考阅读测试所考查的文学类文本,包括古诗和白话散文两项内容。之所以将这二者对举,是因为它们在阅读和解题等一系列活动中有着颇多相通之处。诗歌,可将其视为一首浓缩的散文;散文,也可将其视为一篇放大了的诗歌。将一首小诗料理妥当,便有望以此间的经验来料理一篇散文。
  2006年高考全国甲卷古诗鉴赏阅读文本《南柯子》,上阕写山雨欲来,山花欲坠,这本是令人伤感的情形,但作者却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究其原因,便引出下阕农民“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的愿望以及作者“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这里面有农人的心情(即农人怎样看生活),也有作者的心情(即作者怎样看农人的生活),二者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理解作品的主旨应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内容。
2006年高考全国乙卷散文阅读文本《阳光的香味》,先写作者与一位年轻的农夫相遇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感受土地和自然带来的幸福。继而写二人探讨“阳光的香味”,领悟阳光带来的“壮怀”。最后写现代人为何闻不到阳光的香味——“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对“阳光的香味”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年轻农人回归根本、保持纯真的心灵选择,也表现出作者对亲近自然、贴近本真生活的肯定。这里面有年轻农人的心情(即年轻农人怎样看生活),也有作者的感悟(即作者怎样看年轻农人的生活),二者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理解作品的主旨也应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内容。
  我们将上面这一诗一文对举,不是因为这二者在题材上有相近之处,而是因为无论诗或文,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由言揣意、体会意蕴等一系列阅读思维活动中存在着触类旁通、一通百通的可能。以短小的诗歌阅读为先导,促进对长篇散文的理解,小球推动大球,必会取得双倍的功效。

  四、读写结合—珍视阅读资源,拓宽写作道路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题中分值最高的一道大题。面对一道陌生的试题,“写什么”,对很多考生来说,依然是难题。特别是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的考生,下笔为文,视野的狭窄、材料的寒酸便显现出来。其实,写作的资源随处可见,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便可左右逢源。最实用的策略是:从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中吸取养分,使之与写作结合起来,拓宽我们的写作道路。
  【例7——古文阅读与写作】
  (原文)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东坡志林》)
    (译文)近年来孙莘老认识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么把文章写好。(欧阳修)说:“没有其他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这样)自然而然会好的;世上一般人的弊病是写的文章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文章),便要求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缺点不必等别人来批评挑剔,(只要)多作自己就能察觉它。”(《东坡志林》)
    (迁移片断1——2006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乌鸦与老鹰”的寓言)
    乌鸦对老鹰的羡慕,其实寄寓了很多出道者对其偶像的情感。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行业,总有其领军人物。宋代的“海内文宗”欧阳修,堪称文坛上名重一时的大鹏鸟,为多少读书人所仰慕、效仿。尽管如此。却再无第二个欧阳修。《东坡志林》中记载,有人问欧阳修怎样才能将文章写好,欧阳修答曰:“文章之道。唯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这话说得多明白,学欧阳修的笔法,不如学其多读多写的勤奋。否则,终是身子太轻,底予不厚。对那些只学姿势不学神韵者来说,乌鸦就是乌鸦,一辈子变不成老鹰。
  (迁移片断2——2006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关于阅读率的调查”)
    阅读,是一个民族文明发达的标志。古人学而优则仕,阅读与作文常常为民众所看重。《东坡志林》中记载,有人问欧阳修怎样才能将文章写好,欧阳修答曰:“文章之道,唯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不读书,很难将文章写好,这是早有定论的。对现代人而言,阅读的意义远比作文一事大得多,而据有关部门调查。自1999年以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2005年仅为48.7%,首次低于50%。这个数字告诉我们,拥有几千年智慧与文明的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现而今有一半以上的人基本上不读书,也许中国人再也不用以一篇文章决定自己的命运了,但我们还是不知道欧阳修如果活着,看到这个结果会做何感想。
  而另一组数字又向我们展示了另一面的事实。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由1999年的3.7%升至2005年的27.8% 。通过网络,我们甚至可以读到另一个星球上的东西,这一定是欧阳修嫉妒的;通过网络,我们也可以对很多东西不求甚解,甚至拿鱼目当珍珠,这一定是欧阳修嘲笑的。在阅读问题上,理性面对信息社会的利弊,不辜负我们的时代,才能告慰我们的祖先。
  (迁移片断3——2006年高考北京卷试题“北京的符号”)
    北京的符号,有很多很多。在不同人的视线中,有不同的北京符号。对于海内外的文学研究者来说,北京是什么?北京,就是“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工作、生活的那座城市。钱先生的祖籍并非北京,但他的学问、道德与文章与北京已无从分离。他的多才,便是北京的多才;他的渊博,便是北京的渊博;他的清高,便是北京的清高。而在这多才、渊博、清高的背后,则是钱先生的勤奋。为写《管锥编》《谈艺录》,钱先生的眼睛近乎失明,不得不停下来接受治疗才得以继续。《东坡志林》中记载,有人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关于写文章的事,欧阳修答日:“文章之道,唯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的确,“唯勤”方能“自工”。钱先生的勤奋,自然也代表了北京的勤奋。
  忘了是哪位成功者说过类似的话: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资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钱钟书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天才”,他不仅是北京学界,也是海内外学界一个耀眼的符号,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著述与精神在人类文化史上光芒永存。
  【学法解说】
  《东坡志林》中的一段故事,原本是训练古文翻译的材料。如果我们珍惜这一资源,顺着这个故事挖掘下去,便会见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上面我们用这一则材料诠释、支撑了2006年全围卷和北京卷的作文试题。通过这3个作文片段的展示,我们想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读写结合,绝不是将一则材料改头换面从而达到投机取巧的目的,而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将看似无意义、无关联的事物,读出其意义,察出其关联— — 最终提高考生的认识水平。
  从阅读中吸收养分,古文如此,现代文也如此。
  【例8——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2006年高考全国乙卷散文阅读试题《阳光的香味》.原文略)
     (迁移片断l——2006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乌鸦与老鹰”的寓言)
    老鹰有老鹰的威风,乌鸦也有乌鸦的自在。林清玄《阳光的香味》中呈现了这一样一位青年,他外出求学,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个快乐的农夫,嗅闻着阳光的香味。他非但不羡慕大城市的生活,反而觉得都市只会使人“嗅觉退化”。这位“知道自己叫什么”的年轻人,博得了作者极大的敬意。乌鸦有乌鸦的故乡,人也终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迁移片断2——2006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关于阅读率的调查”)
    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这是事实。但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人以另一种方式在继续着他的读书之旅,而且这种新鲜的阅读方式会让人们发现更多美景。读林清玄《阳光的香味》,我们捧着书页慢慢品味,这仅是一道美味。从网络阅读的立体性来看,我们可以链接《期待父亲的笑》,感受林清玄内心的农人情怀;我们可以链接《清欢》,领略林清玄对简单、朴素的人生快乐的态度。加上与众网友的阅读互动,可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前所未有的阅读形式,使我们对《阳光的香味》理解得更加深入,不亚于享受一整套精神的大餐。网上阅读率直线攀升,必有其合乎时代发展的深层原因。因此,我们不必抱怨读书人少了,应该对高层次阅读时代的来临感到幸福。
  【学法解说】
  林清玄《阳光的香味》是今年高考全国甲卷散文阅读文本。从理论上说,这篇散文可以作为2006年全国近20道高考作文试题的材料,就看我们的考生有没有本领将其用到最佳处。“乌鸦与老鹰”的寓言,究其实,谈的是一个关于“位置”“角色”“身份”“梦想” 的话题。“阅读率的调查”,涉及阅读的意识、习惯、方式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等问题。将题目看透并不难,难的是使《阳光的香味》这则材料与题目内涵高度融合,阐释圆满。找寻角度,提升认识——用思想来统率材料,是读写结合的精髓。
  通过上面的举例。我们会禁不住地兴奋——在一年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做多少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训练啊,它们将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多少资源啊。如果我们仅将其视为阅读,不能够自觉地使之与写作发生关系,不能够通过反复锤炼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又是多么大浪费啊。

  五、新旧结合—深入挖掘旧例,重新感悟新知
  高考,尽管属于终极性考试,但没有扎实的过程性学习便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高考命题尽管很少从课本中取材,但在知能体现方面却与课本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种抛开课本,以大量做题来代替语文复习的做法,是片面的。其实,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复习资源,而我们的任务则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资源,以获取理想的复习效果。
  【例9——以教材为例掌握文言虚词】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节选)
   之:
  (1)(代词)它。①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②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2)(代词)这。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助词)的。① 壬戌之秋 ② 赤壁之下③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①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②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③ 不知东方之既白
  (5)(音节助词)① 扣舷而歌之
  【学法解说】
  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是高考的考查要点之一。我们平时学习课文,是“线性”地阅读,即按照文字顺序一字一句地将文章大意读懂,这种懂,基本上属于“平面的懂”;而对课文的温故知新,绝不是按照这种方式再读一遍,它是指以课文为例,通过确认、联系、比较而达到的“立体的懂”。以文言常用虚词为例,《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赤壁赋》一文中出现了15个。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温故”,“立体”地将这15个虚词用法掌握住。篇幅所限,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只节选了文章的第一段,也只归纳了“之”这一个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生们能不能将其余的虚词及其用法总结完全呢?面对学过的课文,恐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值得做。
  【例10——以教材为例揣摩语言】
  1.总括语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抒情语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围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议论语 《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隐情语 《蜀相》(杜甫):“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情态语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学法解说】
  上面的几首作品我们都读过,但要问划线句和加点词在作品中的作用和表现,就不是每一位考生都能说得很清楚的了。这些带有标志的词句,是该作品中最为核心的信息 或直抒胸臆,或隐含情绪,或一语双关,它们用各自的方式指向作品主旨,显露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将这一词一句参透,整首作品的意味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样一些旧例提高自己揣摩语言、体味诗境的能力,古诗鉴赏对我们而言便不那么高不可攀了。
  用好课本,即便少做些题,也是值得的。通过对课本旧例的全新审视和深入挖掘,相信将诞生一个新的强大的自己。

  六、内外结合—更新学科观念,直面现实生活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等同。语文学习永远是课内与课外的合成。有些东西是课堂、习题能够给你的,有东西是僵化的教室生活永远无法给你的。而高考,考的不是死去的知识,而是活着的智能。基于此,语文学习中应注意考查方式与训练方式的区别,高考尽管不这样考,但唯有这样的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通过探索“非解题”的复习方式来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同时,应注意加强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我们的复习备考引入一池活水……
  【例11——向名家学古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及选评
  后四句写到了湖东,踏上白沙堤所见。[评:这是对后四句诗的概括——整体把握,简明扼要。]前四句是先点明从哪里出发,再写湖上景物。后四句是先写湖东景色,再点明到了哪里。这样开头点明出发地点,末联点明后游地点,前后呼应。[评:这是对前后四句表现手法的比较——注重诗句内部关联,颇具整体感。]到了湖东,走上白沙堤,从写景中点明是骑马出游。一路上看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用一个“渐”字,说明花已开了不少,渐渐要使人眼迷,但还没有到使人眼迷的程度。草已经长了,但长得不高,称为“浅草”,长到刚刚掩没马蹄,正说明还没有到暮春。这些地方是写景,又贴切时令,写出景物所具有的特色,观察细微,用字贴切。[评:这里由分析而得出结论——眼光细腻,抓住关键词;且论证扎实,言出有据。](周振甫先生赏析.笔者选评)
   【学法解说】
  古诗鉴赏中分析能力较低,是很多考生存在的问题。不妨看看名家们是怎么做的。上面这则赏析文字出自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周振甫先生之手。无论是整体感知,还是局部的分析,均有板有眼。尤其是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的赏析,细致,扎实,“观察细微,用字贴切” 这8个字的结论绝不是生硬“贴”上去的。周振甫先生的精神在于,严格从文本出发,实事求是,注重分析,不凭空下断言。这些品格是最值得初学者学习的。多读一点名家的赏析文字,明确优秀鉴赏文字应具备的诸要素,揣摩如何把话说到点子上,并适当做些诗评的练习,将使我们的答题更加规范、到位。
  【例12——向报刊学习语言运用】(方框处为标点误用)
    l、记者发现,整个地坛庙会只此一家出售社火脸谱的摊铺前挤满了游客,虽然一件金猴脸谱的工艺品价格在数十元至上百元,仍然遭到“围攻”和 “抢购”。(《北京晚报)2004年1月28日第3版《摊主细解庙会经济个中玄妙》)
    2、巴黎时间1月27日晚,中国文化年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动的最后一个项目《北京图书展陈巴黎》——中国古代典籍文化展在塞纳河畔的安德烈•马尔罗图书馆开幕。(《北京晚报》2004年1月28日第l版《北京图书展陈巴黎》)
    3.沉寂了很久的好莱坞传奇人物芭芭拉•史翠珊近日有了新动向,有可能会参加新片《拜见福克》的拍摄。这个消息是芭芭拉的丈夫在参加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时透露的,他表示知道妻子现正在家中认真地阅读剧本,“最后的出演还没有决定,但是导演希望她出任本•斯蒂勒的母亲。” (《北京晚报》2004年1月28日第7版《芭芭拉•史翠珊加入〈拜见福克〉》)
    【学法解说】
  上面这3个例子,在标点使用方面均存在不妥之处。第l段话说的是庙会上的某种商品很抢手。文末的“围攻”是指围观,并非真正的攻击,因此加了引号,这是可以的:但“抢购”一词并无特殊含义,也加了引号,这是不妥当的,应将引号去除。第2个语段中,项目也好,展览也罢,都不能用书名号,属于书名号的滥用。可用引号,并将破折号引出的副标题置于引号之内。第3个语段中最后的引语并非独立引用,而是作为作者话的一部分,因此句末“母亲”后的句号应置于引号之外,作全句的收束。
  社会语用的混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打开任何一份报纸.在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都会发现一些不规范之处,那就给报纸当校对员吧。如果我们能将一份出版物在遣词造句、标点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一纠正过来,语言运用的能力一定会相当了得。这种面向社会学习语用的备考方式,与“闭门思过”的方式相比无疑是更具生命力的。
  【例13——利用媒体学习写作】
   (2006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乌鸦与老鹰”的寓言)
     (迁移片断l——品味陈凯歌)
     任何一只乌鸦都可能变成老鹰,但它必须经得住嘲笑、折磨和考验。陈凯歌做客《艺术人生》,谈及成长经历,颇为感慨。当少年凯歌向父亲——著名导演陈怀恺提出从事电影的心愿时,父亲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当儿子异常坚定地再次坚持自己的选择时,父亲的回信只有一行:“真的是这样,请你记住一句话:什么时候你都不能放弃。”凯歌导演回忆往事,无限深情地说:我们刚出道的作品,尽管稚嫩、粗糙,不够完美,甚至还带有明显的局限,但那些作品都是最真诚、最有激情的作品。当他接过一位陕西影迷千里迢迢寄来的一包黄土时,这位以《黄土地》扬威国际影坛的导演,眼中闪动着泪光——我们知道,那是鹰的泪光。
  (迁移片断2—— 咀嚼郭德纲)
    一只好的乌鸦,常常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
  大概是l988年吧,一个l5岁的天津少年来到北京,抱着一夜红透北京城的心态,梦想着盖过马三立、侯宝林。而这个无知且狂妄的青年,18年后真的使沉寂多年的天桥再度红火起来,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其领导的德云社,成为北京最火爆的曲艺演出团体。这个无知且狂妄的少年,就是为京津众多“钢丝”所热捧的“相声奇才”郭德纲。
  是什么使这个仅仅三十出头的年轻艺人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或者从乌鸦变成老鹰的呢?第一,敢想。第二,肯做。坚信“我行”,坚信我能变成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是他们的心理基础。而实现自己的目的,则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摔打磨练。郭德纲没有八岁学艺、三次进京、数次面临饿死的体验,就没有天桥乐舞台上二十余次返场的掌声。可见,只要有一丝可能,便抓住不放,用百倍的辛劳将其变成“能”,是很多成功者的历程。
  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猴子可以变成人,乌鸦当然也可以变成老鹰,甚至可以变成凤凰……
  【学法解说】
  不仅是阅读资源,任何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均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段相声……
  不怕我们有所爱,只怕我们无所爱。爱,又不停留在儿童式的好奇层面上,从游戏生活深入到感悟生活,那么,陈凯歌、郭德纲、姚明、贝克汉姆、“超级女声”……均可成为你笔下的对象,应了那句话: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唯有语文,能令你尽情挥洒,尽情表达对生活的爱……
  语文高考,从来就没有要求你读死书——你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换一种心境,变得坚强,变得自信!
  语文备考生活已然拉开序幕。大凡成功者,会有如下几种凭借:向胡子要质量,即凭经验,凭资历;向汗水要质量,即卖力气,能吃苦;向脑子要质量,即能钻研,重探索。“胡子”是天定,“汗水”、“脑子”是人为。作为大多没有“胡子”的考生,除了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更需要选择一种充满创意、洋溢智慧的自主学习方式。
  作为语文老师,想告诉每一位考生:语文,是最美丽、最丰富的学科;语文学习,是最需要不断反思和创新的一种学习。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我们要知识,但必须明确要哪些知识;我们要做题,但必须明确怎么做题;我们想知道考什么,但我们更应该明确的是怎样做到——考什么都不怕!
    那个时候,我们将成为真正的高手。
                  (《中国考试·高考版》2006年第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3:59 , Processed in 0.2655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