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70|回复: 4

[【文史类原创】] 政治意识形态PK审美意识形态——————与童庆炳先生商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5 10: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治意识形态PK审美意识形态
——————与童庆炳先生商琢




文学是什么?童庆炳先生认为,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然而,意识形态分为数种具体的,非抽象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里,与文学较为密切的,就是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审美意识形态了。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里认为,审美属性总是突出的,直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间接的,隐蔽的。这里我将就这个问题展开,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们知道,唐代诗歌是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峰,不论是边塞诗,山水诗,还是李白,杜甫,这些名家,都令人不得不高山仰止。为什么唐诗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并且永不褪色?备受历代人士之赞赏,乃至于千古一人毛泽东都为唐诗而倾倒?本人认为,最重要的便是“绝妙的平衡”与“昂扬的进取”。这方面个人另外有文章探讨。前者作为艺术手段,而后者乃是精神上的进取。何谓“绝妙的平衡”?个人觉得乃是格律与意境之间的平衡,唐诗在这个方面已经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或者说,一首真正的成功的诗作基本有具备此之境界。两者并无谁轻谁重之说,优秀的唐诗,两者已经融合了在一起。

唐诗的审美属性总是突出的,直接的,这里当然得益于其营造的“意境”。不论是山水诗,边塞诗,乃至于白居易的政治讽喻诗,在无论作者意欲为何的背后,总有属于自己的意境在里面。所谓意境,乃是作者通过一定的意象,产生的主客情感交融,达到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乃至于产生这种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的境界,相对于意象来说,意境体现的,更多体现一种形而上的意味。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高》,崔颢的《黄鹤楼》等等,这些诗都体现出一种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一种一言难尽之感觉,读罢令人唏嘘不已;再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张籍)》以及张籍的的答诗《酬朱庆余》,两人各自选用不同的意象来委婉的表达自己所欲表达的含义,意尽而不露骨,为古今之人所赞赏;再者如刘禹锡之《金陵五题》,更是情景交融之佳作……此等例子举不胜数,喜爱唐诗之人自能从中体现出其之精妙。

在许多优秀的唐诗之中,我们自然可以直接的,突出的感受其审美性,因为它本身就很美。人们在物质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自然需要在精神上也需要得以相对的补充。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乃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更是建立在物质之基础上的。故而我们在欣赏许多优秀的唐诗时,自然会直接的感受到其审美意识形态。诚如童庆炳先生所言,在许多作品中,社会属性则是间接的,隐蔽的。但是,社会属性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显然不是的。就拿比较难难看出社会属性的李商隐的无题组诗作为例子,我们知道,李商隐的无题诗大部分都是关于爱情,哀怨自身之作,审美属性是十分之突出的,但这里是否体现了社会属性呢?个人认为是有的。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一言一行都可以体现出社会属性。李商隐在无题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哀怨以及爱情的思考,这么来说,诗的内容是具备社会属性的,不仅仅由于他生存于这个社会,并且爱情也是社会属性之一,“诗”本身也同样具有的,因为所谓唐诗正是在唐朝这么一个平凡而特殊的朝代才会出现,自然难以脱离社会属性。这样看来,他的无题组诗无疑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只是相对于审美属性来说,来的更为间接,更为隐蔽,乃至于我们甚至会忽略了它的社会属性。至于说王,孟之山水诗;高,岑之边塞诗,李白,杜甫之佳作,无一不体现了审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

这里要特别说说在中唐流行的政治讽喻诗,这类代表就是白居易,元稹,李绅等人。他们发动了一场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我们看到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等现实主义诗歌的时候,会觉得与之前的山水,边塞,无题组诗会有一个明显的差异。里面所表现的,更多的是作者多这个社会的思考,不满以及讽刺。这样,这类诗作便更多的具有了社会属性了。不过审美属性也是同样具备的:比如白居易在《买花》里就形象的描写了人物的形态动作,加上周边景色的烘托,一句“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点明现实主题。这样的诗歌在突出社会属性的同时更具备了审美属性,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可见,一篇优秀的作品,自然是同时具备审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不可能有你无我。

虽然说,文学作品不可避免的具有审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但是并非各自只占百分之五十。童庆炳先生认为,审美属性总是突出的,直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间接的,隐蔽的。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总是突出显示其审美特性,然后才会显示其社会属性。下面将从二十世纪初期左翼与新京派的论争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自然首先要来看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自从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一直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号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辛亥革命也以失败而告终。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逐步发展,无产阶级也就随之产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一只举足轻重的国内政治力量。一些之前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也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共产主义分子。而左翼正是这么一个政治意识形态十分之强烈的文学团体,他们的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以鲁迅等人为代表。而在三十年代,与当时的“京派”有一场论争。京派代表人物乃朱光潜,梁实秋等人,他们关注人类永恒的价值,注重学理,追求超凡的境界.也就是注重文学的审美属性而欲削弱,抛弃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于是两个团体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却是不了了之。

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我们不得不批判京派等人的做法。国破家亡,人人当以民族振兴作为生活之动力,乃至于周恩来小时便以“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状语存心中。知识分子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就应该承担起传播正确的政治思想,呼唤人民觉醒的任务。但是京派的文学主张在今天看来令人大失所望。毛泽东在建国后对于知识分子的失望之情,此时此刻终于可以明白。中华民族最伟大精神往往体现在人民大众身上。当然这是题外话。京派等人提出的文学应该远离政治正是一种自毁长城之做法。他们最大的错误,便是割断了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在这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左翼进行了一场不合时宜的交锋。

当我们在读李商隐无题组诗还有一些优秀唐诗作品的时候,有些人当然能从中感到审美属性,前提是,这些人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倘若连饭都吃不饱,还有什么精力去审美?审美属性在他们心中就接近于零。就像左翼与新京派的争论那般,倘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民遭受压迫,国家忍受屈辱的时候,新京派仍然在大谈文学的永恒性,空谈灵性,这样于社会,于人民,与国家有何益处?京派侧重作品的审美属性,左翼侧重作品的社会属性,按照童庆炳先生的看法,文学本质上一种意识形态,而审美意识形态是文学的特殊属性,既然如此,两者已无争论之必要。因为左翼的主张,侧重于政治意识形态,而京派的主张则是侧重于审美意识形态,两者皆同属于意识形态,岂有对谁错之分?所以他们的争论并无得到什么实质上的结论。不过话说两头,既然文学无法摆脱社会属性,那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为这个社会服务。京派在当时与左翼的争论,不管京派们是否原意,他们的争论,实质上已经变成了一条反抗与妥协的文学路线之间斗争。我们不应该苛求古人,但是也不得不多问古人几句:你们这样做,有益与人民,国家么?

所以我认为,童庆炳先生的看法个人认为是不全面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条件下,并非审美属性就总是突出的,直接的。文学作为一种普遍的意识形态就不可能脱离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追求其永恒性。在某些社会条件下,文学的社会属性也可以是直接的,突出的。可能这类文学最终出来的效果是作品本身如同嚼蜡,但是无疑的是,在水平与古人相差甚远的前提下,这样的作品自然能一定承担其民族精神的表达,而京派之主张在当时亦只是一种麻痹国人之文学,虽然就文学本来来说,京派的成就大大超越左翼,但是文学本质上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不可能超越当时之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的直接与突出就便有了最现实的基础。所谓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亦然谓之此意也。





2008-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5 12: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把他的文章列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2: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醉乡常客于2008-04-05 12:14发表的 :
应该把他的文章列出来。
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里认为,审美属性总是突出的,直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间接的,隐蔽的。



我们正在学这个书啊,一大堆,怎么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5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pingfanren于2008-04-05 12:15发表的 :

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里认为,审美属性总是突出的,直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间接的,隐蔽的。

.......


哈,应该适当介绍自己文章的背景。

通常,读者中大部分是抱着学习了解的目的来看文章的。适当罗列一些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相关常识,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效率。

拿本文来说,我这样的文史白痴若想看看,必须先百度到“他”,而后猜测与本文有关的“他的文章或书籍”……由此就会造成阅读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2: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景就是我现在正在学文学理论,然后看到这些就有点想法。。

发到这里来希望有熟悉的大虾们能够指出不足,能够多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 21:47 , Processed in 0.31887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