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50|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原创/首发】说说移民集散地之一的筷子巷、瓦子角(版权保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8 09: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移民集散地之一的筷子巷、瓦子角

(本文申请版权保护)

村学究

江西筷子巷和瓦子角也是见诸文献记载的古代移民集散地之一。许多家谱和方志都记载有某姓某支是从江西筷子巷或瓦子角迁来本邑:
《大悟县志•人口》: “有史料可查,较大的一次迁徙为明洪武初年,迁入者以江西、湖广居多。民间素有祖籍江西‘筷子巷’之说。”
光山县《赵氏宗谱》:“赵宋之后避敌于闽广间,其子孙苗衍散于江左江右,至今数百年矣。念始祖杉公原籍江西鄱阳县瓦屑坝双港桥筷子巷赵家湾,一经元乱于明初经由鄂麻迁河南光邑。”
如义门陈氏的家谱中称:北宋仁宗年间江州义门陈氏分户,一部分陈姓转迁至江西南昌筷子巷,洪武元年由南昌筷子巷迁居湖北黄冈红安县至今。
筷子巷(街)这一地名的分布远大于瓦屑坝,如:

上海市闸北区有筷子巷,
武汉市的武昌有筷子巷、筷子堤、筷子湖,
重庆小什字有筷子街,
湖南长沙有筷子巷,
湖南湘潭有筷子巷,
四川巴县有筷子巷,
四川新津有筷子街
广州有筷子街
黄梅县孔垄镇有筷子街
广东佛山有筷子街
四川大邑县有筷子街
湖北新洲县(现属武汉市)阳逻镇的香岗,又名筷子街
广东顺德县有筷子街
四川什邡有筷子街
湖北鄂州有筷子街
广西北海市有两条筷子街
河南光山县城南关有筷子巷;
香港、澳门等地也有以“筷子”命名的街、巷。
………
而江西省也有许多市、县有筷子巷地名,如:
南昌有筷子街(筷子巷),
临川县有筷子巷,
永修县有筷子巷,
余干县有筷子巷,
鄱阳全城共有八十八条巷弄,其中便有筷子巷。

武昌筷子街的得名颇有代表性。筷子街位于今武昌临江大道大堤口到前进路段。其形成是由于明朝末年江西吉水县一批制筷业的工匠随人口大迁徒来到武昌,在江边筑堤而居,继续从事筷子生产。他们将竹子在堤边小湖中浸泡,把制成的筷子撒在堤上晾晒。久而久之,当地的居民把堤称为筷子堤,把湖称为筷子湖。后来在湖畔逐渐形成了一专门生产和销售筷子的街道一一筷子街。晚清时代,此地筷子作坊达100多家,所产筷子销往各地,驰誉全国。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年),为武昌筷子街的鼎盛时期。
武汉市武昌筷子巷生产竹器的又以江西人居多,因此筷子巷的得名又与“地随人迁”不无关系。
江西的筷子巷得名,大抵也如生产竹器有关,如鄱阳县的筷子巷就是因竹器行业集中于一地而得名。作为古代移民集散地的筷子巷,究竟是南昌筷子巷还是指的其他府州县的筷子巷?文献资料的记载是比较混乱的。如《河南省志•民俗志》称“江西迁来的移民中,明末清初迁来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许多来自江西省乐平县瓦西坝筷子巷……”。江西省乐平县是否有筷子巷不得而知,但乐平县人外迁必然要走鄱阳县,穿过鄱阳县城内筷子巷到瓦屑坝渡口乘船才是合理的路径。又如《古姓史话》载:“洪武二年(1369年)抚州府临川县筷子巷瓦屑沟的古德七,移居湖北省红安县上新集古家湾。”而临川县有筷子巷却无瓦屑沟(坝),乐平县亦无瓦西坝而有筷子巷的。 这类将其他地方的筷子巷当作移民集散地,很有可能是移民后裔对先祖迁徙过程的误记。因此,某些家谱中记载的始迁地是值得怀疑的。更有如湖北省宜城县郭海大队《周氏祖碑》的记载:“始祖周继全,自洪洞古大槐树筷子巷迁到宜城关集,后居张家村,又改为周家楼。”山西洪洞县自古就没有筷子巷的地名,因此其始迁地的可信程度就很低了。
南昌筷子巷是古代移民集散地,文献资料言之凿凿,应该是很可信的。
南昌是江西一大都会,且筷子巷位于赣江之滨,有水陆便捷之利(距另一个移民集散地瓦子角不到500米),南昌筷子巷作为移民集散地应该是可信的。至于江西其它地方的筷子巷,因江西盛产竹子,工匠们“扎堆”在一条街巷生产竹器是很有可能的,街巷即由此而命名。但散布于各地的筷子巷,是否为移民集散地,这就不能一概论之了。
瓦子角的得名一说是相传是东晋许真君得道,举家拔宅飞升,落下一只瓦角掉在此地,于是就得名瓦子角。一说是在宋代的江西都市城镇,比如九江、抚州、乐安等地,已大量出现了常年集中向市民观众演出的瓦舍勾栏,即是杂剧百戏的演出场所“瓦子”。 “瓦子”因战乱或其它原因毁弃,昔时演出的瓦舍遗地,便成为瓦子场、瓦子角的地名。其遗址尚可考据的,尚有南昌市的瓦子角和乐安县的瓦子场。
瓦子角或瓦子场的地名并不多见,载于文献资料的有:
“南宋绍兴年间,郭姓由河南开封瓦子角迁入,历30余代。”(《永丰县志》79页)
“康熙间,南昌瓦子角张姓迁入下张、匡源。”(《弋阳文史资料 第5辑》86页)
此外还有《宁都县志》载该县 会同乡有瓦子角村(77页)。

【附 筷子街考】
吾邑风俗,除夕祀神,胙肉上插双箸。相传原籍江右居筷子街,岁时纪念,示不忘本也。间有瓦屑者则为瓦屑坝,人幼时习闻,未暇深考。后阅黃冈万氏族谱,有《瓦屑墩考》颇详,实乃知其说非诬,而于筷子街尚略焉。考《爱树堂文集》(黃安张舟一著),有祭余干县自出之祖祝文,云:“余干东门外有瓦屑坝,今遗地犹存。先世居筷子街,有前街后街之分。康熙时族高祖石虹侍讲,曾谒祖余干,自为文祭之。”据此,瓦屑坝、筷子街均在余干东门外相距不远。余每与吾乡士大夫论世族皆称出自江右,其所以然者,当元季鼎革之际,徐寿辉、明玉珍、陈友谅起楚北,数郡受荼毒必甚。相传吾邑有蒿姓者,为此中旧族。其先世避乱蒿中得免,遂指蒿为姓,其他无闻焉,则当日之孑遗可知矣。其自江右移籍者,始洪武二年。考明代移民之见于史者甚多,明初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十余户,往耕临濠;徙北平山后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移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潞、泽民于河北,后屡徙浙江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凡此之类不可枚举,独迁江右于楚一事,不见明文,未知何故。考《明史•食货志》,载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定移民之制。此与故老相传洪武二年之说相合,或者此时余干户口繁盛而楚中实当凋敝之秋,听民择利而趋,不由官府遣发,故史不载耳。余尝登匡庐、蹑五老,观三折泉诸名胜,下瞰彭蠡如在目前。其东则余干故城在焉,惜未能瞻拜祠宇,一访筷子街故里。竹杖芒鞋,请俟异日!
(原载黄陂县《金氏族谱》金永森 鹤生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7:23 , Processed in 0.10047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