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19|回复: 0

[【经验与求助】] 血余炭的相关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4 13: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偶近日所吃的中药中有一味中药叫血余炭,不知何物,搜索一看,原来是这个东东,当作资料留存:

血余炭
开放分类: 医学、中医药

动物

血余炭

本品为常用中药,原名乱发,始载于\"名医别录\"。\"本草纲目\"谓:\"发者血之余,┄┄故方家呼发为血余\"。今血余不直接入药,须洗净煅炭后始供药用,名为\"血余炭\"。

[原动物]



Homo sapiens L.-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灵长目Primates,人科Homominidae

[采制]

收集人发(男女均可)用硷水或肥皂水洗净污垢,再用清水洗净,晒干;然后放在铁锅内,须要填满压紧,上盖瓦盆,用湿泥封严,勿使漏气,加火煅之。煅时当用慢火,温度及时间均须注意掌握。如火猛,时间长,则枯焦;如火力小,时间短,则煅不透,尤其不可漏气,以免灰化。煅好后,停火,放冷,取出。

[炮制]

捡净杂质,晒干,捣碎即成。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人发煅成的炭。

[名称] 血余炭Crinis carbonisatus 别名:乱发炭,头发炭(河北),人发炭。

[产地及销售习惯] 全国各地皆产,各地区均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头发含胱氨酸(Cystine)是角蛋白的一种。此外,含有脂类。血余炭主要为碳素。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为大小不规则的块状物。色乌黑而光亮,表面稍平坦并有多数小孔,状似海绵。折断面成蜂窝状,质轻松易碎。用火烧之有焦臭气。味苦。

以身轻、有光泽、不焦枯、无焦臭味者为佳。

[效用]

[性味] 苦、微温。

[功用] 消瘀,止血,利小便。

[主治] 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妇女崩漏及小便不利等证。熬膏外敷止血生肌。

[用量] 3.5g~7g。

[禁忌] 内有瘀热者不宜。

[附注]

人发多煅炭入药,生用仅在熬膏药时用之。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五癃,关格不得小便,利水道,治小儿痫,大人至,仍自还神化。


《名医别录》:微温。主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已。


《药性论》:乱发,使,味苦。能清瘀血,关格不通,利水道。


《日华子本草》:温。止血闷,血运、金疮、伤风、血痢。入药烧灰,勿令绝过,煎膏,长肉,消瘀血也。


《开宝本草》:微温。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已。


《本草衍义》:发皮,右以乱发如鸡子大,无油器中熬焦黑,就研为末,以好酒一盏沃之,何首乌末二钱,同匀搅,候温灌之,下咽过一二刻,再灌,治破伤风及沐发中风极效。


《本草衍义补遗》:补阴之功甚捷。此即乱发也,烧灰研末调方匕,治鼻衄欲死者立效,更以末吹鼻中甚验。


《本草纲目》:头上白发,属足少阴,阳明;耳前曰鬓,属手、足少阳;目上曰眉,属手、足阳明;唇上曰髭,属手阳明;颏下曰须,属足少阴、阳明;两颊曰髯,属足少阳。其经气血盛,则美而长;气多血少,则美而短;气少血多,则少而恶;气血俱少,则其处不生。气血俱热,则黄而赤;气血俱衰,则白而落。发宜多疏,齿宜数叩,皆摄精益脑之理尔。

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疗惊痫,去心窍之血。老唐方,用自己乱发洗净,每一两入川椒五十粒,泥固,入瓶煅黑研末,每空心酒服一钱,令发长黑,此皆补阴之验也。用椒者,取其下达尔。


《本草蒙筌》:补阴甚捷。口吐血、鼻流血、血闷、血晕、血痢、血淋、服之即止;燕口疮、豌豆疮、伤风、风至、惊热、惊痫、得此易痊。通关格五癃,利小便水道。


《本草乘雅》:发如血脉,不溃不泄,原从精生。又复色黑,具上生之体,多润下之力。故可收起亟之阴妄奔,定淫畏之神飞越也。

肾藏精,其荣在发。心主血,发乃血之余也。丛生阳首,而复倒垂,则炎上之用,即润下之体。所谓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故主阳失内守而致阳并,阴失外使而致阴格。与玄府闭而致州都癃,交通不表而致惊与痉也。本自神化之余荣,仍自还余荣为神化耳。


《景岳全书》:味微苦,性温气盛,升也,阴中阳也。在古药性不过谓其治咳嗽,消瘀血,止五淋、赤白痢疾,疗大小便不通,及小儿惊痫,治哽噎、痈疽疔肿,烧灰吹鼻,可止衄血等证。然究其性味之理,则自阴而生,自下而长,血盛则发盛,最得阴阳之生气。以火炮制,其色甚黑,大能壮肾,其气甚雄,大能补肺。此其阴中有阳,静中有动,在阴可以培形体,壮筋骨,托痈痘;在阳可以益神志,辟寒邪,温气海,是诚精气中最要之药,较之河车、鹿角胶阴凝重著之辈,相去远矣。凡补药中,自人参、熟地之外,首当以此为亚。


《本草备要》:发,一名血余,补,和血。

发者血之余,味苦微寒,入足少阴、厥阴。肾、肝。补阴消瘀,通关格,利二便。治诸血疾,能去心窍之血,故亦治惊痫。血痢血淋,舌血煅末,茅根汤服。鼻血,烧灰吹鼻。转胞不通,烧灰服。小儿惊热。合鸡子黄,煎为汁服。鸡子能去风痰。合诸药煎膏,凉血去瘀长肉。


《本经逢原》:发者血之余,故能治血病。虽曰补真阴,疗惊痫,理咳嗽,固崩带,止血晕,而实消瘀生新,能去心窍恶血,并煅过服。若煅之不透,反能动血。合鸡子黄、香油煎之,消化为水,则治小儿胎惊,及涂癞疮有效。用入膏药中,则长肉消瘀。其疗小儿惊,大人痉,以能达肝、心二经,开通痰血之滞也。仍自还神化者,言服自己之发,则胜用他人之发也。但胃虚人勿用,以其能作呕泻也。乱发功用,与此不殊,而剃下者尤胜,取长之速也。小儿胎发煅灰,大解胎毒,而补先天血气,以纯阳未离也。


《本草崇原》:发者,血之余。血者,水之类。水精奉心,则化血也。又,《经》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是发乃少阴心肾之所主,故气味苦温,苦者火之味,温者火之气也,水火相济,则阴阳和合,故主治五癃及关格不通。又曰利小便水道者,言禀肾气而益膀胱,则利小便。禀心气而益三焦,则利水道也。心虚则惊,肾虚则痓。发乃少阴心肾之所主,故疗小儿惊,大人痓。小儿天癸未至,故病惊,大人天癸已至,故病痓也。发馔炼服,能益水精而资血液,故曰:仍自还神化。谓仍能助水精而上奉心藏之神,以化其血也。凡吐血、衄血之证,皆宜用血余也。


《本草求真》:[批]凉血逐瘀。

血余专入肝、心,兼入肾。味苦微温。据书载能补肾壮气,然总不如地、茱、参、芪为补精补气之最耳。《素问》曰:肾之华在发。王冰云:肾主髓,脑者髓之海,发者脑之华,脑减则发素。滑寿註云:水出高源,故肾华在发。发者血之余,血者水之类也。今方家呼发为血余,盖本此也。叶世汁《草木子》云:精之荣以须,气之荣以眉,血之荣以发。《类苑》云:发属心,禀之气而上生;须属肾,禀水气而下生;眉属肝,禀木气而侧生,故男子肾气外行而有须,女子、宦人则无须,而眉、发不异也。又载功能疗惊痫,理咳嗽,固崩带,止血晕血痢血淋舌血鼻血,暨转胞不通,及涂疮疥,入膏敷毒,治皆有效。陈藏器曰:生人发挂果树上,乌鸟不敢来食其实。又人逃走,取其发于纬车上,却转之,则迷乱不知所适。此皆神化。时珍曰:发者血之余。埋之土中,千年不朽,煎之至枯,复有液出。误食入腹,变为瘕虫;煅治服饵,令发不白。此正神化之应验也。然总皆属通关开窍,凉血散瘀生新之品。《子母秘录》治小儿斑疹,用发灰饮服二钱。治小儿两角生疮,用发灰钱,饮汁服。若胃虚用之,多有吐泻之弊。皂荚洗,煅用。


《得配本草》:苦,微温。入手少阴、足厥阴经血分。消瘀能去窍血。生新,补阴甚捷。通关格,疗惊痫,除咳嗽,止诸血,托痈疽,长肌肉。介宾先生云:壮肾益肺,阴中有阳,静中有动,为精气中最要之药。

得鸡冠花、柏叶末,治便血。配爪甲灰,治无故遗血。佐鸡子黄,治惊热;调茅根汁,治诸血;合莲房、败棕烧炭,止窍血;入猪膏煎化,治阴吹。

香油煎化,入鸡子煮服,治广疮,并疗脓窠积年不愈。

乱发头发,撩结口中,治胎衣不下。

二十来岁无疾男子顶心头发,用皂角水洗净,苦参水浸一宿,去水,筑入磁罐,黄泥将罐裹贮,文火煅,候开视成炭者佳。若末成炭,或已成灰,俱不入药用。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温。王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滑润疏通之效。疗小儿痫,大人 ,仍自还神化,滋养络脉。

发为血之余,而经中所治之疾,皆主通经利便之功,何也?盖心与小肠为表里,心主血,发为血之余,则不能入心,而能入小肠,以小肠为心之出路也。且发亦毛类,肺主皮毛,而为水源,故能利水,非一定之理乎!其治痫痓,则泻心家之痰饮,及滋润血脉之功也。


《金匮要略方》治小便闭淋,用滑石、乱发,知用药悉遵《本经》者,惟仲景一人而已。


《本草思辨录》:发亦名血余,古以男子年近二十无疾病者,剪顶心发烧研入药。故《本经》名发髲,功用与乱发无异。乱发及梳栉下发也,以皂角水洗净晒干,入罐固济,煅存性用。

水出高原,故肾华在发。发者血之余,血者水之类。此滑撄宁注《素问》语也。而《本经》发髲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若移滑语作此疏,亦确不可易。仲圣猪膏发煎治黄疸与阴吹正喧,以猪膏润燥,乱发引入下焦血分,消瘀通送格利水道。滑石白鱼散,乃利小便之重剂。病不专在气分,滑石利窍驱湿热,不辅以白鱼乱发血中之气药,则膀胱之水道犹不得利。凡仲圣用血余,与《本经》正如符节之合。后世因《本经》有自还神化一语,不得其解,遂附会其说,或谓补真阴,或谓益水精,曾是通关格之物而能有补益之实者耶。《别录》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热百病。鸡子甘温育阴,本治小儿虚热之妙品。血余得之,则变峻逐为宣鬯,而阴分之积热以解,痰逆以平。以此法涂热疮,小儿及产妇亦俱宜。古方元精丹,则以血余配入首乌等一切补肾之药,为便后脱血之良方。此皆得制剂之道,而血余乃有功而无过,非血余之本能然也。鼻衄以血余烧灰,吹之立止,即齿血便血与诸窍出血,烧灰送服,亦无不止。此盖色黑止血,而血余更以血入血,故应如桴鼓。要不可忘其为消瘀之厉剂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血余者,发也,不煅则其质不化,故必煅为炭然后入药。其性能化瘀血、生新血有似三七,故善治吐血、衄血。而常服之又可治劳瘵,因劳瘵之人,其血必虚而且瘀,故《金匮》谓之血痹虚劳。人之发,原人心血所生,服之能自还原化,有以人补人之妙,则血可不虚,而其化瘀之力,又善治血痹,是以久久服之,自能奏效。其性又能利小便(《金匮》利小便之方,有膏发煎),以人之小便半从血管渗出,血余能化瘀血生新血,使血管流通故有斯效。其化瘀生新之力,又善治大便下血腥臭,肠中腐烂,及女子月信闭塞,不以时至。

制血余炭法:用壮年剃下之发,硷水洗净,再用清水淘去硷味,晒干用铁锅炮至发质皆化为膏,晾冷,轧细,过罗,其发质未尽化者,可再炮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4 17:12 , Processed in 0.29796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