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10|回复: 4

[【随笔】] 潜水的鱼--[原创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8 09: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湄花榭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56681010094nj.html



   放一张cd,在绵密悠远的声音里流连沉湎。

  这个时候,自己只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人,很纯粹,因为安心,所以愉快。

  做一条潜水的鱼,在平静的外表下,没有人能感觉得到我还有另外一片天空。

  喧嚣而又繁忙杂乱的白天渐渐消弭,静谧的黑夜再度降临,黑夜有助于心灵的安静,慢慢的,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午夜来临的时候会思绪飞扬,因为,那是离自己心灵最近的时刻。

  英国作家乔治. 吉辛曾经说过,任何两个人倘不是偶然接触而是经常在一起厮守的话,那种表面的平静和谐之下潜藏着多少自我抑制啊。

  诚然,为了自己的所爱,宁愿为你失去我自己,为你妥协,为你改变,削去自己的棱角,为了一一对应的和谐。这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奉献,只是,这样的奉献,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之后,是否会萌生怨恨失落的种子。

  是否也可以明白,削足适履不如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和人性的本来面目,然后用达观的心态来接受。保有自己最基本的本性,做自己,很舒服,很自然。

  我依然是我,我可以和你一起抵御袭来的风雨,尽管我没有你强大,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丝发披两肩,婉转绕郎膝的为你做花做藤。将温柔缠绕在你的眼底心里。

  雪融说,其实每个女人都很想做花做藤,但是却在不经意之间,被生活塑造成了树,和你等高的树,一起接受阳光,也一起经历风雨,交融之间的疏离和独立。这样,我才能永远蓊郁而葱茏。

  人,其实本质是孤独的,人的表象附带着很多泡沫,很繁复的华丽,很喧嚣的热闹,但是,他们到最后,只是泡沫,不属于本真的自己。拂去这些附着在红尘里的符号,其实,人就是孤独的。

  只有心灵是属于自己的,尽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尽量将自己掩盖作灰色,但是,总有一个角落是自己的独居的院落,旁人无法抵达的地方。

   一个人内心的丰盈该是多么重要,不让自己的心灵荒芜,离自己的本心近一些,再近一些,需要勇气,也需要内心地坚持,后者比前者更艰难。

  最近才对昆德拉的一句话逐渐有所理解。

  有的话,需要时间来印证。

  有的渴望,需要岁月来解答。

  年轻的时候,喜欢姹紫嫣红的美景,即使知道林花榭了春红,太匆匆,如浮云般的繁华,人到中年的时候,我更喜欢丰收后广袤沉郁凋败的大地,孕育着无数种可能的丰饶。

  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

  以前,我只笃信生活在当下。为了当下,追逐忙碌,忧虑焦躁。

  当朱颜不在,生命的魅力靠什么来担当,自我的满足和快乐的源泉从哪里寻觅?

  在生命里是否还有比外在的魅力更长久更本质的东西存在?

  昆德拉,用智慧的火光照亮了生活的含义,赋予了人心最无穷的想象力。

  似曾熟悉的文字,缓缓流淌的旋律,胶片里演绎的现实人生,这些现实生活之外的生活,原来就是人心之外的另一片海。

  心灵的共振穿越了岁月,穿越了关山,这些来自别处心灵的美丽风景,让我明媚的生活在当下。

  你照亮了我的生命,我深深感佩,深深感激。

  当这些别处的生活如不竭的源泉汩汩流入心中的时候,心灵这块美丽的沃野就会结出丰饶的果实,这样的愉悦,与现世的繁华没有太多瓜葛。

  面对一片广袤丰饶的沃野,只会感觉有一种逐日的愉快,这样的自我充实和丰盈已经成了生命最自然的渴望。

  这个时候,眼是冷的,心是热的。超拔的感觉,看清很多本质的悲观,也造就看清之后的达观的态度。

  生活在别处,除了在熙熙攘攘的忙碌追逐外,人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活着,还可以用心灵来活着,还可以领略精神创造出的独一无二的美丽,原来,普通如我,平凡如我,还可以和那些高贵的灵魂比肩。

  一本好书,一曲清音,就如一场美丽的邂逅,那是三生石上美丽的旧相识。

  做一条潜水的鱼,从嘈杂的热闹里努力让自己静下来静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离自己的心灵近一些再近一些,很不容易,尤其坚持自己的内心,很不容易。

  但是,也很容易,就如让心飞上蓝天,抬头即可。而现在,别处的生活只需要一张音乐,一本好书,一盏清茶,和一颗安静的心,就能体验出离于红尘之外的高远和旷达。

  我的心里始终有一盏明灯,是你用你的慧心把它轻轻点燃,照亮了我本身之外时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12: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助个威,水湄MM,你好像以前的一个书友“忧郁の荷”啊。。。。。。

提一个看法:为所爱宁愿你失去我自己——这是不可取滴!你失去了自己,爱就没了!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18: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作家乔治. 吉辛曾经说过,任何两个人倘不是偶然接触而是经常在一起厮守的话,那种表面的平静和谐之下潜藏着多少自我抑制啊。”

此话平淡自然却富于深意。长期的厮守需要双方的牵就、忍让、呵护,也有不温不火、平淡如水的耳鬓厮磨,这样的生活应该普遍而真实。蓦然回首,或许那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像淡然悠绵的茶茗需要慢慢品位。。。。。

“人,其实本质是孤独的”

我倒是不太同意。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孤独是爱的明证”。我想,孤独恰从反面证实了人是合群的物类,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人就是一个谜,让我们冥思苦想的矛盾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8 1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乱红飞渡于2008-04-18 18:54发表的 :
“英国作家乔治. 吉辛曾经说过,任何两个人倘不是偶然接触而是经常在一起厮守的话,那种表面的平静和谐之下潜藏着多少自我抑制啊。”

此话平淡自然却富于深意。长期的厮守需要双方的牵就、忍让、呵护,也有不温不火、平淡如水的耳鬓厮磨,这样的生活应该普遍而真实。蓦然回首,或许那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像淡然悠绵的茶茗需要慢慢品位。。。。。

“人,其实本质是孤独的”
.......

我很赞同你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1: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人的世界里,仍然需要自己的空间,
这两者有时是有矛盾的,需要进行平衡,
这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就好象刺猬,需要伙伴,但是不能捆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22:51 , Processed in 0.38381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