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45|回复: 3

[【文史类原创】] 【原创首发】从断交到复交--1918~1922年的苏德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9 21: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月革命后,俄国为了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3月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条约宣布双方之间的战争状态已经终止,同时两国间的外交和领事关系将立即恢复。同年4月,两国恢复外交关系,越飞出任苏俄驻柏林大使,米尔巴赫伯爵出任德国驻莫斯科大使。
然而德俄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双方的敌对行动并没有停止。在德国方面,军队继续攻占俄国的领土,并支持占领区的自治运动,因为德国人并不认为、也不想苏维埃政权能够存活下去,他们想要的是与一个资本主义的反革命政权结盟,作为和协约国作战的后方基地。1918年3月,德军占领顿巴斯,接着便向顿河推进。4月,侵入库尔斯克省、奥勒尔省和沃罗涅什省。5月,占领克里木,伙同芬兰军队进占别奥斯特罗夫,并要求把伊诺要塞交给芬兰。7月,驻俄大使米尔巴赫伯爵在莫斯科遇刺身亡,更使推翻布尔什维克的呼声甚嚣尘上。随后继任的黑尔费里希甚至要把德国外交代表处迁至德国占领区。国防军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也赞成进攻俄国。只是由于苏俄的让步和德国西线战况的恶化,才让双方避免了破裂,并于1918年8月27日签订了一项补充条约。在俄国方面,苏维埃政府则继续扩大在德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宣传,力促德国的革命的发生。苏俄驻柏林大使越飞一方面致力于促使德俄关系正常化,另一方面则暗中鼓动、帮助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自1918年9月起,随着德国在西线的失败日益明显,俄国领导人认为德国的崩溃即将开启世界革命的第二个阶段。为此,列宁指出:“俄国无产阶级不仅密切地、兴奋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而且……如果德国工人在为摆脱帝国主义恶魔和野兽而进行斗争时,由于种种原因陷于困境,我们就可以给与支援……做好无产阶级红军的工作……必须同压迫者作战,才能保住革命成果,才能保住苏维埃政权。”此后,苏俄加强了其在德国的煽动活动,越飞积极同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左派接触,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军事上给与支持。
之后随着德国国内外形势的不断恶化,德国决定牺牲对俄关系以换取协约国集团的谅解。1918年11月5日,德国政府宣布,由于苏维埃外交人员在德从事宣传革命的活动,立即断绝同苏俄的一切外交关系,并要求所有苏维埃机构立即撤离德国。苏德关系就此中断。苏俄在德国的革命活动也随之陷入低潮。
1918年11月,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列宁一方面号召红军对德军进行公开的军事、政治斗争,收复被占领土,并于1918年11月13日宣布废除《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另一方面重新燃起了对德国革命的热情。为此,应柏林工人士兵代表会执行委员会的邀请,俄国派出了一个五人代表团去参加全德工人士兵代表大会,但这个代表团在边境被德国政府阻挡,只有拉狄克一个人化妆成奥地利战俘进入了德国。但由于拉狄克和罗莎•卢森堡在革命路线上的分歧以及拉狄克不久即被德国逮捕,所以俄国对德国的影响并不大。但拉狄克在狱中却和许多德国政治家商谈了德俄友好的可能性,这为以后德俄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1: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对于俄国的这些行为,新成立的德国政府一方面表达自己的不满,11月18日,柏林人民委员会给苏俄政府的照会中,抗议苏俄干涉德国的内政;另一方面又把俄国的这些活动作为争取协约国让步的借口。德国代表埃茨贝格尔在巴黎和会上极力夸大布尔什维克对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的威胁,宣称一个强大的德国可以阻止布尔什维克的向西蔓延。但德国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效,《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条款彻底打碎了德国希望得到一个温和条约的梦想,一部分人开始把头转向东方。国防军领导人泽克特认为,依靠西方来实现德国的复兴只能是幻想,德国的重建只能依靠和俄国建立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而共同对付建立在德俄两国牺牲基础上的波兰则是联结德俄关系的一条纽带。 中央党议员Pfeiffer博士指出:“通往西方的大门已对我们关闭,我们不得不被迫敲开通往东方的大门。” 1919年10月,德国拒绝了8月由协约国提出的联合封锁苏俄的要求,宣布保持中立。1920年2月,俄国和德国商议交换战俘的问题,并开始了有关经济、贸易的谈判。
同时俄国这一时期由于世界革命计划的受挫和协约国的封锁,外交也逐渐转向实用主义。在1919年初,列宁曾指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有保证的,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1919年3月在莫斯科成立了共产国际。但1919年3、4月德国的萨克森、图林根和巴伐利亚的暴动失败。1920、1921年鲁尔地区的起义也被镇压。同时,国内战争和协约国的封锁也使俄国的局势急剧恶化。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为德俄接触提供了条件。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理事会允许俄国人同国外进行货物交换,这在事实上解除了对俄国的经济封锁。1921年3月16日,英俄两国正式签订了《英俄通商协定及关于承认赔偿的宣言》,从而为德俄的接触扫除了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2: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早在1920年苏波战争期间,德国就表示出了对俄友好姿态。德国政府先是宣布中立,禁止协约国军队过境去援助波兰,而后当时的外长西蒙斯向俄国外长契切林提出了恢复德俄正常关系的问题,并秘密地建立了基本的军事接触。英俄贸易协定签订两个月后,德俄就签署了贸易协定,互相承认根据协定设立的领事和贸易使团是代表两国的唯一代表。1921年12月,德国总理维尔特再次向苏俄代表克列克廷斯基表示,希望两国尽快恢复正常的全面外交关系。一个月后,拉狄克作为政治局特使在柏林进行谈判。1922年初,协约国决定在4月召开有德俄两国参加的热那亚经济会议。以契切林为首的俄国代表团途径柏林时和德国总理、外长进行了会谈。由于当时领导德国外交部东方司的马尔藏男爵的努力,双方草拟了一个条约文本,就解决存在于双方之间的财政、经济和外交问题达成了初步一致。只是由于德国领导层担心危害德国与西方的关系,双方才没有正式签署,但互相保证在热那亚会议上保持密切的联系。
4月10日,热那亚会议开幕。会议主要是要为了解决战后的经济问题。协约国想迫使俄国偿还债务,归还被没收的私人财产,同时避免德俄靠近。德国则试图减轻自己的赔款负担。俄国的目的是要获得恢复经济必需的贷款,取消债务,使协约国放弃归还私人财产的要求。因此,会议开始后并未取得任何成果。4月14日,劳合﹒乔治邀请苏俄代表团在阿尔泊地别墅进行排除德国的秘密会谈。会谈本身没有进展,但对德俄关系却起了催化作用。德国外长拉特瑙“越来越担心协约国和俄国正准备一个矛头针对德国的协定……担心他会受到一次足以毁灭他的全部外交计划以及全部政治生涯的打击” 恰巧契切林这时告诉他,如果德国不立即接受俄国伸出的手,那俄国就要和协约国签订一个协定,获得《凡尔赛和约》给与俄国的权利,从而给德国增添新的无力承担的负担。在经过内部协商之后,德国代表团与俄国代表团于16日在拉巴洛签订了苏德协定,即《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按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发展两国经济关系,双方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战争损失而索求的赔款,德国放弃由于私人企业被国有化而提出归还的要求。条约的签订表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正式承认了苏俄,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使苏德两国摆脱了孤立状态,开始了长达10年(1922~1932)之久的苏德合作的‘拉巴洛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1 13: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谈谈创作背景以及此课题的研究概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8:44 , Processed in 0.14591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