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974|回复: 5

初识地震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1 14: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从地震的分类说起: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地震是可以通过科学去研究,去认识的。
在科学中最基本的知识是分类。分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的水平。对地震分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78年,德国科学家霍尔尼斯把地震分成三类: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这个分类的缺点是过于简单,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观测视野的局限。在19世纪中叶还没有地震仪。
最早的近代意义上的地震仪出现于1870~1880年代。随着地震仪的发展和地学研究的深入,霍尔尼斯的地震分类也越来越显示出他的不完备。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把霍尔尼斯的地震分类做一个扩展和细化了。这种分类的扩展和细化反映了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地震认识的进步。
构造地震分类:
俯冲带—浅源地震、中深源地震
板块构造—板间地震、板内地震(大陆地震)
震源谱——“蓝地震” 、“红”地震
古登堡-里克特定律——“大”地震、“小”地震、“更小的”地震
余震现象——主震、余震
火山地震分类:
短周期地震、长周期地震、火山震颤、火山区的地震活动、伴随火山喷发的地震。
陷落地震之矿山地震:塌陷、柱体崩塌、掘进面附近的岩石破裂、采矿引进的天然地震。
人工地震:化学爆炸、地下核爆炸(岩石碎裂、爆炸、爆炸引起的地震)。
诱发地震:采矿引起的天然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其他工程诱发地震、核爆炸诱发地震。
毫无疑问,在这个分类中还有很多我们不清楚的地方,而那些不清楚的地方,正是科学家可能作出发现的未开垦的处女地,所以地学是一门有很多空白等待开发的学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4: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一)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中国,很多人都听说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但是在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地震。
如果把全世界的地震在地面上的位置(就是我们说的震中)都标示在地图上,那么可以看到世界上的地震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粗略的说,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在三条大的“地震带”上,第一条地震带差不多环绕了整个北太平洋沿岸,因此称为环太平洋地震带;第二条地震带沿着欧亚大陆南部展布,因此被称为欧亚地震带;第三条地震带沿着洋中脊展布,因此又叫洋中脊地震带。

能够记录全球地震活动的全球性的地震台网,到20世纪50年代才初具规模。在此之前,人们还不清楚大洋中地震的情况。不过,在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例如在中国、希腊、意大利、伊朗等,从浩瀚的历史文献中也可以得到很多关于历史上地震分布的信息。?

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科学家才开始明白这样一个极不均匀的地震分布究竟意味着什么。原来,全球绝大多数地震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比如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地震,就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这种碰撞也是使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屋脊”的主要原因。洋中脊是海底扩张的发源地,是一个重要的板块边界,因此在那里也有地震活动。在俯冲型的板块边界,可以看到本尼奥夫地震带。?

一些地方尽管现在已经不再是板块的边界,但它曾经是历史上的板块边界,所以还“残留”着地震活动。比如在罗马尼亚,有一个地质历史上“残留的”俯冲带,那里仍不时有非常深的地震发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现在已经不再是板块的边界,但是那里发生的地震却是和古老的板块边界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家认为中国的大陆地震中的很多地震,也发生在历史上(比如数亿年前)的板块边界上。板内地震之所以比板间地震复杂,道理也就在这里。




(二)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一个具体的地震,又是怎样发生的呢?地震学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认为:作为一级近似,板块像一个坚硬的块体(“刚体”),不同板块之间的边界却不那么“坚硬”。另一方面,板块的相对运动在板块边界上积累了很大的变形,就好像用力弯曲一根竹棍,使竹棍发生变形一样。当这种变形超过了竹棍的承受能力时,确切地说,当这种变形超过了竹棍上最薄弱的部位的承受能力时,它就要发生断裂。地震就是发生在板块边界或古老板块的边界附近岩石的断裂,在板块边界处,岩石所承受的变形最大,但同时,在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又最小。



(三)为什么地震预测很困难?
地震不是到处都能发生,而是发生在地下那些最薄弱的地方。怎样找到这些最薄弱的地方,是地震学家面临的一个挑战性问题。

困难在于,我们对地球,尤其是地球内部的详细信息,在现阶段除了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几乎没有别的途径去获得。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分辨度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与我们用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看不清木星光环是一样的道理。因此,我们有责任告诉大家事实的真相,这就是:迄今为止,在现在的地震学的认识范围内,依靠现在的地震学的观测技术,地震预测,确切地说,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可以给出确切的时间、地点、大小和发生概率及这些参数范围的、时间尺度为几天的预测(地震学家称之为“短临地震预测”),是非常困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4: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地震学家在做什么?
既然短临地震预测至今还有相当大的困难,那么,地震学家又在做什么呢?地震学家又有什么用处呢??

概括起来说,地震学家正在做四件事。?

第一,尽管那种我们通常理解的,可以给出确切的时间、地点、大小和发生概率及它们的范围的地震预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退而求其次”的预测,却不是做不到的。这种情况就好像一座房子,我们虽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倒塌,但却可以用很可靠的方法,确定它是否已经非常危险,不适于居住。直接导致它倒塌的原因,可能是一次风雨的袭击,也可能是一只鼹鼠的破坏,甚至是某人无意地踢它一脚,但是它注定要倒塌,却是无疑的。地震学家现在有很多方法来进行这样的估计,即某个比较大的地区(比如河北省北部),在某段较长的时间里(比如10年内),可能发生多大的地震。这种预测对于建筑和工程的规划是非常有用的,像地震学家编制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就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预测,它为防震减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第二,地震本身带来的伤亡比较小,造成更大伤亡的,是地震引起的建筑物的破坏。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在地震时出现地基的物理化学变化,另一个是地震波造成的地面运动。对于这两个问题,地震学家都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地基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结构,而地面运动主要取决于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比较复杂,地球内部的非均匀性可以造成地震波的“聚焦”。因此,同样一个地震在某些地区注定会造成更大的破坏。比如:1976年唐山地震时,北京东部廊坊地区的破坏就比周围的其他地区大得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地震波在这里出现了“聚焦”。工程结构的特点是,它们通常对某些类型的地面运动最“敏感”。比如传统的民居特别“害怕”高频地震加速度,而立交桥更容易受长周期地震位移的破坏。把这些规律搞清楚,以后在建设中,即使再遇上大地震,无论地震预测成功与否,伤亡和损失也会大大地降低。?

这个领域,实际上是三类专家在联手攻关。地震学家的任务是,搞清楚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地震的概率有多大,搞清楚万一地震发生,某个地方会出现什么样的地面运动。工程地震学家的任务是把地震学家的信息作为“输入”信息,搞清楚建筑或工程结构是怎样被这些地面运动破坏的。而地震工程师的任务是根据工程地震学家提供的“输入”信息,设计出可以避免这些破坏的更好的结构。?

第三,地震学家建立了地震台网,用来监测地震活动和记录地震。前面所说的地震危险性研究和强地面运动研究,就是用这些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地震和地面运动的资料作为输入参数的。?

然而地震台网还有另一个用处,就是在地震发生之后,很快地给出地震在哪里发生,地震有多大等一系列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政府和社会组织救灾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地震发生之后的数分钟时间内,这些信息就可以上报给政府。而仅通过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扫描式的报告的方式,要做到这么快是不可能的。在少数采用智能化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地方,还可以利用早到达的地震波和造成破坏的、通常是稍迟到达的地震波之间的“时间差”。
这种“时间差”一般只有几秒,但用来关闭高速铁路、核电厂、金融信息系统等重要设施却是非常有用的。也许以后卫星遥感技术发展以后,对地震的快速反应会更快。在地震救灾中,时间就是生命,而时间是用地震台网“抢”出来的。?

第四,我们前面所说的“地震预测很困难”,讲的是在现在的地震学认识范围内,依靠现在的地震学的观测技术,是非常困难的。但另一方面,地震学家也在探讨突破现在的认识水平的局限,突破现在的观测技术的局限之可能性。实际上,地震观测技术和地震学研究的每一项进展,都会导致对地震认识的深化。?

也有可能,有一天地震学家告诉大家,短临地震预测就像永动机一样是不可能的。果真如此,他们也会明白地告诉大家,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实际上,在科学中“不可能”并不可怕。热力学定律说,永动机不可能,但是由这些研究所改进的蒸汽机却引导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相对论说,超过光速不可能,但是由相对论所揭示的质能关系,却成为核能利用的先声。所以,果真可以证明短临地震预测不可能,说不定也会发现某种重要的规律,并由此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4: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地震台是做什么用的?

除了我们在上面提到的监测地震活动和记录地震之外。地震台网所记录到的地震波是探测地球内部的“雷达”。波的传播理论,使我们可以在理论上知道地震图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理论最初是针对均匀的地球的,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均匀的、没有结构的地球再加上一个随机散射的背景,如果真实的地震图与这个图象有偏离,那一定是地球内部特定的结构造成的,我们可以用这种偏离勾画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再回过头来与真实的地震图进行比较,以发现新的结构。事实上,地震波一直是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用“逐次逼近”的研究方法,用地震记录来研究震源、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波本身,是地震学的主要内容。地震学家伽利津说:“可以把一次地震比作一盏灯,它点燃的时间很短,却为我们照亮了地球的内部,使我们了解到在地球内部发生了些什么……”。

地震学家古登堡通过对地震波中的体波之一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纵波,从比较小的距离到比较大的距离连续地追踪,发现在大约104°(在地球表面1°约等于111.1km)左右的距离上,体波突然“消声匿迹”,出现了一个“影区”。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震波在地核的界面上发生了折射。根据这一现象确认了地核的存在。原来这一巨大的“影区”竟是地核的影子。从地震波传播的情况来看,地核似乎是不传播横波的。地震学家因此推测,地核是液态的。1936年,丹麦女地震学家莱曼在“阴影”中辨认出地球的固态内核的形象,即在液态的地核之中还有一个固态的地球内核。当时很多专家对此表示怀疑,但最后还是莱曼胜利了。她的“武器”不是别的,就是地震台站所提供的地震观测资料。1996年,宋晓东和理查兹发现,地球内核的转动比地壳、地幔快,这一发现引起科学界的普遍关注。现在科学界正在争论的问题之一是,内核转动究竟是时快时慢呢,还是一直比地壳、地幔快?1998年,宋晓东和汉伯格又发现,内核也是有结构的。

地学研究是一个对人类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学科,它有太多的空白等着我们去填补。今天我们只是远远的向它一瞥。真正的了解它,研究它还需要人类不懈努力的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学识,才有可能做到初窥门径。充分认识我们居住的地球,造福人类,是一个伟大艰巨的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4: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最可怕的自然灾害

地震是地壳剧烈运动作用的结果,是地壳岩层能量突然释放导致周围岩体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释放能量最大、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短短數秒便摧毀地面上的一切,还能引发海啸或火灾。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亚洲地震带是地球上最大的两条地震带。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最长的地震带,从美洲西岸北上,沿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南下,经日本、中国到南太平洋诸岛,环绕太平洋一周,释放能量占80%。地中海-亚洲地震带,西起地中海,经西亚、喜马拉雅山到中国,释放能量占17%。而两条地震带上的北纬40度,号称“地震恐怖线”,分布着日本、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地震多发国家。
中国恰好处于地球这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地震频繁,灾难连连。13世纪以来发生8次死亡10万人以上的特大地震,中国就占了4次。20世纪,发生了27次死亡逾万人的地震,中国有6次。20世纪中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超过115万,占同期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44.2%。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4: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山地震自救十二例

多人埋压 施救有序

  滦县龙坨乡。
  一位农民所住的三间平房是1944年盖的,墙是用石头和灰渣垒的,顶为煤焦和石灰。震前他和老伴住东屋,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子住西屋,震时,房屋倒塌,但由于他跑得快,未被砸埋。大震过后,他立即找家里人,二儿子被柜子压着脖子,连出气都相当困难;侄子坐在炕上,房顶的东西压在他上面;另外两个儿子一个在西屋西头柜根下坐着被埋;另一个儿子爬压着;老伴压在东屋炕上,身上堆着房山墙碎砖及房顶的碎焦子。见全家五人均被埋压,虽未砸死,但都有生命危险,由于埋压人较多,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他考虑了一下,认为在人单力薄的情况下,要想使全家众多人得救,只有靠方法得当。应该首先解除每个人生命的威胁,即先救命后救人。想好后他先将压在二儿子脖子上的柜子搬开,使他呼吸畅通,不致于憋死;再去解决第二个人的呼吸问题。依次将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及老伴从险境中解脱出来后,再回过头去逐个救出。救出一个,便增加一份救援力量,扒救速度越来越快,终于使他们都得以幸存。否则,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在无工具的情况下,如不分轻重缓急,会拖延很长时间,另外几个人的性命也难保住。

暴露头部 便于呼吸

某女士,居住房屋为平房;十一度区。
  下面是该女士的自述:
  震后我被埋在炕沿下,自己无能为力。由于受炕沿的保护,我未伤着,只是埋得太实了,不能呼吸,照此不需多长时间定会闷死。幸亏我爱人和我埋在一起,他压得轻些,手可以动。当他见我处境很危险时,急忙将我口鼻周围的尘土向边上推推,留出一个可供呼吸的小空间,使我得以喘气。我缓过气后,耐心地等待。很快有人找到了我们。确定了我的头埋压的位置后,先挖开头部周围的堆压物,我露出头后,消除了闷死的危险,延长了生存时间。然后大家继续向下挖,挖出一个洞后将我抬出来而得以幸存。
  震后我体会到:地震时床和炕沿下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埋压后应酌情而定,不要乱挣扎,首先应设法解决呼吸问题,这是自救的首要一步,否则即使没砸伤,也容易因窒息而死亡。

保存体力 击石传声

唐山市一女职工,家住西山路楼房,十一度区。
  27日晚,因感到天气闷热的女职工,睡得很晚,被剧烈的振动惊醒后,只见外面一片雪亮,墙己裂开,在亮光的照映下,参差不齐的砖缝一开一合,房屋摇摇欲坠,十分可怕。在意识到这是地震后,顺势向床下滚。这时楼倒屋塌,楼板掉下,她被压在里面,成半跪半趴的姿势,趴在床边,不能活动,黑暗中郁闷难忍。用手乱摸,发现屋顶紧挨着头,四周全是砖,衣服还在床上,但床己被砸穿。时间一分分地过去,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为了争取为自己创造生存的条件,便用手一块一块地从断壁上抽砖,当空气和光线从抽下的一块砖缝处进入时,给她带来了生的希望。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听见姐姐和邻居来救的声音,因地上的家具全堆在她的外面,拼命叫喊,也无效,结果反被弄得精疲力尽,连喊的力气也没有了。外面的人也不能确定该女职工的位置,无从下手。姐姐急得在外面喊话,教她拿东西敲打,人们听到敲击声,顺声挖了约两米深,终于把她救了出来。
  从救助的过程看,埋压较深的人,呼喊不起作用,用敲击的方法,声音可以传到外面,这也是压埋人员示意位置的一种方法。

积极自救 扩大空间
  
某男,马家沟矿工作;原往矿工房,十度区。
  下面是他当时自救的情况:
  地震后我全身被废墟掩埋,开始因为不知自己的埋压情况,不敢盲目乱动,怕越动压得越实。我考虑,众多的人都被埋在等待扒救,短时间可能不会有人来救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主动自救,起码要保护自己,不要只是等待。我开始小心地活动肩膀,抽出手臂,上肢可以活动了,我觉得没什么危险,胆子也大点了,试着将周围的石块向四周空隙推移,扩大了我的生存空间,呼吸也畅通多了,为延长生命创造了条件。待听到来人时,我就呼喊。由于开始没消耗太大的体力,喊声也较大,叫来了两个人,他们立即搬开废墟,我在下面积极配合,把石块向外传递,我的下肢逐渐可以活动了,终于从缝隙中爬出了废墟。
  我认为被埋压后,首先要积极自救,并协助扒救人员共同努力,这样不但可以延长生命,缩短扒救时间,还可多救其他埋压人员。

三角空间 求生有望

唐山某车辆厂配电工;震前在厂房内的配电室工作,十一度区。
  工作之处是个十几米高的大厂房,配电室是厂房内的小房间,面积6平方米,房顶是洋灰预制件盖板。当时工作的他们,首先听到外面象刮大风似的呼呼响,不知道是咋回事。突然感到地摇晃,看见电灯也猛烈地摇摆,开始人勉强能站住,紧接着摇晃颠簸得相当强烈,门窗作响,玻璃破碎,人很难站稳。几个人立即蹲到了靠北墙的配电盘旮旯里,这时地晃得连蹲也蹲不稳,只好坐到地上。灯也灭了,眼前一片漆黑,周围乒乓乱响,随后厂房全部倒塌。这一切都非常快,总共不过十几秒钟,他们除听到房屋倒塌声外,还听到隆隆地声。配电室的南墙是向南倒的,洋灰盖板落下,北头被两米高的坚固的配电盘架住,形成一个三角空间,几个人都幸免砸埋。
  还有一个马同志,躲到一个斜放着的空钢包里没有被砸;郭同志躲到钢包旁边,也幸免被砸。
纺织机下 化险为夷

  华新纺织厂工人。厂房是单层大跨度锯齿形屋顶,处在十一度区。
  27日晚,正在上夜班,车间内上夜班的约有130人,邻近的两个班组有30人左右。地震发生时,外面有风声,有一道特别亮的光闪过,是红颜色的,接着地面就晃动起来。有人喊:“地震了!”大家都迅速钻到织布机下面。西边的墙倒了,东边的墙未倒,房盖倾斜着塌了下来,西边房盖着了地。由于布机的支撑,多数人没有被砸,只是有些人受了点轻伤。地震平静后,工人们从布机底下出来,顺着空隙处都钻出厂房。另有个青年人,离开厂房办事去了,震时刚走进厂房内五六米远的距离,扭头往门外跑,到了大门附近,被倒塌的房梁砸往,这个房梁很重,根本无法脱身,活活被压致死。如果他不往外跑,也钻到布机下面,很有可能幸免于难。

小开间内 渡过难关

  唐山某学院陈教师;原住学院楼房,十一度区。
  那年夏天陈教师家住的楼房经常停水,必须每天后半夜起来接水。当夜3点半左右,陈教师起床去厨房,接水时发生了地震。地震一上来就很猛,人根本站不住。开始他还想到大屋叫人,还未跨出的门坎,楼房就开始往下塌。砖往头上砸,当时他用手捂着头往下蹲,以后只听噼里啪啦倒房的声音。人也随着房子一块往下降,降到不到二层楼高时,房顶一下子甩到一边,墙也都倒了,但脚底下的预制板只是随着下沉,最后落在废墟上蹲着,身于的四周堆满了碎砖。脸、后背、手均被砸伤,但未伤着骨头。震后天还未亮,到处是哭声、喊声,四周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陈教师扒开周围的碎砖、灰砂,爬到了空地上。但他的家人都被砸埋。
  这栋楼为砖墙预制板顶,无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差,又置十一度区,倒得很快,但也未全部倒光。靠南侧的大房间,四层楼全部倒塌,逐层向南滑落;靠北侧是厨房,厕所、小开间,一楼完好,二楼基本完好,三楼东西两侧塌下,四楼仍有个别残存。陈教师当时正在小开间内,因房子整体性相对较好,面积小,预制板顶只能向一边甩,不能直接坠落,才幸免砸埋。
  全楼共往221人,震亡136人。在幸存的85人当中,除个别住高层位被甩出,或部分住一楼南侧大房间躲避到三角空间处而幸存外,绝大部分是住在北侧小开间因房子未倒而获生。
伺机而避 沉着处置
唐山钢铁公司职工;原住开平东大街,十一度区。
  当时没睡实的王师傅,首先发现的是很亮的地光和隆隆的地声。先误认为是核光,顷刻地开始动,才知道是地震。开始房子并没有立即倾倒,他爱人首先往外跑,拉门时门己拉不开,王师傅叫她躲在坚固的隔墙门口处,不要乱动,他自己抱着两个儿子立即下地蹲到炕沿底下,这一切行动都在倒房之前完成。他们躲好后,房子才晃倒,因为房子结构好,倒的速度比较慢,有时间选择合适避震地点,四人都没被砸着。

发现地光 主动避震

丰润县某中学教师;震时住学校木檩砖墙瓦房,九度区。
  下面是他叙述当时的情景:
  那大晚上天气特别热,我没睡着。震前不久就听到好象两块大石头摩擦的声音,一睁眼见外面特别亮,很象电焊光,但附近并没有工厂。我看过地震知识小册子,马上判断出这是地光,要发生地震,赶紧打醒了一块睡觉的校长,并大声喊:“快跑,要地震!”我俩一同跑,跑时地还没有晃动,所以开门跑到院内都比较顺利,到了外面我才感到地有晃动。他跑到葱地里,我抱住一棵树,随后才感到地东西方向大晃动,树摇得很厉害,树梢几乎挨地。我随着树一块来回晃,房子也东西方向大晃,房架响声很大,晃了五六下以后,好象晃动突然一停,房子全倒了。
初感小震 破帐而出
某乡中学教师;原住本村平房,九度区。
  震前几分钟,他的未满月的女儿突然大声啼哭,把他们夫妇俩都吵醒,孩子的母亲怎么也哄不好孩子。这时他首先看到的是窗外很亮,但隔着蚊帐看不好,还以为是天亮了,紧接着就听到象刮风似的声音,“风声”还未结束,又听到地下好象过载重汽车似的轰隆声,自东向西,很快又感觉到地动了。这时才意识到是地震了,他赶紧呼唤母女俩破帐而出。地震开始强度似乎不大,但跑到外面后,震动很快就加强了,人站立不稳。

先闻地声 撤离从容

刘某,越河乡某庄农民,当时居住本村民房,十度区。
  那天半夜3点多钟,刘某等十几个人都在屋里看着病人。当时从东北方向传来了特别大的声音,他们都很害怕,不知发生了何事。忽听有人喊了一声“地震了,快跑!”大家就都跑了出来。这时大地已经东西方向晃动得很厉害,大家都倒在了地上,接着大地往上拱了几下,房子便都倒了。从听到声音到房子倒塌也就七八秒钟。
  在这样短的时间,他们十几个人能逃出屋子,主要是因为地声先于地动。
情异知变 举家离屋
宋某,丰润县某乡中学教师;原住宋庄,十度区。
  28日凌晨3点半,宋某爱人出诊回来,正准备睡觉时听到外面有响动,便招呼宋某。宋某到窗口一看,东南方向红光一片,象鸡血一样红,并且听到像打雷一样的响声。宋某意识到要地震了,就从窗子跃出,跳过窗前两米多高的草堆,边跳边喊:“要地震,快出去!”他爱人从门口跑出。随后母亲听到了,也立即跑了出来。
  他们跑出后,地刚有小的颠簸。宋某一手扶着母亲,一手扶着妻子,面向北站着。这时听到大风呼呼地作响,突然觉得身子抖,他们三人一下子向后倒下,妻子吓哭了。他们坐的地方好象变低了,北面的房随着地面一块向南倾斜,忽而又见房子象在山坡上一样,房前的一棵小柳树的树梢都贴到了地。就这样晃了五六下,突然呼隆一声,房子塌了。而后地不晃了,响声也随之远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12:03 , Processed in 0.1742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