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93|回复: 9

[【书香茶座】] 号称史上最详细的目录/书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 2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徐勇
【作 者】徐 勇著
【形态项】 468 ; 20cm
【出版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1992
【ISBN号】 7-5043-1781-0 / K207668
【原书定价】 $7.80
【主题词】社会 城乡差别(学科: 调查研究 地点: 中国)城乡差别 社会(学科: 调查研究 地点: 中国)
【参考文献格式】徐 勇著. 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图书简介】
  本书对古代、近代和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的状况、特点、变迁及历史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
本书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统一整体内政治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中国政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据此,本书从城乡差别的历史演进出发,以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社会结构与权力关系、社会治学与政治控制、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为主要内容,对古代、近代和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的状况、特点、变迁及历史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
概述不仅将理论视野投向过去很少论及的国家之下的基层政治社会,开拓了透视中国政治问题的新领域,而且注意运用政治社会学和历史比较分析等新方法,为深化中国政治研究作出了富有创见的探索。作为第一部系统比较研究中国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状况及历史变迁的著作,该书对于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的基本国庆,特别是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及特点,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概述理论新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分析透彻,是作者撰写的“非均衡的中国政治”系列著作的第一部。
【本书目录】
导论………………………………………………………………………………………………………1
上篇 古代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
第一章 古代社会的城乡分离与城乡关系…………………………………………………15
第一节 古代城市的形成及城乡分离……………………………………………15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界说…………………………………………………15
城堡崛起及城乡分离的发萌……………………………………………19
都邑兴起及城乡分离的起步……………………………………………22
城市形成及城乡分离格局的定型………………………………………25
城乡分离进程的特点与原因:中西比较………………………………29
第二节 古代社会的城乡关系……………………………………………………35
一体性:古代社会结构的特点…………………………………………35
城市和乡村的一体性趋向………………………………………………41
乡村:历史的出发点……………………………………………………45
城市:专制统治的堡垒…………………………………………………48
重农抑商:城乡格局的固定化…………………………………………51
统治与被统治:城乡二元社会结构……………………………………53
第二章 古代乡村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56
第一节 乡村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56
土地、权力、声望: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56
两极多层的社会成员体系………………………………………………59
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双重性和层级差…………………………………63
政治关系的不稳定性和模糊性…………………………………………67
第二节 乡村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71
分散的小农社会与自上而下的行政权…………………………………71
有机性的家族社会与寓于社会之中的自治权…………………………75
行政与自治的二元合一:士绅统治……………………………………78
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彼此消长……………………………………………82
第三节 乡村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84
家一乡一国一体性秩序…………………………………………………84
四权合一的控制主体……………………………………………………86
塑造顺民:政治社会化控制……………………………………………89
户籍制与连坐制:政权组织控制………………………………………93
限定人身自由:法律规范控制…………………………………………96
第四节 乡村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98
封闭型文化:家族意识与乡土观念……………………………………98
区域政治文化:人情、礼俗大于“王法”……………………………101
对皇权崇拜和疏远的二元情感…………………………………………104
逆来顺受与官逼民反的矛盾心态………………………………………107
均平与特权理念共存一体的双重人格…………………………………109
第五节 乡村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112
以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社会矛盾…………………………………………112
流民:社会矛盾激化的先兆……………………………………………114
秩序内的政治行为:自治与告官………………………………………116
对秩序的反叛:盗匪与起义……………………………………………119
起义的兴起:自发性与组织性…………………………………………121
起义的领袖与打击对象…………………………………………………125
土崩:农民反叛的结果和影响…………………………………………130
第三章 古代城市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133
第一节 城市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133
权力、身份、职业: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133
城乡交织、层位繁杂的社会成员体系…………………………………135
官本位与等级性的政治关系……………………………………………141
政治关系的固定化和明晰性……………………………………………144
第二节 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146
城乡一体与城乡合治……………………………………………………146
高度和等级性集中:城市社会与统治权………………………………149
延伸于社会生活基层的行政权…………………………………………152
行政权力控制下的自治因素……………………………………………153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158
统治堡垒秩序:超稳定与强控制………………………………………158
网络状的政权组织控制…………………………………………………159
强大威慑性的军事控制…………………………………………………163
严酷周密的法律控制……………………………………………………164
政权干预的经济控制……………………………………………………166
专制主义的文化控制……………………………………………………168
军营色彩的社会生活控制………………………………………………171
第四节 城市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173
城市:权威象征与等级物化……………………………………………173
至高至尊的都城宫殿文化………………………………………………174
奉上与苛下的官僚精神…………………………………………………177
特权与寄生的权贵意识…………………………………………………180
参与与避世的士文化……………………………………………………182
钱权交易与政治冷漠主义的市民心态…………………………………184
第五节 城市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187
矛盾的多重性与复杂性…………………………………………………187
瓦解:社会危机与统治动摇的信号……………………………………188
激烈残酷的党派角逐190极具威胁力的军人反叛…………………… 193
富有挑战性的学生运动…………………………………………………194
市民运动:来自城市底层的反抗………………………………………197
第四章 城市与乡村政治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199
第一节 城乡政治格局对古代社会的影响………………………………………199
大一统社会得以延续巩固的支架………………………………………199
为创造高度的古代文明提供了空间基础………………………………200
政治性城市使文明经常受到破坏并延缓社会发展……………………202
城市剥夺乡村造成乡村极端贫穷落后并导致社会周期性动乱………205
第二节 城乡政治形态对古代社会的影响………………………………………209
专制统治得以稳定的保证………………………………………………209
为创造发达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条件……………………………………211
“城市空气使人窒息”并抑制和同化社会新因素……………………213
封闭的乡村政治阻碍和隔绝社会新因素的渗透………………………219
中篇 近代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
第五章 近代社会的城乡分离与城乡关系…………………………………………………223
第一节 近代社会的城乡分离……………………………………………………223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传统社会的崩溃…………………………………223
近代化与近代城市的崛起………………………………………………224
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乡村……………………………………………227
近代城乡分离进程及特点………………………………………………229
第二节 近代社会的城乡关系……………………………………………………230
近代社会:过渡型和不稳态……………………………………………230
城市和乡村:一体与分化的变动………………………………………232
城市:近代历史的先导…………………………………………………233
乡村:近代社会转变的基础……………………………………………236
城乡关系格局:旧框架与新变化………………………………………237
第六章 近代城市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240
第一节 城市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240
资本、权力、职业: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240
阶级突出、层次繁多的社会成员体系…………………………………242
政治关系的变化与实质…………………………………………………246
阶级地位的明朗化和复杂性……………………………………………248
第二节 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250
城乡分治与合治250中外分治与合治………………… ………………252
民主形式与专制实体的强权统治………………………………………254
基层自治:受控、失控与同化…………………………………………256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258
急剧变动与高度混乱的城市社会………………………………………258
暴力机器的高压强制260政权组织的人身监控………………… ……261
专制独裁的法律控制262党团政治组织控制…………………… ……263
思想和舆论控制264权力经济的强制和约束……………………… …266
第四节 城市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267
政治认同危机:拼盘文化………………………………………………267
政治文化的表层变迁与深层传统………………………………………269
合法性危机:活跃的意识形态文化……………………………………271
政治文化的群体透视与分析……………………………………………272
第五节 城市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275
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与尖锐性……………………………………………275
阶级斗争的异常活跃和政治性特别突出………………………………276
参与和反对:政治活动的形式与性质…………………………………278
组织性政治活动:政治组织的崛起与角色作用………………………279
社会群体政治行为的比较分析…………………………………………280
第七章 近代乡村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282
第一节 乡村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282
土地、权势、资本: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282
多极多层、急剧分化的社会成员体系…………………………………283
统治与被统治:变化及特点……………………………………………286
革命根据地对传统社会框架的突破……………………………………287
第二节 乡村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289
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与近代走向………………………………………289
保甲制的松驰与重建:自治形式下统治权的强化……………………291
民主自治外观与地方土劣势力的扩张…………………………………293
工农民主政权下的农民权力……………………………………………295
第三节 乡村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297
失控与动乱的乡村社会…………………………………………………297
权威和秩序的重建与一元控制主体……………………………………299
军事强力控制:围剿与扫荡……………………………………………300
“管教养卫”融为一体的政权组织控制………………………………302
第四节 乡村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304
前所未有的文化震荡:封闭状态的突破………………………………304
民主革命对封建文化的冲击和荡涤……………………………………305
新型民主文化的启蒙与生长……………………………………………308
传统封建文化的复兴与失败……………………………………………309
第五节 乡村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311
乡村的衰败与矛盾的尖锐化……………………………………………311
被遗弃的乡村与农民反抗的兴起………………………………………312
农民起义与农民革命之比较……………………………………………315
乡村改良运动的试验与瓦解……………………………………………319
第八章 城市与乡村政治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323
第一节 城乡政治格局对近代社会的影响………………………………………323
城乡差别扩大与社会的分裂动荡混乱…………………………………323
社会变革中的都市突破与绿色崛起……………………………………324
城乡对立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走向………………………………327
城市统治乡村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之路……………………………330
第二节 城乡政治形态对近代社会的影响………………………………………332
城市革命性因素的生长及城市的领导角色……………………………332
城市革命性因素的抑制与社会变革重心移至乡村……………………335
乡村政治封闭性的打破及新活力的注入………………………………338
乡村政治变革为社会变革提供坚实基础………………………………339
下篇 当代城市与乡村政治社会
第九章 当代社会的城乡分离与城乡关系…………………………………………………343
第一节 当代社会的城乡变化及城乡差别………………………………………343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现代化建设………………………………………343
新型的现代城市体系的形成……………………………………………345
乡村的历史性变革及新型乡村…………………………………………347
当代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及特点…………………………………………349
第二节 当代社会的城乡关系……………………………………………………351
整体性与变迁中的当代社会……………………………………………351
城市与乡村:由分离趋于一体…………………………………………352
城市与乡村在当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方位……………………………354
新型的变化中的城乡关系………………………………………………357
第十章 当代城市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360
第一节 城市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360
以职业分工为主的社会分层尺度………………………………………360
对立阶级的消灭与多群层的社会成员体系……………………………362
政治关系的新格局及阶段性特点………………………………………364
新时期变动着的政治关系………………………………………………367
第二节 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369
城乡分离与分治369城乡一体与合治………………………… ………370
民主集中领导体制及变化………………………………………………372
基层民主自治权的发展及问题…………………………………………375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377
由动乱走向安定及建立新秩序…………………………………………377
一致性的双重控制主体…………………………………………………379
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380
广泛而强有力的政权组织控制…………………………………………382
加强和完善法律规范控制………………………………………………384
第四节 城市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385
主导性与多样化的社会意识……………………………………………385
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变迁及特点…………………………………………387
现代公民意识的确立与强化……………………………………………388
多途径地形成公民政治文化……………………………………………390
第五节 城市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392
社会矛盾变化及城市问题………………………………………………392
政治参与的三个层面及活动形式………………………………………393
参与渠道的拓展与现阶段重点…………………………………………395
政治行为的社会群层比较………………………………………………397
第十一章 当代乡村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400
第一节 乡村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400
以土地关系变化为轴心:社会分层的新视野…………………………400
一极多层的社会成员体系及特点………………………………………402
政治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进程……………………………………………405
干群关系突出与新的社会分化对政治关系的影响……………………408
第二节 乡村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409
乡村社会的组织性、开放性及复杂化…………………………………409
领导体制的阶段性变化及特点…………………………………………412
社会转变时期领导权的有效运用………………………………………415
基层民主自治的形成及困境……………………………………………417
第三节 乡村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420
新秩序的建立与社会稳定的保持………………………………………420
政治控制形式的阶段性特点……………………………………………422
社会转变中的有效控制:国家、社区及家庭作用……………………424
控制主体行为的合理规范与整合………………………………………426
第四节 乡村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429
区域性封闭文化的变迁…………………………………………………429
臣民到公民的角色转换及公民意识的萌生……………………………431
转变时期民主文化建设面临的双重挑战………………………………434
民主文化的形成:外部输入与内部生长………………………………436
第五节 乡村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438
矛盾的转变及干群矛盾的凸现…………………………………………438
政治活动变化及阶段性特点……………………………………………441
民主参与的扩大及政治行为的引导……………………………………443
现阶段政治参与的起点和重心…………………………………………446
第十二章 城市与乡村政治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448
第一节 城乡政治格局对当代社会的影响………………………………………448
城乡协调共进与国家的稳定发展………………………………………448
本质平等与事实不平等问题及原因……………………………………450
对事实不平等问题的处理及社会影响…………………………………453
城乡一体化趋势:城乡政治格局变化及历史走向……………………457
第二节 城乡政治形态对当代社会的影响………………………………………458
城乡政治发展与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458
现代化建设对城乡政治发展的呼唤……………………………………460
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城市引导与乡村推进…………………………462
城乡差异与社会民主化进程及特点……………………………………465
后记………………………………………………………………………………………………………46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04: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详细啊。不过也不能算是史上最详细的吧。很多法律类的书,尤其是法条解释的书,那个才叫详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06: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什么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08: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lll999888 关心的永远是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21: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目录也就是到三级啊 一般论文就是这么多 只不过有十二章 总篇幅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2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又是标题党?
目录/书签见多了,也就麻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00: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其兴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9: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怎么做到书上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0: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Z啊,茶社好久没搞什么活动了,你们这些掌柜的兜里的红包发不出去天天作废也太可惜了,不如搞个做书签的活动,年底给大伙突击发点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5: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发现更邪门的书签,张冠李戴的。

这本《美国无损检测手册 磁粉卷_10105413》的书签竟是下列内容:

杨春洗先生治学之路(附著述一览)  1
储槐植先生治学之路(附著述一览)  37
上编  83
  刑法基础理论研究  83
    二十世纪中国刑法学回顾与展望  83
    刑法制约论  138
    行政犯罪及行政刑罚研究  177
    市场经济下的刑事立法  210
    论严密刑事法网的基本规则  227
    论我国新刑法修订的价值取向  248
    论罪刑相适应原则  263
    刑法法益学说论略  278
    贝卡利亚刑法思想的功利主义基础  292
    牧野英一刑法进化论思想  308
  犯罪论研究  335
    论定罪原则  335
    违法性认识错误与刑事责任  376
    持有型犯罪与严格责任  390
    犯罪过失的规范内容  400
    论无限防卫权  421
    犯罪停止形态若干问题的探讨  436
    关于从犯的理论问题  451
    论国际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474
  刑罚论研究  489
    刑罚根据论  489
    评功利主义刑罚功能理论  519
    论我国的量刑根据  540
    量刑基本问题新论  565
    假释观念更新与假释制度改革  582
  罪刑各论研究  599
    论危害货币管理罪  599
    论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及对象  623
    论美国刑法中的强奸罪  639
    论我国刑法中的侵占罪  658
    外国刑法中的侵占罪  682
    危害环境罪的概念及刑罚处罚  698
    贪污罪司法实务问题研究  719
    贿赂罪客观方面比较研究  765
    关于受贿罪几个问题的探讨  775
下编  803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  803
    二十世纪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回顾与展望  803
    论刑案规律在刑案侦破中的地位  861
    我国刑事案例界说  879
  犯罪学研究  897
    二十世纪中国犯罪学回顾与展望  897
    犯罪的文化判断  932
    “曲解”因素与犯罪  961
    中国刑事犯罪的宏观原因与犯罪对策观  980
    简论治安防范的策略原则  1000
    论犯罪控制系统  1011
  监狱法学研究  1039
    二十世纪中国监狱法学回顾与展望  1039
    理化性及其局限--监狱行刑观念的价值定位  1098
  台、港、澳刑法研究  1125
    台湾刑法学回顾与展望  1125
    论台湾保险诈欺犯罪  1145
    香港刑法若干问题研究  1165
    评香港《防止贿赂条例》  1181
    简评澳门刑法  1194
附:杨春洗先生、储槐植先生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名录  1222
后记  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9:03 , Processed in 0.1372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