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49|回复: 0

避免地震灾后错误使用的心理干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9 2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避免地震灾后错误使用的心理干预---【转帖】
我个人以为以下案例是错误干预地震灾后的心理危机。对于后续者不应该在做这样方式的引起创伤性的干预。
  对这位某教授的错误干预方式我很气愤。
  
  第一EMDR现在根本不适合使用,因为地震离开灾后只有几天,而还不到处理PDSD的时间。
  第二是重组记忆的做法,完全让受害者二度受创伤,在目前时间最适合做的实际是倾听、支持,还有在一起,即使什么都不说也好。但重组记忆无疑让来访者去接受无法承受的,会因此导致更严重的心理后果。
  
瑞士社会创伤专家Anngwyn女士:
“现在最关键的是解决灾民的生存基本需求,如清洁食水、食物…帮助寻找失散家人等。人们仍然在震惊的状态中,很可能已经跟自己的身体感觉脱离。有可能的话,尽可能把他们投入到援救他人的事情上。使命感可以帮助人们回到清醒专注的状态。”
“这不是帮他们发掘情绪反应的时候!要等迟一些,当紧急事态完全受控的时候才可以做这部分工作。现在最重要是每个人都安排做一些事情。”

澳大利亚Chris Walsh(心理学)博士
治疗师四大注意事项:
1.现在切勿鼓励当事人再叙述他们的遭遇和情绪反应,这会增加创伤后压力症的风险,只对当事人有害无益。(原文是一千次说“不”)。如果当事人真的自己想说,是可以的,除此以外,在这阶段千万不要鼓励。
2.但这不能把沉痛的哀悼混淆。人们是需要对死难的亲友哀悼的。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要被尊重,而不是强迫他们使用其他方式——例如,更加强烈的情绪表达。治疗师这个时候最大的力量是“见证”,有同理心的聆听者,能包容自己的情绪,同时创伤受害者的情绪。
3.一种证明有效的方式是“解决方法”导向,而不是“问题导向”。这称为“关键事件压力管理”。这种助人方式是指鼓励当事人讲述他们怎样应对,把他们的“能动性”发掘出来,就算是发现一个孩子丢失的玩具,也是很有帮助的。
4.注意治疗师不要自己替代了当事人的创伤——因为发挥同理心跟受了创伤的灾民连接太重,反而自己代入其中,自己受伤。注意要充分休息、运动和静心,才能帮助他人。


——————————————————————————————————
  错误干预的案例

  国家卫生部心理专家某教授从浙江赶来为刘小桦做心理治疗。在某教授的引领下,小桦在记忆中重回灾难现场,巨大的悲痛使她泣不成声。某教授几度尝试重组小桦的记忆信息,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不禁兴叹“灾难对孩子心灵的创伤超出想象”。某教授呼吁,更多心理专家应赶赴灾区,向孩子们的心灵伸出救援之手,开展心理上的救灾。   
■对话小桦  
爸妈正在翻山过来接我  
  昨天中午,当记者在绵阳市社会福利院见到刚吃完中午饭的刘小桦,她正与几个小伙伴玩耍。护士长陈春艳告诉记者,福利院共收留了13个孩子,有4个孩子被亲人接走,一个受伤住院,现在还有8个孩子呆在福利院里。听到记者要采访小桦,陈春艳说:“千万不要说她是孤儿,她一直在嚷着等爸妈来接她。”   
  当记者问小桦这几天在福利院过得怎样,她说这里有好多伙伴一起玩,“中午我们吃了干饭、肉、西红柿汤,还喝了牛奶。”小桦用手指数着。“还记得那天温爷爷对你讲了什么吗?”“记得记得,温爷爷叫我不要害怕,还说政府会管我们。不过我在等爸妈来接我。”“谁告诉你爸妈会来接你啊?”“我姐姐说的,她说爸妈在山上,他们要翻山过来,山好高,所以我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小桦说话时平静的表情让记者吃惊。   
六年1班不知哪去了  
  刘小桦是北川县曲山小学学生,说起5月12日当天的情景,小桦记忆犹新,“当时我们正在三楼上课,突然觉得到处都在摇晃,头好晕。我们是六年2班的,隔壁的六年1班不知哪去了,等我们走到教室门口,看到整栋楼不见了一半。教学楼4层,地震后变成了3层,第1层被压扁了。最后,班主任鲁老师带着大家,踩着废墟下来。班主任鲁维兰老师带着30多个同学往半山腰的任家坪跑去,我实在太累走不动了,就在县政府前的那个广场上呆了一夜。”   
  “晚上冷吗?”“大家都跑到超市去拿衣服和棉被铺在地上睡,但地上过一会儿就震一下,我一夜没合过眼。鲁老师好惨,她带大家跑出来,但她的老公找不到了,她的女儿就在北川中学读书,也埋在废墟里。还有教初一的刘老师,老婆和孩子都不在了,一见到人就问‘我女儿在哪啊?’人像疯掉了一样。”说到老师们的遭遇,小桦眼睛开始红了。“大家逃到绵阳后,在九洲体育馆看到我堂姐,她在绵阳卫校读书,她叫我别担心,说我爸妈正在翻山过来找我。”小桦又一次提到她的父母,“我爸叫刘光斌,他是什乡的村长,在山上种黄莲,我妈在家里养猪,我记得他们的手机,你们如果见到他们,一定要叫他们来这里找我。”  
■心理问诊  
一想起外婆就崩溃  
  作为第一支走进灾区的心理救援队成员,53岁的某某某教授一见到刘小桦,立即为她进行心理治疗。记者目击了这一过程。   
  帐篷里,某某某与刘小桦席地而坐。某某某单刀直入,“小桦,你放轻松,慢慢地告诉赵老师,地震时除了房子塌下来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有很多人被压在石块下面,血淋淋的。”“你们学校死了多少人?”“我们有两个校区。我在东区,听说西区的同学全被埋住了,没有一个逃得出来。我们班有两个同学死了,我看到他们被压在桌子下面,他们平时成绩都很好……”   
  某某某继续问,“当时为什么不跟鲁老师逃到山上?”“我想回去看我外婆,还有弟弟、表妹。”“哦,外婆和弟弟、表妹都在县城里?”“嗯,爸妈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外婆平时照顾我们,爸妈在村里。”“回去看到了什么?”当某某某问到这里,小桦一下子像崩溃了一样,浑身开始抽搐,把头埋到膝盖下。某某某握住小桦的双手,说:“小桦,别怕,告诉赵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小桦“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外婆死了,表妹逃了出来,可是弟弟也死了。”小桦几乎是泣不成声。“孩子,别哭,坚强,你闭上眼睛,告诉赵老师,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是房子塌掉的样子,还是没有塌的样子?”“我说不出来,我不想去想,求你别让我去想了。”小桦突然大声地喊着。   
  一想起弟弟就浑身抽搐   
  看到小桦的情绪激动起来,某某某停顿了一会儿,继续问:“孩子,不要怕。我们在帐篷里,都坐在地上,这里很安全,不会有危险的,赵老师会帮你的。小桦,你平时在家里觉得最舒服的地方是哪里呢?”“沙发。”“好,小桦,你现在就想着自己是躺在沙发上跟我讲话,好吗?”看到小桦平静下来,某某某再次发问,“小桦,现在你的脑子里有很多不安全的记忆,这些记忆应该处理掉,你能理解吗?告诉我,你现在脑子里在想什么?”“我说不出。”“你不愿意回忆是吗?看到血淋淋的同学很伤心是吗?不要害怕,你配合叔叔。等会儿我们再来聊你的弟弟,好吗?”当某某某一提到小桦的弟弟,她一下子又失去了控制,大声地喊:“你莫要问了。”一边说,一边哭个不停。   
  足足过了几分钟,浑身抽搐的小桦再次平静下来。某某某说,“小桦,我知道你很想念弟弟,对吗?”小桦点点头。“你现在有朋友一起玩,就不会想弟弟,但朋友都不在身边的时候怎么办呢?叔叔教你一个办法,如果你想念弟弟,就试着给弟弟写信,把想说的话都写在信上。可以吗?”“不写。”“为什么不写呢?”“写了又能怎样?他都死了。我不想写。”   
■心理诊断  
小桦受到复合性心理创伤  
  当心理治疗进行到这里,某某某让小桦先出去和伙伴们玩一会儿。当刘小桦走出帐篷,某某某对记者长叹了一声,“我从事了30多年的心理辅导工作,刘小桦是我接触过最为艰巨的案例。她在灾难中看到的景像,特别是亲眼看到亲人的死去,这对一个才12岁的小女孩来讲,实在太沉重了。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一种复合性心理创伤。”某某某讲,在与小桦的交谈过程中,她一直很“阻抗”,这种阻抗使得心理的治疗十分困难,因为看起来她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但实际上她选择了逃避,不敢面对。   
专家意见  
尽早心理干预 否则有自戕危险  
  某某某说,这次卫生部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二三十位心理专家组成一支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到灾区,“人的心理是有结构的,当人们遇到重大的灾难事件,心理上的防线会被强行突破,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即使多年后回忆起那些恐怖的场面,情绪也会很激动,时间一久,就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加固或重建心理的结构,度过心理上的危机,这对人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某某某称,心理危机干预越早越好,最佳时间在危机事件发生的24小时至72小时,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越往后,心理上的创伤就越难医治。“现在我们这支才20来人的专家队伍,对如此多需要帮助的孩子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不仅是孩子们需要心理治疗,大人一样需要。说句严重点的话,有时候失去一条胳膊一条腿,可能比不上心理上所受到的伤害,后者是无形的,同时也是最难治疗的。”   
  某某某说,本来他希望通过国际上最流行的心理治疗技术“EMDR”(快速眼动信息再加工)来帮助刘小桦快速粉碎创伤记忆,美国心理专家治疗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士兵都是采用这种方法,但刘小桦的心理“阻抗”太大,短时间的一次治疗是不行的。如果刘小桦不能把心理阴影处理掉,随着她的成长将变成极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她会对生活选择放弃,甚至自杀。   
  某某某呼吁更多的心理专家赶赴灾区,心理救灾同样刻不容缓。“家园可以毁了,但心不能毁,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人才会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专家还提醒,如果无法及时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灾区的群众可以采取与亲友交流的方式,来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尽量宣泄负面的情绪,不要逃避与恐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0 20:19 , Processed in 0.40922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