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944f4fe875fb39d

唐家山堰塞湖 这0.56米涨上去了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16: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快讯:新华社记者李宣良唐家山报道:15时18分,据水利专家对泄流现场测算,水流量已达到21.5立方米/秒。记者现场看到,水流量明显加大,过流面越来越宽。

------------------------------------------------------

期望着尽快达到200立方米/秒,然后稳定在那里。

------------------------------------------------------

  新华网四川唐家山6月8日电(记者李宣良)经过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官兵们连续奋战,唐家山堰塞湖大坝上第二个直升机起降场于8日14时开设完毕。

  记者看到,这个直升机起降场开设在大坝左后侧一座约200米的高山山腰平地上。这里原是一片森林和灌木,官兵们已在中间开设出一块面积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可以起降米-171、米-26等直升机。

  施工现场部队指挥员告诉记者,开设第二个直升机起降场,主要是提高特殊情况下直升机在堤坝上的起降能力。一旦大坝遭遇危险,坝上人员需要紧急疏散或需要紧急运送大量物资时,第二直升机起降场便可随时启动。

  记者看到,从大坝通往堰塞湖第二个直升机起降场的紧急疏散路线也已疏通,按照正常速度从大坝撤到这里大约需要20分钟时间。

  自6月6日实施泄流抢险施工以来,直升机一直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施工人员、大型机械、炸药……全部通过直升机运输或调运上坝。从绵阳机场到唐家山堰塞湖大坝,2架米-26直升机、10多架米-171直升机来回穿梭,形成了一条“绿色空中通道”。
http://news.cctv.com/china/20080608/104072.shtml

-------------------------------------

抢险部队首次动用重型火器清理唐家山堰塞湖泄洪障碍目击记

新华网四川绵阳唐家山6月8日电题:“炮轰”唐家山——抢险部队首次动用重型火器清理唐家山堰塞湖泄洪障碍目击记

  记者 李宣良

  “预备——放!”

  8日8时30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现场。一颗由82无后坐力炮发射的炮弹,带着一条白色的尾烟,以480米/秒的速度,准确飞向一块巨大的岩石……

  为了加快导流明渠的泄洪速度,尽早解除“悬湖”对下游100多万群众的威胁,抢险部队8日晨首次动用重型火器对影响泄洪进展的障碍物实施了精确轰炸。

  唐家山堰塞湖导流明渠从7日上午开始缓慢泄洪。随着上游水位的逐渐升高,水流的速度加快,由2立方米/秒、3立方米/秒……逐步提高到了当日晚的10立方米/秒左右。

  在导流明渠出水处,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挡住了水流的出路。湍急的水流冲击到岩石上,激起阵阵水花,流速明显受阻。从7日晚到8日晨,水流一直保持在10立方米/秒左右。

  矗立在水流中间的这块岩石,人工排除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立即实施精确轰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当机立断。

  一门82无后坐力炮、两箱炮弹迅速部署到位,来自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的5名官兵立即开始为实施炮击做准备。

  这个工兵团的官兵们自6日上坝抢险以来,已连续成功实施10次爆破,并使用40火箭筒对湖面漂浮物进行了轰炸。

  “要在这样两面高山的狭小空间内,对岩石实施精确炮击,难度很大。”工兵团某连连长韩军告诉记者,82无后坐力炮最佳发射距离是280米,但由于两侧高山,没有足够的开阔地域,只能在距离目标100米左右发射,这样会对轰击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韩军指挥战士们在距离目标大约100米的一处高地上选好阵地。装填炮弹、瞄准目标、做好发射准备……整个准备过程只用了几分钟。

  随着韩军一声令下,战士杨涛涛稳稳地摁下击火。

  “轰……”巨响之后,巨石瞬间灰飞烟灭,变成了一堆粉末。堰塞湖导流明渠里飞起漫天的水花,因遭遇巨石障碍受阻的水流一下子快了起来……

  “为我们的工兵喝彩!”一直站在阵地上的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带头鼓起掌来。

  记者看到,水花飞起处,在阳光的照射下,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http://news.cctv.com/china/20080608/103804.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17: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bookish 于2008-06-08 16:59发表的 :
泄流现场水流量已达到21.5立方米/秒。
.......


讨论下:

这种流场的流量能准确到三位有效数字吗?

增大流量是不是只能拓宽流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17: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洪时经常听说退水时更容易溃坝?

马上到雨季了,时间不等人,上下两难啊!

太危险了! PLA如何撤退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17: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现在的科研条件,泄流情况及处理预案的结果,都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并不断通过实测资料对模拟模型进行修正。

在这个时候,那些专家的课题组的计算机应该是在24小时运算的(若不是,那就是渎职和犯罪)。

平均流量必须有3位有效数字(否则影响决策),而且是可以做到的。

在我们平民看来,温总理的领导指挥才能在他的三登坝顶中得到了最高体现。这从温总理到达唐家山之后,武警再上坝顶施工的行动得到印证。温总理把这2.4亿立方米的水挑到自己肩上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18: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bookish讲得比较专业啊。



但数值模拟这个东西,可能是当年没搞透,觉得就一蒙鬼的玩意。太多的前提假设。

这么大一个土石堆积体,东算西算,最后怎么溃,只有天老爷知道。

现在看来,形势是向比较差的方向发展,现在不溃,等到雨季来了再溃,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19: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醉乡常客于2008-06-08 17:01发表的 :
增大流量是不是只能拓宽流道?

快讯:新华社记者李宣良唐家山堰塞湖报道:18时51分许,又发生一次强烈余震,大坝剧烈摇晃约20秒,周围山体大规模滑坡,对坝体影响正在观测中。

在回答醉兄的问题之前,问一下大家,博士研究生,以及你们的同学,有谁参与了或者听说了唐家山堰塞湖的计算工作?

这样规模的计算,老师们的精力和体力是支撑不了的,必有博士研究生参与,老师们只能是按层次组织实施。

-------------------------------------------------

想起了中学时候,邻居孩子在下军棋,周围的人纷纷被他杀得大败而归,我看了几局之后,便坐了下来,申明只下一局。

暗棋,自然不知道他的布局。但是一开打,他的棋子一动,对我来说,什么都明朗了……

当然不会再下第二盘了,因为此刻他对我也明朗了。

泄洪之前,明渠的阻力系数是个未知数,大坝的结构、夯实程度等也是未知的,会不会像肖家桥堰塞湖泄洪那样出现水量过大,谁也心里没有底。

但7日早上7点开始泄洪之后,所有这些未知数就都陆续明朗了。在过去的37小时里,专家完全可以拿出对各种预案的模拟结果。

----------------------------------------------------

我不是搞水利的,只是从流体力学的角度看。对于唐家山堰塞湖,加宽渠道是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

现在当然是马后炮了。温总理最后拍板的行动如果提早一周实施,我们就可以主动得多。也就是说,在完成泄洪槽之后,立即开挖第二条渠道,但第二条渠道不破堰,只是备用。

水位上涨速度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除非他们没有算)。

专家的作用不是他们在现场的经验,而是他们有强大的团队支持他们的决策。我很担心这成为学术界的一大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20: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利部牵头,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具体计算


大设计院的规划处室又专门做溃坝计算的。
引用第25楼bookish于2008-06-08 19:40发表的 :


快讯:新华社记者李宣良唐家山堰塞湖报道:18时51分许,又发生一次强烈余震,大坝剧烈摇晃约20秒,周围山体大规模滑坡,对坝体影响正在观测中。

在回答醉兄的问题之前,问一下大家,博士研究生,以及你们的同学,有谁参与了或者听说了唐家山堰塞湖的计算工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20: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设计院的力量是根本不够的。那么复杂的情况,有多少种可能性。每一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方案都应该是来自他的团队的科学分析计算结果而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经验,交给指挥部的只是经过筛选后的一些可能性的明确结果是什么,要不,凭什么让指挥部相信?

比如说,现在拓宽泄流槽的最为快捷的方法就是爆破,但那些爆破点布置在泄洪槽的什么地方,爆破想要消去的土方数,这些是应该由水利专家而不是爆破专家提出的。爆破专家则按要求用炸药去搬动这些土方而又不震垮大坝。

-----------------------------------

8日12时,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下泄流量提高到16.3立方米/秒!

据8日15时15分统计数据分析泄流槽下泄流量为21.5立方米每秒。

来自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的最新消息,到今天下午4点,坝前水位达到741.96米,湖中蓄水量达到2.41亿立方米,下泄流量每秒30立方米左右,泄流槽下段冲刷力度进一步加大。

新华网快讯:18时50分许,唐家山堰塞湖地区开始降雨,现已转为中雨。水文专家称,雨量的增大可抬高堰塞湖水位,有利于尽快提高导流明渠的泄洪能力。

截至19时15分,唐家山堰塞湖下泄流量已达25立方米/秒。

截至8日20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已达742.11米,库容达2.42亿立方米。

至8日21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已涨至742.13米,比8日8时水位上涨0.47米;相应蓄水量2.424亿立方米。泄流明渠下段冲刷力度进一步加大。

-----------------------------------

是否有可能最后流量超过每秒500立方米,如果流量过大是否事先有可能控制,很希望专家们已经拿出数据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2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理想化了。

这种应对方案要基于一个国家要有非常完美的组织能力。把信息流,人力、物力资源合理分配到极致。对资源的整合困难太大。

因此很遗憾,国内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引用第27楼bookish 于2008-06-08 20:57发表的 :
一个设计院的力量是根本不够的。那么复杂的情况,有多少种可能性。每一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方案都应该是来自他的团队的科学分析计算结果而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经验,交给指挥部的只是经过筛选后的一些可能性的明确结果是什么,要不,凭什么让指挥部相信?

比如说,现在拓宽泄流槽的最为快捷的方法就是爆破,但那些爆破点布置在泄洪槽的什么地方,爆破想要消去的土方数,这些是应该由水利专家而不是爆破专家提出的。爆破专家则按要求用炸药去搬动这些土方而又不震垮大坝。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21: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当他被邀请参与决策之后,他的整个团队也就立即24小时运转了,这是一个专家组织科研攻关的起码能力。


6月6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抵达位于四川绵阳的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看望奋战在一线的专家组成员。图为温家宝和专家组成员合影。

----------------------------------------

  新华网四川绵阳6月8日电(记者 李宣良)经过水利专家、武警水电部队和成都军区某工兵团工兵分队官兵的连续紧张施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抢险工程已经初见成效。

  截至8日20时,导流明渠中的水流流量达到约30立方米/秒,新开挖的另一条导流明渠的施工量已近两万方。记者在唐家山堰塞湖现场看到,水流正急速通过导流明渠,过水宽度已从7日的不到5米提高到10米左右。

  当日5时30分,唐家山堰塞湖上已是机声隆隆。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驾驶着20多台大型机械,开始了紧张施工。这批官兵是6日中午紧急赶赴大坝并展开施工的,根据预订计划,他们要尽快在现有的导流明渠边上再开挖一条新的导流明渠。工程施工量大约为6万方,目前已开挖近2万方。武警水电部队指挥员正与水利专家进行磋商,以确定引导湖水进入这条新的导流明渠的路线。

  为提高泄洪速度,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的爆破专家和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的官兵们,已成功对湖中漂浮物进行10多次爆破。8日上午,他们动用重型火力轰击导流明渠中的障碍物。4枚82无后坐力炮炮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使阻塞在出水口附近的一块巨大岩石在瞬间成为碎末。

  工程兵学院院长刘建永告诉记者,随着水流的加大,来自上游的漂浮物还会继续增多,他们已做好了实施难度最大的水下松动爆破的准备,以加深导流明渠的深度,加速漂浮物的泄出。

  由于山体滑坡形成的巨大堰塞体地质结构复杂,地质专家已携带钻探设备,8日搭乘直升机抵达大坝。他们将在大坝上选择8个探测点,对地质结构进行钻探,以进一步确认坝体的地质结构,为下一步坝体的长期管理作准备。

  中科院唐家山堰塞湖监控系统坝后左和坝后右两处监测点,7日下午因外力原因突然掉线。经过中科院卜智勇、周彬等7位专家的连夜抢修,已经恢复正常,实时将视频传回监控中心。

  “唐家山堰塞湖的泄洪抢险施工,到目前为止进展顺利,”一直在现场指挥抢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说,“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唐家山堰塞湖险情的完全排除可能还需要数天时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8 21: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在现场可能根本就没有安排足够的监测设备及人力进行各项参数的大规模观测提取;
二、即使观测提取了各项参数,各机构之间也很难做到信息的及时共享;
三、即使做到了信息的及时共享,真正有能力的团队也。。。,许多只有写注水报告的能力。

而且本身这玩意在工程技术上就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如果我们的国家的科研体制能有这么高效,那真是国之大幸,也不会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拔尖的成果了。
引用第29楼bookish 于2008-06-08 21:18发表的 :
我说的是学术界的遗憾,也就是说,专家,当他被邀请参与决策之后,他的整个团队也就立即24小时运转了,这是一个专家组织科研攻关的起码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06: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没明白,为什么水位高出泄流槽底高之后要7小时后才开始泄流,并且泄流流量在水位高达0.37米时只有区区几立方米?

已经记不得我在11楼中所说的4米落差这个数据是从哪里看到的了。又重新搜索泄流槽数据,结果如下:

泄流槽总长475米。进口段底高程740米,底宽大于7米,边坡1:1.5。中间段740米,底宽大于7米,边坡1:1.45。出口段739米,底宽大于10米,边坡1:1.35。

原来在泄流槽从进口开始的237.5米的范围内底坡为0.000,难怪我用底坡=0.01怎么也算不出这个流量!

wicatu兄或者哪位懂水利能否启发一下,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

注:边坡=垂直高度:水平距离,底坡=垂直高度:长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07: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收集的一些数据,希望大家能继续补充。先谢谢了。

时间             坝前水位
28.05.2008 18:00  729.185
30.05.2008 08:00  731.92
31.05.2008 08:00  733.42
31.05.2008 16:00  733.88
02.06.2008 08:00  735.53
03.06.2008 17:00  737.33
04.06.2008 08:00  737.91
06.06.2008 08:00  739.44
06.06.2008 14:00  739.59
06.06.2008 23:00  739.96
07.06.2008 00:00  740
07.06.2008 00:45  740.04
07.06.2008 04:00  740.2
07.06.2008 05:00  740.26
07.06.2008 06:00  740.31
07.06.2008 07:08  740.37
07.06.2008 16:00  740.9
08.06.2008 00:00  741.32
08.06.2008 12:00  741.82
08.06.2008 16:00  741.96
08.06.2008 20:00  742.11




温总理明察秋毫,三上唐家山,令人敬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09: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公开的媒体报道来看:

  估计泄流冲刷方案是想第一阶段先人工造成1/3溃坝,把蓄水位快速降下来,下游的居民可以回去正常工作生活。

    从结构受力上,上段底坡为零尽量不冲刷下切,而先对泄流明渠下段进行冲刷,下切到一定高程的时候,泄流明渠上段保留的土石体会由于水静压力,向下段冲刷而造成的临空面方向运动,有利于实现整体定向倾转的目的。
    这个要看明渠路线的具体布置和坝体上下游的山川地貌,上游好像是一个V形河谷,可能这种方案造成的坝体上部倾覆翻转,土石体会倾覆堆积到河岸的一侧,而不会堵塞下游河道,影响河道过流能力。


  另:感觉堰塞湖的水体中有不少漂流物,如果没有积蓄一定高度的水头就开始泄流,即便是小的漂流物都很容易堵塞泄流槽。而且这次重新挖第二条渠,原来设计方案的效果能不能达到已经很成疑问了。
  
引用第31楼bookish 于2008-06-09 06:49发表的 :
我一直没明白,为什么水位高出泄流槽底高之后要7小时后才开始泄流,并且泄流流量在水位高达0.37米时只有区区几立方米?

已经记不得我在11楼中所说的4米落差这个数据是从哪里看到的了。又重新搜索泄流槽数据,结果如下:

泄流槽总长475米。进口段底高程740米,底宽大于7米,边坡1:1.5。中间段740米,底宽大于7米,边坡1:1.45。出口段739米,底宽大于10米,边坡1:1.3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09: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2个导流渠会不会合2为一? 毕竟中间要收到双倍冲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4: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快讯:9日上午唐家山堰塞湖进行了10多次爆破,效果明显。截至12时,泄流量超过50立方米/秒。

当日8时20分,据水文专家现场测算,唐家山堰塞湖泄流量已达48立方米/秒,湍急水流已形成有效冲刷,最宽过流面达20米。 随着泄流量的增加,导流明渠附近漂流物在增多。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增调120名官兵紧急赶赴大坝,执行爆破任务。

-------------------------

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抢险进入攻坚阶段

CCTV.com 2008年06月09日 14:5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专题:四川汶川大地震


  新华网四川唐家山6月9日电(记者李宣良)为尽快提高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流量,水利专家、武警水电部队和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的官兵们9日上午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增派兵力,打响了堰塞湖泻流抢险“攻坚战”。

  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流量稳步增大,9日8时20分已达48.4立方米/秒。但是,与上游来水超过100立方米/秒的速度相比,泄流的速度还是不够快。

  “昨天的余震和大雨使施工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官兵们争分夺秒,已把工程进度赶了上来。”武警水电部队三总队九支队政委徐强国告诉记者。

  站在坝顶俯视,新开挖的这条导流明渠的轮廓已清晰呈现。经过100多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20多台大型机械连续3天鏖战,施工量已经超过3万立方米。

  武警水电部队指挥员说,按照这个速度,这条新开挖的导流明渠几日内就可以与现在正在泄流的导流明渠汇合。届时,堰塞湖的泄流量将成倍增大。

  9时左右,当天的第一架“黑鹰”直升机在大坝上降落。之后,几乎每隔20分钟,就有一架满载人员和物资的直升机降落。官兵们一下直升机,立即奔赴导流明渠,增援正在实施爆破作业的工兵分队。

  随着水流对两岸的不断冲刷,导流明渠的过流宽度已由7日的不足5米提高到了10米左右。在导流明渠的尾部,两岸坚硬的岩石对水流的冲刷形成了巨大的阻碍,过流宽度在这里明显缩小。

  只有打通这个“瓶颈”,泻流速度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增大。在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破专家的指导下,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的官兵们对岩石层展开连续爆破。首批运进来的3吨炸药已经用完,又一批炸药正在紧急运送中……

  在现场担任抢险施工总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表示,泄流和抢险的各项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他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攻坚战。”

---------------------------------------

时间             坝前水位
28.05.2008 18:00  729.185
30.05.2008 08:00  731.92
31.05.2008 08:00  733.42
31.05.2008 16:00  733.88
02.06.2008 08:00  735.53
03.06.2008 17:00  737.33
04.06.2008 08:00  737.91
06.06.2008 08:00  739.44
06.06.2008 14:00  739.59
06.06.2008 23:00  739.96
07.06.2008 00:00  740.00
07.06.2008 00:45  740.04
07.06.2008 04:00  740.20
07.06.2008 05:00  740.26
07.06.2008 06:00  740.31
07.06.2008 07:08  740.37
07.06.2008 16:00  740.90
08.06.2008 00:00  741.32
08.06.2008 12:00  741.82
08.06.2008 16:00  741.96
08.06.2008 20:00  742.11
09.06.2008 08:00  742.5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6: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4楼tyxdx于2008-06-09 09:48发表的 :
2个导流渠会不会合2为一? 毕竟中间要收到双倍冲刷

从数据分析,实际的有意义的泄洪其实应该是8日零点开始的。按现在的趋势,24小时以内,流量可达100立方米每秒,这两条泄洪槽可以合二为一,届时流量的增速又将加大,坝前水位上升将被抑制。

--------------------------

新华网四川绵阳6月9日电题:艰难的抉择——聚焦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最新方案

  记者汪延、王圣志

  截至9日10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已达742.62米,距离740.37米的泄流高程高出2.25米。唐家山堰塞湖依然是下游130多万群众头上的一个“悬湖”,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进一步加大工程排险力度,优化方案,从6月6日下午开始,数百名武警官兵在堰塞湖坝上紧急施工,在原有一条泄流槽的基础上,再开挖一条泄流槽,以增强泄流能力。目前这条新的泄流槽已具雏形。

  连日来,记者亲眼目睹了唐家山抢险指挥部的所有成员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殚精竭虑,同时也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减灾、除险、避险相结合,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系统工程。其间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几经调整,反复斟酌,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

  为何要新增两大工程措施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后,唐家山滑坡迅速将湔河堵塞,形成了一个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大宽约611米的堰塞体,使坝前变成一个巨大的堰塞湖。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专家会商认为,由于唐家山堰塞湖集雨面积大、水体大、水位上涨快、地质结构差,溃坝的可能性极大。如果蓄满水,库容量将高达3.2亿立方米,会给下游造成极大威胁。

  5月22日,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处理堰塞湖问题的三条原则:一是主动处理,避免被动处理;二是要立足早处理,防止因水量增大增加处理难度;三是同时制定工程排险方案和人员转移避险方案,确保群众安全,确保部队和抢救人员安全,绝不能再造成人员伤亡。

  针对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逐渐增加的险情,抢险指挥部决定,通过工程机械开挖泄流槽,降低水位、减少蓄水量,最大可能减轻下游灾害风险。

  从5月23日开始,总参陆航局开通一条由绵阳南郊机场到唐家山的“空中运输通道”,陆续把有关人员送到了施工现场。

  5月24日,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已达到732米的高度,距离堰顶最低处752米只有29米的距离,而湖水还以每天2米的速度上涨!抢险指挥部果断决定调整抢险方案,将以工程机械开掘泄流槽为主的方案变为机械施工与人工爆破“双管齐下”、以人工爆破为主的新方案。

  25日15时,武警水电部队以及成都军区1800名突击队员携带炸药、干粮、锨镐徒步奔赴堰顶。26日凌晨,部队终于抵达。大批人员、物资和10多台机械设备随后通过直升机陆续运至。

  从5月26日至6月1日,武警水电部队700多名官兵,开挖出一条长700米、宽50米、深12米的泄流槽。

  6月1日,抢险人员乘直升机撤离到绵阳,只留下20多名工程及水文监测人员在泄洪槽两岸的山体上设立多个观测站继续留守监测。此外,在堰塞湖大坝以及下游泄洪流域还安装了14个自动视频监控点。

  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说,这次抢险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3.55万立方米,将原高752米的堤坝削低到740米,使这一危险程度极高的堰塞湖理论满载库容量从3.2亿立方米降为2亿立方米,同时因为减少了12米的落差,有效降低了对下游的冲击。

  6月6日,堰塞湖坝前水位逼近740米的泄洪高程,并将迎来降雨天气。由于在堰塞体右岸泄流槽里有一块巨石,对泄流形成一定阻碍,再加上泄流时大量漂浮物会涌入,将影响泄流效果,于是指挥部紧急决定,新增两个工程排险措施:一是“消阻”,对巨石实施爆破;二是“扩容”,在堰塞体左岸再开挖一条泄流槽,扩大过水断面,尽可能让两条泄流槽之间的堰塞体被淘刷掉,连为一体,这样可以尽快提高泄洪速度。

  6日下午,100余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被紧急空运至唐家山堰塞体堰顶,对泄流槽进行加宽加深工程施工。因抢险施工需要,修筑了一道临时围堰。后遇降雨,又对新筑的围堰拆除,留有近几十厘米的围堰。因此,7日零点,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达到原定的740米泄流高程时,未能按原计划泄流,而是到740.37米高程时开始泄流。同时施工仍在紧张地进行。

  为何没有采取爆破手段泄洪

  抢险方案原定为机械施工与人工爆破“双管齐下”,以人工爆破为主的新方案。但目前为什么没有实施爆破?

  刘宁认为,采取降低堤坝高程,让水流随着水位上涨自动地流入泄流槽,通过不断冲刷,使泄流槽高程不断降低,形成一条峡谷型的河道,具有通过较大洪水的能力,同时堰塞体整体上保持稳定,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他说:“当前唐家山堰塞湖主要存在这些不确定因素,堰塞湖堰塞体经受强烈地震后,滑塌体堵塞了湔河,都是经过高速滑移形成的散粒体,堰塞体土石结构一时弄不清楚,堰塞体薄弱环节在短时间内很难弄清楚。”

  刘宁认为,由于唐家山现在两边山体还在滑坡,同时堰塞体的情况也非常复杂,经过高速滑移的土石结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采用爆破方式,可能造成大面积山体滑坡,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灾难。

  据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前线指挥部总协调张健介绍,当初专家认为堰塞体大部分是石质结构,决定采取炸药爆破。但当开挖到一定程度后,发现堰塞体里有很多土和沙。炸药对土和沙的爆破作用不大,加上炸药极容易引起新的山体崩塌,也是放弃爆破计划的原因。

  正是因为不希望出现瞬时的全溃坝情形,抢险部队没有采用爆破手段泄洪,担心成分复杂的堰塞体经不起爆破而垮坝。

  刘宁告诉记者,目前人们对堰塞体的认识还很不完全,靠人力干预的手段要承担很大风险。本着“安全、科学、迅速”的原则,他们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的同时,还不能作出后果难以预料的决定,这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他强调,“解决唐家山堰塞体主要是靠自然的力量,靠雨水的冲刷”。

  中科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认为:堰塞湖的处理现在有办法,但难度很大。堰塞湖有三种,即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逐步溃决。如果是逐步溃决危险性就不大,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逐步降低堰塞湖的水位。

  正是为了防止出现全溃坝的情况,重回坝顶的水利专家和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实施新的抢险方案——在已有泄流槽左岸附近,再挖一条泄流槽,这就好比给堰塞湖安装上两个“水龙头”,让蓄洪已超过两亿立方米的唐家山悬湖泄洪更顺畅。

  新方案争取的目标:将泄流槽下降到720米高程,减少约1亿立方米库容

  记者从水利部有关方面获悉,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新方案的理想效果是,将泄流槽入水口降至720米高程,大约可减少1亿立方米的蓄水量。

  水利专家称,最理想的泄流排险效果是:唐家山堰塞湖自然漫堤后,洪水从泄流槽里流出,由于冲刷作用,泄流槽可能逐渐被冲低至坝体720米高程位置,届时唐家山悬湖的库容将减少为1亿立方米左右,这将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结果。

  截至9日8时,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水量已达57立方米/秒,这说明以前做的泄流槽工程正在发挥明显的作用。但即便原计划的泄流比较顺利,在泄流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多种风险。

  据刘宁介绍,当前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既有其确定性,也有不确定性。其确定性表现在,如果唐家山堰塞湖遭遇较大降雨,导致水位上涨,危险性会进一步加大。有统计显示,如果上游流域平均降2毫米雨,将使坝前水位上涨1米。堰塞体还在遭遇余震,9日11时04分,大坝再次感觉到余震。这些都表明,唐家山堰塞湖处于高危险阶段。

  同时,唐家山堰塞湖风险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上游地区即将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报,六七月份上游地区的降水将达到400至500毫米,水量比往年明显偏大,上游来水多,对堰塞湖的泄洪能力构成严峻挑战;堰塞体地质构造尚未完全查清;在堰塞体的下方已形成了10个左右的管涌,其中3个管涌比较大,可能对堰塞体的稳定构成影响;频频发生的余震和持续不断的山体滑坡,在时刻考验着堰塞体的安全;上游的地质变化迅速,不远处已有山体开裂,一旦出现山体滑坡,巨大的冲击波将瞬间冲垮堰塞体,卷走坝上人员。

  据了解,为了实现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不伤亡一个人”的目标,抢险指挥部不仅对工程抢险方案反复优化,而且对群众避险方案、新的堰塞体处置方案、漂浮物清理方案、污染防治方案等进行了新的研究和优化,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目前,唐家山堰塞湖正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中。有关方面表示,将根据泄洪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调整完善方案,以夺取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的最后胜利。
http://news.cctv.com/china/20080609/10391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to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6-9 21: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生最重要,
当地居民在事后能尽快,尽好恢复生活,工作才是各方面都尽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04: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湍急的水流边,水文人员正在测量流量,流量已经达到每秒81立方米 。望着急速流淌的水面,在现场指挥的部队首长和水利部官员都舒展了眉头,当即决定正在开挖的支流槽停工,让水流顺着现有的泄流槽,按照既定方案,达到泄洪的效果。”

“中新网绵阳6月9日电 来自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最新消息称,鉴于泄流渠显现明显泄流效果,六月六日开始开挖的支渠施工方案,已于今天十八时停止,今后湖水将沿着原开挖的泄流渠道下泄。”

我估计,3小时以前,泄洪槽就达到100流量了,今天白天应该有200-250流量,要是这样冲刷下去,会不会就是33楼wicatu兄所说的1/3溃坝的结果?是不是可以同时使用支渠,让过流面加宽而不是继续往下切?

没有支渠的任何数据,无法作判断,或许wicatu兄能给大家讲讲。

---------------------

06月08日16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达到741.96米, 相应堰塞湖蓄量达2.41亿立方米。

截至6月8日18时,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2.416亿立方米,水位742.03米,泄流量25立方米/秒。

06月09日上午8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涨至742.58米,相应蓄水量2.457亿立方米,日平均入湖流量约为115立方米每秒。

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流量稳步增大,9日8时20分已达48.4立方米/秒。但是,与上游来水超过100立方米/秒的速度相比,泄流的速度还是不够快。

中新网6月9日电 据水利部最新消息,9日14时,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涨至742.80米,比今日8时水位(742.58米)上涨0.22米;9日12时40分,泄流槽出湖流量增大至65.9立方米每秒。

新华网快讯:截至9日18时,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渠流量达81立方米每秒,泄流渠下段冲刷剧烈,专家预计出湖水量将很快大于入湖水量,堰塞湖水位将随之开始下降。

新华网快讯:截至9日20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涨至742.96米,较今日8时上涨0.38米,相应蓄水量达2.486亿立方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0 06: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介绍,现场查勘表明,泄流渠下段冲刷剧烈。泄流渠得到拓宽刷深,产生了明显的溯源冲刷效果,一度阻碍水流下泄的巨石和石方段在高速水流的冲击下,已全部冲开,呈现出良好的泄流冲刷效果,泄流渠自下而上已经冲刷了100多米,最深处下切了10多米。

  张志彤表示,目前,泄流的速度明显加快,冲刷力明显加强,下泄流量明显加大。预计,冲刷段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冲刷深度进一步下切,泄流渠进一步冲宽,今后湖水将沿着原开挖的泄流渠道下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最近几天的气象预报,来水量会由于上游无降水而减少,随着过水断面的不断拓宽,冲刷水头会很快下降,能不能继续保持这样明显的冲刷效果,需要关注。


10:48 补充:
      截至10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下降到740.51米 。目前来看泄流效果非常好啊。入口高程好像是740m,应该也会有所下刷。看能不能保持入口的冲刷水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7:23 , Processed in 0.15569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