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fly828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5月04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4 00: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年5月4日——中国全国劳动模范魏书生出生

  魏书生,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1968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现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
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特殊贡献专家,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学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讲学足迹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俄罗斯,作报告1500多场,现任盘锦市教委主任、党委书记,先后出版32本著作。
代表作:《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教学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一、二卷),《好父母,好家长》,《好学生,好学法》。


评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劳动模范更应该敬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0: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1946年——中国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宣告成立。

评论:中国一个党派的成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0: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1654年——清朝康熙皇帝在景仁宫中诞生(顺治十一年)。
评论:清朝的繁荣是由于他的诞生而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0: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国强在山东青岛出生



   唐国强1952年5月4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使他的心灵得到了美的陶冶,读小学的时候就担任学校儿童艺术团的团长,中学时期任文体委员。1970年中学毕业后进入青岛市话剧团,五年话剧舞台生活锻炼,使他成长为剧团的业务骨干、主要演员。
  1977年担纲主演八一厂故事片《走在战争的前面》,唐国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在坠马受伤后仍坚持拍摄,虽然该片公映后反响平平,但这也让年轻的他清醒地面对他的事业,并逐步走向成熟。
  1979年是中国电影的黄金岁月,也是唐国强演艺生活一次全新的高峰,由他担任男主角的影片《小花》被誉为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创作在观点和手法上一次成功的尝试,该片荣获了该年度的“政府奖”、“百花奖”,唐国强也获得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并随中国电影代表团首次参加戛纳电影节。
  1978年调入八一厂,在影片《今夜星光灿烂》中扮演男主角何战云,该片荣获文汇电影奖。可唐国强不满足于现状,意识到自己在角色创作上的雷同,重新雕琢自我,在神话故事片《孔雀公主》中饰演傣族王子,他一改过去的“兵”味,把这个古老的傣族爱情传说演绎得如诗如幻,该片获得首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但是,当时的中国影坛,日本影片《追捕》中高仓健的“冷酷”倾倒了无数观众,而作为某种类型演员代表的唐国强却被冷落,处境尴尬。
  这期间,唐国强又先后参加了故事片《路漫漫》、《四渡赤水》的拍摄,这两部影片均获得了政府奖,《四渡赤水》还荣获“金鸡特别奖”,他却仍感到自己在演技上的困惑,他坚信:“只要自己不倒,别人就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把你打倒。”,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他经历了冷落和寂寞,机遇终于降临,他毛遂自荐扮演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男主角赵蒙生,这是他认为自己从影以来扮演难度较大、内心复杂的人物,而且是全片中最出力不讨好的角色,可是他成功了!在该年度的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评选中,他的得票居第二位,他用自己的努力证实了他的演技,《高山下的花环》也成了他表演生涯中的一个新起源。
  1984年,唐国强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常务理事,同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干部专修班,担任班长,两年后以十项学科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在他的毕业作品——话剧《赵氏孤儿》中扮演了年龄跨度30多年的主人公程婴,积累了一些人物塑造的经验,也为他以后扮演一些历史人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87年应邀出演《共和国不会忘记》中钢厂厂长蓝雨蒙,该片荣获年度政府奖,百花奖。198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演员,93年晋升部队文艺6级,这期间拍摄了不少连续剧,有中国第三部室内剧《明天不是梦》、《冷血》、《“长征”号今夜起飞》等等。
  1990年,唐国强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大型历史剧《三国演义》(八十四集),扮演诸葛亮,三年的拍摄期间,他用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成功塑造了这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第一贤相近乎完美的形象,该电视剧播出后,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荣获了“飞天”、“金鹰”、“五个一工程”等多项大奖,他也被评为“电视十佳演员”、“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多年来 坎坷崎岖的经历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终于使他在表演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3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转业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96年入选“中华影星”,同年在电影《长征》中扮演毛泽东,能够饰演毛泽东是唐国强多年的心愿,这次既是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面临着双重的压力,因为许多演员演过毛泽东,他塑造的领袖形象是否能被观众认可、作为一名从影多年的演员,观众能否完全融入他所扮演的角色中?在人物塑造的“形似”和“神似”上,他更注重于后者,他所扮演的毛泽东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并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主角。
  1997年唐国强在四十四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饰演男主人公雍正皇帝,这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君王,但功不可没,他如履薄冰地创作,准确而真实地诠释了这一艺术形象。该剧在全国播出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荣获年度“金鹰奖”优秀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他也获得“金鹰”最佳男主角和“飞天”提名。
  继《雍正王朝》后,他分别参加了《战国红颜》、《开国领袖毛泽东》、《包公出巡》、《包公生死劫》等电视剧的拍摄。在《开国领袖毛泽东》中,他第二次扮演毛泽东,他的演技也再次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肯定,并成为2000年金鹰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该剧获得第20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第18届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他也经过第三次提名终于获得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他进行了专访。
  2001年唐国强参加了建党八十周年献礼作品——电视剧《长征》的拍摄工作,担任导演并在剧中第三次扮演毛泽东,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红军长征全过程的作品,拍摄过程极其艰难辛苦。该剧于2001年六月份在中央电视台首播,以其气势恢宏的场面和感人肺腑的情节赢得一片喝彩。
  2002年4月,唐国强拍摄了根据周梅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绝对权利》,这是一部为十六大献礼的反腐力作!
  2002年7月凭借电视剧《长征》中毛泽东一角,唐国强又获得了第二十届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男演员和最佳导演奖及第二十二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和优秀导演奖。
  继《长征》之后唐国强又在《李卫当官》中再一次饰演雍正皇帝。同年六月拍摄的《大唐情史》,是一部展示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力争做一个好皇帝的同时,努力做一个好男人,好丈夫,好父亲,但各种变故始终袭扰着他,使他开创了贞观之制伟大的一代明君,一生也没有将家事彻底“摆平”。《大脚马皇后》中唐国强扮演的是一代乞丐皇帝朱元璋。2003年,唐国强在陈家林导演的历史剧《江山风雨情》中饰演清太宗皇太极。2007年央视82集大剧《贞观长歌》中,扮演男主角唐太宗李世民,再次获得巨大成功。
  唐国强不仅在表演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书法上也造诣颇深,现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他以他出色的演技、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豁达宽广的胸怀,成为中国最优秀、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

从奶油小生成长为一名演技出色的实力派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0: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5月4日 第九届“东莞市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5月4日下午,团东莞市委、东莞市青联、东莞市文明办、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在市会议大厦隆重举行第九届“东莞市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市长李毓全,市政协主席刘树基,市委相关领导,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庞国梅等领导出席了活动。全市基层团干部、各界青年代表共1200多人参加。
     在典礼上,刘志庚书记作了讲话,他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奖的青年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的青年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他指出,“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东莞青年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建功立业。当天受表彰的十大杰出青年,就是我市广大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奋发向上、创新创业、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卓越风采是当代东莞青年的生动写照。

     刘志庚书记强调,做好青年工作,是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从全局和未来的高度,热情关心青年成长,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全市各级团组织和青联要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了解青年愿望,反映青年诉求,帮助青年解决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精神文化等方面实际困难,为他们奉献社会、实现价值搭建良好的平台。
     “青年是东莞的希望、是东莞的未来、是东莞的美好明天!希望全市广大青年珍惜青春年华,承担历史使命,以自己的热情、勇敢、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一曲更为壮丽的青春之歌!”亲切的话语、深情的期望,刘志庚书记的殷殷勉励让与会的每一位团员青年心潮起伏,激情难抑。
     台颁奖典礼紧扣主题,运用LED电子显示屏、现场访谈和文艺表演等形式,把十大杰出青年感人的事迹和人格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将深藏在10位杰青背后的感人故事向参加典礼的1200余名团员青年深情述说。让人们深刻了解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坚强意志、大无畏精神和高尚情怀。在真挚的话语和精妙的艺术演绎中,人们看到了爱校如家,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教育工作者刘雄山;白手起家,用爱心和财富回报社会的企业家李建明;顽强拼搏,为奔向奥运赛场的梦想努力的李振强;真诚奉献,把志愿服务作为自己事业和追求何伟汉;救死扶伤、勇攀医学高峰的白衣天使张秀薇;创新高效,以信息化项目助推东莞双转型的企业管理者陈永快;敢为人先,促进企业升级发展的企业家姚柏祥;精于业务,为工作倾心尽力的社保系统工作者黄锦辉;英勇善战,用铁血警魂体现对公安工作的执着追求的梁国沛;释疑解惑,用声音传递温情的电台主持人蔡玲霞。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第九届“东莞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全市广大青年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此次评选活动,为全市广大青年树立了自己身边的典型,成为新形势下发现、培养、树立优秀青年典型的有效平台。新当选的“十大杰出青年”,是全市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体现了当代东莞青年鲜明的时代形象和青春风采。


表彰先进,树立模范榜样,鼓舞青年前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0: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首届五四国际年轻艺术节即将在京举行
  2008年5月4日,“2008’首届五四国际年轻艺术节”将在北京虹湾国际艺术中心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展览活动,将有50位左右年轻一代艺术家分别开展五个不同单元的活动,将展出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近百位年轻艺术人的作品。
  同时北京周边其他艺术区域的艺术节也积极参与,成为艺术节外围活动单元。宋庄艺术区、798艺术区、观音堂艺术区、环铁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酒厂艺术区、一号地艺术区等多个著名艺术区都在其中,届时所有活动将全面拉开帷幕。活动内容涵盖了视觉艺术、现场创作、视频、表演和音乐等艺术形式。
  在艺术节期间还将举行“五四青年”评选活动,在艺术节结束前将在网友投票结果为依据的基础上,提交学术委员评审遴选出三位“五四青年”奖获得者,三位脱颖而出的“五四青年”将分别获得主办方颁发的“五四青年”特别荣誉奖,并予以奖金资助。作者:文殊

评论:五四运动永远值得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0: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46年——中国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宣告成立。



评论:中国政协的主要组成成员,在国共之间斡旋,为抗战期间的国共合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0: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5月4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成立。

  
一九四九年五月四日,标志着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大团结的中华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552名,他们代表着全国各个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党派、不同信仰的青年及青年工作者。中共中央向大会发来的祝词指出,"全国的爱国青年除了必须继续与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中国反革命残余作坚决斗争以外,必须把主要的努力放在学习和建设的任务方面,以便迅速在全国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事业,使军事上和政治上胜利了的中国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也得到同样伟大胜利。我们相信勇敢的中国青年在实现新的任务的时候,将和过去一样,站在人民的前列"。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号召"团结各界青年,参加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工作"。朱德给大会题词"青年大团结,建设新中国"。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都先后到会讲话或作报告。会上,廖承志作了中国青年基本任务的报告。这次大会正式宣告全国青联诞生。大会还发表了《宣言》,指出:"全国青联把全国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爱国青年,不分阶级、党派、政治信仰、宗教信仰、民族、职业和性别的差异,紧紧的团结起来,为着将中国人民大革命进行到底,将农业的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化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这次会议选举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第一届委员会,选举廖承志为全国青联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钱俊瑞、谢雪红(女)、钱三强、沙千里为副主席。会议选举出全国青联第一届委员会常委25名,委员87名,候补委员22名。会议还通过了全国青联章程。
是我国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0: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发布训令,在大西洋中部划出分界线,确定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的势力范围。



教宗亚历山大六世、历山六世或译亚力山大六世(1431年1月1日-1503年8月18日),原名Roderic Llan鏾l de Borja i Borja(加泰罗尼亚语),(1492年8月11日—1503年8月18日)在位。出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在位期间的1493年,曾为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划定了殖民扩张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

评论:当时瓜分新世界的协议,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0: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凯斯·哈林出生。



凯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年5月4日-1990年2月16日)  他出生在宾州库兹镇Kutztown,并曾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就学,作品带有浓厚的普普艺术风格,他最早期的作品是在1980年创作的,当时他在纽约地铁的车站中,寻找黑色的海报待贴处,使用白色粉笔涂鸦,多为粗轮廓线,单色、空心的抽象人、动物等图案,他的作品经常犹如某种复杂花纹,各种图案充满了整个构图,往往没有透视,也没有肌理,但具有许多象征性的感情,如吠叫的狗,跪趴着的小人等。
  很快的,凯斯·哈林的作品就在纽约艺术界传开名声,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采访他在地铁站涂鸦,以及被逮补的现场状况,使得他一夕间家喻户晓,随後在不断的展览与创作下,以涂鸭画家之姿进入了博物馆,作品价钱水涨船高,根据美国新闻周刊的报导,在1984年,凯斯·哈林的一张画「戴鳄鱼面具的狗」可喊价到美金两万元,除此之外,他还受邀进行许多博物馆的行动绘画创作。1985年,法国国立当代美术馆及荷兰国立美术馆为他举办了专题展。 1986年,他在纽约市苏活区开了一家贩卖自己作品的杂货店。就叫做「Pop Shop」。
  1988年,他发现自己罹患艾滋病,1989年,凯斯哈林基金会成立,主要目地在于促进儿童福利规划。1990年,他以31岁的年纪死于艾滋病,他的画作在20世纪变成了醒目的视觉语言之一。

推荐理由:美国街头绘画艺术家和社会运动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7: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鲍尔默就放弃收购雅虎

2008年05月04日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首席执行官(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周六向雅虎CEO杨致远发出正式撤回收购要约信件后,又于当天下午向微软全体员工发去了一封电子邮件,以解释微软为何要放弃收购雅虎的原因。

  以下是鲍尔默就放弃收购雅虎致微软员工邮件全文:

  来自:史蒂夫·鲍尔默

  发送时间: 2008年5有3日下午5点18分

  发送给:微软所有员工

  邮件主题:有关微软撤回收购雅虎要约事宜

  今天下午,我已致信雅虎首席执行官杨致远,宣布微软已正式撤回收购雅虎要约。我们此前之所以向雅虎发出收购请求,是认为两家公司合并后,将在快速增长的网络广告和在线服务业务上占据占据优势地位。

  如果微软成功收购雅虎,无疑将有利于加速微软网络广告和在线服务等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但如果没有雅虎,我相信我们仍然会达到既定目的。我们已为此制定了市场战略,我们将继续实施这一既定战略并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度。

  我们的既定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专注于基础服务。我们将继续提高搜索引擎的准确性,并组建微软自家网络广告平台。

  - 通过技术创新打破现有产业格局。我们将增加技术开发领域的投资,并推出可大幅提高网民体验的革命性工具。

  - 提高微软全球市场规模,加强核心业务市场。我们寻求合作伙伴和进行战略投资,以实现我们既定战略的规模化增长。

  我们既定战略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度,就是要给消费者、内容创建者和网络广告商提供更多技术创新和服务,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服务选择。

  我们正全身心致力于这一既定战略的执行,而且我们已在短期内取得了大幅进展。我们大幅加强了搜索准确性,推出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搜索工具,成功并购了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并在我们网络广告平台中新增了将近100家出版合作伙伴。

  过去数月中,我们推出了数款核心产品,其中包括新款IE浏览器和网页浏览器插件Silverlight,同时对外展示了我们的Live Mesh平台等新技术。截止目前,我们Windows Live服务全球活跃用户已超过4.3亿。通过收购目标广告公司YaData和3D软件开发商Caligari等外部企业,我们正源源不断地获得新技术。

  总而言之,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在网络搜索、网络广告、媒体和社交网站等业务上占据业界领先地位。我们一定能在上述领域达到我们既定目的。目前已到了继续发扬微软多年来创业精神的时候,这种精神就是顽强执着、着眼于长期发展、加强创新和努力工作。

  对于微软所有员工的辛勤劳动,我在此谨表感谢。我们此前表示,希望各位员工能坚守自己岗位,你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投资,使我们最终能在互联网服务和网络广告业务中获得领先地位。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一目标。

  史蒂夫


点评:很好的决定,要不然高位被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8: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5月4日,一场龙卷风袭击了堪萨斯州的格林斯堡市,95%的建筑倒塌,12人遇难。事后有数据显示,这场龙卷风达到了5级,是美国历史上极少见的严重风灾,将近1400名居民一夜之间无家可归。


格林斯堡市长鲍勃·迪克森回忆起风灾发生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龙卷风刮过他们的房子时,他和妻子蜷缩着躲在地下室里,“我感觉墙壁好像被撕开了。”等到他们出来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我们什么都没有了,但谢天谢地,我们还活着。”救援行动在第二天展开,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将这些居民安置在拖车里,他们将在这些临时性的简陋住所中生活很长时间,直到新的房子被建成。

人有时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8: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05月04日,香港电视剧演员陈键锋出生
  
  原名: 陈恩耀
  英文名:Sammul Chan
  花名:苗苗、Sam苗、小王子、青见人子
  生日:1978年5月4日
  星座:金牛座
  生肖:马
  血型:O型
  身高:182cm
  体重:150 磅
  宗教:基督教
  教育程度:中七毕业
  家庭状况: 1父1母2姐( 父亲做教会干事,母亲做护士,大姐做传道人,二姐为警察)
  嗜好:养鱼、看书
  宠物:热带鱼、猫
  陈键锋曾就读学校:陈树渠纪念中学 、 培正中学 、 圣公会圣本德中学
  语言:广东话, 普通话, 英语
  衣著类型:causuel可以高尚也可
  儿时梦想:做兽医
  曾做工作:救生员,水族馆PART-TIME,新城DJ
  最难忘的事:在钱柜唱KTV时遇到全台大停电
  人生目标:令身边所有人得到快乐, 成为成功的艺人
  最爱颜色:黑白蓝灰,橙,卡其,军绿,银
  最爱季节:夏秋冬
  最爱食品:日本料理,潮州菜,九份粉圆,麻糬,tiramisu,cheese cake 不喜欢 - 内脏,牛舌除外
  最爱零食:喜欢 - 朱古力 不喜欢 - 讨厌任何梅子制品
  最爱地方:日本,英国,法国,巴黎,希腊,欧洲小镇
  最爱乐队:光良品冠,动力火车,Take That,The Beautiful South,Carry On Up the Charts
  最爱演员:周润发、斯琴高娃、汤汉斯、梅丽史翠普
  最爱电影:《罗密欧与茱丽叶》,《Shakespear in Love》,《City of Angel》
  最爱动画角色:白鸟座冰河in《圣斗士圣矢》,许乐in《Feel 100%》,怪医秦博士in《怪医秦博士》
  最爱动物:小猫仔,龟仔,金鱼仔
  最爱活动:看书,逛街,看电影,吃饭,shopping,唱歌
  最爱运动:钓鱼,做GYM,踏单车,游泳Roller Blade
  陈键锋父亲是香港九龙浸信会的干事,母亲是护士,姐姐热心传道。阿苗中七那年考上某大学物理系,传统的家长引导下的小孩的人生早就被铺好了,读大学找工作买楼结婚生小孩,但他不喜欢物理,非常不喜欢,再加上当时在新城电台兼职做DJ做得不错,就说服母亲和姐姐,再一起说服了父亲,书就读到此为止吧,就这亲如愿以偿做了全职DJ。
  阿苗很乖,这是全香港认识他的人都知道的。香港狗仔神通广大,但你很少在八卦报纸上找到他泡夜店的新闻。平时的休息时,他会自己要求自己一个人穿拖鞋上街,去茶餐厅吃饭,偶尔坐船去在屿山散心。不是对自己要求太严格,而是从小到大都是这样,拍黑白战场时,演一个黑社会,要抽烟,他都差点因为过不了自己这关而把这个难得大腕聚集的电影里做大配角的机会给推掉。
  阿苗喜欢生物学,读书时这一科即使是不温习也拿高分,而家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相关的书籍,有时读完了放在床头,睡觉时一下子想起当中的一个没解决的问题还会突然惊醒。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考证,没事就去考个资格证来放着,什么业余滚轴溜冰二级,手语,幼儿护理。。。。你想得出来的他几乎都有,所以拍剧时看见他给人急救别的演员可能就是做个样子,但他可是红十字会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真材实料。拍戏也许就是他诸多爱好中的一个,没什么特别,他这个的人,就丢到荒山野岭一样可以自得其乐。
  做阿苗身边的工作人员是一种福气,跟他合作的人没有不喜欢他的,长的又可爱待人又有礼貌,做什么事都一根筋。绝对没有盘根错世的花花肠子,有次拍造型,借了影楼器材,拍完后摄影师还没有想到,他已经把插头拔下来放回原位了,如果拍年代剧或是古装戏,服装间里的阿姨更是对他赞不绝口,因为如果他去还衣服,肯定会把衣服叠得很规整。平时不懂得跟别人搭关系攀交情也就算了,拍学警时,别人传绯闻,他却跟演对手戏的薛凯琪传不合,记都问薛凯琪,人家笑笑说,我们是:“BEST FRIEND ”怎么可以不合,再问他,他愣愣的说:“我们没有不合,但不是BEST FRIEND”结果两个就继续传不合。

评论:最为内地观众熟悉是其主演的"最后的格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8: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1883年5月4日——汪精卫出生。

  

汪精卫,本名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现属佛山市),汪精卫年少时期相貌英俊,被誉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他谋刺清摄政王载沣的壮举得到举国敬仰,但后来在抗日战争间与投靠日本,晚节不保,沦为汉奸。他的夫人是陈璧君。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姓名:汪精卫, 原名汪兆铭,字季新, 号精卫。
  妻:陈璧君
  生:1883年5月4日
  卒: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 因“骨髓肿”病死。
  出生地:广东省番禺县(今属广州市)
  描述: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亲日派首领,后为汉奸。
  学历:省级状元、 日本政法大学、 辛亥革命成功后,又留学法国
  家庭状况:共有9个兄弟姐妹,13岁母病逝,14岁父病逝
  历史评价;:无定论, 争议很大,目前来看主流是汉奸,但为其平反昭雪的呼声也很高。
  人生中最大的两次冒险:
  第一次:为革命事业冒死刺杀摄政王 ,本应死罪 ,后改成终身监禁, 最后由袁世凯开释出狱。
  第二次:不满蒋中正的抗日救国主张,进行“和平运动”,筹建伪国民政府。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一度主编《民报》。1905~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产生了积极影响。1907年随孙中山赴南洋。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汪出狱并结识袁世凯。与杨度组织“国事共济会”,呼吁停战议和。12月,充当南方议和参赞,参与南北和谈,主张孙中山让权,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
  1922~1923年,孙中山筹备改组中国国民党,汪精卫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汪精卫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1925年3月孙病危,汪精卫代为起草遗嘱。孙中山病逝后,广东政府于1925年7月改组,汪精卫被举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 ,汪精卫也于7月15日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8年11月,陈公博等在上海成立改组派,汪精卫被举为首领。1930年汪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共同反蒋。失败后,潜逃香港。1931年,汪精卫纠合各派反蒋势力,在广东另立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各党派共同抗日。蒋介石、汪精卫再次合作。1935年汪被刺受重伤。1936年西安事变后,准备乘机取代蒋介石出掌政权。蒋介石回南京后,汪精卫出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主席。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汪精卫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蒋介石之下。12月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回国后于8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反共睦邻”的基本政策。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1944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病死。
[编辑本段]少年岁月
  汪精卫的父亲汪省斋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年轻时即到广东当幕僚。薪俸不高,对外却要保持着仕宦人家的体面,生活清苦。汪精卫十三、四岁,父母相继见背,只得跟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衣食之费,都仰给于长兄”。少年汪精卫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幼年失恃,本是很忧伤的事,而“长兄为父,嫂为母”的生涯更增加了这种忧伤。从后来汪精卫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他心灵的忧伤。
  “我的母亲提起来,真伤心。我觉得她的一生,只是沉浸在‘忧劳’两个字里。家计的艰难,以及在家族内所受的闲气,如今还一幕一幕的时时涌现在我的眼前”。(注:见《汪精卫自述》,转引自闻少华《汪精卫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版。)
  1922年,汪请温幼菊画了《秋庭晨课图》,他并为此作以下题图:
  “右图兆铭儿时依母之状也。其时兆铭九岁,平旦必习字于中庭,母必临视之,日以为常……父以家贫,虽老犹为客于陆丰……有时见母寂,坐有泪痕,心虽戚然不宁,初不解慈母念远远心至苦也。母鸡鸣起,上侍老父,下抚诸弱小,操持家事,米盐琐屑,罔不综核,往往宵分不寐……时见母微叹有声,搜箧得衣,质钱市果馔;及亲友至,则亟语款洽,似无所忧……劬劳太甚,不获终其天年,悲夫!”
  汪精卫通“四书五经”,得中秀才,说话时极注意用温情脉脉的面纱掩盖心中的怨忧,可上述两段话还是透露出父母故后的无限忧伤的心情。极度怀念母亲的语句,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母亲死后的不如意和艰苦。
  一般地说,顽童可以得到父母的容忍;而弟妹在长兄长嫂的面前总觉得拘束,不那么亲密无间,兄嫂也只能容纳驯良恭顺的弟妹。汪精卫的长兄汪兆镛游幕粤北乐昌,是个道学先生,“望弟成龙”的思想很浓厚,对弟弟的管教极严,不稍假词色,使汪精卫有动辄得咎之感。(注:见黄美真等《汪伪十汉奸》,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3页。)
  汪精卫生活在这种拘束的家庭环境中,欢乐的气氛极少。这种境遇非一日两日,而是年长月远,对汪精卫的性格起着铸造的作用。如此,汪精卫从幼年起就养成了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个性特点。
  再看看汪家的文化氛围。
  汪家虽说不富裕或可谓清贫,却是书香门弟。祖父汪漫亭是举人,当过遂昌训导;其父汪省斋一生当幕僚;其长兄兆镛中举人,当过乐昌师爷。这样的家庭,儒学的文化气息是比较浓厚的。汪精卫幼年随父母读书,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在乐昌县从章梅轩学习文史经世之学”。他们一家沿着封建时代读书人的老路向上攀登。1902年3月汪精卫参加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同科还有二兄兆@①和一个侄儿,名列二、三名。一家两代三秀才,可谓“玉峰双秀,珠树三花”。(注:见闻少华《汪精卫传》,第5页。)追求功名,且有所得,当然儒家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信仰孔孟子道就很虔诚。儒家思想中既有“仁、智、勇”,如子路的“君子死,冠不免”的坚强的因素;也有“温良恭俭让”、“宽”、“恕”等因素。而从汪的身世及功名途径来看,汪更多地接受“恭”、“恕”等思想的影响。
  再次,汪精卫的一段教馆经历对其一生影响也很大。
  中秀才之后,二兄病死,汪精卫家庭困窘难熬,只好到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家当“子曰先生”。在大官僚家里当塾师,对东家必须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对学员必须摆出正统儒士的一套道貌岸然的样子。教馆的生涯是很为难的,真是“课少父母嫌懒惰,功多弟子结冤仇”,这样的生活,磨练得人的性格驯顺懦弱。
  上述诸方面条件铸就了汪精卫的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个性特点。 另一方面则是汪精卫天资高,自幼聪明颖悟,五岁入私塾,八岁“已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一生国学根基,得庭训之益为多”,学习应制文字,先生谓“其文气磅礴纵横,许为旋转乾坤之伟器”(注:见闻少华《汪精卫传》,第5页。),一开始就功名利达,中了秀才,1904年考上留日官费生,1905年参加创建同盟会活动,走上职业革命的道路,有机会走上社会上层。可是,幼年时家庭与经历留下的个性印记在一生中总是隐隐作痛。
  那么如何理解汪精卫谋刺摄政王载沣时的勇敢心理呢?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多次失败,革命遭受重重困难。同时革命派内部陶成章、章炳麟也与孙中山产生了矛盾分裂。
  孙中山是个坚韧不拔的革命家,面对困难,指挥若定。1910年2月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长堤会议,孙中山做出决定,暂时中止不成熟的起义活动,改为厚蓄实力。(注:见王俯民《孙中山详传》,广播电视出版社版,第470页。)对陶、章则揭穿其谬误。
  汪精卫没有正确看待形势,而是具有患得患失的情绪,在革命困难时,易走向极端,企图通过暗杀来解决问题,所以就有了谋刺载沣的行动。这其实是从懦弱自卑的个性特点出发做出的走向另一极端的冒然的抉择。
  谋刺载沣事件之后,汪精卫的懦弱自卑的性格又有所发展。
  汪精卫因谋刺不成被捕,本当按律判处死刑,后来却被判处终身监禁。武昌起义后,清廷被迫释放政治犯,汪也获释。其在狱中写有诗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但因晚节不保,此诗已无人记诵!
  汪死里逃生,幸获自由,出狱后原来的个性特点却更加强了。
  一是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而已,绝处逢生,难免珍惜第二次生命,害怕得而复失,滋长恋生怕死的情绪,一想到被捕,就出现“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市寒烟”的心境。
  二是对清室难免有感恩心理。他曾说:救我命的是肃亲王,我每当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总想到清朝末期的伟大政治家。(注:转引自闻少华《汪精卫传》,第26页。)
  三是他仍是一个革命者,拥护孙中山的初衷并没有改变。
  于是,他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出现低沉消极的情绪,诗中出现了“豆萁何苦更相煎”的语句,产生了妥协心理。
  1911年11月,汪精卫与杨度组织“国事共进会”,不再跟清廷斗争,转向调和;接着组织“进德会”,自命清高,不讲政治。1912年8月即赴法,表示厌倦国内的革命活动。“二次革命”期间,汪回国主张调停双方,向袁委曲求全,放弃革命职责。“二次革命”过后,他的懦弱自卑性格更加发展,进入他自己所谓的“小休时期”,几度浮游欧美,“从事文学工作,一时诗作译作极多”,多是害怕矛盾、回避斗争、放情山水的诗作。国内政治风云变幻,孙中山正在与袁世凯作殊死斗争,汪在法国未曾与闻,晃若隔世。其消极消沉,由此可见。直至1917年孙第一次护法,汪才回国归队,旋又赴法;1920年10月奉孙召,再回国参加孙领导的第二次护法,才打破消极局面,重新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洪流。
  总之,谋刺事件后,汪的懦弱自卑、优柔寡断性格有所发展,成为他在以后革命过程中的后制力。
[编辑本段]革命生涯
  
  1905年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8月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长。后以“精卫”的笔名先后在《民报》上发表《民族的国民》、《论革命之趋势》、《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等一系列文章,宣传三民主义思想,痛斥康有为、梁启超等的保皇谬论,受到孙的好评。
  1906年6月毕业后拒绝两广总督岑春煊令其归国服务的要求,日语翻译,每月可得稿酬五、六十元,不仅满足了自己的生活,还可以资助朋友。1907年初,日本政府迫于清政府的压力,随孙赴南洋筹设同盟会分会,任南洋革命党报《中兴日报》主笔之一,与保皇党的《南洋总汇报》进行论战。
  1908年赴缅甸设同盟会仰光分会,3月汪精卫在马来亚的槟城结识了华侨巨富陈耕基的女儿陈璧君。后又参加在新加坡筹设同盟会南洋支部等工作,并筹募革命经费。
  1909年10月由南洋至日本,出任《民报》主编,秘密复刊发行《民报》第25-26号。
  1910年1月与黄复生等抵达北京,开设守真照相馆,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事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此后受肃亲王善耆软化,意境为之一变。武昌起义后,由袁世凯开释出狱,任南方民军议和总代表伍廷芳的参赞,暗中秉承袁的意旨,与君主立宪党人杨度等组织国事共济会,鼓吹革命、立宪两派联合拥袁,实现南北统一。12月与李石曾等在天津组设同盟会京津保支部,任支部长,阻拦北方革命党人发动起义。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按孙嘱咐代起草临时大总统府就职宣言。后留在孙身边工作,力劝孙让位袁,并参加北上迎袁专使团。汪精卫提出“不做官、不做议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的“六不主义” 陈璧君举办了结婚仪式后,8月携陈璧君一起赴法留学,中间几度返国,皆超然于政治之外。由患难相从结成的忠贞爱情和战斗情谊
  1917年回国后参加护法运动。1919年在上海参与创办《建设》杂志。
  1921年任广东革命政府高等顾问、教育会会长等职。次年任国民党本部参议,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
  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一大”上被孙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出任中央宣传部长。11月随孙北上入京,任秘书。
  1925年2月孙病危时受命记录孙的遗嘱。孙逝世后以拥护三大政策的“左派”和孙的信徒面目出现。6月26日,由汪精卫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会上确定了国民党总理的称呼永远留给孙中山,今后国民党采用集体领导的委员会制。会议还决定撤销孙中山生前的大元帅府行政机构,将国民党的最高行政机关改称国民政府。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宣传部长等职。7月2日,汪精卫在10万广州军民参加的国民政府成立庆祝仪式上,庄重宣布:“国民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挥师北伐,统一中国”。
  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被迫辞职,出走法国。汪精卫于1927年2月下旬离开法国,乘火车经苏联归国。在汪精卫途径莫斯科时,斯大林专门接见了这位国民党左派领袖。4月归国,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一度与叛变革命的蒋介石进行争权斗争。4月5日,汪陈两人一起联名发表了一份《国共两党领袖汪兆铭、陈独秀联合宣言》,4月18日,南京的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邀请国民党中的老牌反共分子胡汉民出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自己任中央军委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公开分裂成“汉”“宁”两个政府。7月15日在武汉实行“分共”,与蒋合流,但随后仍一直与蒋明争暗斗,蒋介石和胡汉民均已下野,汪精卫也于9月13日通电下野,12月16日发表了引退政界的声明,和陈璧君一起前往法国。1929年回国后,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监委员联席会议”的名义发布命令,对各路“护党救国军”发出委任状和番号。1931年元旦汪精卫在天津发表下野声明,在汪精卫的主持下,于5月28日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否认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性。“九一八”事变,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蒋介石迫于形势,将软禁的胡汉民释放,并派蔡元培、张继携带他写给汪精卫的亲笔信赴广州议和。在南京召开四届一中全会,重组国民政府,广州政府随即取消。历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等职。
  在民主革命的初期,汪精卫是有功绩的。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他是《民报》的主要撰稿人,写了《民族的国民》等多篇文章驳倒梁启超的保皇谬论,为革命大张舆论。二是在南洋各地发展组织和筹款。三是谋刺摄政王载沣,给满清朝廷震慑不小。四是1920年归队后,做了很多组织和宣传工作,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筹备工作,1925年随孙中山北上,并成为中山“遗嘱”起草人。
  但是,基于他的性格,汪精卫在后来的政治活动中表现出了很严重的妥协性。这是他的致命弱点。
  中山先生逝世后,廖、胡、汪都成为领袖人物。廖因左派关系,得不到国民党右翼的支持。胡是民初“四督”之一,又是代帅,跃为国民政府主席,似乎顺理成章;可是他对平定“刘杨叛乱”不力,得不到许崇智的支持,加上平日尖酸刻薄,好骂人,党内恶感颇多,支持率也低。汪精卫在“一大”后支持“三大政策”,为人谦卑圆滑,长于调和,能左右逢源,既得左派支持,又避免右派的敌对,所以被推为广东国民政府的主席。这不是靠政治实力,是机遇造成的,是形势使然。其中隐含着脆弱的因素。
  1926年3月,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反共,蒋无视汪的国民政府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地位,先斩后奏,给汪难堪。汪意识到:“我是国府主席,又是军委主席,介石这样举动,事前一点也不通知我。这不是造反了吗?第二天,汪想叫朱培德、李济深扣留蒋介石,但指挥不动。事后自觉威信受损。五月,以“迁地就医”为名秘密离穗。后来自嘲“责己不责人,所以引咎辞职”。这是一次政治上无能妥协的表现。
  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由于性格软弱、实力缺乏,汪精卫一遇不利,动辄托病出洋或住院休息。1927年12月汪在广州,共产党利用时机发动“广州起义”,汪遭到国民党各派指责,于是宣布引退,悄然出国。1932年7月汪以行政院长名义发表通电,压张学良进兵热河,张不听命。汪与张矛盾加剧,10月请病假赴德就医。
[编辑本段]汉奸岁月
  “九·一八”事变之后,汪找到了与蒋合作的机会。1932年1月28日在汪行政院院长履新之日,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肇事挑衅,给汪一个下马威。
  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民心可用,士气高涨。
  而汪精卫一开始便被恐日情绪所围困。他被日帝的淫威压倒,只看到日本的强,却看不到中国的大和得道多助的优势,他认为:“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注:见《汪精卫传》,第120页。)他害怕打仗,全力交涉言和。1932年5月在蒋、汪的同意下,国民政府跟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1935年5-6月间,他批准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把华北主权拱手相让,社会舆论哗然,连他的子女都反对他兼任外长,以免“独负卖国责任”。汪精卫听了伤感万分,流着泪说:“现在聪明人,谁肯当外交部长!”(注:见《汪伪十汉奸》,第54页。)体现了汪忧国忧民和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操。。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汪精卫起先不敢公开宣传投降论调。他在7月29日的《最后关头》演讲中装出腔调,谈得很豪壮。其实,他的内心是很畏怯的,在私下里却暗示抗战必败。他说抗战是“跳火坑”,潜台词是“救国已无希望,只好跳火坑”而已。(注:黄美真《汪精卫集团投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191页。)
  到了8月3日,汪就抑制不住言和的情绪。他说:张悌说“吴亡之际,乃无一人死节,不亦辱乎?”明知不能救吴亡,而惟一死自尽其心,然想自己死了之后,未死的人都要为奴为隶,这又何能瞑目到底,也不是办法。汪的弦外之音是:“死不值得”。他还说:“和呢?是会吃亏的,就老实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抵偿。”(注:黄美真《汪精卫集团投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177页。)虽然该语句上下文也有“打仗”、“抵抗”等语穿插其间,而“求和”、“投降”的心态则是十分明显的。
  在恐日心理的左右下,汪精卫千方百计寻找“和”的机会。
  1937年10月陶德曼出面调停中日关系,正中汪的下怀,两人“款款而谈”,他认定“和平有望”,对抗日毫无热情。
  1938年12月,在汉口国防最高会议上,汪主持第54次常委会议通过接受日方所提条件的决议,煽动孔祥熙在日本所提的停战条件上签字。(注:见《汪精卫传》,第134页。)
  1938年10月,他在接见海通社和路透社记者时都表示“未关闭停战之门”,他置轰轰烈烈的抗战于不顾,醉心主和。(注:黄美真《汪精卫集团投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189-190页。)
  后来汪精卫回顾说:“我对于觅得和平的意见,在会议里不知说过多少次,到广州丢了、长沙烧了,我的意见更加坚决,更加期其实现。”(注:见《汪精卫传》,第146页。)
  恐日主和,在汪精卫的意念里,绝非一日两日,而是懦弱自卑的个性造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周佛海策划高宗武、梅思平与日方今井武夫、犬养健订下“重光堂协约”,起先汪不知道。等到周、梅以“日本认可汪精卫领导和平运动”的密约向汪精卫、陈璧君表功时,汪便如获至宝,心安理得地认为,与其抗战而亡,不如求和苟存。从此,他向媚敌卖国的深渊滑下去了。
  汪精卫优柔寡断,被手下“亲日派”分子摆布,为最终实现夺取国民党内最高权力的个人意愿,实现其“对日和平”的“政治主张”,加速了媚敌降日的步伐。
  汪精卫周围最重要的言和人物就是陈璧君和周佛海。
  陈璧君不满意汪久居蒋介石之下受蒋的闷气,对汪“反蒋夺权”之欲推波助澜,极力鼓动之,欲另开生面,独立经营,却昧于大义。陈为了取媚于日本,甚至认为“东北五省根本不是中国的地方”,“奉天本来是满清带来的嫁妆,他们现在不过是把自己的嫁妆带回去就是了”。(注:见《汪精卫集团投敌》,第191页。)为了让汪独立掌权,恬不知耻地表示放弃东北领土主权。
  1938年10月梅思平携密件回重庆呈汪。汪在家为梅设筵,当送梅出客厅时陈璧君催促汪下定投敌的决心,说:“梅先生明天要走,这次你要打定主意,不可反悔!”汪精卫连声说:“决定了,决定了!”(注:见《汪精卫集团投敌》,第273页。)
  1938年12月梅思平把日方希望汪脱离重庆另组政府的条件带到重庆,投降派分子在汪公馆连日“会商多次,不能达到最后的决定,陈璧君乃坚决主张就走”。(注:见《汪精卫集团投敌》,第326页。)
  周佛海有政治野心,不满足于国民党宣传部长及侍从室副主任之职,老想有朝一日“中央政府即于十分钟内在余笔下产生”,因此积极策划降日,开创“自家新天地”。1938年6月周佛海暗中指使高宗武赴日接洽,继而又催梅思平参与,(注:见《汪伪十汉奸》,第226页。)最后周、梅请汪出马,再经高宗武、梅思平奔走,日本御前会议承认汪为谈判对手。周是整个降日运动的“始作俑者”。
  10月至11月两个月中,周对汪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当汪犹豫时,周即劝驾:“您兼外交部长的时候,与日本人打交道,还可以称顺利吧!”周在心里却怪“汪之性格,咸认为无一定主张”、“无担当,无果断”。但他也摸透了汪的特点,“断定虽有反覆,结果必仍如原计划”。(注:见《周佛海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汪尚未动身,周已扛着大旗打前站去了。
  在犹豫、妥协及动摇不定之中,又是梅思平,又是陶希圣,反复劝诱,推波助澜,汪精卫的“降船”就这样启程了。
  有人说:“汪先生没有璧君不能成事,没有璧君亦不能败事”(注:见《汪精卫集团投敌》,第461页。)。某种意义上来说,汪沦为汉奸,也是坏在陈璧君和周佛海手里。
  懦弱自卑的性格导致汪氏被日寇的淫威所压倒,未能辩证看待抗战,看不到中华民族的胜利前景;“恐日病”使他主和而投降。优柔寡断的性格,易被别人所左右,被人推诱向卖国求荣的路上去。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离渝出走,12月29日发表艳电响应近卫第三次声明,在卖国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深渊,最后身败名裂。其中汪氏个性之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最艰苦时期,1938年底日本近卫内阁两次发表“近卫声明”,公开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这时,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身为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公然发表叛国艳电,表示响应“近卫声明”,走上了可耻的卖国道路。
  电文中,汪精卫提出了自己对抗战的理解:“抗战年余,创巨痛深,倘犹能以合于正义之和平而结束战事,则国家之生存独立可保,即抗战之目的已达。”
  日本政府此前不久,发出旨在灭亡中国的第三次“近卫声明”,蒋介石对此怒斥,“骨子里实在是暗藏着机械利刃”,“这是敌人整个的吞灭中国,独霸东亚,进而企图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
  汪精卫却在电文中对此辩护:“第一为善邻友好”,“第二为共同防共”,“第三为经济提携”。汪精卫最后说,“奠定两国永久和平之基础,此为吾人对于东亚幸福应有之努力”。
  早在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抛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时,汪精卫就发表了《大家要说老实话大家要负责任》的讲话,他说,“和呢,是会吃亏的,就老实的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以抵偿”,“战呢,是会打败仗的”……
  另据记载,某次汪精卫曾问冯玉祥,大家都呼“抗战到底”,这个“底”在何处?冯说打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便是底。在汪精卫这个秀才听来,“这简直是一个丘八的狂妄无知”。
  而汪精卫之羽翼周佛海对中日之战也有“妙论”:“中国没有一件能与日本比拟,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日本自然也感到困难,可是日本感觉到痒的时候,中国已痛不可忍了”!
  在汪精卫以及身边的“急和派”们看来,“抗战必败,抗战必亡”。他们看到了中日之间硬力量的差距,却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蕴藏的巨大潜能和坚忍韧性无从认识。
  汪日勾结之后,西方国家纷纷发表声明,维护“九国公约”;美国国会不久后通过对华贷款;英法等国更于欧战爆发前抽调兵力增强远东防务。抗战曙光可谓初现。
  周恩来曾评价蒋介石,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战术家,但称得上一个好的战略家。这样的战略家眼光,却为汪精卫所没有。
  在早年刺杀摄政王之前,革命党内部曾认为刺杀意义较小而风险太大,汪精卫为此撰《釜薪论》,认为革命犹如烧饭,需釜和薪。釜者,不惧水火忍受长期磨练;薪者却一时轰烈瞬间辉煌。汪精卫自称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愿意为薪。
  陈立夫曾对此评论说,汪精卫最缺少的就是锲而不舍的韧劲,“书生难成大事”;而汪精卫的死忠派陈公博也有过评价,“汪先生遇事便出亡,合则留不合则去”,“一个国民有他自己应付的责任,责任所寄,不必求人合不合,也不必靠人留不留”。
  而八年抗战正是考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韧性。汪精卫却在胜利前的黑夜悲观绝望,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和良知,走向了无法回头的叛国之路。
  1939年5月31日,汪精卫从上海飞赴日本谈判。谈判一开始,日本陆相板垣征四郎就奚落汪精卫,“我以为,要在中国建立新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必须争取到重庆方面的要人和军队的多数。您对此一定有相当的把握,如果能听到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实为荣幸”。
  按照“重光堂密约”,汪精卫企图拉拢云南的龙云和广东的张发奎宣布脱离中央,但立遭拒绝。汪精卫此时无地无枪,仅有几个“急和派”跟在身边,根本无法对板垣的奚落做出回应。对于日方顺势提出的得寸进尺的新密约,说不出半个不字。
  而此前,汪精卫就曾被日本晾在越南河内数月不理不睬,当时的汪精卫曾感到从未有的孤独和寡助,只能“诗酒自娱”。对此,日本想拉拢而未成功的军阀吴佩孚有锥心之论,“公离重庆,失所凭依,如虎之出山入匣,无谋和之价值”。
  汪精卫此时已成傀儡,此后汪日密约又被高宗武、陶希圣曝光。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
  汪精卫降日投敌,建立傀儡政权之后,大力宣扬和推行源自日本的“东亚联盟”理论。他以所谓“政治独立、军事同盟、经济合作、文化沟通”的“东亚联盟”四大纲领,作为粉饰其卖国投敌行径的理论依据,妄图作为抵挡世人唾骂的挡箭牌,并以此卖国理论作为毒化的奴役沦陷区民众,瓦解抗日阵营的思想武器。
  汪精卫竭力利用“东亚联盟”理论来作为分化抗日阵营,摧毁抗战意志的重要思想武器。他在《对东京中日记者谈话》中,就其开展的东亚联盟运动对重庆国民政府有何影响一事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余确信东亚联盟运动之发展,将促使渝方抗日分子翻然觉悟,参加和平运动。盖抗日派之理论为中日两国绝对不能共存,东亚联盟则证明中日两国不但有共存之必要,并且有共存之可能,有此事实之证明,则抗日派之理论,自然消灭,而同归于复兴中国,复兴东亚之一途。”汪精卫这种以发展“东亚联盟”运动而谋瓦解抗日阵营的企图,并未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奏效。对于这点,他后来转而攻击道:“渝方的将士已完全失掉东亚人的灵魂……我们从前欲将理论感动渝方,使之觉悟,促成全面和平,现在知道单是这样决不够的,我们必须在和平区内整理起一条东亚同志的阵线,使英美所嗾使的走狗,无所施其侵扰。”
  汪精卫还竭力利用“东亚联盟”理论,对日本侵略分裂我国东北,并扶植起伪满傀儡政权一事,为日本辩护,为自己承认伪满洲国的罪责开脱。他在《中日国交调整条约签署后对记者谈话》中诡辩道:“我们收拾时局要从大处着想。从远处着想。这次中日条约的签订,不是计较一时的便利,不是计较一事的便宜,而是从中日两国永久亲睦,东亚永久和平着想。至于东北四省,本来是中国领土之一部分,然自九一八以至现在,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中,事实之推移,是人所共见的。”他进而《在东京对日本国民广播词》中讨好说:“中国对于满洲,从前与日本抱着不同的见解,如今合中日满三国都向着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前途迈进,正所谓安则俱安,危则俱危,从前不同见解,一转瞬间便为一致了。”
  当日本的侵略战争已陷入节节败退的困境中时,为了让傀儡政权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承担更多的“责任”,自1943年起,日寇在口头上宣称要给予汪伪政权以更多的“自由。”而汪精卫也就借此把自己的卖国主义的言化,由鼓吹“共存共荣”、“同甘共苦”,进一步提升到叫嚷与日本“死中求生”的程度,不惜以沦陷区的人力物力倾掷于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中去。他叫嚷要“拿出全副精神,放在‘决战第一上面’”汪伪政权对英美宣战之后,汪在《宣战布告》宣称“自今日起,对英美处于战争状态,当悉其全力,与友邦日本协力”。竟然还决定与日本“同甘共苦”。如果说以前的汪精卫真是上当受骗,真是对日本心存侥幸,这时他已是死心塌地的要做日本人的走狗了。汪还宣称日本的侵略战争,“是中国生死存亡的战争,所有足以妨害决战意志之昂扬,②丧民族精神之振奋的,必须一一摧毁而廓清之。”汪精卫这种不顾一切地效忠于日本主子的奴才嘴脸,到这个时期可谓是暴露无遗了。
  为配合日本进行侵略战争的需要,汪精卫在沦陷区竭力推行奴化统治与宣传,以达到与主人“同生共死”之目的。在具体推行过程中,汪精卫等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订出一整套的奴化宣传纲要,用以推行卖国主义政策。汪伪政权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的宣传要点、纲要,抛出了《战时文化宣传政策基本纲要》、《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等文件。在《战时文化宣传政策基本纲要》中,汪精卫集团提出了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的各项任务:诸如“发扬东亚文化,巩固东亚轴心,完成战争之使命”;清除英美侵略主义的罪恶,扫除英美个人自由主义之毒素,消灭依赖英美之卑劣心理,提高国民打倒英美侵略主义之敌忾情绪”;“协力大东亚共荣圈建设之成功”;
  2)组织训练沦陷区青少年,竭力向他们灌输“东亚联盟”等亲日卖国的思想,以此作为其推行新国民运动的重点。汪精卫等人在沦陷区各学校强制推行亲日卖国的奴化教育,并在南京举办了“青少团训练班”,以东亚联盟和新国民运动的理论作为“训导”的基本内容,同时还通过了《新国民运动青年训练纲要》、《中国青年模范团组织原则》、《中国童子军组织原则》等文件,并决定在全沦陷区普遍设立青年团与童子军,进行对汪个人崇拜和亲日卖国的奴化教育。在汪伪“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之下,专门附设了一个青年干部学校,实施法西斯式的训练,培训从事卖国主义奴化教育与统治的人员。
  3)利用报刊、广播、电影、巡回展览以及各种纪念活动形式,大肆鼓吹和宣传东亚联盟等卖国主义的理论。汪精卫傀儡政权的要员们还经常在节庆日子利用报刊和广播大肆贩卖其卖国主义的主张,同时还举办“和平建国文献展览”、“和平建国摄影展览会”进行奴化教育宣传。
  汪伪集团在开展“新国民运动”的同时,也卖力地配合日寇开展了“清乡运动。”汪精卫在《二次巡视清乡区在常熟民众大会训词》中说:“清乡运动好比一个病人服药调整,新国民运动便是病去之后,将他的元气培养,使之精神强健,身体结实。”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汪精卫集团开展上述两项运动的险恶用心。汪精卫声称“清乡要清心”,也就是通过对沦陷区民众灌输其卖国主义的思想,以消除人们的抗日意识和在心理上对傀儡政权的抵触。
  汪精卫多次亲赴各清乡现场进行所谓的实地指导,趁此机会四处兜售其卖国主义的谬论。他宣称:“清乡就是协办大东亚战争。”他把这次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说成是“东亚安危所系”,“中国存亡所关。”他强迫沦陷区民众要“以其全国力量……和日本协力,安定大东亚战争的后方,以人力物力源源加入,促成大东亚战争之目的之早日完遂。”同时,他还要求大小汉奸也承担起“后方责任”:“一在确立治安,保持地方秩序之安全;二在加强军力,勤求精神物质之并进;三在裕源节流,尽力于物资之增益。”
  当日本的侵略战争已陷入节节败退的困境中时,为了让傀儡政权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承担更多的“责任”,自1943年起,日寇在口头上宣称要给予汪伪政权以更多的“自由。”而汪精卫也就借此把自己的卖国主义的言化,由鼓吹“共存共荣”、“同甘共苦”,进一步提升到叫嚷与日本“死中求生”的程度,不惜以沦陷区的人力物力倾掷于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中去。他叫嚷要“拿出全副精神,放在‘决战第一上面’”汪伪政权对英美宣战之后,汪在《宣战布告》宣称“自今日起,对英美处于战争状态,当悉其全力,与友邦日本协力”。竟然还决定与日本“同甘共苦”。如果说以前的汪精卫真是上当受骗,真是对日本心存侥幸,这时他已是死心塌地的要做日本人的走狗了。汪还宣称日本的侵略战争,“是中国生死存亡的战争,所有足以妨害决战意志之昂扬,②丧民族精神之振奋的,必须一一摧毁而廓清之。”汪精卫这种不顾一切地效忠于日本主子的奴才嘴脸,到这个时期可谓是暴露无遗了。
  汪精卫从革命者转变为汉奸的原因其转变原因主要有几条:
  (一)汪精卫缺乏民族自信心
  抗战初期,中国在日寇凌厉的军事打击下大片沦陷国土,人民被大量屠杀,军队更是被成建制的歼灭或击溃。必须承认,当时的日本在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战争准备等几乎所有领域都比中国强很多。
  日本自认为强大很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公然发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同时在国际上,“不堪一击,很快屈服”也是列强对于中国抗战前途的共识。
  汪精卫出逃之前对抗战是持悲观态度。他认为“抗战必败,抗战必亡”。他根本没认识中国人民蕴藏的巨大潜能。
  当中华民族到了危亡的关头,人民爆发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澎湃的爱国热情在以蒋介石为首的抗日国民政府领导下展示了其巨大力量。以抗战中滇缅公路的修建为例。上百万人民在没有现代工程机械助力的情况下,在崇山峻岭的西南边疆地区开出了几百公里的国际生命线。参与修建公路的人民基本没有薪水,甚至饮食都未得到充分保障。但在民国的公路修建史中此公路的修建速度最快,工程造价最低。另抗战中期,为配合盟军战略轰炸日本。后方人民再一次展示了巨大力量。当美军工程顾问人员正在踌躇得不到大马力轧路机时,四川人民硬是用人力轧出了供B-29“空中堡垒”庞大机身起降的坚硬跑道。机场竣工后,美军轰炸机在人们声嘶力竭的欢呼下起降。从四川起飞的美军飞机共在日本投下了几十万吨的炸弹。
  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汪精卫曾经投身的辛亥革命也是一例。革命党的实力跟清政府比起来悬殊很大。武昌起义的意义并不在于对满清政府的军事打击。在深处中国内陆的武汉,那万把人的革命军对清廷的实际军事威胁并不大。但起义唤醒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随即而来的各省独立和人民运动才导致了清帝的退位。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初期也是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斗争。正是有这种“坚持”的精神才最终取得胜利。号称以孙中山先生为“偶像”的汪精卫为什么在抗战中丧失了这种可贵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民众的力量决不能忽视。战后印度的独立运动;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管理权的运动;以色列在面对阿拉伯世界围攻下求生存的历次战争,哪个不是实力对比悬殊,哪个不是民众力量的体现呢。抗战中汪精卫的悲观正是源自于“脱离群众”。最终,失败主义转变为投降主义。由此可见汪精卫并不是孙中山先生的好学生。
  (二)汪精卫认识不到日本侵华的性质和目的
  汪出逃河内后,曾发出过全国通电(即艳电)。在通电中汪精卫认为:“日本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无赔偿军费之要求。”
  至于日本到底对中国有无野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兄弟之邦(至少在当时),大家都有了解,就不详述了。
  (三)日本的诱降
  日本出于对中国的野心,几乎中国所有政治势力都被日本下过功夫。
  当时中国的政治势力主要是这么几家:国民党也就是当权派,领袖人物就是汪蒋等;满清的遗老遗少,立伪满的皇帝是日本情报机关的伟大胜利之一;北洋政府的遗老们,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和唐绍仪,但最后他们一个是莫名其妙的死亡,一个是在答应与日本合作后被爱国青年刺杀。华北伪政权的王克敏,南京伪维新政权的梁鸿志也是北洋余孽,但他们跟汪精卫比,也就是“小字辈”。最后他们还是被紧密团结在以汪主席为核心的伪民国政府里了;地方实力派:阎锡山,龙云,张发奎,陈济棠等。工作虽做了不少,但最后他们的抗战决心和抗战贡献都很大;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里投降的有,抗战的也不少。
  最著名的是“梅工作”,也就是成功诱降了汪精卫。
  还有“知白工作”,因由土肥原负责,又称“土肥原工作”。工作来工作去,当事人全都工作死了。有观点说吴佩孚想同日寇合作,但价码太高。又有人说吴佩孚不愿与日寇合作,但躲不开,只能漫天要价。不管怎么说,老吴最后没当汉奸,并且他的死还跟日本医生有关系,所以算是保住了晚节的。
  对“天字一号”人物蒋介石的诱降被称为“桐工作”。
  七七事变后关东军系统的板垣征四郎出任日本陆相。当时板垣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影佐祯昭;一个就是今井武夫。这两人对中国政治人物的诱降主张上有很大不同。影佐祯昭走的是要扶植汪精卫的路线;今井武夫却想直接和蒋介石谈和。他认为:从清朝开始,中日之间所有战争或争端最后的解决方式都是中国的“委曲求全”,现在日本对中国的打击在历史上是最大,中国面临的危机也是最大。而且日本已经有了汪主席,如果中国全民抗战的领袖蒋介石也来个扭转乾坤……当汪精卫在南京和日寇“共商国是”的时候,“桐工作”正在香港进行。蒋认为要利用日寇的心理,不妨跟日寇工作工作,一来打击汪精卫在南京的“和平”运动,二来对日本军部的战略有个了解。了解日本军队的意图就等于了解了日本政府的意图。因为日本“二二六”事变后,政府的内阁陆相一定由日军现役人员担任。不管是谁来组阁,只要你的政策不合军队的意,那么就不给你推荐陆相人眩内阁5相缺了一个,您还怎么组阁?所以当时日本军队对政坛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蒋介石对假工作的实施很费了些心机。出于对抗战有负面影响的考虑(万一传出去,又说不清楚了),决定派那些又不是政府官员,又能跟国民党高层能接触上的人。这些人身份全是真的,但脸可都是假的。全是“军统”特务。其中有个假宋子良,宋子良本是宋子文的弟弟,跟老蒋都算是亲戚。他相片从没在报纸上登过,人又不喜欢热闹,很多人都没见过。这样的人选日本很满意,觉的国民政府派出了这样的人物,起码还是有“诚意”的。鬼子可不知道,这个宋子良真实的名字叫曾广。代表是假,谈判中自然有假。每到日方谈及实质性问题。我们这位曾假代表就“我要请示请示”“这要研究研究”。请示来研究去,把日方都弄烦了,从而怀疑这代表的真实。做了很多调查都调查不出此人的真实身份。谈判中蒋还是有收获,他起码知道了日寇的意图,这个意图没什么新鲜的,停战可以,但要承认伪满,要在中国驻军共同防共等,简单说就是汪精卫认可的那些东西。
  与此同时,汪精卫一众人马得知了日寇在进行“桐工作”。汪精卫周佛海等乱了阵脚,按周佛海自己说“一夜都未睡好”。他们为什么乱?汪精卫不是自诩自己的事业是“救国救民”的吗,既然如此伟大光荣正确,蒋介石搞一下你们乱什么?“正义”的事业多个帮手不是很好吗?最后,日方通过门上钥匙孔拍了张假宋子良的照片,把照片拿到南京后请同宋子文共事过的汪精卫等人鉴定。周佛海看了照片后大概是惊呼一声吧:这不是小宋!日寇这才明白了重庆方面的意图,“桐工作”自然流产。因香港不归日本管,故也没难为假宋子文,只有让他们回中国了。这是军统在抗战中间谍战的一个侧影,不知这位曾广回到中国后又有什么故事呢……简单的说,日本对汪精卫的诱降是煞费苦心的。做了一个结实的绳套,套在汪精卫脖子上后就由不得汪精卫做主了。绳套一点一点收紧,最后汪主席想喘气就要跟日本商量了。日寇开给汪精卫的条件一开始很宽松,从>;到《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条件起了质的变化,这很说明问题。
  日本的和平运动不可能真是打算“从中国撤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日中经济互相提携”。这对于中国是天大好事,对日本反是不好的。真这么好的话,日本政府应该直接走外交途径,开个什么会然后来个公报:日本放弃一切在华特权。真这样的话,中国人民起码到现在都会对日本感恩戴德。难道为中国好要搞出个9.18事变,为中国好要搞出满洲国,南京大屠杀中被残酷杀害的30万同胞全是因为不明白日本的好心吧?日军来中国到底是干什么来了?这些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汪精卫为什么不明白。如果真的不明白,算是先总理瞎眼了,算是汪精卫傻到与虎谋皮。但正常分析,这样政治上幼稚的傻瓜怎么能曾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又怎么能是党国高级领导人之一呢?恐怕是别有隐情吧!
  汪精卫中了鬼子“圈套”后,日寇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汪留。你汪主席以民国正统自居,偏要你在青天白日旗下面加个黄条(上书“和平反共救国”)。你汪主席以先总理忠实信徒为自豪,偏偏不让你提什么“三民主义”。汪主席追求“民族的独立与自决”,偏偏日本在各级伪政府内部派一大堆“顾问”……
  汪精卫于1944 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病逝。汪精卫死后葬于南京郊外的梅花山,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呼声中,南京人民对汪精卫的坟墓留在梅花山十分不满,纷纷要求铲除。蒋介石在舆论的压力下,派何应钦扒掉此墓。其棺木和尸体被运往清凉山火葬场彻底焚化。
  汪陈跪像于1940年10月制成。汪精卫跪像高1.15米,上身裸露,背刻“汪逆精卫”。陈璧君跪像高1.12米,上身裸露,背刻“陈逆璧君”。同时刻有一块《汪逆夫妇跪像志》碑,高1.27米,宽0.27米,厚0.05米,碑文为:“相彼夫妇,汉奸之尤,民众公敌,举国同仇。男名精卫,汪家败类,妇曰璧君,陈门妖魅。认贼作夫,卖身倭奴。斫石肖像,跪诸道途,人人唾骂,万类见羞,臭闻当世,污流千秋。”
[编辑本段]身后评价
  汪精卫一生前段部分,年少时满腔热血,以推翻腐败的满清为己志,行刺摄政王载沣。
  孙中山逝世后,西山会议派试图在国民党内除去共产党的势力,后来蒋中正武力清党,欲彻底铲除共产党人,汪精卫却坚持孙中山的联俄容共和平路线,造成了宁汉分裂。而当共产党人开始武装反抗之际,汪精卫亦即当机立断进行扫荡。由这些作为,有一些人认为显示汪精卫有某种「尚和平,顾大局」的思想哲学;亦有人认为,这显示了汪精卫的善变性格。
  从辛亥革命的英雄,变成了遗臭万年的汉奸,变化如此之大。有人为他辩护,说他是认可委屈自己,保全大局;更多的意见是年青时的满腔热血,不能保证以后他不会为个人权力而牺牲整个国家利益。
  正面评价
  汪主席 汪精卫的正面评价主要来自于林思云,他的《真实的汪精卫》一书,替汪精卫做了身后的平反,但争论很大,书中认为在汪统治的日占区,人民生活能较稳定,而且认为因为汪代表国民政府和日本求和,使得日本没有再大举进攻重庆和延安,这都是他的贡献,而且他站在日本一方蒋介石站在美国一方,那么战后无论同盟国胜利还是协约国胜利,中国都是战胜国,那就避免了战败国割地赔款的损失,保存了中国文化的延续,起码中国还能苟延残喘。
  负面评价
  汪精卫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在华的侵略活动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在军事上,大量策反了国军(近百万),尤其是杂牌军,组织「伪军」,多次进行清乡,使得人民生活更加困难(在林思云先生的观点中“日占区百姓渡过了没有日军侵犯骚扰的安稳的一年。”日占区的民众是“安稳的”,那么其他地区的人民由于汪精卫政府对日本的物资支持恐怕就不得安生了。),汪精卫自兼清乡委员会主任,打击其统治区的地下抗日武装(主要中共游击队),使得日军可以抽身进行其他战役。在经济上,南京国民政府协助日军对沦陷区的搜刮。譬如在1943年1月在上海强迫实施储藏物资的全面登记,并对棉纱棉布进行强制性收买,以供日军之需。在思想教育上,汪精卫在学校推广与日媾和的理念,美化日本侵略,发动「新国民运动」,从思想上削弱民众的反日情绪。另外,汪精卫承认满洲国、德王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日本人的傀儡政府,被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出卖中国的领土的不可饶恕的严重罪行,现在看来就是分裂国家罪。
  汪精卫多次游说日本政府,但是汪的政府从来没有得到多大的自主权。汪政府也毫无权力影响日军在华的军事行动。如此一来汪精卫提倡的政治结构毫无号召力,也使所为的「和平建国」落的一场空,最后在日本人不管不问中死去,曾经的美少年,据说在临死前已经不成人样。
  而且汪精卫的身份很高,他的投日对中国的抗日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打击,对人民的抗日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

评论:中国近代大汉奸之一,其汪伪政权勾结日本,残害老百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09: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1952.05.04——演员唐国强出生。

  中国影视男演员。祖籍山东福山。现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一级演员。

  1970年中学毕业后进入青海市话剧团,五年话剧舞台生活锻炼,使他成长为剧团的业务骨干、主要演员。1970年任青岛市话剧团演员。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8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两年。曾在《南海风云》、《走在战争前面》等影片中饰男主角。因在《小花》中饰赵永生,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 “电视十佳演员”、“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获得“金鹰”最佳男主角和“飞天”优秀男演员提名。198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后在《今夜星光灿烂》、《路漫漫》、《高山下的花环》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还曾参加拍摄《柏油路上的战争》、《到莫斯科去》、《三国演义》、《雍正王朝》、《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获第22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金鹰奖、华表奖等。

更多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54493.htm
评论:从年青时的奶油小生到现在的帝王专业户,唐的影视生涯还真是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0: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约翰内斯堡宣言 

 1996年5月4日,出席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九届大会的非洲国家及有关各方代表,在主题为“联系非洲”的会议后发表的《约翰内斯堡宣言》中宣布,非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拥有无限的潜力。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外部的帮助,非洲将成为“21世纪的龙”。 
  与会代表总结了非洲国家普遍面临的困难,包括资本和非风险商业贷款短缺、官僚主义和低效率、跨国贸易与投资障碍以及政府对投资的支持不足。 非洲国家代表指出,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体制、沉重的外债负担和政局不稳等因素同样加剧了非洲的困难。 
宣言特别列举了非洲基础设施和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指出非洲在经济结构上的不发达状况正严重阻碍着其经济的发展与外部资本的流入。 
  宣言还列举了非洲通信、水利、交通运输和建筑领域的落后状况,并提出了包括私有化、建立符合非洲实情的股票交易体系、向非洲大陆和外部企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在内的改进建议。
 代表们认为,非洲并非一团糟和毫无希望。相反,非洲在农产品加工、服装制造、日常耐用品制造以及诸如通信、能源、交通、建筑和旅游部门的改善方面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吸引力。因为农产品加工所需多为低档技术,劳动力低廉,环保投入低,咖啡、茶叶、食糖、食油、水果、蔬菜和木材等种植与加工的自然条件也十分优越。 宣言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为非洲的发展提供支持,对联合国贸发会议宣布的“联系非洲技术援助计划”和联合国准备拨款250亿美元建立援助非洲基金的决定表示欢迎。

评论:非洲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自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3: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05月04号开始的广东当代艺术特展。



继2006年“‘极地’到‘铁西区’——东北当代艺术展1985-2007”、2007年“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后,2008年,广东美术馆聚焦本土,策划了“’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展之三:广州站——广东当代艺术展”。对’85以来二十多年广东当代艺术的历程进行一次思路清晰的系统梳理和回顾,同时也弥补了中国当代美术史区域性文本的某种历史性缺憾。

  本次展览目的是以“85新潮”前后的艺术状态作为一个历史阐述的出发点,聚焦于广东的整个当代艺术在’85新潮以来的种种表现。在展览的前期策划阶段,策展人小组就“社会学关注”、“语言沿革”、“生态与机制”三个命题,深入探讨了广东当代艺术和中国整个社会变革之间内在的呼应关系,以及广东的文化、历史、社会、经济作为一种模式对广东当代艺术的“规范”。对话文本将作为本次展览文集的重要架构,同时注重从美术馆的学术立场出发,对’85新潮以来广东当代艺术史资料的梳理。

  展览部分侧重挑选自’85新潮以来在广东本土及国内外当代艺术界具有持续影响力,并一直坚持自身学术立场方向,目前比较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展览作品为近年创作的新作品(2006年以后)。受邀参与本次展览的40多位艺术家,均为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广东的当代艺术家,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曾在改革开放和“’85新潮”的历程中,亲历了广东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活方式变革,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碰撞和交锋所产生的种种连锁性问题;也有在消费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一代,由于深受消费文化、网络文化、动漫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之面临全新的图像背景,他们的创作方式与图像的呈现方式都与上一代艺术家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在题材与观念的表达上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几位目前分别生活工作在北京、上海、纽约、巴黎等地的广东当代艺术家,虽然他们的作品在观念上已明显地带有全球化的色彩,但述说于表达方式上仍带有一定的广东地域特点。本次展览作品类别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分布在首层四个展厅及公共空间内,共展出近百件作品。

评论:当代艺术,是艺术还是搞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4: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05月04日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石泉在武汉逝世

  
  
    石泉先生(1918—2005),历史地理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云梦泽研究》、《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等。
   2005年5月4日,因病医治无效,23时10分不幸辞世,享年88岁.。

评论 石泉教授不仅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还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的主要创始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5: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05月04日"

2004年05月04日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发表声明 重申坚持路线图计划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代表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他们将继续坚持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反对任何旨在影响最终地位问题谈判的单边行动。

  这是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举行高级别会晤。除安南外,参加会议的还有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谈后代表四方向新闻界宣读的联合声明说,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对以色列有意履行“路线图”计划的某些义务表示欢迎,认为以总理沙龙提出的撤离加沙所有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定居点的计划是一个积极的迹象。撤离计划朝着建立以巴两个国家的目标迈出了一步,有助于重启中东和平进程。

  但声明又指出,沙龙的撤离计划应导致以色列最终结束对加沙的占领,以政府的任何单边计划都应该以与“路线图”计划相一致的方式实施。以巴任何一方都不应采取旨在影响最终地位问题谈判结果的单边行动。边界划分和难民回归等最终地位问题必须由以巴双方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及它们此前达成的协议谈判解决。

  声明宣布,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将采取紧急行动,并与世界银行等机构合作,确保巴勒斯坦人的人道需求得到满足,并使被占领土上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活动得到恢复。四方将和“负责任的”巴勒斯坦领导层打交道,对其改革和安全工作实施监督,并确保以方撤离后的土地和基础设施能尽快被移交给改革后的巴勒斯坦当局。四方还将为监督以巴落实“路线图”计划的情况建立相应机制。


线图计划看来是遥遥无期的协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9: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1年5月4日,在新世纪第一个“五四”青年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海淀区西区综合楼工地,他代表党中央,向在场的青年朋友,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5月的北京,鲜花盛开,春意盎然。上午9时,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等陪同下,首先来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这个我国有色金属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机构里,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全院中高级科技人员总数的60%以上,许多尖端课题都是青年在挑大梁、唱主角。

  胡锦涛重点考察了这里的半导体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研究中心的生产车间,胡锦涛饶有兴致地观看了集成电路基础材料硅单晶抛光片的生产过程。当他听到由研究总院青年科研人员开发的我国硅单晶制备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时,非常高兴。胡锦涛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正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才呈现年轻化趋势的今天,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任,已经愈来愈多地落在青年一代身上。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要抓紧学习,刻苦钻研,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提高自己。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整体合力。要敢于开拓,大胆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前人,勇攀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

  研究总院会议中心里欢声笑语,洋溢着青春气息。这里正在举办“新材料与我们的生活”青年科普活动。近年来,研究总院团委和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团组织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吸引了许多青少年踊跃参加。当胡锦涛走进会议中心,青年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胡锦涛一边仔细观看记忆合金、稀土发光材料、超导材料、磁悬浮装置等高技术产品实物演示,一边与参加活动的大中学生亲切交谈。他说,你们现在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很快将成为建设国家的生力军。振兴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说到底还得靠你们去奋斗。希望你们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年华,通过各种形式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为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更好地担负起现代化建设重任打好基础。

  在视察过程中,胡锦涛还对陪同的负责同志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大批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正是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希望所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更加重视培养、吸引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共青团和青联、学联组织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本领铺路搭桥,提供服务。

  随后,胡锦涛一行乘车来到北京海淀区西区综合楼工地。在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的工地上,青年突击队的旗帜迎风飘扬,催人奋进的标语格外醒目。胡锦涛走上前去,同正在施工的青年们一一握手。当了解到工地上绝大多数是进城务工青年时,他赞许地说,你们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开动脑筋,大胆革新,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为首都的建设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全社会都要尊重你们的劳动。他勉励务工青年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诚实劳动,勇挑重担,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他还希望务工青年把进城务工的过程当作学习提高的过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掌握过硬本领,提高文明素养,真正像自己口号中所讲的那样,做“今日首都建设者、明天家乡创业人”。

  接着,胡锦涛又来到工地附近的进城务工青年生活区。在阅览室,他仔细看了青年们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和书法作品。在培训教室,他详细了解了对务工青年进行劳动技能、法律常识、安全生产知识、文明行为规范等方面培训的情况。在职工食堂,他关切地询问大家吃得可口不可口,饭菜贵不贵。在文体活动室,他兴致勃勃地与青年打起了乒乓球。

  在今天的活动中,胡锦涛还接见了2001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郑斯林、徐冠华等也参加了今天的活动。

color=#0000FF]领导的关怀,激励着中国青年在新世纪的征途上艰苦创业勇于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3:45 , Processed in 0.28930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