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851|回复: 20

[【文史类原创】] 素馨斋读史 之 历史“选择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8 2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选择题”

首发于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e%3D1&frombbs=1

史书上,记载着不少“选择题”。每每遇到军国大事,某个谋士就会给当事人(皇帝或者主帅)献上中下三策。当事人如果选择上、中两策,结果大多不错;如果选择下策,多半走向覆亡。有意思的是,一旦出现这种“选择题”,历史上的当事人多半选择下策。这种现象很值得玩味。
也有另外一种情况,选择题没有让当事人做,而是当事人的对手(或者对手的谋士)自己出题自己解答。如果是这种情况,上中两策基本上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愚蠢的当事人总是毫无例外地选择下策。
从《史记》直到《清史稿》,这种历史“选择题”层出不穷,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密给杨玄感出的那一道。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大业九年(613),隋炀帝再次发动大军攻打辽东的高丽(前一年曾发动百万大军,号称二百万攻打高丽,因指挥失措而失败)。因炀帝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穷兵黩武,举止乖方,老百姓疲于苦役,希望有人能登高一呼,改变这一切。而将天下放在火药桶上的隋炀帝还浑然不知,只惦记着如何创造他的千秋大业。
此时,在黎阳(今河南浚县,隋朝主要粮仓所在地)负责征辽大军后勤的杨玄感觉得机会来了。杨玄感是隋代两朝重臣杨素的儿子,早在隋文帝时代就官居二品,上朝时与父亲并列。为了在朝堂上使父子有别,隋文帝特意将玄感降一等。炀帝即位后,杨素因拥立有功,地位更加煊赫。但这也给他带来麻烦,因为功高震主,炀帝有心要除掉杨素一家。杨素死后,杨玄感继承父亲的爵位楚国公,虽然生性骄傲,但爱好文学,四海知名之士都与之交往,加上满朝文武,多半是父亲的老部下,很年轻就名振天下。可是,隋炀帝对他们家的猜忌没有因杨素的死而消除,又因朝政日非,杨玄感与兄弟们策划废掉杨广,拥立可以控制的秦王杨浩。当时杨广亲征吐谷浑时,杨玄感就想找机会下手,因叔叔杨慎劝他时机未到而罢。杨玄感利用杨广一心想着开疆拓土,表示自己愿意为国立功,获得了宝贵的兵权。
杨玄感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商议,希望让杨广亲率的征辽大军因饥饿而军心不稳,故意压着粮食不及时送到前线。杨广派使者催促,杨玄感就说:“水路多盗贼,不可前后而发。”又派人召回在杨广身边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准备起事。当时大将来护儿准备率水军(舟师)从东莱下海,直取平壤。杨玄感命人散布谣言,假称从辽东回来,说来护儿违背军令从海路返回。然后,杨玄感率兵占领黎阳县,关闭城门征发男丁,用帆布制造铠甲。同时发布檄文,以讨伐来护儿为名,令各处发兵,到仓所会合。命令东光县尉元务本做黎州刺史,汲郡赞治赵怀义做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做怀州刺史,招集起来的兵马有万人之多。率兵一万,准备袭击隋朝的政治中心——东都洛阳。
同时,杨玄感还将他的弟弟玄挺把他的刎颈之交李密从京师带来。李密好读兵书,见到杨玄感就献上三计:
“愚有三计,惟公所择。今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地去幽州,悬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中间一道,理极艰危。今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前有高丽,退无归路,不过旬月,赍粮必尽。举麾一召,其众自降,不战而擒,此计之上也。又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宜率众,经城勿攻,轻赍鼓行,务早西入。天子虽还,失其襟带,据险临之,故当必克,万全之势,此计之中也。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唐祎告之,理当固守。引兵攻战,必延岁月,胜负殊未可知,此计之下也。”
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今天子远在辽左,去幽州尚千里,南限钜海,北阻强胡,号令所通,惟榆林一道尔。若鼓而入蓟,直扼其喉,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关中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若径行勿留,直保长安,据函、崤,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全,中计也。若因近趣便,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
杨玄感说:“你所说的下策,其实应该是上策。现在朝廷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如果不攻下洛阳,怎能够让天下震动呢?再说,不论入蓟还是入关,大军挺进,绕城而走,何以示威?”于是决定进攻隋朝的政治中心——洛阳。
与杨玄感离心的唐祎逃到洛阳,带来杨玄感起兵的消息。镇守洛阳的越王杨侗、民部尚书樊子盖等非常恐慌,集合将士准备防守。杨玄感迅速地从汲郡南边渡过黄河,直指洛阳,一路上起兵响应他的人非常多。不过数天,当杨玄感进驻上春门时,手下已有十余万人。杨玄感击败河南赞治裴弘策,当时的父老乡亲争先恐后地给他的军队送牛送酒来犒赏。杨玄感进驻尚书省,对军民发表演讲:“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厌倦杨广的暴政的民众非常欣慰,每天到军营报名参军的不下数千人。
包围洛阳后,杨玄感虽然打退了关中的援军(刑部尚书卫玄部,卫玄即上面说的卫文升),但久攻不下,军队的粮食供应成为大问题。迅速集合起来的军队虽能够应付野战,但没有攻城战的经验。加上军粮不足,士气低落,杨军很快陷入困境。即便杨玄感出身将门,非常骁勇,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舞动长矛,所向披靡;又爱护士卒,类似历史上的项羽和李广。但顿兵坚城之下,援助洛阳的兵马又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涌来,其中包括隋军的主力——宇文述、屈突通、来护儿等部,战斗力很强。于是,最初的势如破竹变成残酷的持久战,本来岌岌可危的洛阳因援军的到来变得更加坚固。杨玄感进退两难,数次大战无法改变局面,弟弟杨玄挺又被流矢击毙,情况越来越糟。这时,前民部尚书李子雄(一说这个建议是李密提出来的)建议避实就虚,放弃洛阳直取长安。入关的路上,弘农的老百姓拦住杨玄感,说弘农行宫守备空虚,储粮又很多,一旦攻下,“进可绝敌人之食,退可割宜阳之地”。杨玄感认为有理,因为饥军不可无粮,而且在进攻长安前需要一场胜仗。但攻打了三天,没有攻下来,宇文述等人率追兵赶上来。杨玄感且战且行,一日三败,最终只与十几个亲信脱身。逃到葭芦戍,只剩下玄感和弟弟积善,马也没有了,只有步行。玄感知道不可能逃出去,对弟弟说:“大势已去,你把我杀死吧!不要让别人折磨、污辱我!”积善含泪将哥哥杀死,然后自杀,没刺中要害,被追兵抓住。
杨玄感的几个弟弟全部被杀,响应他起兵的韩相国等也因他兵败而失败被杀。隋炀帝为了发泄心中的仇恨,将杨玄感改姓为“枭”。
应该说,杨玄感虽死,他对推翻隋炀帝的暴政还是做出了贡献。如果把隋朝比作一棵枯死的大树,杨玄感砍了第一刀,虽然没有砍倒,但敢于砍第一刀的勇气还是可嘉的。如同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虽然失败,一样名垂青史。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要评价杨玄感,而是要讨论李密出的选择题是否真实?
在《隋书•李密传》中,不仅详细记载了李密的选择题,还说后来入关的建议也是李密提的,在杨玄感攻打弘农时,李密还劝杨玄感全力向西,不可逗留:“公今诈众入西,军事在速,况乃追兵将至,安可稽留!若前不得据关,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似乎杨玄感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采纳李密的建议。事实是否如此呢?
细看李密的三策,中策提到卫文升,就是后来被杨玄感打败的卫玄。杨玄感能打败卫玄,全靠起义初期的锐气,并没有什么必然性。倘若杨玄感真的采取中策,围攻长安,不一定能够打败卫玄。下策提到的唐祎,就是背弃杨玄感,逃到洛阳的怀州刺史。这两件事都在李密献策之后,事前李密怎么可能准确地预料到,可见这三策是后来人做的。
另外,中策袭击长安与后来被迫转向关中,几乎完全是两回事。如果说开始袭击长安有取胜的可能性的话,后来被迫转向关中则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因为后有追兵,前有坚城,饥军败将,能有什么作为呢?有意思的是,后来李密加入瓦岗军并担任首领,柴孝和向他建议夺取关中,因为当时隋炀帝害怕洛阳有失,调关内兵东援,关中空虚。李密以部下大部分是山东人,洛阳没有攻下,无心西进都借口,拒绝了这个建议。
再说所谓的上策,让杨玄感率军截断隋炀帝的后路,这真是一着险棋,就像历史上许多三策中的上策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杨玄感率军北上,只有一万人的军队实在太少了,如何与隋炀帝的正规军对抗?再说,远征军短时间打败高丽也许力不从心,一旦回撤镇压内乱绝对不在话下。巧合的是,后来也有人(泰山道士徐洪客)向李密建议,率迅速壮大的瓦岗军趁势直趋江都,挟炀帝以令天下。李密同样没有采纳,他所选择的与杨玄感当年所选择的如出一辙。
其实,对于杨玄感而言,进攻洛阳并非下策。只是他手下的军队号称十余万,却多是乌合之众,野战尚可以多欺少,攻城就缺少办法。要知道,即便李世民后来攻打洛阳,也是非常艰难的。攻打洛阳既然不易,攻打长安也未见得容易。所以中策对于下策而言,没有本质的区别。之所以后世的史家和读者都觉得入关更好,是因为后来的唐朝是先入关后得天下。但此一时彼一时。李渊起兵之时,天下已经大乱,长安远非战争的中心,中心是洛阳。而杨玄感起兵之时,不论到长安还是到洛阳,都是众矢之的,也都是众望所归。所以,关键在于是否能攻下坚城,而不在于攻打洛阳还是长安。李密后来也选择攻打洛阳,不仅因为瓦岗军的根据地在洛阳附近,也因为攻下洛阳可以号令天下,可惜的是,因为举措失当(如他选择受越王杨侗招安),他没有能够如愿。
既然三策都不行,那么,杨玄感应该怎样做才能取胜呢?不知道杨玄感的叔叔杨慎当时还在不在,如果在,他肯定会说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事实上,杨玄感的失败就在于他选择做第一个,而历史上第一个“叛乱”的人几乎没有成功的。前面说过,隋朝经过文帝数十年的经营,是一棵大树,即便这棵大树已经被隋炀帝自己斫丧得没有生气,但仍不是一刀就可以砍倒的。杨玄感既没有控制正规军的主力,也没有挟帝子以令天下,只是将个人和家族的命运赌于洛阳一战。结果,他的生命在洛阳城下最辉煌,也注定毁在洛阳城下。
通过对这道典型的历史选择题的解读,我们知道,记载的历史有时并非历史本身。历史学家为了方便叙述、记忆,采取了一些有趣的方法,让我们可以重构历史大事发生时的背景和形势。这样的历史选择题今天仍可以继续虚构,如吴三桂举兵叛乱时,我们可以虚构一个谋士给吴三桂献上三策:
上策疾行渡江,全师北向,直取京师,一鼓而得天下。中策顺江而下,直取金陵,以江南为粮仓,在江淮间与清军决战;或者兵出四川,占领关中,依傍关河与清军周旋,胜负未可逆料。下策以滇黔为本,兵出湖南,步步为营,只求划江而治,貌似万全,其实兵势不张,天下失望。
结果老迈的吴三桂以下策为上策,最终失败。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写,吴三桂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年轻的康熙去问某位大臣(如明珠),对方回答说吴三桂可能采取的三策如何如何?康熙问:“那吴三桂会选择哪一策呢?”回答自然是下策,如果再加上一段对吴三桂个人的评价,就更像历史记载了。
这并不是纯粹的虚构,因为吴三桂确实面临这样的选择。他的部下确实给他出过直取京师、直取金陵、占领关中等建议,但他自己选择兵出湖南。很难说后来的失败直接源于最初的选择,毕竟形势千变万化,就像刘备当年所说:“天下大乱,机会很多,错过了一次不要紧,下次别错过就行!”而被简化再简化的历史书就不同,它总是说,一旦选错就再无机会。对于历史来说,每个人的机会似乎只是一次,而对于真实的人来说,只要活着,机会永远存在。

共24道,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8 20: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七月,淮南王英布造反。造反的原因很简单,刘邦在此前除掉了彭越、韩信,英布的功劳与彭越、韩信二人相似,知道下一个便是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刘邦召见善于谋划的薛公,薛公说:“如果英布采用上策,崤山以东就会被他占领;如果采用中策,谁胜谁败还是未知数;如果采用下策,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啦!”
刘邦问:“什么是上策?”
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
“什么是中策?”
“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
“什么是下策?”
“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於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
刘邦又问:“你认为英布会用哪一策?”
薛公说:“用下策。”
“为什么?”
“英布原来是在骊山上修筑阿房宫的囚徒,靠着自己的能力,如今做到了万乘之主。可是他做什么都只是为自己考虑,从来不顾及老百姓和身后之事。所以他肯定为贪眼前小利,采用下策。”
刘邦大声叫好,赏赐薛公,然后发兵攻打英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08: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晰的写着几个字“摘自《中国小历史》(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5月版)”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e%3D1&frombbs=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14: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产权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15: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robertchrs于2008-05-29 08:28发表的 :
清晰的写着几个字“摘自《中国小历史》(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5月版)”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e%3D1&frombbs=1

樓主可能沒說清楚,文章是從自己寫的小書摘錄出來發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0 08: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真如此??
楼主出来说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7: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yngwie于2008-05-29 15:36发表的 :


樓主可能沒說清楚,文章是從自己寫的小書摘錄出來發表的。。。
谢兄!不然就被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7: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王莽准备大举进攻匈奴。当时将领都已调到边疆,但大家都以军队尚未集结为托词,不敢出击。讨濊将军严尤劝谏王莽,他先回顾历史:
“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驱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
然后又指出大举进攻的“五难“说:
现在全国都闹灾荒,西北边境尤其严重。如果要征发三十万大军,准备三百天的粮食,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等军粮备齐,军队已经疲惫不堪。这是一难。边境空虚,不能提供军粮,只得从内地调运,这是二难。运粮必须用牛,而牛又要吃粮食,深入匈奴之后,土地干旱没有水草,不出百日,牛就会死光,到时候谁运粮食?这是三难。胡地秋冬很冷,春夏多风,既要预备取暖之物,又要防备疾病瘟疫,所以前代对匈奴的战争,都不过百日,不能不想持久,是不能持久。这是四难。带着笨重的辎重,不可能全速前进。如果匈奴逃跑,我们追不上;侥幸碰到了,我们怎么进攻。如果匈奴前后夹击,我们的处境就危险了。这是五难。
然后严尤建议:“不必大举进攻,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最好不发兵,既然已经发兵,就应该让先头部队轻装出击,深入大漠,打败匈奴。”王莽不听严尤的建议,仍然准备倾全国之力,一举消灭匈奴。结果,大军未出,天下骚动;外患未除,内乱先起。
(二十四道皆出自正史,小说中此类选择题就更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敦煌太守张珰给汉安帝上书,认为匈奴呼衍王经常来往于蒲类、秦海之间,现已攻破车师,控制西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上中下三策。派出酒泉地区的将士二千余人,攻击呼衍王,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同时征发鄯善国士兵五千人威胁车师后部,以为声援,这是上策。如果不能出兵,就应该在柳中设置军司马,率将士五百人,其梨牛、谷食由河西四郡供应,这是中策。如果这都做不到,就只能放弃交河城,让西域依附我朝的国家如鄯善等入关避难。这是下策。
汉安帝让大臣们讨论这三策,讨论的结果是选择中策,任命班超的儿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率提前释放的罪犯五百人,驻扎柳中。班勇不辱使命,率军收复车师,打败焉耆,使龟兹、疏勒、于胘、莎车等十七国成为汉朝的势力范围。但由于军队规模有限,不能够彻底打败匈奴,乌孙、葱岭已西受匈奴的影响,与汉朝断绝了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7: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建安十七年(212),庞统献上中下三策于刘备:
上策是悄悄地派出一支精兵,昼夜兼程,偷袭成都,刘璋既没有军事才能,又没有在成都设防,奇兵忽然从天而降,一举就可以夺得益州。
刘璋部下最有名的将领是杨怀和高沛,他们拥重兵,守要地,不好对付。我们可以假说荆州危急,并做出准备回到荆州的样子。杨怀、高沛一定前来送行,趁此机会将二人抓住,然后向成都进军。这是中策。
如果退到白帝城,以荆州为后盾,再寻找机会夺取益州。这是下策。如果犹豫不决,处境将很危险。
庞统实际说了四策,犹豫不决就是无策。
刘备选择了中策。杀掉杨怀、高沛,收编他们的军队,然后向成都进发,最终得到了益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 09: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选择,还是运气,不好说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20: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景初二年(238)正月,魏明帝命司马懿讨伐辽东公孙渊。临行之前,明帝问司马懿:“你认为公孙渊将用什么计策对付你呢?”
司马懿回答说:“如果公孙渊弃城转移,便是上策;如果他依傍辽水之险,全力与我军周旋,便是中策;如果他死守襄平,便是下策,很快就会被我擒获。”
明帝又问:“那公孙渊会采取哪一策呢?”
司马懿说:“只有非常明智的人才能知己知彼,才知道以退为进。放弃辽东,让我军徒劳无功,这样的上策不是公孙渊这样的人能够想到的。他一定以为我军长途跋涉,不能持久,所以先在辽水设防,被我军突破后死守襄平。”
公孙渊果然如司马懿所料,既没有弃城转移,也没有依傍辽水,全力抵抗。结果,被司马懿围困于襄平,城破被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2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晋惠帝永宁元年(301),齐王司马冏起兵攻打赵王司马伦。檄文传到扬州,州人都打算响应齐王,但扬州刺史郗隆因与赵王关系密切,又考虑到自己的亲属都在赵王控制的洛阳,犹豫不决,召集部下讨论对策。主簿赵诱、前秀才虞潭都说:“赵王篡位,大逆不道,千夫所指。现在义兵四起,谁胜谁败,非常明显。对于刺史而言,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亲率精兵,直接到许昌与齐王会合;中策是派遣部将率精兵与齐王会合;下策是派出一支小部队,在一旁观望,谁赢就帮助谁。(一说派出部队,口头上说反对赵王,不采取实际行动)”
郗隆私下与别驾顾彦商议,顾彦说:“赵诱等人所说的下策,其实才是我们要选的上策。”于是郗隆在接到齐王檄文后六天不做决定,静观事态变化。这时候石头城(今南京)的东海都尉王邃竖起支持齐王的大旗,扬州的将士争先恐后地跑到王邃的麾下,郗隆派部下禁止,没有效果。扬州将士带领王邃率兵攻打郗隆,郗隆父子和顾彦都被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8: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能成一系列,那兄也成为本版第四个开专贴安家滴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5 1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够读到全文,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2: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太宁二年(324),大将军王敦病得很厉害,部下钱凤对王敦说:“假如大将军突然撒手,应该如何安排后事?”王敦说:“非常之事,非常人所能为。再说王应(当时是王敦的接班人)年纪还小,哪能做什么大事!我死之后,如果放弃兵权,归顺朝廷,保全门户,这是上策;如果退还武昌,收兵自守,仍旧想朝廷进献贡赋,这是中策;如果趁我还有口气,发动全部军队顺流而下,攻打都城建康(今南京),希望侥幸取胜,这是下策。”钱凤对他的党羽说:“大将军所说的下策,其实是我们要选择的上策呀!”于是与沈充合谋,决定等王敦一死就造反。



八、

后赵太和元年(328)十一月,刘曜打败石季龙,围困洛阳,后赵的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纷纷投降前赵。石勒亲自率军救援洛阳,他对谋士徐光说:“如果刘曜盛兵成皋关,这是他的上策;如果依洛水与我军对抗,这是中策;如果顿兵于洛阳城下,一定会成为我的俘虏。”结果,刘曜根本没有在成皋关设防,等石勒迫近时才仓皇迎战,结果被后赵军前后夹击,兵败身死。



九、

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刘裕引兵北伐南燕。南燕皇帝慕容超与群臣商议对策,征虏将军公孙五楼说:

“敌军轻装疾进,意在速战速决,我们不能与之决战。应该依托大岘山,利用地势迟滞敌军前进的速度,等他锐气受挫,我们再派两千名精锐骑兵,迂回到他们的后方,断绝他们的粮道。同时让段晖率领兖州将士,缘山东下,腹背夹击,这是上策。

命令各处地方官坚守城池,坚壁清野,让敌人的远征军既没有粮食可以抢掠,又无法与我军决战,不到十天半月,我军不出,敌军就会撤退。这是中策。

如果让敌军顺利通过大岘山,等敌军兵临都城之下再与之决战。这是下策。”

慕容超说:“敌人劳师袭远,不可能持久。我军强大,无须坚壁清野,如果诱敌深入,再大举进攻,一定可以取胜。”于是,慕容超选择了下策,结果兵败国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2: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朝廷将发兵讨伐谢晦,谢晦得到密信,问何承天:“如果朝廷真的出兵,你认为我该怎么办?”何承天说:“朝廷以天下之力攻打我们一个州,力量相差太远,政治上又处于被动,如果投降别国,这是上策;倘若不能,就派心腹将领率兵驻扎在义阳,您率领大军于朝廷在夏口决战,如果失败了,就取道义阳,逃出边境,这是下策。谢晦考虑许久,说:“荆楚是用武之地,我们兵力很强,还是先于朝廷决战,吃了败仗再走不迟。”谢晦放弃上策,选择下策,结果兵败被杀。



十一、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即出帝)与高欢翻脸(后到关中依靠宇文泰),召都督三荆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大将贺拔胜护驾。贺拔胜引军北上,问卢柔如何应对,卢柔说:“高欢悖逆,你可以打出拥护天子的旗号,率军进攻洛阳,与高欢决一死战,这是上策;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兖、豫,西引关中,带甲百万,观衅而动,这是中策;举三荆之地,投奔南方的萧衍,功名事业都谈不上了,这是下策。”贺拔胜只是微笑,不做选择。结果他既不敢与高欢决战,也不能率军观望形势,被高欢的部将侯景、高敖曹击败后,仓皇率左右五百余骑投奔萧衍。所以史书对贺拔胜的评价是:“好行小数,志大胆薄,周章南北,终无所成。”



十二、

梁简文帝大宝二年(551),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帅军东征,攻击侯景。大军到达巴陵,听说郢州失陷,就驻扎待命。萧绎给王僧辩写信说:“侯景既然取得胜利,肯定会向西进攻。这样我们不需要东进,就在巴陵以逸待劳就可以打败敌军。”萧绎又对参谋们说:“侯景如果分兵水、陆两道,径直攻击江陵,这是上策;如果占据夏首,囤积兵粮,按兵不动,这是中策;如果全力攻打巴陵,这是下策。因为巴陵城池虽小但是非常坚固,王僧辩又善于指挥。侯景久攻不下,巴陵周围又没有什么可以掠夺以供军食,等到天气炎热,瘟疫流行,军粮耗尽,士兵疲倦,我们肯定可以大获全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6 12: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十月,西魏五万大军伐梁。长孙俭问统兵将领柱国常山公于谨:“如果替萧绎(梁元帝)考虑,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应对呢?”

于谨说:“陈兵于汉水、沔水之上,席卷度江,直据丹杨,这是上策;将城郭内的居民转移到内城,修筑城墙,坚守待援,这是中策;如果担心转移居民困难,就分兵防守于四野,这是下策。”

长孙俭问:“那萧绎会采取哪种方案呢?”

“下策。”

“为什么?”

于谨回答说:“萧氏统治江南,已经有些年头了,尽管中原动荡,但仍然没有能力北伐。又认为我们有高齐的威胁,无力南征。再说萧绎懦弱无谋,多疑少断。一般老百姓又意识不到战争的危险,不愿意主动放弃家园,共御外敌。所以我判断萧绎肯定会采用下策。”



十四、

北齐孝昭帝(高演)皇建二年(561),皇帝在老巢晋阳,而传说首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有天子气。因为废帝高殷(当时是济南王)在邺城,有人担心他会重登皇位,就劝皇帝将其除掉。皇帝让弟弟、右丞相高湛将高殷送到晋阳,高湛担心下一个就是自己,心里忐忑不安,问谋士高元海如何应对?高元海回答说:“皇太后身体很好,皇帝对母亲孝顺,对兄弟也很友好,殿下不要担心。”高湛说:“难道我对你推心置腹,只为了这样的回答吗?”高元海说:“让我回去想想,想好了再说。”高湛让他呆在后堂。元海通宵不睡,绕床踱步,反复思量。天还没亮,高湛就来问:“有什么神机妙算吗?”

高元海说:“有三策,不知道合不合用。殿下可以学汉朝的梁孝王,率领几名卫士到晋阳,先去哀求太后,然后再见皇帝,让皇帝削去你的兵权,发誓永远不参与朝政。如果这样,一样安如泰山,这是上策。如果不行,就给皇帝上书,说自己的权力太重,担心取谤众口,请求皇帝将你贬为青、齐二州刺史。如果这样,一定不会被人注意,这是中策。”

高湛连连摇头,问下策如何?

高元海说:“说出来有杀身之祸。”

高湛逼他许久,元海才说:“济南王是文宣帝(高洋)的嫡子,但当今皇帝假托太后的旨意将皇位夺过来。现在殿下可以将皇帝要杀济南王的诏书公开,抓捕皇帝的亲信,拥立济南王为帝,号令天下,以顺讨逆,这是万世一时的机会呀!”

高湛非常喜欢下策,但生性胆怯多疑,不能照高元海说的去做。结果仍然按照皇帝的旨意,将济南王送到晋阳。九月,济南王被杀。十一月,高演病死,高湛即位,是为武成帝。



十五、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征辽东,围攻安市城。高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率领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太宗对侍臣说:“今为延寿策有三: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你们看,延寿肯定会选择下策,抓住他只是时间问题。”

高丽有对卢,年老习事,对延寿说:“秦王内芟群雄,外服戎狄,独立为帝,此命世之材,今举海内之众而来,不可敌也。为吾计者,莫若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奇兵断其运道;粮食既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乃可胜也。”可惜延寿听不进去,率军疾进,结果大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6 1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

太和七年(公元833年),杜牧愤河朔三镇之桀骜,而朝廷议者专事姑息,乃作书,名曰《罪言》,大略以为:“国家自天宝盗起,河北百馀城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无敢窥者。齐、梁、蔡被其风流,因亦为寇。未尝五年间不战,焦焦然七十馀年矣。今上策莫如先自治,中策莫如取魏,最下策为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

详情如下:

今日天子圣明,超出古昔,志于平治。若欲悉使生人无事,其要先去兵。不得山东,兵不可去。今者,上策莫如自治。何者?当贞元时,山东有燕、赵、魏叛,河南有齐、蔡叛,梁、徐、陈、汝、白马津、盟津、襄、邓、安、黄、寿春皆戍厚兵十余所,才足自护治所,实不辍一人以他使,遂使我力解势弛,熟视不轨者无可奈何。阶此,蜀亦叛,吴亦叛,其它未叛者,迎时上下,不可保信。自元和初至今二十九年间,得蜀,得吴,得蔡,得齐,收郡县二百余城,所未能得,唯山东百城耳。土地人户,财物甲兵,较之往年,岂不绰绰乎?亦足自以为治也。法令制度,品式条章,果自治乎?贤才奸恶,搜选置舍,果自治乎?障戍镇守,干戈车马,果自治乎?井闾阡陌,仓廪财赋,果自治乎?如不果自治,是助虏为虏。环土三千里,植根七十年,复有天下阴为之助,则安可以取?故曰:上策莫如自治。

中策莫如取魏。魏于山东最重,于河南亦最重。魏在山东,以其能遮赵也。既不可越魏以取赵,固不可越赵以取燕。是燕、赵常取重于魏,魏常操燕、赵之命。故魏在山东最重。黎阳距白马津三十里,新乡距盟津一百五十里,陴垒相望,朝驾暮战,是二津,虏能溃一,则驰入成皋,不数日间。故魏于河南亦最重。元和中,举天下兵诛蔡,诛齐,顿之五年,无山东忧者,以能得魏也。昨日诛沧,顿之三年,无山东忧,亦以能得魏也。长庆初诛赵,一日五诸侯兵四出溃解,以失魏也。昨日诛赵,罢如长庆时,亦以失魏也。故河南、山东之轻重在魏。非魏强大,地形使然也。故曰:取魏为中策。

最下策为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兵多粟多,驱人使战者,便于守;兵少粟少,人不驱自战者,便于战。故我常失于战,虏常困于守。山东叛且三五世,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沉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至有围急食尽,啖尸以战。以此为俗,岂可与决一胜一负哉?自十余年凡三收赵,食尽且下。郗士美败,赵复振;杜叔良败,赵复振;李听败,赵复振。故曰:不计地势,不审攻守,为浪战,最下策也。



十七、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谭世绩上书献三策:

“守边为上策;今边不得守,守河则京畿自固,中策也;巡幸江、淮,会东南兵以捍敌,下策也。”

可惜无人采纳,只有被动地执行下策。



十八、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元兵南下,先后占领德顺、平阳、临洮。五月,金人乞和,元人不予理睬。陕西行省进三策:上策自将出战(即亲征),中策幸陕州,下策弃秦保潼关。朝廷置之不理,结果陕西沦陷。如果采取下策,也是主动放弃陕西,失地而不丧师。事实上是被动放弃陕西,既丧师又失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3: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

中统元年(1260)五月,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蒙古名将哈剌不花驻扎在六盘山,拥护阿里不哥。商挺对负责宣抚陕、蜀的廉希宪说:“为六盘,有三策。悉锐而东,直捣京兆,上策也;聚兵六盘,观衅而动,中策也;重装北归,以应和林,下策也。”

廉希宪问:“彼将何从?”

商挺曰:“必出下策。”已而果然。



二十、

中统三年(1262)二月,趁元世祖忽必烈在北方草原上与自立为汗的幼弟阿里不哥为汗位大打出手,元江淮大都督李璮突然起事,宣布反元归宋。李璮是李全和杨妙真的养子。李全夫妇是金末山东红袄军的首领,他们纵横于山东与淮东(今江苏北部)地区,依违于南宋、蒙古之间,时叛时降。1231年,李全被宋军所杀,杨妙真以益都(今山东益都)为基地,完全投靠蒙古。杨妙真死后,李璮率领这支军队,借口防御南宋进攻,其实是要扩大自己的实力。此时,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激战正酣,李璮认为时机已到,便在淮东前线发动兵变,杀死当地驻守的蒙古军,从海上乘船回到益都,同时派人到南宋表示愿意归顺。

得知消息,忽必烈问姚枢:“您看事态会怎样发展?”

姚枢说:“如果李璮趁我朝北征,沿海路直取大都,占领居庸关以堵塞我军归路,一定会震动天下,这是上策。如果与南宋联合,依靠坚固的城池和有利的地形与我军打持久战,我进他守城,我退他扰边,使我军疲于奔走救援,这是中策。如果出兵济南,等待山东其他军阀前去援助,就会被我军轻松地擒获。”

“李璮会选择哪一策呢?”

“下策!”

另一种记载是:李璮反元归宋,率军进攻济南。前宣抚副使王磐脱身逃出济南,忽必烈让姚枢向王磐了解情况,王磐说:“竖子狂妄,即成擒耳。”看来姚枢的见解来自了解李璮的王磐。

结果,南宋不理睬李璮,山东各地小军阀也无人起来响应。忽必烈没有与阿里不哥纠缠,立即率兵南下,很快包围了济南。李璮不敢出战,困守城中。中统三年(1262)七月城破,李璮被杀。



二十一、

嘉靖十八年(1539),毛伯温率兵征讨安南,广西参政翁万达上书献策:“揖让而告成功,上策也。慑之以不敢不从,中策也。芟夷绝灭,终为下策。”毛伯温采用了翁万达的建议。刚好抓到一个安南的间谍丁南杰,翁万达为他解开捆绑的绳索,好好招待,让他了解大军的战斗力之后再回去。结果,安南土官莫登庸向毛伯温乞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7:44 , Processed in 0.3009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