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401|回复: 8

[【其他】] 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征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9 12: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2008-5-17

《上、留痕》

那天我见万物在摇摇晃晃,那天我也见生灵在惶惶张张。生命中也曾多次几乎亲历死亡。

唐山地震那年还小,夜里醒来,依稀记得土屋在“动荡”,有力的两臂将我抱起,然后就不记得什么了。此后,偶尔也能听到大人在谈论,那是一种茶余饭后的严肃和追忆,我听来却觉得是人生的“恬淡”。但是,一种比地震更可怕的事情——海啸,却让童时的我经常夜里不安。

几年后的冬天,在赶往地市级某医院的路上,我在爸爸的肩头失去了意识,再醒来时已是在医院的急救病房。春节后一个月左右,才“康复”归来——屁股上已经结了巴掌大小的“硬核”,打针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年春天,还在受胃病折磨的妈妈接到了噩耗——二舅给人帮工时被土方压死了。就见妈妈像面团一样摊在土炕上,那哭声伴着绝望的表情我现在还能闻能见。二舅教我下棋,他却走的这么突然!

上初中了,入夏的某一天,两个同学发生了口角,还动手了。几天以后,其中较瘦弱的那个因急性肠炎死在田里,死时手里还拿着劳作除草的小锄头。那个较强壮的说了两个字:“活该!”愕然!在一片声讨声中,我见到了一张羞愧的脸!刹那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中考失利了,难得的一次同学聚会,中午相约去海边的池塘游泳。刚游到池塘中间,腿抽筋了,奋力呼救,几个水性好的哥们将我拖到岸边,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原来自己几乎又去了一次鬼门关。

工作了,某年的春天,办公室的吊灯也是一样的摇摆,窗户哗哗作响,却没反映过来发生了什么。那年(?)十一期间,独自骑自行车去翠华山。为了赶时间下午骑车下山,下坡时车闸失灵,几乎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冲下2公里,过了小桥,然后“扎”进路边的麦秸堆上,万幸!同年冬日的夜晚,从女友(现在的老婆)家里回来,也是下坡,又是自行车车闸失控——在转盘盘道上、我和自行车都是倾斜着、自行车前车轮与带拖车的卡车的中后轮、“车轮”挨“车轮”、同方向并行、镇静、一定要镇静!10米、20米、50米、100米!“星箭分离”——进入安全“轨道”。。。一身冷汗,发誓半年不骑自行车!

此后,某年外地出差,接到家里的消息,二姨妈去世了。心里又是一阵没了着落,不禁想起了与二姨相聚的日子。前几年,妻的奶奶去病世了。那里还可以土葬,入葬前我看到了老人家安详的脸。看着周围的人,听着周围的声音,我也第一次真正领略了什么是死亡!四年前,爷爷去世了,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泪水陪我一路(从学校回家)。突然间,感到了某种悲凉与和谐。想起了古人的诗句,也见到世人如旧的生活。于是,人生终于有了一次升华——死亡并不恐惧。

《中、世殇》

好像有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种战天斗地的革命豪情是毋庸讳言的。斗就是改造、创造、破旧立新。在我们倡导“和谐”的时代,人与自然(包括自然灾害)不斗了吗?和谐了吗?还是妥协了?自然灾害面前人生又该思考些什么?我们的社会又该思考些什么?树欲静而风不止,奈其何?

天行无常已是常识,如人有旦夕祸福,亦为平常之一般,勿需少见多怪。如诗如画的家园,顷刻间断壁残垣!可能谁也不会怀疑几句轻谈:一将成名万骨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倒是还有几分得意!但却因眼前的瓦砾狼藉而失声黯然。同样是殒命,人祸与天灾的印象却不尽然!人性究竟有几面?人生究竟有几回?

似乎辨证的统一包容了万事万物,也囊括了死生的和谐。人生来不是享福的,但是享福的人是有的。这是一句残奥会冠军妈妈的“感言”——最至的母爱。然而,在常人看来,他们是幸福的吗?他们的人生是没有缺憾的吗?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自然,是注定要经历风雨的,估计有彩虹的日子不多!没有遗憾是极小概率事件!

作为个体的人,在自然面前是无助的,因此我们群居。自然灾害面前,考验的是公众的良知,但更考验的是公众的代表——政府。考验政府的能力、考验政府的果敢、考验政府的诚信。但是,战天斗地是受天地人限制的,任何高科技有可能在瞬间一钱不值,这时只有“我们”的意志才能战胜一切,注意此处的“我们”不是坐在家里看电视被感动的“我们”、也不是空有沸腾热血的“我们”!

我见大街小巷都打出了标语,但我也见去餐馆的人照样吃粥喝茶,但我也见商铺照常收银,但我也见菜市场大妈照常哈哈大笑。献爱心与老百姓正常的生活根本没什么大关系,“秀”什么!想想假如没有我们现在“发达的传媒”,又会怎样?人还得救!换句话说,有了我们“发达的传媒”,就能多救几百人吗?我倒是从这些传的“媒”中“听到”了听另一种声音。这些东西就好比母鸡在说自己下的蛋有壳!说白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死生常事也。说这话有人肯定要骂娘,因为无法解脱的情——亲情、乡情、华夏情。。。其实世上哪天不死人,百年以后,地球肯定逝去几十亿条生命!愿灾区的兄弟姐妹们尽快从痛苦中走出来,重建家园!明天会更好、后天会更好!华夏儿女当挺起坚强的脊梁!

其实,人与自然的抗争,输的肯定是人。说人定胜天,那只是一时的豪情,逞一时口舌之快。倒是现在人们都在追求和谐了——人与自然的双赢,但愿不是一厢情愿。

《下、说“禅”》

以前我没见过蚕,今年家里养了五六只。几只小家伙绿绿的、胖乎乎的,一天天的长大,前些天有的已经结茧了。看着白色的黄色的茧,让我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陷入了无尽的思考,蚕和蜡来到世上干啥?

《后记》

刚才听到了消息:5月19~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下半旗、拉警报、停止公共娱乐。。。愿亡魂早日安息!共度难关、重建家园!

修改于2008-5-18深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9 1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思考,看到了吃粥喝茶背后一颗滚烫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9 13: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看了discovery:人靠地球而活着,地球靠太阳而生存,太阳系幸运地运行在银河系的边缘,某一天,某一个轨道发生了变化的话,世界全都会翻天覆地,在大自然面前,俺们是微不足道的。
珍惜今天的生活,爱自己、爱家人、爱护你的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9 22: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為貴

生我者天地我愛者自然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9 23: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系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过客,地球只是他的一个成员。而我们人类,只是地球上的一个过客, 我们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到永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19: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自然的双赢,我期待的是这个,不想看到大自然在人类手中遭到“蹂躏”,否则被蹂躏的将会是我们人类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2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与死是一线之隔的。大自然可以成为维护生命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吞噬生命的黑洞。
尊重不仅仅是一种姿态,对人对自然都不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2 21: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典的世界观看来,“自然”首先是指事物的本性,然后是事物依本性形成的秩序,“自然”是人在开始思考第一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的,“自然”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产物。在较少的情况下,“自然”才用来指“自然物的集合”也就是“自然界”的含义。自然是有生命的(或者说是有精神的)、有理性的,万物都要顺乎自己的本性。

从近代科学开始发展,尤其是唯物主义哲学勃兴以后,自然才蜕变为“自然界”的含义,自然界也变成了人斗争的对象。

就斗争吧,看谁耗得过谁。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个科学家说,再过三十年(还是五十年),人类平均寿命要达到一百三十岁左右。我不禁要想,人如果都活成这样老不死,体力完全衰竭了,甚至大脑也萎缩了,就剩下嘴还在吃饭,人还是人吗?到那个时候(根据现在科技的发展,这个预言是完全有可能的),估计猪和牛都个把月就长得可以吃了,鸡可能个把礼拜就能吃了,鸡蛋可能几分钟就一个,要不然招不住那么多人吃,还都不死,就是活着吃,不停地吃。到那个时候,不光人不像人了,猪也不像猪了,牛也不像牛了,鸡也不像鸡了,什么东西都丧失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斗争的结果。

现在已经很多东西不像自己了,老虎剩不下几只了,正龙拍虎的时候,偶在电视上看见华南虎的报道,全世界华南虎只剩四十几只了,除了一对老的是野生的,其他的都是动物园里繁殖出来的,都是这一对老虎生下的,成天关在笼子里,别说吃人了,来只鸡都害怕。这哪是老虎吗,就是一些大猫。

牛奶不像牛奶了(根本没有小时候喝的牛奶味道)、青菜也不像青菜了(绿得红得都不正常,都像塑料做的)、苹果也没有苹果味了。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吃每季的新菜,他姥姥特别了解蔬菜的时节,什么节气吃茄子,什么节气吃豇豆,很多蔬菜都能让人吃出季节的气息。我回忆一下,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不过淡忘很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4: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定的显得太大了,我想改为《关于人生与自然界的思考》也许会更合适些。即使这样改,还是显得头重脚轻,站不稳啊。。。呵呵,我再想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30 01:44 , Processed in 0.14474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